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古姓皆為女部與早期母系社會的關聯

這是個很常見的論証:古姓(姬、嬴、姚、娰...)皆為女部代表中國古代為母系社會。

可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如果你要取一個姓,會刻意加個性別上去嗎??  有必要加個女字旁證明這個社會是女生掌權嗎? 就好像我們為國家、地方取名字不會刻意加個父字或男字旁一樣,沒有這個必要。



我在想,古姓的女字旁代表的不是女,而比較可能的是部族、族群的意思,或甚至有表示人類的意思,就好比某些民族的族民甚實就是他們語言裡的「人」一樣,女字在遠古有更廣泛的指稱範圍。

然而,即使如此,女字代表著族群也不能推論說遠古是母系社會,搞不好只是巧合而已,女字有兩個用意,一表女性,一表族群。

當然為何女字可用來代表部族?  這連結容易推論出古代部族組成以母系支脈為依據,而非父系,所以女字就用來表示部族。

但我覺得這只是種想當然爾,即使考古證明顯示古代是母系社會,這條推論也未必是對。

搞不好表示部族的字跟女字很像,最後混在一起了。

有很多可能性。



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古代人竟然硬性規定姓要加個字旁來代表它是個姓,而不是托個字了事,比如住在邱就性邱、住在魏就姓魏。

地名邱、祁、鄭等一定要加個邑字旁來標示其指稱為地名,或許就跟姓一定要加女字旁的導理是一樣的吧!  是上古華夏民族的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