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四四‧了然

左右吻合   天作于成

作器成器   已然了然

是非與象限

個人是覺得,會有一個情況,一種極端的情況,情況都已經亂套了,必需去撥亂反正,但可能要做出不好、不義的事才能回復。

如果這樣想 要不要那樣想

如果大家意識到,創意、科技、教育、文明、文化、程度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錢跟時間去造就的,那麼,有沒有那個可能,台灣的政府會這麼讓人不滿意,是因為人民沒有給他足夠的錢跟時間呢?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關於 當第二有什麼不好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我一直沒有去看,儘管很有名,也覺得應該是本好書,但就是懶得去看,看書習慣挺拖拉的。

後來有一天去租片來看,看過就不想看書了,因為覺得沒很好看。   沒有觸動到我的觀點。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古姓皆為女部與早期母系社會的關聯

這是個很常見的論証:古姓(姬、嬴、姚、娰...)皆為女部代表中國古代為母系社會。

可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如果你要取一個姓,會刻意加個性別上去嗎??  有必要加個女字旁證明這個社會是女生掌權嗎? 就好像我們為國家、地方取名字不會刻意加個父字或男字旁一樣,沒有這個必要。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正妹多到滿出來的時代

今天看到一個小廣告,應該是什麼線上遊戲的吧!

標題很悚動: 煩惱啊!! 正妹多到滿出來~~~~

滿街正妹還是滿街個性女

最近有個新聞,拜整型手術普及之賜,韓國女瘋狂整型,甚至有種國民運動的感覺,結果導致女生們幾乎都長得差不多.....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開個給不喜歡去圖書館看書的人看書的舖子

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不喜歡在圖書館看書的人,至少我的高中數學老師就跟我一樣。

數學老師說圖書館太靜,很像太平間,讓人很不舒服 (太平間我是不那麼認為,但真的覺得有點不舒服),他還比較喜歡去菜市場讀書,而也真的這麼做過。

他是個很有趣的老師。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算命師 介於真假之間的架空世界

曾經追看過九把刀的獵命師傳奇,高中吧!那時滿佩服九把刀的創意。

從來沒想過可以把算命師跟吸血鬼的題材做結合,感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文化跟領域都相差挺大的,要連想在一起,我個人是覺得不簡單。

另外,九把刀還把命運這玄虛的概念實體化為獵命師的武器,跨出另一個思維慣例。

但這是會讓我很計較的創意: 命運之所以為命運,就是它不能隨便改變,但卻變成可以互相較量的工具,有種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的感覺。

比如說,一個福氣爆表的命格跟一個百戰百勝的人打,不管誰贏了都會有矛盾。

不過,有可能九把刀的構想是機率的較量,比如說兩個福氣值都很高的人打,誰福氣值高過對方,贏的機率就比較大。

也或許這些細微末節不是九把刀注重的地方,就像熱血漫畫不會跟你解釋為什麼主角中了十槍還能站起一樣。


後來獵命師我沒續跟了,但算命師的相關構想我一直覺得很有趣。

總是在想命運該是怎樣的一回事?


最近,突然有個想法,算命師是跨在有無兩界的職業,其專業是真是假無人可證,或許是假的,但大家總希望是真的,希望他們真的能看透命運這個東西,或者說,希望真的有所謂的命運這回事。

那麼,何不創造一個界於真假之間的架空世界。

九把刀的獵命師算是魔幻文學,因為獵命師運用了虛幻反常理的東西,違反了我們科學世代定義的真,而魔幻文學所創造出來的虛構故事背景就是把現實不存在的設定成真的。

魔幻文學就是把假的變成真的。

可是,似乎沒有人想過,或許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全新定義的魔幻文學,就是,把假的變成,「似真的」,看似真的,但觀眾一直到末尾還是看不出作者創造出來的架空世界是假的還是真的,跟 真實世界到底有沒有連繫?

舉例來說,其實這樣的概念就存在於現實生活裡面,也就是這整篇在講的算命師。

我們永遠都看不透算命師那一套到底是真是假,可以用科學解釋還是超越科學的超自然領域?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無法釐清的狀態下,一個界於真假之間、任人定義真假、任人解釋的架空世界出現了。

這樣的架空世界不是比魔幻文學那樣把真實性釘死的世界還要有深度嗎?  還更有趣嗎?

而這麼棒的架空世界就在我們現實生活裡,將我們包圍,等我們去取材。



當然,有構想還不夠,還要有那個功力把這樣的架空世界的深度與精采度呈現出來。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我愛台南

最近猛然驚覺

假如台北有一天毁滅了,斷坦殘壁這樣,我不會有什麼感覺。

但如果是台南,就會有淡淡的哀桑。




但偉台說得對,人比較重要。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EPiC song


angel and demons soundtrack HQ version


關於 遠見

上李鴻章萬言書 有感而發的。

關於 上李鴻章萬言書

之前聽到一個關於國父孫文上萬言書的論述,覺得還滿值得思考的。

他說,孫文上的萬言書多為陳腔爛調,李中堂大人日理萬機,每天接收的建言想必以千百計,當然不會理他。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數量與爭議

很多爭執點,在兩方陣營拉距下,似乎非此必為彼的非常之爭,其實不過是很簡單的數量問題,那些被冠上去的刻板汙名不過是種極端狀態下所被賦予的新名詞。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打」字 字義分類

舉例:

對印歐語系的疑問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種感覺,覺得英文的文法感覺是為了文法而文法,而非先有約定俗成的用法再去整理出規則成為文法。

反抗電影主流觀感

1. 試著挑戰讓觀眾喜歡一個會虐待動物、不尊重女性、不喜歡小孩的角色。

2. 試著讓觀眾喜歡一個自私、虛偽、三八、耍心機的女主角 (而且不怎麼好看,這點很重要)。

3. 塑造一個正面的反自由民主的角色。

4. 讓男 (女) 主角愛上比較不善良、不完美的配角(也沒有女主角漂亮)。

5. 創造一個完全沒有精神與意義且價值觀混亂的電影,最好連總結導演想法都辦不到那樣。 (因為現實生活中,意義與價值觀要自己去找)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鍵盤可不可做個改良

很有趣的是,明明小拇指是五個手指頭裡最不靈敏的,卻要負責最多的按鍵,而且都是最重要的功能鍵,超怪。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男女的角色認定

先不論男生女生的角色認定有沒有受到父權社會的影響,這個不好說。

只是想說,在現在這個既定的現實下,我們要矯正男女偏見到什麼程度?  全部都一樣嗎?

國史地三科內容取捨 之我見

最近大姊一直向我推荐嚴長壽的「教育可以不一樣」,我滿想看看的,但一直很懶,而且我是帶著一種想去攻詰的心情,或許看了也不會啟發我什麼,而是加強我攻辯的反應。

什麼叫 發人深省

有時候真的覺得有點靠盃,為什麼很多人說的發人深省的文章或事件,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他馬的,感覺像是看一群人投入在縱橫字謎一樣,淡淡的不解啊!

浪費食物的定義與程度的拿捏

一直以來,我對不吃完東西就是浪費食物的這個想法很反感,這實在是非常不正確的邏輯,偏偏大家視為理所當然。

這個邏輯的荒謬在小學生的供餐問題上生動地展現,明明有些體型小胃也小的學生吃不了那麼多,老師還是硬要他吃完規定的份量,吃不完就罰。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除了把胃撐壞,能夠節省到什麼嗎?  把多餘的東西吃到肚子裡只會造成更多的大便,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好處。

關於女子防身的疑問

我想,現在很多人都很清楚,練防身術其實效用不大,除非練得很熟,不然在緊張的狀況下,很難施展開來。

現在女子防身偏向攻擊重點然後逃脫的模式。

改進英文輸入法

或許可以設一個特殊功能鍵,類似倉頡的「難」鍵一樣,與別的字母鍵配合就可以跑出兩字以上的字串。

比如,I +難→ing  Q+難→que  E+難→est  U+難→you T+難→the Y+難→yes D+難→dge N+難→ion  O+難→out   C+難→con  A+難→and  B+難→but W+難→with   R+難→are   F+難→from  H+難→have  J+難→just  K+難→take M+難→more P+難→pre S+難→she  V+難→very  X+難→mix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單數與少數

零其實是無限的一體兩面。

有時候我們要確定一件事,不過就是要打破其可能性為零的狀態,只要打破了,就可洩露出無限可能。

若為零,就會封殺無限的可能。

細框快流行起來吧!

去年換了一副無邊細框,請籌億跟我一起去選的,在光復球場對面那家仁愛。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看感覺與看外貌

最近在想,現在大家都很愛說看感覺,看感覺似乎是可以理直氣壯的,為此有點小反動。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日文的 は...です 與中文的 者...是也

習慣中文語序的我們,很容易會將は...です  語句中的は當作中文的「是」,其實不然,語法老師說那比較像中文的「啊...」,是一種引導述語的助詞。

比如,「我啊... 是個辛蒂善良的人。」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如果戀愛是三個人的事

光是兩個人的戀愛互動就可以有一堆轟轟動動了,若是今天上帝 (大概是類似宙斯那種愛惡作劇的神 ) 想看看 3P 戀愛是多麼有趣的事.......     嘖嘖!那真的會很有趣 ~

2 P 戀愛只有 4 種結果:男歡女愛、男單戀、女單戀、兩不相欠

而 3 P 戀愛則有4X4X4共 64 個結果:

( 女愛男與參、女愛男不愛參、女愛參不愛男、女都不愛 ) X ( 男愛女與參、男愛女不愛參、  男愛參不愛女、男都不愛 ) X ( 參愛女與男、參愛女不愛男、參愛男不愛女、參都不愛)


那如果是 4 P 戀愛呢?

女愛男與參與肆、女愛男不愛參與肆、女愛參不愛男與肆、女愛肆不愛男與參、女愛男與參不愛肆、女愛男與肆不愛參、女愛參與肆不愛男、女都不愛............ 共 8 種結果。

而8X8X8X8= 4096


綜合以上算術做個公式→         ( n-1)     n               n*n -n
                                             [ 2      ]      = 2

                                                    5*5-5            25-5         20
代入公式,5P戀愛的各種結果總合數為:   2      =2    =2      =1048576



突然覺得自己有點無聊.....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改良手機注音輸入法

手機的注音輸入法,應該說,礙於鍵位太少,不管是什麼輸入法都很煩人。

Nyentish ─ (16) 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

在Nyentish 的形容詞裡,除了多與少兩個形容詞之外都沒有比較級與最高級變化。


形容詞的比較級全部用than 這個介係詞接於其後來表示。  如:He is good than that man.


唯一有字形變化的只有 more 與 less。


若要表示 越來越....,則用more and more 或 less and less 表示,比如: He run more and more fast.



至於最高級,則用 most 與 least 接在形容詞之前來表示,比如: She is most beautiful girl.

Nyentish ─ (15) 量詞脫離 of

Nyentish 裡的量詞跟中文一樣,是及物的,不像英文需要用of 來連接。 比如 A cup tea.

Nyentish ─ (14) 假設句

跟英文很像,Nyentish 也用未來助動詞構成假設句。


以下為未來、現在、過去三種時態的假設:


未來:If (Venn) S1 will ~~ , S2 will (verden) ~~       ※ verden 表示有意願的未來動作


現在:If (Venn) S1~~ , S2 will (verden) ~~


過去:If S1 have~~ , S2 verden have ~~          ※在過去時態,只能用 verden ,不能用 will



加入完成式變因的假設句:


未來:If (Venn) S1 will ~~ , S2 will (verden) ~~      


現在:If (Venn) S1  ~~ , S2 will (verden)  ~~       ※ 未來與現在時態的假設句不太可能有完成式


過去:If S1 have~~ , S2 verden had ~~     = 英文: If S1 Ved , S2 had+PP.

