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反思國際觀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2/930290-%E3%80%8C%E4%BD%A0%E7%BC%BA%E4%B9%8F%E5%9C%8B%E9%9A%9B%E8%A7%80%E3%80%8D%EF%BC%8C%E6%98%AF%E8%A9%B1%E8%A1%93%E9%82%84%E6%98%AF%E4%BA%8B%E5%AF%A6%EF%BC%9F

作者酸得很傳神,台灣簡直「國際觀上癮」,有梗。

終於,台灣這個「反思上癮」的國家也總算有人反思國際觀這個大道理了,儘管作者並非站在反對的立場,只是借勢擠兌大眾去重視認識自己國家的重要性。

不管是國際觀、本土觀,總之認識這個世界具有不容否認的重要性。

說是這麼講啦!  但敢講就要有行動。

最近ISIS新聞很熱,隨之國際情勢、深入瞭解、歷史情仇等關鍵字大出。

既然要深入瞭解,可以去圖書館借一本中東簡史。

若要說本土觀,任何圖書館都有台灣史料專區。

問題是有多少人看得下去?

X X X X X X X

大家都知道跟學生講大道理己經沒用了,現在流行學習動機這回事。那同樣地,「你不理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要有國際觀」、「國際觀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等道理大家會不知道嗎?

然而一般大眾增進國際觀的動機是什麼?

好比說現在中東問題很火,如果多瞭解一點,或許能在朋友之間引導話題風向,多少有些快感。

而其他,東南亞、中南美洲、大洋洲諸小島、非洲等地區的相關知識有什麼用?

大部份僅淪為填塞話題空白的冷知識吧?  比如一些獨特的風俗。

除非,朋友們真的很熱心於國際觀這回事,不然討論太深入,比如哈薩克因為能源、優異地理位置而前途看好、斯里蘭卡因為英國引入坦米爾移民導致日後坦米爾獨立軍事組織及其後續影響.........等等,別人要怎麼接?

這有點「雞生蛋、蛋生雞」迴圈的氣味。  教育告訴我們要關注國際→大家對國際事務關心→造成討論國際的動機→大家對國際事務關心.......

X X X X X X X

另外,之前有教育學者說台灣人只會關心大國、強國,搞得好像所謂的國際只有歐美日、金磚四、四小龍而已。

是啊!   問題是跟別人講貝魯特、馬爾他、賴比瑞亞、海地、烏茲別克等國家大家有興趣嗎?

另外,很多呼籲大眾關注東南亞的評論都淪於勢利了:因為東南亞影響力越來越大。

大家想要勢利的國際觀嗎?  

可是反過來想,社會大眾為什麼要花精神注意無關緊要的國家?  

X X X X X X X

有人說常常出國不代表有國際觀,是沒錯,但是常出國見見世面多少有幫助。

當自己確實地體驗文化洗禮或異文化震撼不就是貨真價實的國際體驗?  

我認同所謂的國際觀,最好是面對國際情勢能瞭解背後基礎的脈絡、能夠侃侃而談,如果台灣學生都能如此,真的超屌!

然而,像常出國玩、知道很多各地異聞奇俗等看似較膚淺的智識也很重要,那也是培養國際觀的法門之一。

大家不是常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

想像自己在某個國家不停地走走轉轉,累積眾多的瑣碎認識,當有一天看到某個專欄評論那個國家時,心裡突然生出一股不以為然、覺得可以再講得客觀一點。

我覺得這樣就是所謂的「認識這個世界」了。

如果大眾沒有認識世界的強烈動機,不斷地要求大眾好好地做功課搞懂國際情勢、培養所謂的國際視野...... 雖然是對的啦!   但覺得收效有限。(來啃啃看中東簡史啊!

我覺得,與其不斷地呼籲國際觀,倒不如多多挖掘各個國家 (任何國家,絕不勢利) 的趣事、評論、動態。

好比說

這種小不拉嘰的國家也有南北情結吔!

這麼無聊的運動是在瘋什麼啦?

呵! 他們開寺廟也是很賺錢的,跟台灣一樣嘛!

咦!  原來他們不怎麼在乎學童教育這種事呀!  為什麼咧?

看一下這個國家的「奧斯卡」典禮是咧衝蝦毁?

看一下這個國家如何對付鄰國的打壓。

看看這個國家對鋼鐵人有什麼看法。

觀摩一下這個國家怎麼罵他們的總統。


本來台灣就是個不受重視的小小國家,所以我想,關注不受重視的國家應該會有很多共鳴、會覺得有趣,或是一絲絲天涯若比鄰的小窩心。

如果大家能創造挖掘並分享奇聞異俗的群眾習慣,不需要大家都能對國際侃侃而談,光是積漸而微、對世界各地異同的掌握感就夠強了。

至於分析國際情勢這種事,交給有興趣的人啊!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愛看包青天代表什麼??

其實關於「華人愛看包青天代表法治觀念不足」之類的觀點以前就有看過,最早應該是wenson大大的文章,雖然不太認同,但wenson大的文章向來謹慎周延,且以思辯而非謾罵為主軸,看完仍覺得很不錯,覺得上了一課。

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4.html

最近,以包青天崇拜諷刺台灣人法治素質不佳的想法慢慢匯聚,且流於想當然爾的酸諷。


包公案是明朝末的作品,所以自然是以至少四百多年前的法學思維為架構,看在現代人眼裡,其思維當然是很落後。

然而,會喜歡看包青天是圖個爽快,看到狗官被斬就是爽,管什麼法學素養?

包青天開播是1993年的事,轉換視線看美國電影,bad cop good cop routine 是美國警匪片十分常見的梗,至今仍如此,這代表什麼?

還有鋼鐵人3也很扯,羅德穿鐵鐵人裝備飛到世界各地抓滿大人(且羅德是美軍上校,並非私人身份)。這也太不尊重別國的主權了吧?


在包青天的設定,包公就是知道壞人是誰,料事如神,這與現實的司法程序明顯不合,所以有人說看包青天會讓人變得不理性,看法案只盼心中的正義得遂而不求程序。

個人覺得,就是因為包青天裡的設定很明顯與現實相悖,所以人們很容易抽離。

同樣以美國電影來對照,超人等一系列英雄都具有非凡能力,但因為主角被設定為絕對正義的,所以人們不會去探討:這些強到靠盃的妖怪難道不用被管制嗎?  為什麼電影都不呈現人民對其打擊罪惡的客觀性之不信任? (明年上映的超人vs蝙蝠俠有呈現這一面

在現實裡,如果真的有超人其實是很恐怖的,因為誰知道超人會不會變壞。

而美國人那麼喜歡超人影集,看到超人主動出擊打垮形形色色的壞人時超嗨,那難道他們不會去思考強權政府的利弊嗎?

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


我認同戲劇平均水準可以反映國民的水平,像日劇的水平真的很高,不得不服,但這是全視角的巨觀總結,如果單靠包青天的流行來証明什麼未免太薄弱。

何況,哇靠!包青天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其流行最晚不會超過2000年,而這二十年之間台灣人的水平沒有進步嗎?   CSI台灣也轉播幾十季了,沒有足夠的收視率會一直轉播嗎?   

