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關於鹿鼎記的滿漢一家

有人說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看的武俠小說    而鹿鼎記是最好看的小說   由此可見鹿鼎記在金庸小說中的地位

可是我又要靠北了     



關於鹿鼎記中滿漢一家的精神    我記得鹿鼎記中有一橋段是韋小寶問陳近南說   我忘了具體內容 大致是漢人把天下搞得民不聊生   而滿人皇帝卻是好皇帝    為何一定要反清復明

我想這一段大概是全書精神的最直接展現了吧


書中還有一些類似的的橋段   以前看覺得還好    因為很認同金庸那個 滿人統治中原有何不可的思想

現在則是會覺得刺眼

關於該不該反清復明的問題   實在沒必要太絕決地去評斷     留個不置可否的餘味讓讀者去思考會更好   


個人覺得金庸把反抗異族統治的問題看得太過輕易

以現代人的角度    我們是可以肯定滿清這一外族政權   不可否認他們是很不錯的統治者

但三百年前的漢人絕不會這麼想   因為滿人殺了很多漢人    而且有很多不平等的待遇   思想受到很大的鉗制     文字獄空前慘烈    

在這時空環境下   作者以當代人之口來替滿人開脫   我覺得有點不倫不類

以近代日本殖民為例

不帶感情地衡量    假如當初我們中國人很順從地接受日本的統治    現在的世界老大哥可能是我們「大和民族」 而不是美國     而且也不會發生文化大革命 大躍進之類的鳥事

我是相信日本人會統治得比中國人好的


可是這番「真知灼見」在八年抗戰時發表會怎樣   人家爸爸媽媽被日本人慘殺  中國文物被日本人掠劫   中國婦女被迫做慰安婦    中國勞工被壓榨     這句「日本人統治會比較好」怎麼能說得出口

同樣地 韋小寶那時候離滿人慘殺漢人的時代並不遠  且文字獄方興    中國歷史正在被滿人篡改    韋小寶竟然只因清朝皇帝好就忽視滿人帶來的危害    當然韋小寶的民族意識本就不強    但我想陳近南之流的人聽到這番說辭是會大怒的


或許   金庸想表達的應該是 在康熙這位千古一帝的積極統治下  中國人民的生活漸漸改善  實在不必要反清復明   再啟動亂    而且由漢人來治理也未必比較好

我想    我覺得刺目的是    金庸太偏坦滿人    淡化很多滿人的惡行   雖有提到揚州大屠殺等壞事 也有表現出滿人的不像樣處   但大都輕輕帶過    而漢人的不像處就多得多了  

或許是一種反動  對漢人立場的武俠小說而發     可說是一種進步    不幸的是   這種滿漢一家的立論可能會用淡化滿漢情仇來突顯滿人統治的正當性    處理上要很小心    

個人覺得如果金庸能夠加強反清派跟「小寶」派兩者的攻防深度會更加完善鹿鼎記    而不只是標示一種更超脫的民族大同胸襟而已    


歷史是很難定論的    當代的思考角度為對還是後代的思考角度為是? 以上述為例    當代人強烈的反抗意識是對的? 還是後代冷靜思考下的結論是對的?


除了時代不同所造成的思考角度差異   還有另一個議題:我們該不該有反抗異族的情結

首先  這是人性   誰想給外族統治?     當然這想法是不理性的   若以開放的胸懷來看  這點並不足論

但這個人性會帶來很多問題

現實中來看 不可能大家都會理性地思考  一定會有反抗 會對外族仇恨   想要推翻     外族也 不會跟你民族大同    必定是壓榨別族  圖利己方

總結一句話  兩方的融合必定是暴力的

也就是說 要認同異族統治    就得要有接受暴力的心理準備    反抗異族統治 一來是因為人性不能茍同  一方面也是種現實考量:異族統治我們應該會發生很多很慘的事

歷史上證明了很多次


以上的論述有點詭辯的感覺     先用反抗異族的人性去推出異族必定會做很多壓制 再用此來論證反抗異族是有其必要的

可是相對的假設:全面的放下反抗心  雙方互相接受 共存共榮     這是不可能的 是不實際的      

而且 中國是個大國    要統治大國   手段只會更慘酷不會更仁慈



最近在想   為何異族統治中國都會實行慘烈的屠殺    金元清日本等統治都有過    他們實施慘殺政策的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害怕?

身為中國人 這麼講有像在自誇 但中國人的確是很可怕的民族    每次只要統一起來 都會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

而對異族來說 統治一個優秀且人數眾多的民族必定會感到恐懼

會不會就是因為恐懼    使他們實施慘殺政策?

換個角度想 今天我們台灣二千萬人統治了人數一億多且民族素質相當優秀的日本    會不會害怕?
在這種態勢下   會不會實施慘殺政策



當然上述不過是想當然爾的推測 做不得準       但值得一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