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不一定就是和平,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反應下,大家習慣的和平可能會變成暴烈的反制,這之間可能會有犠牲,甚至有可能還會很慘烈,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在這種狀況下,什麼叫做理智實在很難抓。
有時我們看到一篇強烈批評的文章,可能下意識就會覺得作者有些偏激。
可是如果他批評的是對的呢?
以那些公式化的功夫自爽片來看,片中男主角總是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出手,並且灌輸觀眾以如此的風範,與武德有了些連結。
但我覺得那是不對的,應該在壞人快要欺到頭上來時就要出手懲戒了,以免發生什麼遺憾。
可是重點就在這個時間點的拿捏,太早出手顯得小器,沉不住氣,有違中和。
總而言之,中庸不是一味的求和平,而是一手持佛經,一手拿降魔杵。而認可佛經很簡單,認可降魔杵很難,也很難承受。
在原諒日本人這個議題上,就會牽涉到很多問題。
要日本人完全地坦承並負擔歷史錯誤,是非常地困難,甚至就現實面來講,可能需要一點非常手段才能達成,而這絕不是企盼和平的現代社會所願意看到的事。
但若不跟他們計較,任他們篡改歷史,這絕對不叫寬容大量,而叫做姑息,有違中庸,至少就國家這個級別的高度來看待的話。
曾經看到一本日本人寫的韓國介紹書,書中作者說,韓國人跟日本人在某一點上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日本人會留心日本首相跟韓國道歉的次數,而韓國人則著重於日本首相收回道歉的次數。
作者認為這點 很有趣
幹你娘,有人殺你全家事後還收回在法庭上說的道歉,你會原諒他嗎? 還覺得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