Nyentish ─ (13) if 與 venn

if  與 venn 都是假如的意思,只是一個表示較不可能的假設,一個表示可能的假設。比如明天會不會下雨,如果沒什麼把握就用 if ,有把握就用 venn。


因為 venn 用來表示可能的假設,故而不能用來假設過去,所有對過去的假設都要用 if 。

Nyentish ─ (12) will 與 verden

在英文裡,I will 除了表達未來的動作,也可能隱含自己的意願,兩者難以區分。而且,在詢問時,通常會用will 的過去式 would 以表示禮貌。


在 Nyentish 裡,will 有一個表達意願的型態 ── verden 。若要表達意願,就會用 verden 來取代 will , 用法完全跟will 一樣。 其過去式為 vurden。


除了用來表示傳達意願的未來式, verden 還有英文中用來詢問的 would 的功能,詢問別人的意願都會用 verden 。  如:Verden you want a coke ?   = 英文: Would you want a coke ?


當然,也可以這麼問:Be you want a coke ?     = 英文:Do you want a coke ?

Nyentish ─ (11) 時態與語態

因為動詞已不跟隨主語時態變化,所以必需有助動詞來表示時態,分別為表示未來的 will,表示現在的 be,表示過去的 have。


例 1. I have eat an egg yesterday.    = 英文: I ate an egg yesterday.


例 2. He haven`t go to school.    = 英文: He didn`t go to school.


例 3. She ben`t like dog. = 英文: She dosen`t like dog.



而時態的現在式則用Ving來表示。


例 1. He have watching TV.   = 英文: He was watching TV.


例 2. I watching TV.   = 英文:I am watching TV.



完成式則用時態助動詞的過去式來表示: would ,been ,had


例 1. Sally been finish her work.   = 英文: Sally has finished her work.


例 2. Tommy had have a house at 24.   = 英文: Tommy had had a house at 24.


例 3. I would be there  tomorrow night.   = 英文: I will have been there tomorrow night.




以下為時態與語態的變化 (等號後面為英文)


未來簡單式主動:will+V   = will+V


未來進行式主動:will+Ving   = will be+Ving


未來完成式主動:would+V   = will have+PP


未來完成進行式主動:would+Ving   = will have been+Ving


未來簡單式被動:will+Ved   = will be+PP


未來進行式被動:will+Vdn   = will be being+PP  ( 少用 )


未來完成式被動:would+Ved   = will have been+PP


未來完成進行式被動:would+Vdn   = will have been being+PP  ( 少用 )


現在簡單式主動:V   = V  


現在進行式主動:Ving   = be+Ving  


現在完成式主動:been+V   = have+PP


現在完成進行式主動:been+Ving   = have been+Ving


現在簡單式被動:Ved   = be+PP


現在進行式被動:Vdn  = be being+PP


現在完成式被動:been+Ved   = have been+PP


現在完成式進行式被動:been+Vdn   = have been being+PP ( 少用 )


過去簡單式主動:have+V   = Ved


過去進行式主動:have+Ving   = was+Ving


過去完成式主動:had+V   = had+PP


過去完成進行式主動:had+Ving   = had been+Ving


過去簡單式被動:have+Ved   = was+PP


過去進行式被動:have+Vdn   = was being+PP


過去完成式被動:had+Ved   = had been+PP


過去完成進行式被動:had+Vdn   = had been being+PP ( 少用 )



※ 動詞只會跟著進行式 ( Ving ) 與被動式 (Ved ) 變化,若為進行式被動,則為 Vdn

Nyentish ─ (10) be 取代 do 助動詞

be 本為動詞,但現在已沒有動詞功能,只剩下表示時態的功能。只是,在現在式的肯定句裡,be 不會現身,只有在否定句或疑問句中會出現,取代 do 的助動詞功能。


例 1. Be not (ben`t) do it.


例 2. Ben`t you do your homework ?


或表示篤定語氣: I be finish my job.   = 英文 I do finish my job.

Nyentish ─ (9) be動詞的弱化

Nyentish 裡只有一個 be 動詞形態 ── is


這代表 be 動詞與一般名詞同化,不再隨主語人稱與數目變化。


另外,因為一個句字裡不一定要有動詞,造成 be 動詞弱化。 (美國黑人的口語也有這種現象,主語與形容詞之間並不一定會用 be動詞連接,如: She beauitful. )


在英文裡,主語與形容詞或現在分詞 (Ving) 或過去分詞 (P.P) 不再用 be 動詞連接,這使得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升格為一般動詞,而 -ed 字尾成為表示被動的屈折變化。



至於 be 這個原始型 be 動詞,成為表示現在時態的助動詞,並取代 do 的助動詞功能。

Nyentish ─ (8) 動詞

Nyentish 的動詞已經沒有數目、人稱的變化,只會依據句子的語態 (主動、被動)與時態(表正在進行狀態) 做變化。


原始的印歐語,動詞要隨著主語的數目、人稱、時態、語態做變化,是高度的屈折語。


孤懸於歐陸外的英格蘭島發展出十分特異的英語,少了很多屈折變化,動詞基本上只跟著數目與時態做變化。而 Nyentish 簡化得更徹底,已不再隨主語數目做字尾變化,且時態上的變化也只剩下表示進行中的 -ing 字尾。


至於 Nyentish 的過去式字尾-ed 則用來表示被動語態,源自於英文中用來表示被動的迂迴句式:be+PP。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文裡,已沒有表示語態的字尾變化,be+PP只是一種利用動詞過去分詞來表示被動語態的迂迴語句,不像某些印歐語言,只用動詞的字尾變化來表示被動,不需要 be 動詞。


某些較原始的印歐語,甚至有「中動」語態,代表主語的動作施於自身,也就是英文 -self 的作用。



在 Nyentish裡,因為一個句子裡不一定要用動詞,用來連接主語與述語的 be 動詞功能漸漸弱化,所以 be+PP 這樣的迂迴句,用 PP 即可表示,而在 Nyentish 裡,PP 都用Ved表示,因此 -ed 成為表示被動語態的字尾變化。


若動詞要同時表示被動語態與進行式,則用 -dn 字尾表示。


例: He chasedn.      等於英文:He is being chased.

Nyentish ─ (7) 數格的強調原則

Nyentish 名詞的數格變化僅有強調性的提示作用,除非有必要,不然不會特意去做字尾變化。


這與Nyentish 文法中獨特的不定型態有很大的關係。


Nyentish 的不定格用來代表不知道狀態,或者說不用去強調數量或性別的狀態,第三人稱裡,也有不定格的指稱。


不定格的狀態下,名詞用原型。



值得注意的是,假若在一個句子裡,若有人稱代名詞或指事代名詞透露出指稱物的數格狀態,則名詞就恢復為不定數的原型態就好,不用再度強調。


比如:


What is they?              Soldieres.


How many?                10000 soldier.


在第二句時,因為已表明數量,所以soldier用原型即可。

Nyentish ─ (6) 形容詞

Nyentish 的形容詞跟英文一樣,已沒有任何的字尾變化。

Nyentish ─ (5) 事物代名詞

事物代名詞跟人稱代名詞一樣分不定性、陰性、陽性三性及單數複數。



以下為事物代名詞的數格與性格變化


         單數   複數    
不定 it          es 
陰性 ita        esa
陽性 ito        eso


※ 屬格在其後加 -s/es 字尾即可。

Nyentish ─ (4) 人稱代名詞

Nyentish的人稱代名詞分第一第二第三人稱,以及單數複數變化,其中第三人稱又分陰陽不定三性變化。
另外,人稱代名詞不跟著主語賓語變化,沒有英文 I 變me; he 變 him; they 變 them 的情況。



以下為人稱代名詞的數格變化:


                            單數 複數
第一人稱            I        we               
第二人稱            you    du                   
第三人稱陰性    she    sie                   
第三人稱陽性    he      er                    
第三人稱不定性thee   they                      ※用在不知道性別或男女混雜的情形下。






屬格:
I ~ my              we ~ our    
you ~ your       du ~ dein        
she ~ her         sie ~ seine   
he ~ his            er ~ euer   
thee ~ sein       they ~ their  


※屬格可直接轉為名詞,如同中文,表示我的(東西)

例: Book is my.

Nyentish ─ (3) 定冠詞的退化

Nyentish 跟印歐語言一樣有定冠詞:das  加在名詞之前,但後來定冠詞漸漸退化,名詞前面比較少加定冠詞,變得比較著重在強調的功能,有如中文的「那個」人、英文的The one .


所以在Nyentish裡,名詞前面除非要強調其特殊性,不然不會加定冠詞。


比如: 英文 The goat is big. 翻成Nyentish 為:Goatik is big.   (如果要表示這、那,會用this that,跟中文一樣)


簡而言之, Nyentish 的定冠詞與名詞的連結性已大為減弱。 不像英文,名詞幾乎都要加定冠詞,使得 the 的強調功能被消弱。



冠詞還發展出表示序數的功能,在Nyentish裡,序數不再用數字字尾變化來表示,而是在其前面加上變形的定冠詞 the。


※ Nyentish 裡的分數直接用 x of y 表示,跟中文一樣,比如四分之三: three of four

Nyentish ─ (2) 名詞的性別

早期印歐語把名詞分為陰陽中三性,後來,大部份的語言把中性捨棄掉,甚至於像英語,基本上已放棄了性別變化,只剩一點殘餘。


Nyentish 跟英語一樣,除了第三人人稱保留性別之外,其餘名詞已沒有性別變化。

Nyentish ─ (1) 數格

Nyentish跟印歐語系的其他語言一樣,名詞有數格的變化。


原本,Nyentish如同英文,名詞的原形是跟著單數格的,而原形加 -s 字尾代表複數。


但後來帶 -s 字尾的複數名詞獨立為強調「多量」的複數名詞 (意義類似英文 thousands of people 裡,複數的強調功能 ),文法上稱為「多數格」。


而不強調多數的一般複數名詞則回復原型,稱為文法上的「不定數格」。


不定數除了表示一般複數 (也就是不需要強調數量的眾多狀態 ),也表示不確定數量或不需要表示數量的狀態,也有了指稱「全體」的功能,不像英文,無論單複數都能用來指稱全體。


不定數搶走了名詞的原型態後,單數名詞則必須加上 -ik 字尾來表示單數,文法上稱為「單數格」。單數在Nyentish 裡只能用來指稱某件事物的單一,已沒有指代全體的功能。


另外,不可數以及零數狀態的名詞指稱也歸於不定數名詞之下。基本上,Nyentish 一般都用原型的不定數名詞,除非有需要強調指稱事物的單數或多數。



總結,Nyentish 有三個數格── 不定格(複數格)、單數格、多數格。


其中,不定數的用途最多,用來指稱七種狀態:


1.一般複數 (不需要強調數目的眾多 )


2. 不確定數量 


3. 不需要表示數量


4. 零數


5.指稱全體


6.不可數名詞的指稱


7.在已知道數量的單獨或眾多的語句裡,名詞就不能再用單數格或多數格,必須用不定數格表示,比如:an apple ( 不能寫 an applik )  three thousand peaple ( 不能寫 three thousand peoples )


