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思想的形象

關於這篇文 很早就想寫了    但那時很白目地不知道怎麼開blogspot  就一拖再拖

其實也是藉口啊 要寫 寫在word上存下來也行啊 分明是懶




忘了是為什麼而有這個想法了

也失去了清楚的脈絡......


從殘酷的事實講起好了

個人滿討厭一廂情願的爛調   比如世界和平 自由至上 人民至上 諸如此類的

事實上 這個世界是用武力維持和平 槍桿子出政權 人權非天賦  人人不平等

很悲哀 但這是現實


我覺得一個理想的思想跟宗教    必須要尊重現實   我之所以會討厭孟子 就是因為他無可救藥地相信行仁義得天下    即使身在動蕩殘酷的戰國時代 竟然跟梁惠王說:何必曰利   

《論衡》─刺孟 說   利有多種   或許梁惠王問的是國家之利  人民之利  而孟子何不先搞清楚問的是什麼利呢? 若是問君主之利那孟子再來說教也不遲啊?

個人覺得孟子是個拘泥不通的人 就像有些修道人很忌諱講錢   好像沾到錢人就會變臭一樣

說是清靜   我倒覺得是種庸俗



有時會覺得某些思想虛假  或者講平和一點    應該說是 會避免讓某些行為檯面化

有點類似潛規則   可做不可明說

比如美國並非全依賴自由經濟 也並非完全民主 但官員口頭上絕不會說清楚 說剴切   似乎美國理當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

這算是說謊嗎?

當然官員本來就不用像學者那樣跟人民較真  我覺得官僚作風有時可以省麻煩   並非全不可取

但我在想    有沒有可能這些政治敷衍的背後    是有一些道理的    官員們必須去維持一種形像   美國給人的自由民主的形象


我想每個思想必定要有一個理想來吸引人   引起贊同     而思想就好比英雄人物   都需要宣傳   需要顧慮形像     

舉個例子   英雄可以風流 但不能下流 儘管兩者其實沒有太大不同   有時根本就是宣傳者的美化   甚至   風花雪月根本無關宏旨  如劉邦好漁色  仍然開了大漢朝

理想   就是虛化的英雄      要十分注重形像

我們知道政權需要武力拱衛 但一群欲推翻暴政的憤青能夠在他們高舉的「和平家園」 大旗下附上槍桿子出政權這條但書嗎?

這六個字血腥氣太重 會抵衝掉精神標語的祥和氣氛  




有人說要達致完全民主是不可能的 民主的最優化其實不過是代議政治  

我不是政治學學者   不知道這種說法是不是一種雞蛋裡挑骨頭    但不管怎樣 在鼓吹民主之初 提倡者可能不會跟群眾講得明明白白    清楚地告訴民眾 其實民主制就某部份來說還是寡頭政治

這樣講會汙染民主學說給人的印象




個人覺得事物總分一陰一陽 尤其是政治     表面一套內裡一套    給人一種大國者「下流」的陰險感

可背骨者如我   在如此講求民主自由的時代裡    當大家都一窩蜂地對國家機器這個大幽靈丟石頭時   我越是會下意識地去為她辯護── 或許這種表裡不一的陰險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所以產生以上這些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