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國史地三科內容取捨 之我見

最近大姊一直向我推荐嚴長壽的「教育可以不一樣」,我滿想看看的,但一直很懶,而且我是帶著一種想去攻詰的心情,或許看了也不會啟發我什麼,而是加強我攻辯的反應。




我覺得很多所謂的教育新思維都有點無謂,比如說廢除考試,廢除學歷制,那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廢除考試與學歷,企業主要怎麼做抉擇? 他們怎麼知道初入職場的人誰比較優秀? 

完全沒有評選標準的狀況下,他們一定會另外考試,做第一層篩選,所以結果都是一樣的。

考試是很偉大的發明,跟錢一樣,一旦被發明就不可能被廢掉除,頂多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另外,如果學歷不被重視,證照制就會崛起,而學歷制跟證照制孰優孰劣?  很難講吧!

我想大家靠北的是企業主太注重學歷或證照這種紙面背書,但這要如何改變?? 很難吧! 畢竟學歷跟證照是最方便的篩選方式,而且破格選一個沒學歷沒證照的人,將來出了什麼問題受到的責備一定更大,說你自作聰明。


關於教育, 或許有個很簡單,很平實的原因,讓大家很不滿,但要改革又會面臨到很重大的抉擇。

這是我的猜想,而且我覺得可能跟教育的品質比較無關,而是跟數量有關,而至於是什麼數量,是大學生的數量,課本內容過多,還是別的什麼,不知道,只是個大概的感覺。


因為教育牽涉太大,要靠北她還挺難的,所以就比較小的地方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想靠北的是國文歷史地理三科,個人認為這三科的內容取捨很不恰當,至於數學跟物理化學,因為是我的敗科,所以不太敢發表什麼評論。


一. 國文

現在高中生學的國文已經初具大學中文系之規模了,真不知所為為何?

學一堆文法幹什麼? 很重要嗎? 硬是將文法細分去解析要幹嘛?!

看書會比較快嗎? 有利於學生去多讀課外書增加知識嗎? 不要減少學生讀書的興趣就不錯了。

再者,書信格式與正式用語也不用學得那麼細,大略粗識即可。

還有經學,雖然經學佔了中國文學很大的一部份,故應受到一定的重視,卻也不用去背過多的論語吧! 甚至旁及孔門弟子的姓名及字!?

而經文的鎖碎知識比如哪些經書為今文經哪些為古文經等就免了吧! 這應該是歷史系學生的課題。

再來,國文實在過於重視經學,子學中的重要經典比如老莊、孫子兵法、荀子、法家等,應該要列入課本的。

再廣而論之,其實國文應改稱文學,現在是國際化的世界,而高中又是接受基礎教育的最後階段,應於此階段逼使學生吸收世界文學的重要養份,比如西方的哲學思想,戲劇,聖經故事等。

不然大家看西方電影一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因為根本沒有概念。至少教些常用的聖經典故或希臘羅馬傳說吧!  搞什麼?

或許加入這些外國東西會減弱國學功力,可兩害相權,還是值得的。

字寫錯,成語用錯,信封格式搞錯,都是小事,錯久自改。

可是不吸取外國重要的文學營養就太可惜了,沒有人逼你讀,很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碰那些外國經典,問問看大學生,有幾個看過奧德賽或讀過聖經故事? (我也沒有.... )



二. 歷史

最近炒最凶的就是台灣史與中國史之比例,個人認為台灣史內容本來就應該比中國史少,一比四或一比三應該差不多。

雖說身為台灣人應該比較重視台灣史,但台灣史可陳述的重點怎能跟兩千年的中國史相比,一比一實在是過分了。

台灣史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刪的,比如各時代的地方行政劃分沿革,大概就好了,不必詳述。

清末對台的經營,什麼沈葆楨,丁曰昌,劉銘傳在台有什麼功績等,簡述就好了啊! 知道那麼細幹嘛?

日本人對台的統治手段也是簡述就好了,三個時期劃分一下就夠了。而地方的開墾,小圳、小溝就略了吧!  嘉南大圳、八堡圳等三四個也就差不多了。

至於史前時代,敘述篇輻與中國的史前遺跡差不多了,有必要嗎?  時期粗分就好啦!

這一些刪一刪 就可多學中國史跟世界史了

不是我瞧不起台灣史,而是學台灣史除了熟悉自己的出生地外,能夠歸納出來的史識遠不如中國史,縱深兩三千年的中國史可以歸納出很多歷史見識。

比如帨賦對國家的影響、軍事制度對國家的影响、皇帝與官僚的對抗、幣制的改進、邊防理論、抗和之間的決擇、游牧與農耕民族的差異、考試制度的利弊、均田與土地兼併問題......

隨便舉就一堆,台灣史大概只能學殖民文化、抗議模式的優劣、與原住民交涉的歷史(偏偏原住民的歷史又不怎麼教)、外省情節,豐富度無法與中國史相比。

不過,遺憾的是,中國史教的也是一堆死硬的知識:清末的不平等條約,中國割了哪些通商口岸、喪失了什麼權利、有沒有賠款.... 背這幹什麼?

而世界史就更不用說了,國際觀三個字就夠了,不懂西洋史,可能連看西方電影都會有點卡卡。

如果老師額外補充世界史跟中國史的對照,就會有更多見識,比如為何中國發展不出民主政治等等。


三. 地理

地理我覺得分成理論地理、台灣地理跟世界地理就好了。

中國地理實在不用獨立出來,頂多看在中華歷史根基地的面子上,稍微垂青一下,給多一點篇輻即可。

台灣地理沒什麼話講,講得詳細點是應該的,不然生在台灣卻不知台灣地理實在滿可悲的,有人甚至連高雄在南在北都不清楚。

現在的中國地理,分成華北、華中、華南、西部、東北、塞北來學各地氣候、地理、水文,甚至鐵路、礦產...... 靠北! 干我們台灣人屁事。

氣候、地理跟水文等用概述性地分成幾章來說即可,即使這樣也要費不少篇輻了。

整體來說,除卻一年級必學的理論性的地理知識,比如氣候、土壤、生物那些整理性的理論,其後的地域介紹就去背最有用的知識就夠了,其中的分門別類不用太一板一眼,也不用太整齊的分類,什麼有用就背什麼。

比如,身為中華文化傳人,中國的很多河川跟名山及有名都市都是值得去背的,不然外國人問起長安、洛陽、少室山、五嶽、終南山、淮河、漢水在哪? 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出來。

而且這也不是外國人問不問的問題,而是當你閱讀有關中華文化的書籍會沒有地理概念,比如金庸小說好了,主角從衡山到終南山,要往北走還是向南?   郭境夫婦死守襄陽,那襄陽在哪?

沒有這些先備知識,就會在腦中留下一堆漿糊,中國地理的廣度無法呈現出來。

拿歐洲史來講最清楚了,看到一堆連聽都沒聽過的都市名稱及河川名稱,心中的紛亂是剪不斷理還亂。

反映在現實生活上,看二戰電影時保証無法了解敵我雙方的攻防形勢,只是順著劇情走而已,心中毫無地理概念來盤想。

其他的還有世界上重要水系及山系、重要國家位置及首都、重要都市位置,這些背一背都很有用。

另外,一年級學的地理理論也學得太細了點,可以再刪一些掉,這樣就可以多背有些有用的地理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