另外,多數格除了拿來強調數量的眾多,也用來表示團體的狀態,比如 Bushes 布希家  Lakers 湖人隊  the United states (亞美利堅)合眾國。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關於宗教寬容

之前有個新聞,美國一個正統猶太教的報紙把白宮發布的照片裡的國務卿希拉蕊修掉,因為他們的信仰不許刊登女性的照片。

中庸與和平的衝突

中庸不一定就是和平,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反應下,大家習慣的和平可能會變成暴烈的反制,這之間可能會有犠牲,甚至有可能還會很慘烈,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在這種狀況下,什麼叫做理智實在很難抓。

德語老師 Alex Hsu

德語老師是個看起來很乖的人。很有書生氣。

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或許不是圓的,反正我的印象中就是圓圓的,配上老師圓圓愛笑的臉,親民度很高。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看身材未必不可取 看面貌又有何意義

通常,在觀感上,看臉取人會比看身材取人高尚一點,如果是看氣質,那就好像登堂入室到一種境界了。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關於 儒家的輕視實務

所謂輕視實務,指的是儒家以致仕經國為主流,視士途以外的一切為次流,甚至為鄙賤之事。

中國的政治,也很有這種問題,政務官跟實務官區分越來越清楚,真正把權的離現實越來越遠,只知道經世治國的大道理,但無法做實務、科學上的改革,甚至有時還會被地方上打理現實的能吏擺布,成了一個非常悲哀的局面。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託詞‧緣及

蠕蠕事共心情推擠    推入深夜序

一口煩悶紋絲風    吹皺潭影

展水紋清圓

小波緣及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潘仔的啟示~~ n韻造成ㄋ音

對於英文的文法還是發音規則,總是有滿肚子的大便,感覺很多規則都很沒有必要,有種為了文法而文法的感覺,或者說覺得印歐語系給我一種人造語言的感覺,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語言。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可做不能說的事

現代怕老婆的風氣已經成為主流了,每個大男人都可以笑哈哈地挖苦自己是妻管嚴,怕老婆怕得要死;當然實際上是不是我們不知道,至少怕老婆已不是一種有損男子氣概的事了。

但我覺得有點流於過盛。

基本的認同基礎

最近在想,或許大眾意識裡,就現實來講,都會有一個認同基礎。


美化偉人或許也有好處

有時候會懷疑中國歷史是不是都會美化重要人物,比如說,歷史上的重要文學家、詩詞家,好像都是為民為國的廉能官吏,不然就是具有民胞物與的偉大情操。

至不濟就是個失意官場,流連青樓的放浪才子,基本上形象也不算差,風流不下流。

比較有反差的人物印象中只有宋代重要科學家沈括聽說是個小人,明代改革家張居正貪財好色。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柳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何時開始 預告片喜歡誤導觀眾

有時候也真奇怪,明明在心中納悶了那麼久,卻都不曾把它具像化為一個問題。

有些預告片中似乎都會故意亂湊片段,誘導觀眾想出一個跟原劇中些許相差的劇情。


一時之間想不到什麼例子,反正就這樣,有點雞。


至於這種狀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北宋 道潛 七絕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元好問 《摸魚兒》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多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賈伯斯逝世

又一則會讓人小傷心的訃聞。

賈伯斯、希斯萊傑、張國榮、梅艷芳、郎雄、黃仁宇


可能還有一些吧!  

只是我忘了。

仿 臨江仙‧失落

疏冷環境溢生趣,當初新鮮經歷。前半澎湃漸平息,不知將來路,暫且逛街景。
如今歷歷數舊地,卻怕無處尋引。涉足不深成失落,哭也哭不得,過也過不去。

蘇軾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後一闋實在太厲害了。

大家都想往外跑

可能是我那強烈的背骨性格作祟吧?  看到大家一股勁地都想往外國去留學還遊學還是暑期打工蝦毁的,實在不會分其中的差別? 總之,我就是不想這樣。

如果一定要出國短期居住的話,我也要往我喜歡的地方跑,中國、印度等國家,管他什麼見見世面蝦毁的鬼話,分明只是為了要出去玩,或為了未來舖路。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為什麼虛偽那麼傷?

可能是受現代做自己、求真的風氣影響吧?  大家都很討厭虛偽。

虛偽卻不是很大不了的事情啊! 只是小奸小惡中的小奸小惡,甚至大部份的時候是社會的潤滑劑,如果每個人都直得跟尺一樣,這個社會不知道會多麼容易激化。


但是包括我自己,只要知道了某人虛偽,就會打壞他在心目中的形象,即使只是那種仔細想想也沒什麼的虛偽表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與懦弱,為什麼就是看不開。

關於選擇的正義與時間性

想法啟發自2012這部片,個人覺得2012是一部硬要增加深度的爽片,卻討論得很淺,在人人平等的堅持上做很公式的人性爭扎。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為何男生不穿裙?

以前裙子是男女都穿的,為何現在西式的社會裡男生已不再穿裙子了呢?

照理說比較豪放的男生比較應該穿裙子吧?  


嘖嘖~~ 真奇怪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當初為何學倉頡?

都快忘記我為什麼會學倉頡了。

意見的正確性與社會的接受度

有時候,一個意見之所以被打壓,除了社會的愚蠢及僵化之外,也有可能是那個意見或許會給社會帶來危害,儘管意見是正確的。

比如說無神論,或不可知論者(就是我) ,這兩者在某些程度上會帶給社會正向的反省,比如宗教之間的紛爭,尤其是在狂熱宗教者充斥的地區。

但是,一個地區之所以會有狂熱的宗教信仰,有可能是當地太過貧苦,物質上的支撐太薄弱,需要一個心靈寄託或是神的威嚇,來把群眾導向正軌。 若硬是要那個地區的人民認清信仰的無稽,使他們不再信神,貧苦的民眾們可能會崩潰,做出很可怕的事,比如殺人越貨,反抗社會。

所以說,意見正不正確是一回事,並不代表它一定要被社會接受,或者說,被接受也未必是好事。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為何日本行人靠左

今天有趣的那個男老師說,日本之所以靠左行走跟武士有關。

以前日本其實跟台灣一樣是規定靠右行走,可是沒想到靠右行走卻引發了無數的武士私鬥傷亡。

原來,武士通常都把刀掛在左邊,而靠右行走時,武士與武士擦肩而過時,武士刀容易發生碰撞,進而發生摩察而私鬥,在多次的私鬥傷亡後,明治政府下令改靠左行走。


但後來查了一下,發現截然不同的結果,也從中發現很多有趣的冷知識。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動機與宗教

最近有個想法,我覺得名字的確就有如陰陽師小說裡的安倍晴明所講,其實本身就是個咒語。

任何東西給定了名字後,名字本身就會牢牢地與它被賦予的屬性結合,就像咒語一樣。

在遣詞用字時,名字會影響原本是非未定的指稱物自身,使之偏向某個極端。

比如,「槍桿子出政權」帶有太重的血腥氣,不適合用於討論,不然可能會引起反感。

或者說,我覺得比較好的例子是,帶有政治意味的名詞,比如藍黨、綠黨、台獨、親中等,這些字眼容易被政治敏感的台灣人不自覺地賦予「太政治化」的偏見,可事實上,立場每人難免都有,只要懂得尊重別人,就不能說是「太政治化」。


不只是名字,任何可以被名說的事物都會有相同的問題,這情況可能很難避免,比如我們聽到男生打女生,跟女生打男生兩件陳述,感覺絕不會相同,雖然還未去深入了解此二者。

男生打女生大家一定會覺得男生太過份,可是女生打男生我們也會以為是男生太壞了所以被打......

為什麼會有認知上的不對等呢?(當然如果是信奉男生再怎樣也絕不可打女生的人自然怎樣也不會認同前者,那就另當別論了。)



很久以前,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聽過一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和尚問一個守財奴:錢死後又帶不走,幹嘛這麼愛錢?

然後守財奴就明白了,從此視錢如糞土。


小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後來越想越不對,感覺是被誤導了。  和尚偷偷用「死後永恒的世界」比「俗世」更重要的這個價值觀來規避問題的本質 ── 為什麼愛錢?  為什麼錢那麼重要?

錢在死後的世界的確是沒用的,可是又怎樣呢?   錢的重要性本來就是展現在「死前的世界」啊?  


如果把錢代換為朋友,會更清楚和尚的問題是很荒謬的:朋友死後又帶不走,那幹嘛這麼重視朋友?

同樣的,也可以代換為父母、國家、藝術.....


和尚的問題應該要著重於:不應該太過於沉迷於物欲裡,給自己帶來痛苦。而不是讓人以為錢是沒用的東西,畢竟做好事也是需要錢吶!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出家人視鑽石如石頭,視金錢為罪惡等等,個人認為如果他們肯去正視金錢的正面價值就不應該這麼想,黃金仍是黃金,鑽石仍是鑽石。


價值觀、事件陳述、名人、宗教等等也都會有各自的屬性,人又會被那些屬性的高下差別給誤導,陷入錯誤的,或者廣義一點地說,不適合自己所需的判斷。

和尚與守財奴的例子我覺得就這樣的例子。

另外,物欲也是一個被過度妖魔化的名詞。


物欲是人的欲望之一,通常是指那些被視為不好的欲望,名利財色等。

可是適當的物欲是可以被接受的,不然人也不能為人,而且還有一點也要注意,物欲之外那些被視為好的欲望,比如追求藝術、宗教、心靈平靜等,其實也要跟物欲等同看待,都要視自己與環境(社會要求等等)之間所需要的平衡去調節,都不能過甚。


宗教容易給定一個大是大非的價值衡量,而忽略其中的程度問題。

比如說,追求心靈的喜樂與安適絕對好過對物欲的追求,認為唯有達成心中的安適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而不是物欲,所以在兩方的取捨上會一面倒地偏向前者。(或許某些比較豁達的宗教家不會如此,不是很了解)

可事實上絕非如此,有很多要考量。

比如說有個物欲很強的人,他可能要花十分之九的人生去忍受戒欲的痛苦,才能享受那十分之一人生的心靈安適,那麼,值得嗎?

又或者說對輸贏的執著好了,看似很不好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壞處。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的情形下可以享受刺激,給人生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所以好勝心壞在哪裡?

其實任何事情都壞在過度。 如果本身是個心臟不好的人,無法承受失敗的結局,太好勝自然是不好的,不能過度在意輸贏。



其實以上的論點都建基於一個價值觀 ── 心靈的安適應該要與任何人欲等量齊觀,不能偏坦任一方,若有人的價值觀不同於此,那上述所說自然都是屁。

只是,除非是出家或不想享受人生的人,這樣的價值觀應該還算中肯。


任何東西有好就有壞,想要把心靈徹底解脫於對物欲的偏執,那就要先接受擺脫人欲的痛苦,並且,沒有了人欲,也就沒有人欲所帶來的快樂。

就像我不會覺得煙火特別美,所以我不會因為少看了幾次煙火而感到不開心,心靈可以保持平靜,但我也會喪失人生裡無數次煙火帶給我的感動,所以好壞相權下,我會選擇對煙火的喜好,甚至為之瘋狂我也不覺太壞。



同樣的道理,宗教與俗世之間的拉扯也需要做權衡。

比如說,有沒有必要去放棄口腹之欲呢?