為什麼要一直停留在包青天這個時間點上呢?  二十年小嬰兒都可以變成台灣之光了。

反而,「現在」美國英雄與警匪電影正火紅,要不要用那些電影來檢討一下美國人的思想?



包青天是個很不錯的思考切入點,所以很喜歡wenson那一篇文章,延伸思考很多東西。

看到包青天我想到的是政治上的便宜行事。

以前看到網評張居正,說張居正暗中收受戚繼光進献的美女等賄賂,所以罩著戚繼光放手去做,讓他可以繞過官場的麻煩、頂住小人的讒言與政爭,最後終成大事,不管是在塞北戰場與東南沿岸。

因為戚繼光是大英雄,所以他的對立面就是小人、無謂的政争,但如果戚繼光不是英雄呢?  他的便宜行事會被說成什麼?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階級複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533&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亂講,台灣人什麼時候瞧不起辛苦工作的人了?

我們的社會一直教大家尊敬辛勞工作的人,至少已成為一種必知的嘴品,有誰敢說不尊敬勞工的?

問題在於,辛苦的工作本來就沒人想做,何況靠體力吃飯很傷身,職業病一堆,現在人不是最愛講「賺一堆錢拿來養醫院很可悲」。 靠夭啊!  講的不就是這些工作?  這些工作一個不小心就可以達到這個境界。更慘的都有。

所以將心比心,如果可以讓小孩怕某些行業而走上較舒適的道路,父母輩會有那些用心超級合理,特地寫一篇文批判這個現象真的有夠無謂。

形成職業貴賤的原因並不是父母怕小孩接觸某些工作,那些只是必然的果。


尊敬是一回事,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講難聽一點,行行出狀元這個口號使大家對任何工作都尊敬,結果就是沒有明顯的精神價值取向,沒有什麼工作特質特別高尚,到頭來大家嚮往的就是大家羨慕的工作,錢多、地位高、有自我實現的價值。

那問題來了,誰想去做沒有自我實現價值的工作,如粗工、雇傭、生產線基層員工?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關於職業貴賤

http://touch-moments.blogspot.tw/2014/12/1152.html

本篇作者雖然立意良善(也很厲害,竟然敢下海體驗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可是當作者自省說,比起早餐店所需的敏捷身手與辛勞,心理諮詢師好賺到讓作者有點心虛。

這句話根本海扁早餐店。

大家看完這篇文後會更尊重早餐店,但也更嚮往心理諮詢師。


個人覺得職業貴賤分三個面向,一個是尊不尊敬,一個是嚮不嚮往,一個是羨不羨慕。

所謂的職業歧視,通常講的是尊不尊敬,比如性工作者,儘管大家現在知道要尊重他們,但所謂男盜女娼,這句詛咒的惡毒性仍然不減。

至於嚮不嚮往,好比武士與農夫,都很偉大,但大家都嚮往武士吧!

而羨不羨慕則是讓職業貴賤流動的擾流。好比說以前大眾等閒視之的政府公職,一旦景氣惡化的話大家就會開始羨慕公職的穩定,使公務員漸漸高貴起來。


作者的美意是希望大家尊敬做早餐店的,這當然很棒,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要尊敬做餐飲服務業的人,只是大部份的人都不嚮往或羨慕早餐店業者,形成一個隱隱然的上下階級。

看完作者的分享後,相信大家更尊敬做早餐店的人。然而,當大家深刻認知到早餐店的辛勞後,恐怕就更不想做早餐店了,甚至當早餐店的勞苦印象成為共識後可能還會有人告誡:不好好讀書就要做早餐店,過操勞死的人生。


我認為職業不可能無貴賤,頂多只能說:沒有職業是賤的,但有些職業很高貴,受人景仰。

如果大家都不想做某些行業,說什麼職業無貴賤不是很矯情嗎?  那如同一個老師說所有同學的作品都很棒,隨後掏出五萬塊買某個同學的作品,說他的作品值得收藏。那其他同學怎麼可能相信:大家都好棒棒。

職業的自信是自己建立起來的,而職業貴賤的等級取決於大眾嚮不嚮往、或羨不羨慕某個行業。


我們活在一個重人品的時代,所以「行行出狀元」,要理解每個行業都有了不得之處。其副作用是,既然各行各業都很偉大,那就沒有價值取向,作者特意突顯早餐店的辛勞恐怕也沒什麼用。

尊敬歸尊敬,也不致於尊敬到去嚮往做早餐店,使早餐店業者擺脫職業貴賤爭議的泥淖。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清修苦行的僧侶是很艱難的「職業」,但在某些國家備受尊崇,如泰國、尼泊爾,所以即便僧侶的「就業條件」遠不如人,其超凡的地位還是會讓人嚮往。

這就是因為價值取向有建立起來。(話說回來,台灣有特別崇敬修道人嗎?  好像沒有


台灣現在漸漸有種意識抨擊以錢為尊的職業取向,有趣的是,現代人嗤之以鼻、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農貶商的思想就是為了對付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古人認為,如果大家都想去做商人,那誰要做累得半死的農夫? (有品的士人會尊敬貧農、可憐的小生意人)  這種想法仍然可見於當代,好比「大家都想賺大錢,那誰要去做基層工作?」

之前《華爾街金錢萬歲》重拍,裡面主角西亞李畢福對身為地產經紀人的媽媽說:以前我可以很驕傲地跟人說我媽媽是救助病患的護士,但現在我不敢跟朋友講你的職業。

所以美國人會看不起地產經紀人嗎?    還滿有趣的。

職業歧視未必都是壞的,有時可以矯正風氣,只是在矯正的過程中一定不會和諧,甚至很傷人。

世事總是有兩難。


最後,之所以會嚮往某分工作還有「自我價值實現」的考量,那問題又來了,如果大家都想自我實現,誰想去做日復一日做同樣事情的基層工作?

職業貴賤就是這麼現實,再繼續討論下去可以沒完沒了。個人相信「職業無貴賤」只是一句有作用力的良善口號,但絕非真理。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半架空世界

曾經想過,玄乎不知其真假的算命文化可做為一種「半架空」的世界,並以之為母體開拓新的文學領域。

如果比擬奇幻文學為確知其來有自的鬼片,那算命文化如風水、靈媒、命名學、氣數論等等就是不知其由為何的懸疑片;一個是命假為真,一個是真假世界之間似有幽徑相通。


除了算命數術之外,華人文化還有某個獨特的半架空世界,即武俠世界裡常見的天地會架構。

以及少林寺神話。


因為天地會反抗政府,所以其真本源流自然秘而不宣以免於查緝,且為了給予集團反清的淵遠源流,還必須牽扯到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意識,也就是說他們可能連自己人都騙。

因此,學者們對於天地會的起源年代竟有兩三百年的推測差距,從明末到清中葉。

而後,因為民初時流行驅逐靼虜的意識,身為清末三大密祕會社之一的天地會其故事成為民初武俠小說最常使用的範本。

藉由盛行的武俠文化,大家都知道「陳近南英雄集團」。然而,很多人不確定天地會是真是假,有些人聽到歷史上真的有天地會會嚇到;有些人知道陳永華就是陳近南,但沒人敢肯定歷史上是否有陳近南這號領袖人物。

