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想法,我覺得名字的確就有如陰陽師小說裡的安倍晴明所講,其實本身就是個咒語。
任何東西給定了名字後,名字本身就會牢牢地與它被賦予的屬性結合,就像咒語一樣。
在遣詞用字時,名字會影響原本是非未定的指稱物自身,使之偏向某個極端。
比如,「槍桿子出政權」帶有太重的血腥氣,不適合用於討論,不然可能會引起反感。
或者說,我覺得比較好的例子是,帶有政治意味的名詞,比如藍黨、綠黨、台獨、親中等,這些字眼容易被政治敏感的台灣人不自覺地賦予「太政治化」的偏見,可事實上,立場每人難免都有,只要懂得尊重別人,就不能說是「太政治化」。
不只是名字,任何可以被名說的事物都會有相同的問題,這情況可能很難避免,比如我們聽到男生打女生,跟女生打男生兩件陳述,感覺絕不會相同,雖然還未去深入了解此二者。
男生打女生大家一定會覺得男生太過份,可是女生打男生我們也會以為是男生太壞了所以被打......
為什麼會有認知上的不對等呢?(當然如果是信奉男生再怎樣也絕不可打女生的人自然怎樣也不會認同前者,那就另當別論了。)
很久以前,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聽過一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和尚問一個守財奴:錢死後又帶不走,幹嘛這麼愛錢?
然後守財奴就明白了,從此視錢如糞土。
小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後來越想越不對,感覺是被誤導了。 和尚偷偷用「死後永恒的世界」比「俗世」更重要的這個價值觀來規避問題的本質 ── 為什麼愛錢? 為什麼錢那麼重要?
錢在死後的世界的確是沒用的,可是又怎樣呢? 錢的重要性本來就是展現在「死前的世界」啊?
如果把錢代換為朋友,會更清楚和尚的問題是很荒謬的:朋友死後又帶不走,那幹嘛這麼重視朋友?
同樣的,也可以代換為父母、國家、藝術.....
和尚的問題應該要著重於:不應該太過於沉迷於物欲裡,給自己帶來痛苦。而不是讓人以為錢是沒用的東西,畢竟做好事也是需要錢吶!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出家人視鑽石如石頭,視金錢為罪惡等等,個人認為如果他們肯去正視金錢的正面價值就不應該這麼想,黃金仍是黃金,鑽石仍是鑽石。
價值觀、事件陳述、名人、宗教等等也都會有各自的屬性,人又會被那些屬性的高下差別給誤導,陷入錯誤的,或者廣義一點地說,不適合自己所需的判斷。
和尚與守財奴的例子我覺得就這樣的例子。
另外,物欲也是一個被過度妖魔化的名詞。
物欲是人的欲望之一,通常是指那些被視為不好的欲望,名利財色等。
可是適當的物欲是可以被接受的,不然人也不能為人,而且還有一點也要注意,物欲之外那些被視為好的欲望,比如追求藝術、宗教、心靈平靜等,其實也要跟物欲等同看待,都要視自己與環境(社會要求等等)之間所需要的平衡去調節,都不能過甚。
宗教容易給定一個大是大非的價值衡量,而忽略其中的程度問題。
比如說,追求心靈的喜樂與安適絕對好過對物欲的追求,認為唯有達成心中的安適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而不是物欲,所以在兩方的取捨上會一面倒地偏向前者。(或許某些比較豁達的宗教家不會如此,不是很了解)
可事實上絕非如此,有很多要考量。
比如說有個物欲很強的人,他可能要花十分之九的人生去忍受戒欲的痛苦,才能享受那十分之一人生的心靈安適,那麼,值得嗎?
又或者說對輸贏的執著好了,看似很不好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壞處。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的情形下可以享受刺激,給人生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所以好勝心壞在哪裡?
其實任何事情都壞在過度。 如果本身是個心臟不好的人,無法承受失敗的結局,太好勝自然是不好的,不能過度在意輸贏。
其實以上的論點都建基於一個價值觀 ── 心靈的安適應該要與任何人欲等量齊觀,不能偏坦任一方,若有人的價值觀不同於此,那上述所說自然都是屁。
只是,除非是出家或不想享受人生的人,這樣的價值觀應該還算中肯。
任何東西有好就有壞,想要把心靈徹底解脫於對物欲的偏執,那就要先接受擺脫人欲的痛苦,並且,沒有了人欲,也就沒有人欲所帶來的快樂。
就像我不會覺得煙火特別美,所以我不會因為少看了幾次煙火而感到不開心,心靈可以保持平靜,但我也會喪失人生裡無數次煙火帶給我的感動,所以好壞相權下,我會選擇對煙火的喜好,甚至為之瘋狂我也不覺太壞。
同樣的道理,宗教與俗世之間的拉扯也需要做權衡。
比如說,有沒有必要去放棄口腹之欲呢?
或許對口腹之欲的偏執會讓人常常心裡不安適吧? 吃到不好吃的東西會很痛苦。
可是仔細一想,其實只要不要太窮,一輩子維持三餐在某種水準的美味並不是難事,就算吃得很拮据,自己去學做菜也能常保餐桌上的美味。所以說吃到難吃東西的痛苦會遠低於吃到美食而享受到的快樂。
而且,就算哪天變乞丐好了,我想不用一兩年,在惡劣的環境下很快就會丟棄對美食的執著了。
總而言之,在經濟還可以的狀態下其實並不需要放棄口腹之欲,假如真有一天變乞丐,到時自然會學會安適自樂。
任何事情求個中庸即可,過多過少都容易讓自己後悔。
個人認為,宗教對於大部份的世間人來說,是教自己節制與給自己心靈支撐與教導的信仰。
可是宗教畢竟沒有整個人生的幸福重要,如果信仰宗教會讓自己人生的幸福減少,那就要稍微甄酌一下。(當然道德倫理也是要考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