或許對口腹之欲的偏執會讓人常常心裡不安適吧? 吃到不好吃的東西會很痛苦。

可是仔細一想,其實只要不要太窮,一輩子維持三餐在某種水準的美味並不是難事,就算吃得很拮据,自己去學做菜也能常保餐桌上的美味。所以說吃到難吃東西的痛苦會遠低於吃到美食而享受到的快樂。

而且,就算哪天變乞丐好了,我想不用一兩年,在惡劣的環境下很快就會丟棄對美食的執著了。

總而言之,在經濟還可以的狀態下其實並不需要放棄口腹之欲,假如真有一天變乞丐,到時自然會學會安適自樂。

任何事情求個中庸即可,過多過少都容易讓自己後悔。


個人認為,宗教對於大部份的世間人來說,是教自己節制與給自己心靈支撐與教導的信仰。

可是宗教畢竟沒有整個人生的幸福重要,如果信仰宗教會讓自己人生的幸福減少,那就要稍微甄酌一下。(當然道德倫理也是要考慮的)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日文的さん

以前本來以為さん只能用於男生敬稱,上了日文課才知道可通用於男女,而且年紀上的限制好像也不嚴。

我覺得這個詞可以引進中文裡,可以用來稱呼不知該如何稱呼的人。

尤其是女性,大概五六十歲後就不能稱小姐了,會不倫不類,不像先生可用於幾乎各個年齡層,除非年紀太小。

而且,以前小姐應該是帶有侮辱性的名詞,聽說大陸那邊說人小姐等同罵人,罵人做某種不入流的行業吧!

七四‧靈山

靈山悠久賦真名    典傳一廂懷古情
山志隱微分境遇    遠上石峰籠煙雲




小記:
為了第一句刻意去配的詩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歐洲巨鯰跟一個死白目

今天看介紹巨鯰的NGC:有個德國學者想要釣大魚的樂趣,偷偷把德國鯰魚放到西班牙厄波羅河,幾十年後,厄波羅河被多種外來魚類佔據,主持人竟找不到當地魚種,後來他問德國學者是否還有流放別的物種,他說:ya~ 白梭鱸,還有....唉~~  別說了。  

主持人苦笑,心想:你這個西北七。

歐鯰什麼都吃,釣客曾在牠們胃裡發現鳥、老鼠、小足球、鐵罐、人類(傳聞).....

那個德國學者說當年他流放的鯰魚如果還活著(最多可活至80歲),牠們的嘴巴己可以塞入一個人的頭了,還很可愛地把自己的頭塞入一個假想的巨鯰嘴巴裡,讓人感覺有點欠扁。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老子的道

我覺得老子說的道,應該是指 完美。

有人說老子是史官,我想也是,總覺得歷史知道得越多,就越覺悟世事的不完美。


其實我對道德經根本沒什麼研究,連看完一遍也沒有,只是突然有個想法,覺得挺有可能,先把祂記下來,以免忘掉。


人總是在追求完美,完美的定義,完美的法律,完美的宗教,完美的主義...... 看似偏執,但若沒有這些追求,社會無法有效率地運作。

有趣的是,當某個完美狀態確實後,就會受到任何的可能性侵蝕,好比時間的摧殘,堅定地摧毁萬物。

感覺完美這個狀態就像是個不斷自我刷新的機制,有如造物主特意設置的遊戲規則。


老子生活在世事紛擾,學說橫溢的春秋時代。有人考據說老子應該是在戰國時代出生,我個人也比較相信如此,但在這裡懶得解釋。

身處學說互相攻伐的時代裡,兼之舊體制的崩落,比如井田、禮法、兵制等改變,可能啓發出一種理念:追求完美的體制與學說是徒然無功的。

但這樣的想法是消極的,所以思想家漸漸賦予它理論,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之後慢慢發展出道家這個路子。


基本上道家的思想就是個矛盾,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又在說什麼道德經呢?

因為如前所述,完美本身就是個不能定形的矛盾狀態,定形了它就會慢慢不完美。

舉個例子好了,就好比你想讓敵人認為你武術高深莫測,所以使出非常非常強的招式,比如螞蟻上樹、猴子偷桃之類的,縱使敵人傻眼了,你還是達不到高深莫測這四個字的境界。

因為你在追求一個無限。

同樣的,追求完美就是在追求無限,其實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有趣的是,造物者給我們一個非常輕鬆就可達到的狀態去追求無限,那就是 0 ,道家常說的無。

所謂無招勝有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這些概念即是在用零的狀態去攻破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矛盾。

道家的學說看似消極,其實他是在用零的概念去賦予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事一個積極的方法。

老子一直在推崇一個至高無上又永恒的道,但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什麼?個人認為是因為一個可名之說之的事物絕不可能永恒的 (常字的字義) ,或者也可以這麼理解,完美永恒的事物說出來、定形後就不會永恒了。


為什麼道家要追求絕聖棄智、原始、小國寡民的社會? 因為那最接近無。

絕聖棄智就不會去追求完美與永恒,不會去定義,不會去提出學說,不懂得去規範,自也就不會有定則,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

那為什麼要小國寡民? 個人的理解是,國家越大,民眾越多,越需要訂定法則去維持秩序,越需要聰明來治理,會離無越來越遠。


其實提出任何看法來說明道,甚至用無的概念去提出有用的學說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我想道德經裡難免會有說不全的地方,會有矛盾。

比如回到原始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其實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硬要說什麼樣的狀態是完美的都是一種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非常道,非永恒。

我覺得要感受絕對的完美唯有從比較中去意識祂。

比如道失而有德,德失而有仁,仁失而有義,義失而有禮。    我們可以倒著比較回去感受道。

又或者說高深莫測這檔事,當然,全然不出招不是最佳狀態,若說不動不反應是最佳狀態那本身就是個笑話,只是我們在比較過程中,一個安然不動的人跟一個已出招的人,可以領受出何謂高深莫測。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道德經裡一堆比較吧!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機率與宗教

感覺是個很麻煩的題目,光是下筆就要很大的勇氣。



宗教是個什麼東西咧? 光是要定義就好煩。  大概地說,所有的宗教應該都有引人向善與求得心靈安適兩大價值。

然後,在這兩個價值上加入努力達成的精神。

宗教的兩大價值是沒問題的,沒什麼好討論,值得討論的是宗教在現實與宗教目標之間的取捨,也就是說,努力達成美善的精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被暫時抛下。

比如儒家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關於儒家,有個爭議,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 因為儒家並不是很注重神,沒有把神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個人認為儒家是個超成熟的宗教,祂把正信與神兩者分開了,沒有綁死在一起,當然古人還是會認為神是正信的來源,就如同現在大家普遍相信神仙都是引人向善的一樣,只是,正信與神仙之間的關係漸漸鬆了,感覺其實有點像現在人一樣,拜神漸漸隨便,有心就好。

不是說古人隨便,是說,現在所謂的儒家,是在孔子那種貴族階級之間形成的,個人認為儒家跟世界其他幾大宗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祂是少見幾個由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佛教應該也算是,但被婆羅門影響太大了。

我相信貧苦百姓跟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是不同的,後者會比較不注重神的殊聖性。

以現代為例,落後地區宗教發展迅速,開發地區則漸漸偏向無神論,為何呢?

個人認為是因為生活舒坦了就不用常常求神,神的殊聖性就會降低,人也可以漸漸接受「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個現實。若在貧苦地區,要他們去接受這個現實,可能精神會受不了,他們需要一個公道來撐持。

古代儒家諸賢們也像現在開發地區的人一樣,開始把神祇信仰轉為人文精神,重點在於有沒有心,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鬼神這事,孔子說得好:未知生、焉知死。


個人認為成熟的宗教是能夠與現實周旋的,因為大部份的人活在現實中。而既然要與現實周旋,就得認清一個事實──美善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在很多的情況下,需要背棄美善。

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者說被現實逼迫到什麼程度下要背善棄忍呢?

這就要應用機率了。       講得平常一點,就是看情況衡量啦!

說到這,有點見山又是山的感覺,本以為宗教有別於機關算盡的勢利紅塵,其實還是一樣,只是比較寬宏大量而已。


關於衡量,舉例說,一個牧師為何要拿刀反抗呢?   因為他知道再不反抗就會有無辜的人被害死,他在算機率。

或者說一個和尚為何要放棄對一個壞人開示呢? 因為他覺得那個蠢人說不通,浪費他的時間去行善。

其實以上的例子都不是很好,感覺重點在於價值的衡量,機率只是不得不用的衡量工具。


我覺得機率對宗教的價值主要不在於對外在世態的進退應對,而在於衡量自己能否達到宗教的要求。  這是宗教不太敢觸碰的問題。

以婚姻來講,婚姻是神聖的,是值得維持的,但難道所有的爛婚姻都要義無反顧地維持下去嗎?

要看兩方的底線在哪。假若有一方的底線被嚴重侵犯了,則宗教那一套忍耐精神就會失去意義。

另一種情況是,某一段爛婚姻最終還是修成正果,夫妻兩人終於滿意了,可是他們已八九十歲了;雖然宗教與整個社會都有「結果好一切好」的精神,但是,一個用六七年的痛苦來換最後那十年二十年的美滿,會不會太入不敷出?


我覺得信仰宗教應該跟婚姻一樣,要先衡量好自己的底線,然後要抓好自己最多能付出、忍耐到什麼程度。

以一個物欲強的人為例,假若他一天沒吃美食就會難過到要死,那麼他還是別要求自己去抛棄對美食的執著,不然很可能他花了他大半輩子的時間在戒欲中痛苦,卻得不到最後哪怕是一年的喜樂。

總地來說,就是動機。為什麼開發地區比較不時興宗教呢?個人認為動機也是一個原因。

在開發區,貧窮機率不高,或許衰一點,人生最後十年晚景淒涼,生活很痛苦,而他之所以會痛苦就是他平時沒有自戒於欲望之毒;但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他還是沒有必要為了最後那十年的痛苦而去放棄幾十年沉浸於欲望的快樂。 (何況貧苦的那十年也很夠他去捨棄物欲之毒了。)

什麼都是要衡量的,浸於物欲中會喪失心中的安適,可倒過來想,去求心中的安適也會喪失物欲給予的快樂。


再舉一例,為什麼要放棄對輸贏的執著呢?  有什麼動機嗎? 

對輸贏的執著很好啊! 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時則很刺激,以後可以回味。實在看不出來這種執著有什麼不好。

那難道大家都要有此種執著嗎? 也不是,仍是需要衡量,如果你是那種輸了會很痛苦很想死的那種人,或是這輩子都很衰,屢戰屢敗,常常在鬱卒,那還是學著去放下這種執著吧!


個人認為要夠了解自己才能有成熟的信教態度,要知道自己的底線,知道戒與得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說起來還滿像婚姻的,類比一下,要知道自己忍受對方的底線,知道維持婚姻與放棄婚姻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上述這一切都要算機率。  所以宗教畢竟不能脫離現實的算計。


可話又說回來,會有宗教這種東西也是因為機率。

因為機率代表著不確定。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大家會用最保險的處世方法去走下一步,通常就是與人為善、遵守人倫秩序,以免引起反擊,使自己陷入危險。宗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舉個例子,要不要信鬼呢?有人會比較鐵齒;可是在很恐怖的鬼屋裡,再鐵齒的人可能還是會遵守一下某些禁忌,即使他認為很蠢。

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要信呢?  