總之一切皆真假難知,偏偏又史詩宏大讓人懷想,希望它是真的。  (達文西密碼裡的聖殿騎士團也算此類



至於少林寺,個人覺得少林寺雖然歷史上真的地位崇高,但其名氣透過天地會等地下反清團體哄抬後成為曾經蔚為主流的反清舊派武俠的重要成分,經由小說的渲染流傳後才成為武林至尊。

達摩傳授易筋經,七十二絕技等等,恐怕都是假的。

曾經看探索頻道採訪一個在少林寺練武的外國人,他真的相信世界武術源自少林寺,表情無比虔誠。  

傻眼。


最近英國建築師們打算重建魔戒裡的剛鐸王城 米那斯提力斯,讓魔幻架空世界現於真實世界,想一想,少林寺神話與遺產也算是某種實體化的架空世界。

當然少林寺比米那斯提力斯真實多了,只是背景故事之恢宏也來自於創造;如果把武俠世界抽掉,有多少人想瞭解少林寺的歷史?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多元史觀不代表可以不論是非

因為課綱爭議,出現很多歷史教育學者的文章,其中很多是不錯的,惟其「多元史觀乃是進步史觀」的隱隱然行文語氣個人不置可否。

主要是對人不對事。

很多多元史觀的文章在牽涉到慰安婦是否被強迫的這樣的重大議題採取開放態度,以多元史觀讓這類議題進入不需嚴重看待的安全地帶。( 需要嚴重看待是如果培養多元史觀、獨立思考......  諸如此類

偏偏,主張多元史觀的教育學者在批判國族史觀時又突然有是非觀念了,比如國族偏見會造成歧視、自我本位,甚至漸漸講到納粹意識,暗示明顯。

那難道國族本位不是一種多元性?  講到納粹怎麼不來「開放」討論一下?

再講得實際一點,那些分享多元論、甚至倚靠多元史觀來救援慰安婦爭議的人難道不知道多元史觀也能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嗎?   那他們對對K對日的態度一視同仁嗎?


所謂的多元史觀,照理說是要強調尊重多元本位,以消弭不同本位之間的對立,比如宗教紛爭、價值觀歧異等等;實際上,卻淪為不爽國民黨史觀的人用來抗爭的武器。

我認同多元史觀,但若他們只會利用多元論來檢討政府而寬以待己,只論敵方的是非、敷衍掉自己不想承認的爭議,那所謂多元只不過是種虛偽。



最大的重點是,多元史觀所具有的彈性不代表可以不顧大是大非。

不然印度某些部落燒死被強暴的女人不就可以用價值觀歧異來敷衍過去,大家都別批判了?

同樣的,慰安婦爭議的是非自然要爭個水落石出,到底有多少人是自願、有多少是被騙、有多少是被迫,而國民黨有沒有做同樣行徑也該順勢檢討,而不是用多元史觀來把議題帶過,說什麼有人是自願所以不能加上強迫兩個字。

那要不要說:有些人是認同國民黨統治手段的,所以不能說國民黨迫害台灣人?

歷史可以講得很細微,但不是用多元論把「講個明白周全」替換成「各自表述」、「無所謂是非」。
( 這麼愛多元論怎麼陳水扁時期那些人的多元史觀沒出來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   多元論不適用於外省家族跟親藍人士嗎?


多元史觀論者批判國族史觀時會把納粹思想搬出來作為借鑒。

固然重視「是非」的國族史觀固然會被有心人士用來操縱民意炮口、一致向外,但「敷衍是非」的多元史觀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樣,操縱大多數民意的「本位」。

對於單一民族國家,或人口組成絕大多數是漢人的大陸來說,要統合單一本位史觀是很容易的,尤其在國家經濟窮困、人民理性不足時,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根本就是最佳的思想武器。

看看這次爭議,明明就是史觀的差異,而國民黨強渡關山也有錯,然而,那些自居為進步史觀的人用多元本位論來敷衍掉慰安婦議題,說什麼重點不是慰安婦是否被迫,而是尊重各種本位的看法云云,卻又常常以撻伐國民黨的罪過來團結同道、嚴分異己。
(這時又特別強調台灣人本位了,但也拿他們沒輒,因為要尊重他們的「本位看法」

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是脫塵高見還是鬥爭武器?  若是鬥爭武器可以明說,鬥爭政府也沒什麼不對,最討厭的就是自居進步的虛偽。


台人本位的國族史觀是應該的,罵國民黨也理所應然,但就是不爽大多主張台人本位史觀的人親日、不知批判日本,卻還常常高居正義。

對於慰安婦爭議的「開放心態」遇到二二八、白色恐怖就立刻變成「是可忍、孰不可忍」,偏偏這些人還主張他們的多元史觀可以帶來和平且「包容」的世界。

雙重諷刺,一樣都是迫害台灣先人,對日本講多元包容,對國民黨講「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批評國民黨國族史觀落後,但明明「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就是一種國族史觀。

那些正義人士絕不會講:面對日本罪業與囂張,我們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

看到日本人,很多「正義人士」的正義感與愛國心是可以裝聾做啞的。



總之,並非用日本去救援國民黨,畢竟日本人再罪惡滔天跟國民黨的罪業仍是兩碼子事,只求以親日正義人士對國民黨的指陳反諷回去。

看到二二八義憤填膺、看到日本的迫害不發一語,哪門子的正義?   (所謂不發一語,以虛擬且有案可稽的社交網路來看,就是從來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324192896.A.7F8.html

引文:母權社會大概從來不曾在人類社會中出現過。母系社會和母權社會的概念是不一
樣的,追溯母方血緣形成世系群的社會團體人類學家調查過的很多,但沒有半個是女
性全面優越凌駕於男性的。實際上即便是母系社會,掌握政治權力的主要還是男性,
好比說北美非常有名的易落魁印第安人就是如此,主要政治領袖還是由男性擔任,但
女性有提名權。



最近某個資訊推翻我長久以來的認知,而且有點震撼:母系掌權的社會可能從來不存在過,甚至有可能是父權社會為了安撫女權主義者的怒氣而創造出來的迷思!!

看了這個PPT文又更清楚了一些,以前我一直把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混為一談。

其實曾經有過一個疑問,關於華夏民族早期姓氏都帶女字邊的歷史。關於這個,歷史老師都說這代表著早期的華夏民族是母系社會。

那時我以為母系社會代表女性當家的社會,因而後來突然想到:如果是女性當家,何必要在姓氏中強調「女」字?

人照理說不會去彰顯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男性當權的社會特地用女字標出與女性相關的大部份事物,如女總統、女醫師、女王、女神,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上古社會掌權的是女性,幹嘛在姓氏裡加註女字邊?

