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奉旨填詞

是在講 柳永柳三變

以下是剪貼來的便宜資料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宋代工部侍郎柳宜的小兒子。相傳柳永小的時候很聰明,他的乳母略通詩詞,是一個敗落的官宦家的女兒。她很喜歡柳永,每天給他喂奶時,就用手指沾著乳汁在柳永的掌心寫字。小柳永雖不能出聲朗讀,卻在心里默認。這樣到了7歲時,柳永就成了鄉里的神童,才名傳遍崇安城。
柳永年少多才,擅長寫詞曲,為人狂放不羈。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留戀于歌館樓台,熟悉了很多歌妓,並且替她們作曲。在北宋初年,詞剛剛興起,詞本來是一些教坊制作出來讓歌女唱的小曲,大多低俗不堪。後來一些文人們也興之所致,為歌女們填詞,那也不過是在花前月下、酒席宴間,談情說愛、飲酒助興的一種消遣,也很難登大雅之堂。所以柳永整天在『秦樓楚館』里『淺斟低唱』,為歌女們作詞,便被看成是行為狂蕩的浪子。他本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參加科舉考試應該輕而易舉,沒想到一發榜卻名落孫山。這時他寫了一首詞《鶴衝天》,抒發自己落榜後的滿腹牢騷。他認為自己是偶然失誤,失去了高中狀元的機會,也是主考官沒有慧眼,把自己這樣的才子給遺漏了。于是狂傲的柳永便產生了逆反心理,既然自己的才華無人賞識,遠大的抱負無法實現,倒不如索性繼續過那種流連秦樓楚館的狂蕩生活。他在詞中寫道:『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本來是柳永科舉失意後的恃才負氣,沒想到這首詞傳播四方,讓宋仁宗看到了。柳永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本來已經考中,誰知宋仁宗一看中榜名單中有柳永的名字,就把他給除名了,並且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還在他的試卷上批了四個字:『且去填詞。』原來仁宗皇帝對柳永上次科舉失意後寫了《鶴衝天》來發牢騷,一直耿耿于懷,這次一看柳永又來參加考試,便借柳永自己詞中的句子來嘲諷他,意思是說,你既然把功名說成是『浮名』,要把『浮名』換成『淺斟低唱』,那你還要浮名幹什麼呢!以後你盡管去填詞好了。既然皇帝親自把他除名,柳永就再也沒辦法通過科舉獲得功名了。在封建社會里,通過科舉而走向仕途,是知識份子實現理想的主要途徑。柳永因一首詞得罪了皇帝而無法再參加科舉考試,別無出路,就更加以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在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過著流浪、放蕩的生活。他戲謔地稱自己是『奉旨填詞柳三變』,這簡直是在向皇帝示威,突出地表現出了他的狂傲的性格。于是他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寫詞的詞人
柳永專力從事作詞後,對詞這種新的文學樣式進行了革新。首先他改變了過去教坊之詞的低俗格調和粗糙語言,提高了詞的藝術品位,使宋詞可以和唐詩一樣登上了文學的大雅之堂。在詞的形式上,柳永開始大量創制慢詞,這就提供了可以容納更多內容的新形式。過去慢詞雖然早就在民間流行,但文人寫詞大多作小令,柳永長期生活在市民階層之中,接受了當時歌妓、樂工們的影響,使慢詞這種形式得以廣泛流傳。在語言上,柳永的詞多用口語,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的習氣,使詞成為市民階層易于傳唱的流行曲。在詞的內容上,他也多從都市生活中取材,表現他生活在市民中間的感受。所以他的詞,從內容到形式,都適合于當時市民的需求。相傳當時柳永的詞影響之大,到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程度。就是說,只要有井水的地方,人們都會唱柳永的詞,柳永的詞像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人人爭相傳唱。
柳永的詞不但通俗易懂,還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他在杭州時寫過一首著名的詞《望海潮》,上闕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下闕是:『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在這首詞里他把杭州都市的繁華和老百姓平和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描繪得淋漓盡致,美得令人神往。相傳大金國皇帝完顏亮讀了這首詞,不禁開始對杭州無限神往,才起了攻打大宋的念頭。雖然這個傳說並不可靠,卻可以想象得出柳永的詞在當時所產生的魅力,對社會的巨大影響。
盡管柳永狂蕩的生活態度和浪子作風不值得稱道,但他對下層歌女悲慘命運的理解、同情卻是真誠的,他對詞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的詞的藝術魅力是永久的。




奉旨填詞  四字感覺很酷炫。   有種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懶慢帶疏狂  的狂妄與自性。

以現在來做對比,好比一個有才幹的政務官被總統打壓,乾脆不做了,四處去遊玩,還自稱是  奉旨long stay

也可以去新聞台開節目,奉旨開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