因為最保險,信鬼又不會少塊肉,而且若真的有鬼,遵守禁忌會降低不必要的驚嚇;簡單一句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假設,如果真的有「真理之神」的話,祂告訴你這個世界真的沒有鬼,那麼未來很確定沒有被鬼嚇的可能性,不再需要算機率了,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會去信那些禁忌。


禁忌、宗教、處世哲學等等,都是來自於機率。或者比較好的說法是,他們來自於不確定性,而且或多或少都需要靠機率去制定。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Seediq Bale 觀後思考(1) ─ 真實與呈現

上星期日,一個人去看賽德克巴萊的早場。

因為沒有很喜歡魏導的海角七號,所以我抱著挺國片的態度去看賽德克巴萊,個人覺得以藝術精神來看,這態度有點不大正確,幸好,魏導這次拍得很成功,沒有白挺。

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Seediq Bale 觀後思考(2) ─ 真實造成的史評失準

這篇要說的跟賽德克巴萊比較沒關係,算是有關歷史的延伸想法,但還是會用賽片為例來說明。


看歷史的角度,可微觀可巨觀,可見樹也可見林,就像照相一樣。

還記得鬼影裡某個橋段,一個攝影老師說,拍照就是把不要的部份捨去。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

攝影跟治史很像,都是用自己的角度跟裁量去詮釋你面前的景像。


賽德克巴萊算是時時規模較小的歷史記錄,可比擬成近距離攝像。跟治史不一樣,攝影不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危險,因為要見樹還是見林鏡頭伸縮一下就好,純粹看自己的選擇。

但治史時卻要小心在微觀的角度下,給讀者的感覺是否會造成錯誤的舉一反三。


比如在賽片裡,觀眾對於日本和原住民的同情是差不多的,兩方各有殺戮,各有對錯,各有堅持(文明與野蠻、屈服與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有人為原日情仇下個註腳,這是價值觀的混淆、互相不認同.... 兩方沒有對錯......

看似超脫,其實很扯,如果說兩方沒有對錯的話,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沒有大是大非了。

基本上,日本人很明顯是錯的一方。


舉個對照好了,在中國開始反攻日本的時候,一定會有人激憤之下濫殺無辜日本人,我想不可能沒有。如果後人照實把這段慘事拍出來,並且著重於此,那會不會有人說中日這場大戰沒有正義的一方?

如果是這樣也太扯。


魏導這部片的確算是很考究史實的,而且刻意不挑起原日雙方情仇,算是對於一堆過度醜化日本人的片 (功夫片....) 的進步反動。

但若說要用賽片來評說原日情仇這段歷史,很可能會做出過度自省的史評失準。


或許我比較仇日,但日本人是錯的一方這點是絕無疑義的,如果日本人佔領別人土地,壓榨別人還不算錯的話,那我想世界上沒有什麼對錯了。

我覺得賽片可以當作記錄片來看,但若要用來評說整段原日雙方的情仇,因為賽片的時空規模太小,容易見樹不見林。



賽片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小規模時空下,完全的真實呈現可能會扭曲爭議雙方該有的評價,本來很明顯的是甲錯乙對,可是在某段小事件裡,反而是甲對乙錯,那麼此時就要特別慎重地處理整段時空背景,要不斷提醒讀者對的是非觀。



還是要強調一次,魏導怎麼拍是他的自由,或許看法不是人人能接受,還是要尊重。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七四‧到頭

沉緩時刻想往事   晴光十分寺無塵
天南百里更悠緩   輾轉遊歷也到頭

唬爛

還記得之前在某個雜誌,應該是財經相關吧!天下還商周什麼的,看到一篇介紹蘋果為何成功的專題。

裡面提到 i-pod會流行起來其白色的耳機線是大功臣之一,因為它標誌了 i-pod的獨特性。

相關連結 

後來想想,真的會有差嗎?   會不會是種唬爛啊!


最近看到商周分析nokia為何會失敗的原因,感覺作者寫得很勉強,提出八個理由,但我覺得好像只有一二項是重點,其他都是硬湊上去的。 

後來查了一下,也的確有人說商周在說屁話。

這是不是一種唬爛啊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怎樣的電影才叫有深度?

我也不太清楚我對電影深度的標準在哪?

好像是要那種有是非衝突的電影我才會認為有深度吧? 單方面闡述某一觀點的電影我都覺得還好。

比如鋼鐵人,算是英雄電影裡比較有腦的吧! 但我覺得他的深度還不能滿足我,鋼鐵人只有單方面地表示武器該為和平服務,卻沒有什麼黑白衝突。像軍火之王,結尾告訴觀眾,雖然軍火買賣很不道德,但它是必要之惡,美國政府需要吃得開的軍火掮客幫他們賣軍火給見不得人的買主,比如第三世界的獨裁者。


我想深度有時候也會牽扯到廣度,只要電影的涉及面夠多,包容了很多的情況,就算沒有一攻一防的是非衝突,也會給我有深度的感覺;比如阿甘正傳,單方面地講述一種人生哲理,也或許導演並沒有想要述說什麼哲理,只是想表現出一個活活生的人而已,但因為阿甘經歷夠多,廣度打開,感覺就很有深度。


我想我想看到的是種無奈,想貫徹信仰卻發現不容於實際的無奈,好比無間道中,劉德華最後想走上正途,卻得面臨走錯人生路的種種因果。假使無間道把重點放在梁朝偉,主力敘述他怎麼費盡千辛萬苦去抓出內奸,那就會減少很多心理掙扎的描述,可能感覺也不會那麼有深度。

說到無間道就要提一下張藝謀的英雄,為什麼這兩者要相提並論呢? 因為我記得很清楚他們幾乎同時上檔。

那時是國中,某同學,跟鋼琴王子同名的陳冠宇,猛推荐我去看無間道,因為裡面有很多大牌,還有蕭雅軒客串,被我鄙視,加上那時候無間道的導演不是很有名,而張藝謀的記錄還保持良好,所以我自然而然比較青睞英雄。

結果英雄爛透了,而無間道好看到爆炸,堪稱傑作中的傑作,後來被馬丁史柯西斯拿去翻拍,也拍不出無間道的質感與深度,無間道可能是劉偉強導演的終身代表作了吧!


英雄其實也有我最喜愛的是非衝突,六國人民認為秦朝橫暴,但其實秦王統一天下也有其用心,李連杰最後被秦王的胸襟給說服,放棄千載難得的刺殺機會。

可能是表現得不好吧!  把秦王弄得太偉大,似乎他統一天下是為了天下蒼生一樣,給人噁心的感覺。

不可否認歷代帝王想統一天下都有其願景,但那比較像是野心。要說是為天下蒼生...  呵呵~~ 少數人吧! 全國愛戴的平亂英雄陳霸先我比較可以確定。





外星人會侵略地球嗎??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越來越多關於外星人的消息,不管是民間還是政府,一些科學家也出來述說他們對外星人議題的看法,不知道是我想太多還怎樣,總覺得這是不是故意的,搞不好是外星人準備要光臨地球了,所以各國政府猛放外星人相關消息,算是一種預先布告。

歧視

還記得以前偉台跟我說過一件成功高中的白目事。

常聽偉台講成功高中的種種以往,不知道是他的誇張還怎樣,總覺得成功高中似乎不是個好學校,哈哈~~~

偉台說,以前他們班上有種處罰人的方式,就是把一個人架住,給他載上耳機,逼他聽5566的歌。通常,受到這種懲罰的人都會很配合地痛苦掙扎.....

我想應該也是這麼北爛的環造就偉台的搞笑功力。


不知道為什麼,5566成為我們這個世代芭樂歌跟台客的代名詞,覺得他們有點慘,大家都很鄙視他們。

我想,歧視這種東西多多少少都是會存在的吧!

聽古典樂的會去歧視聽周杰倫的,聽周杰倫的會去歧視聽5566的,聽5566的又會去歧視聽棒棒堂的,聽棒棒堂的又會去歧視更低等的聽眾。

只要有階級存在,不管是法定的還是心中認定的,多多少少會有歧視。  一個聽古典音樂的應該很難不去歧視聽棒棒堂的。


當然,歧視有分內在與外顯,上述說的是內在,我的論調是內在的歧視在所難免,不要把他外顯出來就好。

這需要一點修養,與犠牲,比如,聽到上述偉台的有趣往事最好不要笑,而且要表示嫌惡,為5566發一些憐憫之詞。說真的,很難,畢竟對5566的鄙視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理所當然的習慣反射,也為我們提供很多有趣的聊天材料。


看歷史時會好奇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歧視,歧視華人、異教徒、猶太人.....  到底那個心態是怎麼來的?

現在用5566的例子來參照就比較可以理解:如果一個世代的集體意識能夠入人如此之深,不斷理所當然地貶低一個團體,不管其尊嚴;那麼,一個民族對別族的集體好惡自然更加能影響個人自我。而且再傳入下一代,歧視意識通過家庭的從小教育,自然更能深入影響人心。


歧視行為應該是免不了的,就好像情色、暴力一樣,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看怎麼去約束它。

最麻煩的程度問題

很久之前,心中漸漸有種想法。

自然值是否即為公平??

之前跟謝家欣討論male gaze相關的問題,大概的共識是,美女經濟會大勝型男經濟。

屠夫不祥

這是個很無聊的闡發,但姑且記載一下。

以前人認為屠夫是很罪過的工作,也很不祥。

說罪過,實在不能苟同,這個業是大家一起造的,只是誰去動刀的差別而已。而不祥,以前我是認為就公平原則來說,業是大家一起造成的,這個禍也要共受其害。後來想想這個世界本就不公平,陰間那邊的世界應該也差不多,我想動物靈不會去跟人們較真什麼集體共業蝦毁的。

人家說鬼比較憨直,我想也是,何況是動物靈,反正誰殺牠,牠就去找誰報仇。

若用這個觀念去看,那麼屠宰業還真是個偉大的行業,幫人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還要幫他們承受刀下亡靈的詛怨。

吃力不討好啊!!!


獅子與兔子

基本上,或許是種自滿,我覺得我大部份的想法應該是對的,如果與這個世界的普遍想法有出入,我會在想過一遍,如果還是覺得我的想法沒問題,那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世界有問題!  二是我的智識還無法讓我看出自己的錯在哪。

通常我會比較傾向第一個可能,算是一種自大吧!


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天經地義的事,任何道德、思想、教條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大眾認同而已,換了特定的時空條件,可能就會失去其意義。即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比如孝順、公義、仁慈.......

或許對某些人來講,這樣的想法是種異端,因為要這麼「看得開」,必須要有一種禽獸的視角,視血腥暴亂為原本自然的冷酷心腸。

其實有時自己也會隱隱感到恐懼,畢竟人不同於禽獸,捨棄人應有的人道視角畢竟是種變態,有異於常人,我覺得這種狀態是種道德稀缺。

當然,一個人本性再壞,只要行為向善,仍然是個好人,甚至更值得景仰,因為他要比天性善良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認為假若人死後真的會受審判,評判的標準應該不是一生的道德成就,而是各人對道德所下的努力。

也就是說,道德的稀缺並不是一種壞事,或許會妨礙對道德的實踐,但換個角度想,若我與別人達到同樣的道德高度,那我下的努力必定是高於別人的。好比說有一隻獅子決定一輩子吃素,那牠付出的努力必定遠高於兔子,獅子是偉大的,而兔子吃素根本沒什麼好說嘴。



寫了那麼多,還沒寫到正題.....