現在瞭解到女系社會與女權社會的不同,似乎可以解答這個疑問。  在母系社會還未轉成父系社會時,掌管話語權的男性認知到宗族的分派依循母系,因而女字衍伸有姓氏之意,如同邑指都邑、阜指山丘、示指神靈一樣。

但一切只是猜測。

也或許,就算文字的發明遲於父系社會結構,古代人還是會以父、男等字特指姓氏。









黑白照片

個人對黑白照片沒有太大的好感,也不是說不喜歡,只是黑白照片無法給我多大的感受。

對我來說,對黑白照片沒有什麼感覺。

有一次看早期攝影家的攝影紀念展,看到一堆攝影書都搞黑白照片心中一陣不爽........


有人說黑白照片比較有感覺,我相信這句話,有時候會明顯感受到照片用黑白處理真的比彩色的好,但也只是有時候。

或許是我的眼光還沒被培養出來吧!   畢竟我對攝影並不瘋狂。



忘了在哪部電影中聽到的  「身為一個建築師,一定要迷戀光線」。

套用那句話。黑白照片無法如實把往昔光景映照到我眼前,等於潑了喜歡懷舊感的我一桶冷水。  而這桶冷水在我看老照片時又特別令我不舒服。

黑白照片特別注重曝光與線條的拿捏,那是藝術,不是我特別注重的東西。


人說金庸小說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金庸小說所架構出來的懷古史詩氛圍是難得的完整與盛大,人說金庸古龍梁羽生,古龍風格迥異自不與論,可是梁羽生的作品與金庸相比,氛圍與氣魄上實在差一大截。

文學我不懂,但金庸小說裡那史詩氣圍對我來說是無比真實的,就好比冷氣冷不冷、飲料甜不甜一樣地感受明確。

套用在照片上也如同,黑白照片與彩相片相比,所差失的感受對我來說也很明顯。

所以不太喜歡搞黑白相片,彩色的不是好棒棒?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國家印象的真實

有時看到外國人對台灣的敘述總覺得假假的,沒有很真實,不然就是流於俗套,人很友善、食物很好吃等等。

其實所謂真實的台灣,本國人與外國不太可能有同樣的看法,因為台灣人對自己人與對外國人不一樣,外國人會去的地方、注意的面相與問題點也相對地少。

有一種現象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就是自己作品的缺陷一般人是看不太出來的。

所謂隔行如隔山,我想部份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應,一定要有做過的人才會知道他平時戒慎恐懼被人發現的缺陷與不足在哪裡,發現這些東西對行內人沒什麼,但外行人就是會佩服不己。


畢竟旅客是去外面玩的,不是去觀察的,他們乍看之下很滿意的總體印象對當地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相反的,有些問題大概也只有旅客能「重新發現」,比如公廁,台灣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盡量避免使用很髒的公廁,但外國人沒有,他們不知道使用麥當勞與休息站的會比較乾淨。


其實,觀光產業才不讓外國人認識「真實的台灣」,而是要研究外國人比較在意什麼、最常去哪裡玩,並考量各國人的差異去迎合他們,打造一個虛假的美好印象。

而且換個角度來看,片面的真實對外國旅客來說比全面的真實更為重要。

比如說,台灣人對白種人總是比較友善,那這種虛偽的真實對於白人旅客來說就夠了,他們沒有必要知道台灣人對其他膚色的人帶有歧視,而台灣人自須深切自省,但沒必要家醜外揚。

又好比說,當外國人稱讚台灣景點的廁所水準都不錯時,自己人可能會馬上深自檢討那是熱門景點才有好廁所,其實很多小景點的廁所髒到爆。

對於大多數只會參訪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這個勁爆的資訊沒有多少意義,但若這樣的資訊廣泛傳播出去,外國人對台灣的廁所必定有所疑慮,而這份疑慮對於大部份只會去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只是庸人自擾。

有時候片面的真實對於某個人的資訊利益高過完全的真實,知道太多反而會造成誤判。(當然,如果是全面地瞭解並對應自己的需求去判斷自無此問題,問題在於有時候「進一步」的瞭解還不如基礎的瞭解


當人們以自身視角來敘述某國的印象,或許那只是他自身的真實,基本上,相信眾人的平均評價會比較客觀,但也有可能是旅客的真實而已,眾人的觀察平均值比不過專家的考察。

且更進一層,專家眼裡的真實對自己有意義嗎?   好比說專家說「其實某國人很虛偽」卻仍覺得某國人是真的很友善、專家說「大家只看到表面的整潔」但自己還是觀察不到底面的骯髒。在這種尷尬的狀況下,難道不相信自己的觀察而心虛地附和專家?

所以說,所謂的真實,對自己來說是什麼?

音樂家指出流行樂的俗濫而不屑一顧,但自己還是覺得當紅芭樂歌超好聽,難不成要選擇附和音樂家?  而不是誠實地說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史觀落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40&CSRT=12392375563136946478

有時候作者會因為太有自信而忘了在文中提供足夠引証,所以也不敢說作者是在無的放矢。  然而,批判別人史觀落後五十年以上是很嚴重的。

王曉波他們講到隋唐,就說是開放的帝國;講到漢朝,就說那是強大的國家。但是唐朝的開放、漢朝的強大是什麼樣子?應該丟掉這種孤立地看一個個朝代,再一個個歌功頌德的史觀!

中國與世界連結,而造就了豐富文化;不仔細考察之,而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是把中國史的格局看得小了。


不過是個普遍的朝代評價就抹黑成歌功頌德。

孤立地看一個朝代?  以前老師不是都有教朝代與朝代之間的影響嗎?   至於漢唐盛世,其與世界的連結、引入的科技、思想、宗教、重要戰役等等課本都有寫。難不成現行的課本都嚴重退化嗎?  

如果作者認為現行課本還不夠強調中國與世界的連結,應該明確指出哪些該改進,一句「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可以造成很大的誤會。何況王朝的衰弱與蔽病課本沒講嗎?


世界史學者,台大歷史系的花亦芬老師,看法也相似:「他們用傳統的『固定疆域』來講中國史,好像中國就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發展,事實並非如此。」

偏偏在中史這個場域,還真的就是一群人被長期釘在一塊土地上,而那塊土地的範圍也正好差不多就是現在中共的領土加上蒙古。當然,尤以華北‧中‧南領域舞台重合頻率為高。

另外,有些國家的歷史的「大部份內容」都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日本、韓國、越南、印度不嘛都這樣。

況且,絲路、海上絲路、中台韓越日琉印度中亞之間的交流、鄭和下西洋、近代中西交關這些老師都有教。唯一沒被重視的大概就是海外華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東南亞排華的背景。但現在的課本不知如何。

重點是明明中史密集地生發在黃揚珠三大流域,是要用多開放的疆域來講中國史? 與世界(通常指西方)的連結也要在元朝後才有顯著的發展。硬要打破固定壃域只會形成無謂的執念。

單一民族,在固有土地上開展「偉大文明」…聽起來好像很耳熟?「這其實是納粹式的史觀,扭曲了人們歷史認識的能力,讓人不能獨立思考。」花亦芬直指。納粹當年塑造了「日耳曼榮光」的民族神話,最終釀成大禍,人人均知。

以前的課本己明確指出中華文明之始是東亞大地各地文明的匯集,而且,中國常受侵略,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很多入侵中國的異民族融合後的結果(但還不至於要把蒙回藏維侗傜壯等等包括進去,那是政治說辭),絕對不是單一民族這麼簡單的概念。 更別提印度與中亞的宗教以及元明清時西方思潮的影響。  要以為是單一民族發展中國文明好像有點困難吧?    

