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關於 當第二有什麼不好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我一直沒有去看,儘管很有名,也覺得應該是本好書,但就是懶得去看,看書習慣挺拖拉的。

後來有一天去租片來看,看過就不想看書了,因為覺得沒很好看。   沒有觸動到我的觀點。




電影中有個橋段,讓我很在意。

劇中那位充滿人生哲理的教授看著球場上爭來爭去的球員,不解地問:當第二有什麼不好呢?


最近我一直在想, 有沒有什麼基準可以驗証宗教或思想的適當與否,或是有什麼準則可以更清楚地認識某句哲言的效益。

比如說,很有名的佛家故事,一位修行人對守財奴說:錢財死不帶去,為何如此重視?

看似很有哲理,卻打錯了邊。

錢財的價值不在於死後能不能帶去,而在於,在生前所能幫你帶來的利益。

如果看清事實,修行人這句話並沒有什麼效益,不痛不癢。

所以如果要一個守財奴別那麼死愛錢,最好的解藥提醒他在執迷於錢財時所會帶來的壞處,比如打壞人際關係、過度執著而導致煩惱等等。

不過,勸解歸勸解,能否成功還是在於苦主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價值觀如何。

如果說,錢對於某個人來說真是非常之重要,甚於人際關係及任何一切,那麼,說什麼也沒用。

更何況,反過來想,竟然他認為賺錢最快樂,那我們又何必幫他重新定義何謂快樂呢?

當然,以上是比較理論性的論述,實際上會更複雜,思考層面更多。


重點在於說,要尊重當事人的價值觀。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當第二有什麼不好?

答案很明顯,兩群人在球場上那麼拚命,誰想要輸球的結局?

當然教授的意思主要在於說:大家對輸球的結果太過在意,導致生活不快樂。

可是,如果大家都不在意了,當勝利者也沒有趣味了。

我想我注重的那個點在於時機,這句饒富哲理的話應該在一群因為輸球而傷心得要死要活的人面前說,而不是對著全盤的競爭意識做詰問。

 沒有競爭會使社會更加詳和,這是無疑的,但也會喪失很多趣味,好處未必比壞處少。


之所以對大多數的宗教感到反感,就在於很多宗教不太尊重別人的價值觀,而且自認理所當然,自認為深富哲理。

但我認為哲理基本上是建立在對各個價值觀的理解與衡量,並於適當時機提供適當程度的建言。

但基於防微杜漸的道理,宗教人士往往不僅不尊重別人的價值觀,也給予過度嚴刻的自律準則。

比如錢、虛榮、享受,這些東西都是生活很好的調劑品,但為了防微杜漸,很多宗教一開始就給予過度嚴刻的限制,結果偏離人性自然,造成反動。


再來是時機,比如說,曾經在大愛台看到一個橋段,慈濟人問男主角為什麼那麼在意他手上的石頭(鑽戒),男主角聽了是若有所思,而我聽了是一陣惡感。

啊你們佛堂的佛也是石頭雕的,拜三小。







我覺得我不爽的東西是錯誤的時機,慈濟人想提點男主角不要太在意物慾是沒錯,但沒必要一看到男主角戴著鑽戒就去否定鑽戒的價值。

適當的虛榮與享受是ok的,就好像我們認同宗教人士給予宗教場所適度的裝潢,只要別太過份就好。

任何東西都要講程度。


很多宗教喜歡用否定世俗俗慾來論証人生哲理,比如錢財無用論 (雖然錢財有用到爆炸)、虛榮有害無益論、認為競爭是無謂的、否定物慾.....

在這樣的思想下,容易忽略對世界上各式各樣價值觀的尊重、對建言時機的體認、程度的拿捏等等,這些都造成我對宗教的反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