基本上,我覺得我的想法雖然有點異端,有種看透事理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是種自以為,但這些不是重點,只是前引。重點是,我曾想過,即便我的看法是最正確無偏見的看事角度,這樣的想法適合拿來教小孩嗎?

我的看法會打掉人類社會所認定的道德認同,本來是天經地義的良善教條,變成一種特定環境下的群眾認同,失去其神聖性;那麼小孩還會這麼看重普世道德觀嗎?即使他們知道身為人類就要去尊重「祂」。

當個吃素的獅子固然很了不起,但前提是牠要能夠一輩子吃素。照我這套看法去教小孩,假如小孩的本性是隻獅子,而他無法抵抗獵殺的樂趣,製造血腥,那我不就害了他?

雖然我有點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倫理綱常,但假使那些教條能夠使小孩的性情偏向兔子,使他們較能夠遠離血腥,那它們就有存在的價值。


同樣的道理也能推論宗教上。

為什麼宗教需要神,需要因果觀念?儘管此二者無法證明,更甚者,信奉神祇的異同還會造成很多摩擦。我想就是因為這些信仰能夠使信眾成為兔子,使之能夠遠離血腥。

雖然我不太相信神的存在,甚至是因果關係,但說實在的,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不信神,也不認為會有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這回事,那他真的會比一般人少了強而有力的拘束力,拘束他不去做壞事。

即便是不信神的儒家,也並不是真的心中沒有神的存在,孔子也祭祖拜神的;只是儒家比較理性,他們對神的態度不像西方那樣絕決,神祇相關的問題沒有那麼殊聖,可以籠統一點,甚至可以懷疑其存在與否,重點是要達到一定的道德要求。

孔子說:未知生,何知死?

幹!孔子能說出這句話實在很了不起,以論語在往後兩千年的深遠影響來看,搞不好少了這句話來表達儒家至尊對神的態度,搞不好往後儒家會跟西方一樣,發生一堆很沒意義的宗教戰爭。



雖然我對道德的衡量標準在於各人對其所付出的努力,而非其一生的道德成就,但在現實中,做壞事就是錯,並不會以各人的性情差別或出身環境來酌量減責,否則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在這樣的現實裡,把大家教成兔子的倫理綱常當然是最佳方案,而非我那套沒有中心價值的看法。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關於精神

今天去東吳大學問學分抵免的事,順便去錢穆故居朝聖。

沒錯!!!! 錢穆故居就在東吳大學裡吔~~~    名叫素書齋。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什麼都不想做

閉上眼睛    陷於苦澀欲湧出的瓶頸

可能還差寸許

寸許的綣縮舒展   無數次快要彈性疲乏


想摔摔東西 釋放從未外放的暴力

還是張張一直一直的膽小

  
青春快過完了 人生歷程將要加快   

時間於我如此敏感 我喜歡的人事物總會落為冷靜無感情的歷史


我想做一件大事 把大家都收進來

卻落於現在這個境地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為男生偷吃的解釋? 開脫?

如果就純學術來看,為何男生愛偷吃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偏偏這類的相關討論容易捲入男女是非之中,所以這議題非常地尷尬不討好。部份女生會認為對於男生偷吃的解釋是一種開脫、會使之合理化。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對 《為何一白遮三醜》的補述

後來想想  把皮膚白皙跟年輕扯在一起好像有點牽強   

但又想維持理論不敗    所以又有了很多想法去解釋它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清明上河圖

上禮拜五晚上   跟北上來看瓊斯盃的俞佐  還有人在台北台大的志祥、士峯一起去看爭艷館的清明上河圖動畫展

為何一白遮三醜?

關於美麗這件事 真的很玄    很多都無法解釋     其中之一就是為何一白可以遮三醜

因為皮膚白的女生生育率較高嗎?    似乎也不是


最近 表姊娃娃給我看一本減肥書 作者是黃仲昆的女友 忘了她叫什麼名字了     不重要

表姊看完後有感而發 臉胖看起來來感覺比較老

這句話啟發一連串的思考    也可以說是靈感


為什麼男生普遍喜歡瘦的女生呢?    會不會就是因為瘦的女生通常是年輕的女生 喜歡瘦女的男生比較容易跟年輕女生結合     比較容易傳下後代   

另一方面 女生比較不在意男生的胖瘦     標準不像男生這麼嚴 會不會是因為男生的生育率下降不像女生那麼快  所以喜歡胖男的女生在繁衍上的優勢跟喜歡瘦男的優勢相差無幾    因而喜歡胖男的女生可以流傳較多後代下來


講了那麼多 只是對我想法過程的記錄  我並不是很認同  因為有很多記錄顯示 男生擇偶的胖瘦標準會隨環境艱困程度而變化     環境越好  男生越趨於選擇瘦的女生

原因是什麼我忘了   但數據已足夠動搖我的推測   



胖瘦與年紀的推測看似行不通後 我又有另外一個想法 就是皮膚白皙程度與年齡的關係

與老人相比 年輕人是比較偏白的 比較容光煥發  因而喜歡皮膚白的人 比較不容易去喜歡較老的人   這樣一來 傳下後代的機率自然比較大

而男女生對皮膚的要求有所差異也可以用男女生生育率保持程度的差異來解釋

男生的生育率可以保持較久 所以女生愛到比較老的男生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所以說   喜歡膚色比較黑的女生比較能夠流傳下來

同樣的道理似乎也可以類推到 為何四五十歲的男生還是會有吸引力 還是可以很帥 而女生就不行    最多到三四十就要到達極限了



小小想法 只是推測而已 應該不會那麼簡單



   

洗腦文

洗腦這詞感覺就跟騙人一樣

通常我們會認為洗腦前是正常 而洗腦後是錯的

又為何認為未洗腦前是正常的呢?    從比較通脫的角度來看    未經審慎地思索就認為在接受一個新想法前的原本想法是對的 這樣的態度難道不是一種自我洗腦


洗腦跟說服之間的差別只在於大眾的認同與否 而大眾的認同與否也未必是對的

這是個沒有絕對對錯的世界




我想 上面的陳述本身就一篇很好的洗腦文吧!?    把人們原本的任何原則或認定給虛無化     然後就可再進行下一步說服動作 
  

關於鹿鼎記的滿漢一家

有人說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看的武俠小說    而鹿鼎記是最好看的小說   由此可見鹿鼎記在金庸小說中的地位

可是我又要靠北了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male gaze

male gaze  是來自與謝家欣的討論發現的新奇名詞

上網查了一下什麼是male gaze    因為是英文的解釋   所以不太有自信能掌握male gaze 到底是什麼

姓名與字

最近有個想法

中國的姓越來越趨同了    大姓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不像外國那樣 可以用姓來區分個人

關於 詩

對我來說 詩只分兩種 新詩與非新詩

我想這種分類很合理吧! 古詩 樂府 近體詩 詞 曲等詩體之間的分野我想都不會比她們與新詩之間的鴻溝來得大

新體詩對我來說 又分看得懂的跟看不懂的 所謂看得懂是指我能欣賞的   比如余光中的某些詠史詩

看不懂的就是那些看了就會有股惡感 不知道在寫蝦毁的那些

我覺得文學藝術之類的學問    其創作的準則會越來越虛無化 作者的嘗試越來越大膽  直到無法可言

以前曾有一位大陸女詩人  主張一些短言片語也能算是一種詩     這給我很深的印象

我不排斥不斷求突破以至於到了高處不勝寒的藝術高境   可能那些我覺得很三小的詩是我這種淺陋的人無法體會的「極品」    真是這樣    我無話可說   只怪自己眼力差

但若是故意寫些讓人看不懂的怪詩並自以為境界高  無人懂他  簡單一句就是 ge lau (台語)    我會非常討厭那樣的心態    我的惡感即是來自於此

其實這惡感的來源也是最近才剖析明白  不然以前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討厭新詩


還有一個討厭的原因是新詩太濫   現在幾乎都沒人做古詩了

我的個性就是喜歡偏異    討厭泛濫


雖然如此    不可否認   做新詩比較簡單    隨性而作  沒有任何套式

當然這是種很粗淺的想法   後來我覺得做新詩最難



當替代役的時候    開始學著去欣賞古詩    把自己喜歡的詩打在word裡備檔

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     的確是如此

過了一年多後的最近 某天突然很想寫詩 就寫出一些我覺得還算滿意的古詩

說滿意也還好 興奮過後再審識 其實境界很一般 但當下拈來好句的快感真的很爽


有了一些作詩的經驗後 我的心得是 古詩雖有套式 但範圍小 若有一些基本功 詩興一來很快就能斟字酌句填完一首

而新詩就不同了    尤其是長篇的那種 實在麻煩得緊     連文句間的空隔都要考慮再三

我覺得要做一首好新詩實在很耗神


現在我只想先嚐試作古詩    而所謂古詩   其實是我自以為的古詩    我不太想管押韻平仄之類的規則     只要詩句夠滿意 全都不押韻也無妨

目前大部份都在作每句字數固定的仿古詩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禮讓女生

記得是在寫一篇有關教育想法時 順手拈來男生為何要讓女生這個小哉問  以其無甚道理來論証教育不光是講理這麼簡單

以柔克剛的物理問題

從小到大   中國道家思想就一直灌輸我們一個物理觀念──水為至弱 卻能以柔克剛

具體表現為滴水穿石或洪水氾濫

但其實   這些物理現像代表的是以多勝少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關於自己

有次俞佐跟我說 越認識我 越不知道如何去評論我的想法  

我問為什麼 

他接著說  覺得我的想法比較冷僻或憤世


基本上我比較喜歡第一個說法  一個不容易被理解或難以被評論的人是我最想要的型樣   求異是我人格的一部份  當然大家都喜歡求異   但我覺得我的傾向有點過頭  

而第二種說法   冷僻我承認 的確是如此     至於憤世    我想我應該不是吧

我還滿喜歡這個亂糟糟的世界的 

就像我對立法院打架等鳥事的態度 很不得體   但也很有趣   

思想的形象

關於這篇文 很早就想寫了    但那時很白目地不知道怎麼開blogspot  就一拖再拖

其實也是藉口啊 要寫 寫在word上存下來也行啊 分明是懶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經營網誌

又好久沒有經營網誌了

因為一個很屁的原因


有時是因為沒那個心情寫  

當仁不讓地講 我自認我算很愛寫網誌的了 可能是心中想法多 又怕記不住 順便練個文筆 

只是有時候想法太龐雜  結構太大    若要下筆就要想得清清楚楚    要寫就要寫得完完整整

未下筆心理壓力就這麼大    自然會有種畏縮感


有時野心不要太大 反正寫差再改就好 又沒人逼 何必呢?
這實在是種很爛的畏縮理由

但就是這樣啊~~

五四‧在我

少女點茶盞   接唇品茶香
未必懂品味   但看其清雅

日文為何有很多外詞音譯字??

一直很好奇為日文中有很多外語音譯直翻的詞彙   雖然中文也有很多 畢竟西方文化基本上構成了現代文化 自然需要引入很多西方名詞  

但基本上我們能夠用意譯的詞還是會用意譯 不會像日本那樣用一堆音譯詞  

日文實在有點離譄 很多家常名詞如外套、杯子、舞蹈、船員、背包、桌子... 都用外來語音譯   曾經問過麵皮 麵皮說這些名詞他們本來就有   那為何要用外語直翻呢?