另外,說某個文化偉大就扭曲人們對歷史認知的能力?   

日耳曼榮光衍至納粹有其歷史背景因素,如果強調民族榮光就會形成納粹,那全世界都該對過往國族榮耀諱莫如深,也太抑鬱了吧!  

或是作者認為歷史課本對古人的反省不足,那也該直接點出來,以付公評,一下子就扯到納粹,實在有點居心可議。


從這一段之後,作者的文章很值得分享,有很多關於歷史教育的不錯觀點。  只是作者真的有資格說別人「史觀落後」嗎?   王曉波的史觀如何無法置評,但也不覺得作者有多高明。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害怕東南亞勞工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61305

說真的,如果害怕東南亞外勞是種歧視,我全家族的人,不管爸媽哪一邊全都犯了歧視的罪。

至於為什麼會對他們隱隱有股提防,不知道,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玩。

先反駁作者以澳洲與台灣外國勞工的差別來下的定論 ─ 澳洲人不會害怕外國打工者,台灣卻會害怕東南亞的勞工。

澳洲的例子與台灣殊異,因為很多去澳洲打工的人都想跟澳洲人交朋友,練個破英文也好,是種邊賺錢邊認識世界的態度。

但東南亞勞工來台灣除了掙錢之外會跟台灣人互相認識嗎?

可能他們受到很多歧視與鳥氣早就很肚爛台灣人了。

台澳之間的背景不能對比。

家附近有不少外國勞工群落,常常碰到他們,但從小到大十幾年從來沒有跟他們交談過,一次都沒有。(有啦!  記得最近有個東南亞人外貌的人跟我問路,還是用中文

有時去各個名勝景點玩,只看過白人與日韓背包客,沒看過東南亞人的背包客,或許有,但太少了而沒印象。

隔閡我想是免不了。然而,為何會害怕東南亞勞工?

我覺得,是因為大家普遍以為他們是來自中下階層。(所以去泰國玩當然不會害怕當地人,因為大家不會去工業區等地,而如果去那些地方,會不會害怕?

如果我猜對,這種想法這算不算歧視?

第一,他們是不是真的大部份來自中下階層?

第二,就算真的如此,對中下階層的人有提防是不對的嗎?


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台北車站禁止東南亞勞工聚會是錯的、不合理的低薪是不人道的、叫他們外勞好像有點不尊重(偏偏日常中還是常常玩外勞梗,唉....) 。問題是怕不怕他們不是單純的歧不歧視那麼簡單。

覺得台中火車站成為外勞聚集地的案例很好,聽人說他們還常常在那裡玩音樂。可藉音樂製造為台灣人跟東南亞人互相交流的契機,消除隔閡。(台北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有種想法認為,會害怕源自於對某民族不瞭解。

我覺得會不會接納某個民族主要來自於對他們的平時印象與接觸後的普遍心得,而非對他們整個民族有多瞭解。有時瞭解更多事實,恐怕還會產生反效果。

好比如果知道東南亞排華意識所產生的屠殺,會不會對他們有所提防?

多做功課去瞭解他們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多製造與他們接觸的機會。

當然,不保證接觸後會開心,畢竟他們來台灣不是來交朋友、認識世界的。歧不歧視與相處融不融洽是兩回事,偏偏兩者又互為因果。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恐赫教育無用嗎?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27


不是不喜歡新的教育觀點,只是想肯定部份傳統教育的優點與認同其無奈之處,或是,可能因為新式教育總有先進的光環,所以想找碴。


作者所謂的恐赫教育其定義很窄,就是騙小孩某個不相干的外人在你不乖時會懲罰你。而不包含所謂的bad cop ,good cop routin


作者提出三個反對理由:

恐嚇教養法第一個問題在於父母並沒有把對小孩的規則、要求及期待表達清楚。

作者以為恐嚇法都是建立在沒講清楚規則的情況下。當然,表面上是如此,比如當大人耐心被磨光後,才不會先把「何謂是乖」講清楚才恐嚇小孩。

但試想,如果小孩真的不清楚規則,為什麼恐嚇法會有效?

一定是因為小孩知道什麼是「不乖的」,且認知到自己再不乖就會被某個人教訓。

當然,有時候真的會發生小孩真的不知道界線在哪而使恐嚇法無效,比如跟小孩說看到爺爺要有禮貌不然爺爺會打藤條打你。結果小孩不知道跟長輩吃飯不能先動筷的潛規則,爺爺叫自己先吃就傻傻地真的先吃了。

但這是可以快速修正的,不算大問題,大部份的情況下恐嚇法的流程是有效的,小孩先認知到什麼是不乖的,然後大人實施恐嚇法。


恐嚇教養法第二個問題在低估小孩的認知能力。

這的確是恐嚇法的一大缺陷,如果小孩金敢死,不久就會發現所謂的妖魔鬼怪根本不會找他的碴。

但對一般小孩很有用,其效力可以撐一段時日,所以恐嚇法對於一時手足無措的父母來說無啻一根救命稻草。

恐嚇教養方法第三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的處罰方式。

恐嚇法(作者定義的恐嚇)本來就是在賭,一翻兩瞪眼,如果小孩金敢死自然得另行他法,如作者提供的那套。

但若有用呢?  甚至連怎麼處罰、表情要多憤怒都不用煩惱了。

試想,媽媽轉頭笑笑地跟小孩說:再不乖那個荷蘭人會把你抓走賣掉喔!   然後優雅地轉頭繼續跟朋友談笑風生。

什麼叫做雲淡風輕?    這就是最佳情境。


當然,若家長中有一個黑臉爸爸,且鎮得住小孩,當然就沒必要用外人嚇小孩。



作者說要透過溝通建立小孩日後的行為模式,而非空虛的恐嚇。

但其實溝通跟恐嚇是可以並行的,沒有非此即彼的問題。先溝通,如果溝通不行或是當下沒有餘裕溝通則施予恐嚇,再無效再行懲罰,這一套流程並沒有問題,而且中間有另一道緩衝,緩衝親子之間的直接衝突。

恐嚇當然是很空虛的,但這也是它的好處,把小孩的不滿建立在一個外人身上,而那個外人也沒有任何損失。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關於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建基於「當下決定過去」的時空邏輯:對過去的更改一定會使原來的過去與接續的未來改變,造成兩種未來不一樣的矛盾。

「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之流程:A點到到B點→回到A點創造全新的歷史→重返B點(現狀改變)→未來


此時空邏輯下,當事人從過去跳回未來後現狀都會全部改變,這是電影最常用的設定,經典的《回到未來》就是如此。

個人認為「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並不合理,因為這種假設除了要面對祖父悖論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理解為祖父悖論廣義而言的時空旅行bug

當主角回到過去所做的一切除了會影響未來的B點,也會影響到從未來B點回到過去的自己。

《回到未來》裡的呈現並沒有表現出PERIOD與BACK之間的循環影響,而只呈現了回到未來後一切現狀的改變。

事實上,電影中有稍微表現出這種因果關係,當主角不小心讓媽媽愛上自己時,身體漸漸消逝,即祖父悖論的概念。

但這種呈現很陽春,照理說,每當主角對過去做了任何改變,自身的所有記憶與回到A點的所作做為都會全部改變。也就是說,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會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導致第二次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第二次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不斷循環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改變過去後回到過往的人會立刻消失,也就沒有RETURN了,比如主角在過去不小心害死發明時光機的博士。

假如真的可以回到過去,且依照《回到過去》裡的時間邏輯,當事人必須面對類似死亡的風險。

不僅是因為有可能會讓自己消失,若當事人因為改變歷史而使回到過去的自己的腦中一切記憶改變時,那算不算是種死亡?   會不會原本的意識就此一覺長眠,如同那些受主角影響而消逝的未來人物。


另外一部叫做《花月佳期》的港片,則用了另一種設定來避掉PERIOD與BACK之間的無限循環 ─ 男女主角的靈魂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後就消失了。( 跟《回到過去》版設定中的 無RETURN版很像,但有點不同
《花月佳期》裡的男女主角的靈魂從B點回到A,完成任務後靈魂消失。然後FUTURE1變成FUTURE2,在這個設定裡沒有PERIOD這個麻煩的東西。而在這種設定下,靈魂的記憶與FUTURE2無關,來自於註定消失的FUTURE1


※ 《回到未來》的版本,如果主角沒有RETURN的話,基本上跟《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只差前者回去的是人跟車,後者回去的是靈魂。

《X戰警:未來昔日》也有玩穿越,只是裡面的設定跟《花月佳期》類似,都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無形的。回到過去的金剛狼的意識完成任務後沒有消失,而是直接跳回FUTURE2的B2時點,襲奪FUTRUE2的金剛狼的意識。

同樣的,與《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金剛狼的意識之記憶來自於FUTURE1,不受FUTURE2影響。用這個設定也能迴避PERIOD。



上述三者,只有花月佳期的流程設定可以避免祖父悖論的矛盾。

除此之外,有人提出平行時空的概念來迴避祖父悖論。


當事人跳到另一個平行時空的過去,就算他殺了他的祖父也不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存在與否。

但在這個假設裡只討論了BACK,沒有RETURN。


以上的四個假設都是採用「當下決定過去」的時間邏輯,另外還有另一種「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邏輯。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假設之流程是一次到位、循環因果的:受影響的A點到B點(沒有原本A點到B點這回事)→回到A點→重返B點→未來

不管當事人回到過去怎麼亂搞都不會影響歷史與未來。

這種時空概念《時空旅人之妻》應該是表現得最完整的。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容不下祖父悖論,因為未來必須尊重過往,所以祖父一旦死掉,未來不可能有他的孫子回去害死他,這樣的時空流程完全不可能存在。

再由前往後推想,當某個人下定決心要回到過去殺祖父,可是他人就好好活在當下,那麼回去殺祖父的那個未來可能性無論如何不可能存在。 

當下決定了未來,未來造就了當下,循環因果。

假如真的有人發神經想回去殺掉祖父的話,在時空邏輯的嚴格限制之下,當事人必定會失敗,比如殺錯人、祖父奇蹟復生,或是時光機失效、送錯時代等等。


廣義而言,祖父悖論不僅反映人物前後因果關係,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間邏輯中,當事人在回到過去之前所認知的世界是不容許改變的,不然不會達致SAME PAST。

所以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之下,時光機器幾乎不可能存在,因為牽一髮動全身,何況如果發明了時光機人們一定會好奇常常利用時光機回到過去,這樣一來怎麼可能不會改變歷史?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陳文茜的荒腔走板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8/656680/%E8%A8%AA%E4%BE%AF%E5%B0%8E%E6%8C%A8%E8%BD%9F%E3%80%80%E9%99%B3%E6%96%87%E8%8C%9C%EF%BC%9A%E5%86%8D%E7%86%9F%E9%83%BD%E5%8F%AF%E8%83%BD%E5%BC%95%E4%B8%8D%E5%90%8C%E7%9C%8B%E6%B3%95


陳文茜自己說了:稱自己訪問侯孝賢時,是想呈現一位從小調皮、打架的孩子,有天仍可能成為大導演的方向。

基本上陳訪問侯導的荒腔走板,網路上列舉出來的那七點,我覺得真的就是如她所說:想要呈現一個壞小孩到發光發熱的反差過程。  很多人都說陳趨炎附勢甚至無節操,我也頗相信,除了白目之外,我相信她沒有理由去捋侯導虎鬚。

像陳所想強調的這種「蛻變過程」我覺得這幾年越來越流行,各周刊與書籍很愛強調成功人士「不乖」的那一面,試圖要暗示什麼。很早以前乖學生已成為一種略帶嘲諷的字詞,而反抗體制甚至使壞叛逆這年頭越來越夯。

很多社會賢達喜歡分享各種小時候的叛逆情事,感覺「檢討」自己的叛逆是種很不錯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定位,甚至漸漸產生一種想法:壞學生才好啊!

其實老一輩也會有種類似的迷思:人要窮苦才會創大事業,特愛以郭台銘為例。

我尊敬叛逆是種須要付出代價的資格,也認同衝撞體制的重要性,可是若過度標榜而跑偏了就會變得像陳女士那樣,硬要套入自以為是的解釋。



好吧!   其實我也滿愛看「流氓教授」、「混混變大老闆」之類的故事。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禮尚往來? 關於食神

如果沒有爛尾,食神在我心中的地位等同大話西遊。而且食神之後周式喜劇就不那麼好笑了,星爺的招牌在千禧年前夕開始黯淡,食神是由盛轉衰的最後經典。

一種「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的意念。

嚴格說,星爺並不算我這一代的傳奇,因為他發光發熱的時候我還很小。周杰倫、五月天的時代就很剛好,在千禧年前夕開始竄紅。


好比金庸的天龍八部,食神的成就不是最高的,但在某個較偏狹的領域裡,對金庸來說是武俠,對星爺來說是喜劇,食神是最後一次的登峰造極。

金庸比較幸運,天龍八部後以鹿鼎記這個最高峰收筆,星爺公認的最高經典卻是讓他血本無歸的大話西遊,星爺想多一點哲理與悲喜,觀眾卻不買帳。

韋小寶跟至尊寶都有很大的出格爭議,金庸是安閒封筆讓時間為他平反,星爺卻得面對電影轉型的失敗繼續在理想與生存之間掙扎,接著又受挫數次後終於催生了兼顧兩方的食神。其實得來不易。

對比起來,鹿鼎記是文末的問號,大話西遊是文中的驚嘆號,後續波折還未平。


個人覺得食神裡最令人感動的,一個是全戲重心的叉燒飯,另個則是雙刀火雞大老遠從香港跑去河南嵩山叫史蒂芬周幫她畫一箭雙心。沒有這兩者,食神的愛情只是「曾經有分真摯的情感」的隔夜泠飯。

以前以為一箭雙心這橋段不過是電影的過場與伏筆,用來接續擋子彈那一段與最後史蒂芬周給的答覆,後來漸漸發現這一段很有意思。


自知無望的雞姊所求不多,只是想留個曾經有緣的証明,希望史蒂芬周「至少」看在她為食神擋刀的份上;可是史蒂芬周的個性設定有點苛刻,連擋刀之義都用「非我所求、干我屁事」推得一乾二淨。

然後雞姊當然很怒啦!