麵皮說那些固有名詞對日本人來講是比較老式的用法

日本人的語言跟文字本來就比較容易接受外來語的雜混   不像中文那麼不易變動

雖然我對日本人的瞭解很淺   但大致可以想像

畢竟日文基本上還是屬於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似乎本來就會有一堆外來語


今天背日文單字時 又看到對我來說有點刺眼的外來語音譯詞彙   突然心中有些想法   

為何中國人比較喜歡意譯  而日本人對於音譯字的接受度卻非常之高?  

我想是因為中文獨特的文字系統使我混淆了問題焦點

日文中 除了漢字  其他的拼音字對他們的意義就等於我們的注音符號

我之所以會很訝異為何他們不用原本的日文原本的字而用外語直翻   是因為我心中有漢字系統的概念

漢字對於拼音系統來說相當是字根 一字一意 但日文的片假名或平假名只是拿來狀聲的 至於狀的是日文還是外文 其實沒什麼高下之別   

相似的例子就像我們用漢字去拼台語的一些沒什麼意義的話 比如阿撒不魯等       對我來說那些名詞只是狀聲詞而已   跟直翻英文雪特相比 比較沒有高下之分 



對中國人來說  可以用漢字意譯自然比純粹地狀聲來得好  我想外國人也是這麼認為

但拼音字不像中國字 一字一音一意 拼拆方便 容易組成新詞

比如電視、電風、電話、電冰箱、電腦、電池、電鑽、電車......

拼音字礙於一字多音的限制 比較不可能為了盡善盡美地意譯而創造落落長的新詞

英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很多的外來詞彙   而非用英文意譯組新詞  

日文也一樣    而且日文情形可能更嚴重   日文的字普遍多音位   組成意譯字會更加繞舌

只要不是漢字可以意譯的詞 那些用片假名拼出來的字 跟用平假名拼出來的外來語 兩者的差別只在於哪個較容易被日本人接受   日本人向來崇拜西方文明   我想可能因為如此 他們容易接受外來語


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個人的猜測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關於中國的凝聚

最近看了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  為著對錢先生的尊敬 真的是用拜讀的心情看的

錢穆是有名的傳統派 十分推崇中國文化  這在他那個年代算是異類   也剛好適時逆挽過分的西化風潮

曾經在一本書序上看到作者評錢穆為粉飾主義者 那時有點不以為然 個人覺得錢先生講得都滿入情入理的 說粉飾倒不如說是對歷史的溫情 現在很多人一味謾罵歷史 而不帶溫情   錢穆的風格深得我心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新詩‧無關緊要

凝望

雨後水泊映著星星月亮

臭水溝散發著憂鬱


幽深一條深巷

完整地詮釋夜城的氛圍


或許還缺幾位丑角

可以點綴    用來穿插


那是邊座幾句笑語    

不管啥麼啥麼  

看開了   才能笑出的輕鬆

蛙鳴

今天  五月十五號晚上    蛙開始鳴叫

新詩‧做詩之二

直線延展

穿出右手邊最熟悉的場域

過三垣   七政   二十八宿 ...... 千萬個排位

騁出記憶所及


星空微光


澄澄然語感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如果有一天發現世界不一樣了

你希望變的是自己還是世界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新詩‧疑問

星星滿佈夜空

窗戶欄條篩著景色

在窗戶之外   是現實與宇宙的交結


一部戲 能有多少主題?

現實  

是人生與夢的膠結

新詩‧執念

如果看到這本

不必想那麼多

盒子之有蓋子   當有保留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七四‧過年

荒鄉難得開貨集   婆娑燈火男女群
小家小富兩排店   骨碌操勞為過年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新詩‧榨

最遠的距離是一種瑟縮的追求

逆著風喊   卻小小地發聲

七八‧分享

萍水相逢已是緣    此中分明何必揭
他坐我站留間隙    天南地北聊目前
剖開水果與分享    收回感謝心悠然
淺淺用心淺淺笑    笑裡甜味留細長


萍水相逢已是緣    此中分明何必揭
他坐我站留間隙    天南地北聊目前
剖開水果與分享    淺淺用心淺淺笑
收回感謝心悠然    笑裡甜味留細長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創意趨勢的下一波

創意產業 給我一種層次提升的感覺

雖然同樣都是迎合新時代而產生的新趨勢 比如工業革命 資訊革命   生化產業等等

但那些是物質 技術上的改進     而創意產業是集體觀念的認同   雖非必要 卻成為比必需更必需的需求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七四‧緣

光陰不返誠可恨    緣分不際省心煩
臨別夫妻之哀慟    源起當年初照面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新詩‧封閉

他娓娓訴說

我閉口不言




深井之底  仰頭望著遠上的人頭 

 上來上來~~


距離收束著光源   小小一點

是即將的遙遠   還是永恆的開頭


對面的凝視

是填滿胸腔的實誠與自白

最最珍貴的坦然與自信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新詩‧等待

等待如膠質


男生看著女生若無其事

笑容展開了


陶甕碎片   是沒有原因的形成

含著黑影   壓著黑影


天空湛藍

我看個個人 個個清楚

卻看不到自己

也從來不想


我坐著等   站著等   蹲著等

等時間回來陪我






小記:
想到什麼打什麼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四十六‧迴溯

由思而念  循廊而行
依稀鐘聲  脈脈舊景
大木夭夭  置於一園
祝予長壽  華蓋長青 
漁船小屋  繫於一塘 
粼粼水波  悠悠美景
鬱鬱斯人  迴溯思往 
鍾形尹銘  參字乙姓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命運與是非

常常在想


對於一個虛無主義者來說 什麼能夠決定是非呢?

以最終結果來判斷   是命運 若在過程進行中就要判斷 那應該是由機率決定

一個更重要的介入

很明顯的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很多人抱怨這個世界有多麼現實 但我頗贊同這種世界

因為我認為 否定這個世界 等於否定構成這個世界的我們

何況 現實有什麼不對?

放棄凋零小鎮

最近想起我外婆家跟林栢江 他也住在彰化   但是在和美鎮 不是員林

彰化可以說是台中的附庸   很多年輕人放假就會往台中跑   畢竟彰化沒什麼好玩的

與彰化相類的 是旁邊的雲林 

小發現 關於蜀漢名人

最近發現  三國的蜀漢中一些比較有名的人物 他們的名字似乎與天空、飛翔有關係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男女生的不平等

有些時候   一些很基礎   大家習以為常的事   細想之後會大有心得  心裡會咦一聲那樣

比如 為什麼質子多一顆少一顆會影響原子的性質? 就只是多幾個原子 煉金術就達成了
為什麼?

還有 單單一個有限的空間條件 卻可以造成後續一堆連鎖反應 比如進化論    很簡單的條件設定 就可以達成完美的機制    讓我有點驚嘆

至於男女生之間的不平等 雖說我很早就接受世界並不公平這個現實    但細數男女生不平等之處  其數量之多仍然讓我有些訝異

以下列舉之

1. 力氣體型差異
2. 野心差異 (有爭議
3. 女生要生小孩 
4. 月經   加上附帶問題
5. 面貌的賞味期限遠低於男生  男生老了還是能夠很帥 女生很難常保漂亮
6. 女生易被小孩束縳
7. 身體自由度遠低於男生 
8. 比較在意形象   拘束
9. 女生愛美付出的代價遠高於男生   比如化妝品 高跟鞋 愛白皮膚少晒太陽  怕有肌肉不太敢運動  保持長髮麻煩 
10. 重男輕女
11. 社會歧視  法律偏坦男性
12. 一夫多妻為正常 一妻多夫卻不該
13. 男生更年期的問題較小
14. 男生生育率下降速度遠比女生慢
15. 男生老不一定貶值 女生基本上會貶值
16. 上厠所的不方便
17. 女生化妝的必要性高於男生  造成不便
18. 女生通常為做家事 煮飯的一方 而煮飯對肺臟的危害不淺
19. 男生外表的不足較於女生易於被容忍 比如小腹
20. 女生較重內在   男生較重外在    女生吃虧
21. 姓多取男姓 婚嫁大多為女入男家
22. 語言上的歧視 比如在很多語言中   人 男多為同義   諸如此類
23. 傳宗接代的責任壓力多會施加在女生身上   甚至是生男生女
24. 乳房的負擔    哺乳的痛苦
25. 男生有傷疤可能為加分 女生必為減分
26. 妻子在事業上贏過丈夫會有壓力
27. 在整潔的要求上  女多於男
28. 女生喜歡年長男生 男生喜歡年輕女生 造成女生結婚的急迫性大於男生
29. 年歲差太多的姊弟戀不被普世接受  兄妹戀則差再多歲也ok
30. 女性為陰 通常是不祥的塔布  受到很多迷信的限制


待續..... 或許還有 一時沒想到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四八‧路邊小河

路邊小河   垃圾滿積
稠稠濁水   竟有小魚
源自上流   潺潺生息
原始幽境   僻處後山

孔子殺少正卯一事

我覺得儒家 或者說是世界歷史上所有承認家天下制度的政治思想 都會面臨到矛盾

雖然國君是治國的最大不確定因子 但在家天下制度下 又不得不與之為伍 以治理國家

很可悲    但這是必然的

因為民主自由政體這種政治思想除非有客觀環境的配合   實在很難達成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日本震災對民眾的反思

這次日本震災 最讓我不爽的不是被砲得體無完膚的台灣媒體

而是民眾

關於寫序

現在可能是書市很競爭了 常看到一本書上有一堆大小名人為其掛名推荐 或寫序

這實在有點白爛

取名

個人覺得取名很重要

關於人妻

最近犀利人妻很紅  可惜我對情愛相關的連續劇都敬謝不敏   而且看到網路上被大推的人妻語錄   覺得....有點做過頭 實在不會形容這種惡感   就像過度堆砌意境的歌詞吧?

我想因為這部連續劇 人妻一詞應該會更泛濫吧?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七四‧長安

江河風土收涵谷    儼儼氣運觀京畿
國都前踞當北漠    賦名長安之積極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七八‧得閒

世事濃稠日炎炎  暫坐小店喝咖啡
門前車流隔公園  鬧市難得蓄叢林
聆聽蟬噪意會禪  所謂生活在得閒
喝完咖啡問續杯  這杯喝完再進取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新詩‧睡覺

一點清涼意...

平原風帶著蜻蜓進入外婆家
沖淡
神龕般凝重
厝內的睡意和色調

蜻蜓在窗沿上
隨著叮玲玲的風鈴
掩映陽光
光影刺眼如午後

“七點  還早”
擺鐘說
一派正經、淡寞

嗯...  我安心地沉睡
整個上午


學校裡  人漸漸聚集
吆喝 鐘聲 寧靜...

七四‧細煙

深沉思緒攏香灰  燈下寸圍賞細煙
與窗俯仰覽夜景  回想熱暑四年前

小姐與先生

對於此二敬稱有些想法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楊子無君 墨子無父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

我不是很喜歡孟子   認為是腐儒一個

關於陳冠希淫照事件

我覺得陳冠希拍淫照  以現代人比較open的私生活態度來看 好像沒什麼錯吧?