我覺得只要心中想到「至少」這兩個字,就是怨恨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歡喜做、甘願受」的道理,決不會認為我做了多少事就要大家回報什麼。然而,只要心中想到「至少」就會開始不爽了。

所以說,只要付出,大家還是會希求一個最起碼的回報,依個人修養高度與付出成本而定。

關於修養,突然想到Patrick Dempsey演的兩部戲。

Dempsey在美麗蹺家人裡飾演有錢有名聲的第二男主角,為了女友,Dempsey大費周章跑到南方辦婚禮,也原諒了女友的謊言,結果最後面對女友的悔婚只說了一句:哇!原來這就是被甩的感覺!  然後默默離開。

有趣的是,《美》中被搶婚的Dempsey在新郎不是我 裡演搶婚的人,而兩劇中的新郎被搶婚時的反應不同,《新》中Dempsey被新郎狠狠揍了一拳,Dempsey也認栽:ya~  make sense      

《美》中飾演市長兒子的Dempsey賠了很多錢與母親的名聲,但觀眾心疼的自然不是身外物,講名利就俗了,人情才是最可貴的。

然而,辜負最可貴的情感有時比欠錢更可怕。

辜負別人的錢還好說,畢竟靈魂不可用金錢衡量。

但如果辜負的是心意呢?

試想,一個富豪為了一個女人傾家蕩產還被甩,那份怨恨有多大?   而倒過來想,若有人為了自己付出很多很多,除了感動之外也該有一點提防,在分手或拒絕的時候。


話頭講回食神,其實電影有呈現出史蒂芬周拒絕畫一箭雙心的原因,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劃清楚界綫。畫一箭雙心事小,但若原則沒有擺出來難保之後雞姊不會再進一步要求。

可是大家都會同情雞姊。  

由此可見,只要有付出,「道義」上收受方「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回報誠意,不然就是不近人情 / 不上道 / 沒血沒淚......

當然,回報也有個上限,假如雞姊要求的回報是接吻,恐怕也沒人會因此批判史蒂芬周,畢竟愛情自主現代人看得很重。

話雖如此,大家說得出的未必大家都做得到,心思容易鑽死胡同的人,或是付出非常重大的代價的人,喪失理性之下可能會過度上綱「回報的道義」,凌駕心意收受方的選擇自由。


所以,假設自己真的能為了某個人兩肋插刀,自己心中的「至少」會要求什麼?

雞姊只要求畫個一箭雙心留作紀念,很小很小的的自我滿足。

悲劇來自願望與現實的差距,而食神在這個橋段玩得很絕。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關於起名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76287


個人相信取名可以反映一個人或團體的個性與素養。

五月天這個團名就取得超級無敵好。

「哥哥的妹妹」、「強姦犯的辯護律師」這些名字只是脫口隨便講講,可能還帶著陷害別人的念頭,但這種名字的確馬上讓人想到總是眼角帶笑、幽默神經活跳跳的阿信。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埃及文字 可行的簡體字 繁簡並用

個人不覺得正體字是個適當的稱呼。名正言順四個字須應和現實,今天如果使用繁體字的是大陸十三億人口,正體字三個字當之無愧,偏偏現實完全相反。

稱呼正體字有自抬的意味,其實也應該,完全認同台灣人很驕傲地對外國人說自己使用的是正體字。

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甚至因而有點傲驕我都覺得是對的。
(所以很討厭台灣動不動就說中文不如英文精確,偏偏提出的理據往往吹彈可破,少有經得思辯的,這種自貶身價的歪風搞到最後變得好像我們的母語矮印歐語言一截......  

只是學術討論上用繁體字會比較好,畢竟對十三億簡體字使用者說繁體字是「正」體有點好笑。畢竟文字這種東西並不是誰比較像古體就可以自稱為「正」。



以前很好奇為什麼那些繁複無以復加的常用字可以傳下來,如邊、龜、鬱、鹽等等。

最近有了想法。


簡體字擁護者說漢字多是沿著由繁至簡的脈絡發展的,以前也如是想,後來發現「官方文字」的干擾此一因素就改觀了。

秦滅六國時就大輻地干擾這條「由繁至簡的脈絡」。那時六國使用的字幾乎都簡化了,迥異於苟延殘喘的周王朝與其接鄰的秦國所使用的「正體」─大篆。

如果不是秦滅六國,今天的繁體字會簡單得多,偏偏歷史周折讓漢字簡化的進程為之一挫。

不過後續故事大家也知道,畢竟大篆太繁,秦始皇召李斯做小篆,而後又有漢隸、楷書。

因為這樣,擁繁體字的人說漢字在定於楷體字後就沒什麼大變動,代表漢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沒必要再簡化。

我覺得應該這麼說:現代繁體字是官方文字的美觀需求與流行俗體字不斷纏鬥的結果。


稍微對埃及象形文有興趣的人都知道,埃及象形文分為聖書體、僧侶體、世俗體,世俗體跟僧侶體為簡化字,便於使用而普及於日常與商業,難寫的聖書體則用於碑銘。

漢字的發展其實差不多。

上面提到那些繁複到不行的常用字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早已簡化,現在很多日本人的簡化漢字很多傳自中國,而大陸的簡體字也並非學者的創發,而是擷取自民間的常用簡體字。

那些繁雜的繁體字會傳至現在,我想是因為官定文字的權威主宰了主體審美觀感,大家普遍認為繁體字是美而莊重的,所以在重要的場合如題匾、或書籍刊印時都會使用繁體字。

雖然這也是文字生命的展現,但絕不能說「繁體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

如果已達致平衡,古代人不會發明那麼多簡體字,而現代人平時寫字也沒有乖乖地寫龜、鬱、邊,或甚至不會寫。


以前的中國是讀書人的天下,而漢字做為官吏、讀書人的登門門檻當然比較沒有「親民」的必要。

但現在識字是公民的基礎必備能力,實在沒必要去維護那些繁複的常用字,既然大家平時不常用、也不方便書寫為何要列為官定文字?