淫照錯了嗎? 如果是   那很多年輕人應該都會抬不起頭來   至少高中同學的哥哥就做過這種事

總統府的沿襲

之前看到一個文章 說韓國人十分痛恨日本人 對於台灣人沿襲日本總督府為總統府 ── 台灣權力的象徵──   十分奇怪

我還是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問題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人性本偽的積極意義

是對於梅爾吉勃遜酒後失言這件事有感而發

我超喜歡梅爾吉勃遜的   希望他能長青於影壇  但那件事之後 大家知道原來梅老非常歧視猶太人  負面觀感瞬間狂飆   影響了他的星路

觀感的衝突

越長大 越理解觀感的重要性

近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反吃狗事件為一顯例

關於美國的髒話

之前艋舺推出時   造成喧嘩

比較多的負評在於醜化艋舺 甚至上綱到醜化台灣形象  

我覺得蠢斃了

關於儒家

通常 就目前我所接觸到的層面 人們大都認定儒家是阻礙中國進步的元凶

我覺得世事總是分成三種境界 甚至更多   也就是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最後又回到見山是山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保險訊息

關於算命 我一直感到很好奇

那是個充滿問號與驚嘆號的學問   以後有機會想拜師學學看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關於漢字與漢字簡化

最近在想一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漢字的資訊載量比拼音字來得高  但好像從來沒有查過這知識有什麼科學理據 只是草率地在腦中對中英文兩者做粗略地比較   心裡嗯嗯嗯 就接受了

可是 憑什麼說漢字資訊載量高呢?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萬金石馬拉松 <下>

近返點並不像我所想的   是個具有標示意義的棧口   一堆人在那歡呼那樣

只是很簡單地繞過一個交通錐  工作人員遞給選手一個彩色髮箍套在手腕上  作為“從此過”的證明


終於過折返點了   而且速度算很快了 一小時又四十分左右   保守估計應該可以在限定時間內跑完    腳步開始放慢

前面跑得順的時候 妄自尊大 想說要在三小時左右跑完   想說第一次參加就要抱個好成績
偏偏現實是殘酷的 腿是肉做的    大小腿開始小痙臠   不得不面對腳力不足的窘境

反正我超越一大堆人    慢慢磨至少也能跑到中段班以前

覺悟是有了 可惜還不夠

心中有比較心  就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  腳步是放慢了 也只放慢一點而已   離慢慢磨的速度還快很多

離開近返點還不到三公里吧!   腳開始有抽筋癥兆   完了!

不得不停下來 儘管很不情願

之後的二十公里 是無止盡的挫折 看著之前被我超越的人一個一個地超越我   即使他們的速度慢到讓我覺得離譜

雖說馬拉松是種比較另類的徑賽   速度調控的重要性遠大於對速度的要求   可他畢竟是個比賽  而且好多人都穿著制服  警愛跑(警察) 大腳丫  長跑協會等等    他們代表團體的榮譽   怎麼會用這麼慢的速度呢?

當我心中在納悶的時候 我正縮在路旁慢慢地走   非常非常地落寞

我哪來的資格瞧不起別人呢?


一路上大概有四五次被好心人問要不要幫忙 好心歸好心 但對那時的我來說 這好心來得不是時候    我板著臉   搖搖手說不用了

打擊是無時無刻的 有個比較值一提的是 竟然有隻狗開開心心地超越我  嘴巴咧著大大地 好像在嘲笑我

狗是某個選手帶著一起跑的 話說狗的體力好到可以跑馬拉松? 還是主人常帶著他訓練?

後來翻閱比賽手則有說不能帶寵物一起跑  所以那個人不是選手囉? 是個吃飽沒事幹的王八蛋故意用狗來刺激我?

太超過了


本來以為馬拉松會很累很喘  跑了才知道那是拼成績的人才會遇到的困境 對我們這些普羅大眾 腳的承受力才是關鍵    承受得住才能求其次

也或許是我前面配速太快 如果剛開始就慢慢跑 我的腳應該不會抽筋

但稍事思考後 我覺得跑得再慢應該還是會抽筋   我的腳沒有跑過這麼長的距離 跑再慢都會撐不住吧



腳廢掉之後 大概要十五至二十分鐘才能跑完一公里  一公里對我來說從來沒有那麼漫長過

看著時間不斷地流逝 落在我後面的人越來越少 心中開始發慌   儘管怕抽筋 還是得跑

而且只要跑起來 就會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速度 甚至想要超過別人 在這種狀態下  腿很快就在抗議了

其實就算我慢慢走應該都能在限定時間內走完 還能好好地觀賞沿海風景


說到風景 之前聽說是國內風景最好的馬拉松 聽了很興奮 真正來跑後卻沒什麼感覺 可能是沒出太陽吧!


最後跑到倒數五公里左右 聽到旁邊的人在講:等下過了山洞就接近終點了 另一人在旁附和:嗯嗯! 有個目標就比較有動力了

說得好啊! 真的超缺動力的      抬頭看一下山洞在哪?

看了好一會兒 媽的~~ 看不到

雲之彼端是嗎?



跑呀跑的 終於跑到最後一公里 我的腳也快廢了    感覺有點像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 腳過份承受的壓力積在腳底板裡   走路震震的

這一公里實在好漫長 用死撐硬磨的磨到盡頭

盡頭有一群人在那熱情地幫選手加油   還幫我們拍照

可惜這些歡迎式對我來說好有如嘲笑

因為那時我的腳正在抽筋邊緣 最後一百公尺大家都嘛能衝就衝 留個英雄式的奮勇向前   即使是名次千把來算的英雄    只留我一個人心不甘情不願地與眾不同

恨啊! 頂著大家納悶的目光 我無法抬頭挺胸    只希望趕快過去


到頭了      從工作人員手中拿到一條白色大毛巾  還有一個台灣圖案的小吊飾   說了聲謝謝後 匆匆離開

會場很大 起跑前天暗暗的未看清楚      跑完後約十一點多    天陰陰的 雲厚團團的   心情真不舒服

心中殘有些豪氣  夾雜亂七八糟的心情


跑完後最關心的是自己的成績 會場有提供成績證明  像獎狀一樣 我總共跑了4小時40分25秒

有些不甘心


跑完後下身任一部位隨時都有可能抽筋 甚至是最嚴重的全抽!   做什麼事都得小心奕奕  慢慢地動作

順帶一提 出門時沒想太多 穿了一條材質較硬的內褲  害我大腿內側被磨到破皮   走路都得開開的   加上淒楚的緩慢動作   看起就像被人....似的

大會很貼心 除了送選手粽子、礦泉水、薑母茶 還有超甘心的按摩 某系的學生出來實習這樣

太感動了

如果以後我花錢去做幾千塊的按摩 我一定排在跑完馬拉松之後   那實在太爽了

但我竟然在按摩時抽筋 還嚇到幫我按摩的學生   真是對不起


本來以為回家會大抽特抽的 竟然沒有    只是累到有點靠盃 且很不舒服

馬拉松對我來說太過度了


好吧! 休息兩年再去報名    應該會選太魯閣吧!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關於新聞

小想法:

新聞報導的取捨會被主流想法影响  有時會造成新聞素質降低 

比如最近狂報大學生的白爛事  排擠掉一些真正的大事 

但若把時間拉長來看  如果新聞取捨都不偏不倚  那新聞就比較不容易顯現某段時間內的主流想法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九把刀與李家同

這兩位人物的爭議都好大,且風格背道而馳

一個是叛逆性的,一個傳統型的

這兩個大砲如果幹起來應該會很精采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關於〈三傻大鬧寶萊塢〉

最近有一部很紅的印度片,內容主旨為抗議教育制度的功利與死板,觸動無數台灣人的心,大受好評。

最早是看到某個噗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SCF_OlY1k&feature=fvw

看了有點不以為然,但也沒想那麼多,感覺像是對某件事物的過度反動。

後來大姊又推荐我去看pps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傻又譯為三個白痴,後者應該是台譯吧!

看了才知道那個噗文就是三傻的橋段,嗯!可以說,整部片都充滿了教育意義,甚至有滿到爆的感覺,所以我給三傻的評分不高,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對於三傻所要表達的,我想主要不脫學習是為了追求興趣,追求卓越,或是教育太死板,抹煞學生的熱情等等的

這點我當然是認同,但從實際面上來看,把這理念直接責成訴求有點不妥當,會流於便宜的論點。

感覺像是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我們知道這是最高明的勝利,但基本上沒人做得到。 所以這句話不能常掛在嘴邊,否則別人問你how, 要如何回應?


我覺得三傻只是一部電影不用對他太認真,有抓到訴求重點,反映一下教育現實就值得鼓掌以表支持了。

但三傻的說教意味太過濃厚,證諸於好多好多好多的橋段,而三傻的設定又太過不實際,脫離現實的複雜考量,這使得三傻的訴求流於幼稚,大為減評 (但網路上好像都是好評,看得真不爽)。


三傻讓我反思到好多好多東西,比如說男主角說追求卓越成功就會自動找上你,那如果你的興趣不值錢呢? 又或者是,所謂的興趣也沒那麼有興趣,普普通通,馬馬虎虎,真的要努力深研,才發現這條路真痛苦。

大家都在講興趣興趣,可是什麼是興趣,有人真的知道什麼是所謂的興趣嗎?

是一條讓人受盡千辛萬苦也甘願的東西?想必是吧!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愛的東西!有些人有,如音樂之於貝多芬、物理之於愛因斯坦,但那是少數人,非多數。

大部份人深研到一半就想要放棄了,如果不是為了前途或文憑,真的有幾個人能靠心中熱誠撐下去? 大家在靠北考試什麼什麼的,但考試能讓你去看冷硬的教科書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2DcYytuhY

影片男主角抗議考試只是在增加壓力,並沒有讓學生有學到知識的興奮,很有道理,卻重重打了絕大部份的學生一巴掌(包括我 唉~~ ),而不是三傻火力所對的教育制度。

要不是壓力,有多少學生能夠自動自發去看完大學所要看的書?這錯不在教育制度,在於學生,如果學生能自動自發,幹嘛要浪費錢浪費紙?

這讓我想到中國的科舉,考官搜查防弊越來越嚴,最後甚至做到有點損考生尊嚴的地步,但這要怪制度嗎? 若不是考生舞弊幹嘛要浪費時間來做一堆檢查呢?

還有這個橋段我也滿不認同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fuMY67AoU&feature=related

主要在靠北教書太死板吧! 但我覺得有些東西該活,有些東西該死板一點,該背就是要背,比如定義,男主角的那套定義並無助於解題,平時拿來跟老師開玩笑可以,但若用來應付現實遇到的物理難題就很愚蠢了。

老師對定義的堅持是對的,這就好像九九乘法,不去尊重他,認為它不重要,那就等著吃虧。

當然重點是在於影片的訴求,只是這例子很不恰當,科學家推敲出來寫在教科書上的定義不該拿來當作教學死板的例子。事實上,什麼該活什麼該死本來就難以界定,我想,應該也少有人能夠說得出來所謂活的教學該怎樣教吧? 


三傻太脫離現實,裡面的人物很明顯都是被設定出來編排故事的,有點公式化,比如男主角的天附異稟、胖子教授的極諯死板、女主角的婚嫁對像的超特愛慕虛榮、另外兩傻的好運(做為前後對比) 等等。

偏離現實的設定必會削弱訴求的說服力,三傻是削得很嚴重了,雖然有傳達影片的訴求,但薄弱的說服力搭配一廂情願的說教劇情,比如三個白痴好到不能再好的結局,看了很不以為然。

三傻給我的感覺......  如果說作出成好影片要經歷三個階段,從中規中矩到讓人讚賞,再到讓人深思,三傻只到第二階段,還沒到讓人深思的地步,個人覺得人物設定沒什麼深度,很公式化;劇情令人讚賞,但訴求性太強,偏偏又沒說服力,我覺得是一大敗筆。

聽說是印度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但我覺得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