雖然不喜歡大陸的簡體字,但我認為其中有不少字是可以取用的。

比如那些取用自古字的簡體字,像从、劦、网、龟(類似金文)、献。比從、協、網、龜、獻好多了。

再比如个 、辺、对、双、区、会、礼、庆、体、电、虫、齐、这等常用且熟習的簡體字字可以升格為正體字了,沒必要死守原貌。

其中的电,古字原為申,後來本字借代為干支之一,大家只好在上面加一個雨,而下面的申也產生形變成為現在的電。

既然下面的申產生形變,上面的雨就可以去掉單獨成字了,一來好寫,二來電在現代社會是極重要的東西,夠資格脫離雨字輩的行列。

還有蠶的蚕,前者實在太難寫,為之新創字有其必要,且蠶對中國人至關重要,封之為天虫並不過分。

至於鬱,我覺得用郁取代「應該」是可以的,因為鬱與郁的字義幾乎不重疊,當然,如果可以盡量用冷僻字或其他簡體字方案取代會比較好。



我相信大部份的台灣人看到那些簡體字出現在書刊上會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我認為繁簡的轉變之間需要過渡階段。

可以規定書刊、公文、公告等重要場合使用繁體字,但平時書寫、報告、作業開放簡體字 (學校沒必要特定教簡體字,略為告知學生可用簡體字的範限即可),如此一來,簡體字的日常使用與閱讀必定大大提高,而當大家看慣了簡體字自然就會慢慢破壞掉限定書刊用字的規定。(就算沒破壞掉也沒差


最近,有人開始提出「繁簡並用」的主張,我認為不可以。

繁簡這種折衷的方法絕對會大輻加快大陸簡體字正常化的速度,因為如果大家用習慣了簡體字,閱讀上也沒有任何困難,甚至不再認為繁體字比較漂亮,誰還要傻傻地使用繁體字?

雖然我認為繁體字應該簡化,但很多大陸的簡體字實在改得很差,無法接受那些難看的簡體字取代原來的繁體字。




AUTOMATA

Automata是未來人類發展出來的人工智慧晶片的名字。Automata自行成長到了第七天,人類的智能已無法理解它所說的話,懼怕之下,給了道指令叫Automata發明一個機制去限制人工智慧晶片的智能,完事後就把這第一代、無限制的人工智慧關掉。

用第七天做為AI與人類智能的黃金交叉點,可能是引喻自創世紀上帝第七天造人的故事,藉此襯出AI的大能力,短短七天!

上述AI前言電影僅用一位BOSS的嘴巴淺淺說出,不到五分鐘的背景介紹,卻是我覺得所有AI相關的電影中說得最好、最有史詩感的一部,也因為介紹很短,有簡潔之感。


第一次逛新建不久的板橋圖書館,突然有點感動,僅僅因為人類智能的高速發展,竟然創造出與大自然分庭抗禮的人工世界,人所接觸的事物與其內涵絕大部份都是由人類創造的,而人類建立的生態圈太過廣袤以致於人們漸漸視大自然為稀有。


有科學家建議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增進美學感受能力;也有很多藝術家推崇大自然為一切美感的源頭,可能是因為世界萬物的運作與生成倚靠著某些規律,如黃金比例與貝殼螺旋之間的關係。

如果真的創造出具備上帝大能的AUTOMATA,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大自然。

AUTOMATA可以自行設定最基礎的物理通則,以之建構一個新的大自然,並加入機率程式,然後時間調快。

把AUTOMATA裡演算出的數據接上電腦,用3D投影秀出祂演算出的新世界,在那裡面,所謂的美將被重新定義。

這個「世界」上就此擁有兩種世界,本來的世界以及演算出來的世界。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自大的中國人

儘管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這個議題十分尷尬,因為對中國的厭惡,很多人在自我認同上是很排斥中國兩個字,偏偏中港台三方又常被華人/唐人等字眼抓攏在一起。

反省與批判中國有助於台灣人進步,因為台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但過猶不及。

儘管滿清自大誤國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我總覺得清末以來檢討甚至貶損中國的風潮仍然方興未艾。看到有人以清末板蕩為例嚴批中華、諄諄告誡大家不要活在過往的自大時,我反而覺得他還活在清末民初的氛圍。

好比最近發現有鄉民說中國人這名字十分自大,遺笑大方之類,然後下面一堆人推。


其實自我賦名以偉大涵義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而視己民族活動的舞台為天下之中也是人之常情。

查了一下,中國人一詞為民初學者章太炎先生所提倡,而之所以叫中國人我想大概來自於中國這個延用兩千多年的華人活動領域之稱謂。

漢代始稱中原為中國。


雖然歐洲人沒有自稱為「中洲」,但歐洲人的居中本位意識卻創造出中東這個地理名詞。古歐洲人稱安那托利亞高原為近東、阿拉伯一帶為中東、遙遠難知的東方為遠東。

雖然也有西亞此一稱謂,但大家仍然習稱中東。


鄉民們說中國不夠格。但以中國文化之昌盛,應該配當此名吧!     全世界才幾個大文化區,中國就是其中一個古老的文化輻射中心。

儘管中國長久以來一直被外族侵略,在中原稱王立國甚至開新朝代的異族大概二三十幾個,然而,那些異族幾乎都很快被漢化,連續將中國意識傳續了兩千年左右,而身為中原異族的混血後代,難道為了近代國運不濟就否定掉用了兩千年左右的名字?

檢討也有個限度,不應該檢討到國族名稱。就算有個弱小部落講述其族名意思是「世界主宰」,也只能點頭示意表示尊重。


尚且,中國人並沒有強迫全世界叫 Chongwo  中國只是自己人的叫法,本來就不必感到不好意思。

反而,有個堂皇、自主又有意義的自我稱謂是很幸運的事。

舉例來說,大部份的族民是不知其義的,比如England源自古日耳曼民族盎格魯族,而盎格魯的名稱由來莫衷一是。

有些族名則依附地名,如台灣人。

而斯拉夫民族的Slav據說是因為斯拉夫這個民族以前常常淪為奴隸,所以Slav與slave兩字是同源的。

有些族民依據發現者,比如American與Columbia。那如果是姓 Smith或Johnson的英國人發現美洲怎麼辦?  不是很怪。

菲律賓也類同,發現菲律群島的歐洲人以西班牙皇太子的名字命名,然後就叫菲律賓人只好如此自稱了。

有些族名是冊封的,如越南是清嘉慶顛倒阮氏政權上呈的國民 ─ 南越而策准的。

加拿大的名字有點無厘頭,據說是歐洲發現者問當地土著當地名稱,土著回以canada 意為村莊,結果canada就成為加拿大人的自稱。

相比之下,中國是很好,又源遠流長的稱謂。

明明該令人羨慕的名稱竟然成為鄉民恥笑的張本,個人覺得很誇張。且生活中很多物事會冠上中國一詞,如中餐、中國家具、中國民俗、中國風、中史、中式建築、中醫......   難道要不斷在心裡翻白眼:憑什麼稱「中」?

認同中國人身分、以及認同上無法完全割掉中國人身分認同的人 (具體地說,嚴標己身為台灣人、卻站在自我反省的立場批判中國人一詞) 為了中國人這個民族稱謂感到羞愧,實在很無謂。


與此相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意識到好像每個人都認為中文精確性不如英文,從小到大幾乎每個老師都這麼說,挺中文的老師不超過五個吧!

老師如此,一般人更不用說。自身為例,幾乎沒看過有人為中文感到驕傲,反而看過有人講到中文大搖其頭。

而且大家的舉例,比如中文沒有時態、中文不分單複數、中文第三人稱不分性別等吹彈可破的理據只要大家像法國人那樣為母語感到驕傲,只要有一點點的不服氣,大家都學過英文,知己知彼,要為中文扳回一城並不困難。

結果卻是,中文沒有時態這個不實說法成為最常聽見的批判理由。

大家都知道要為自己文化感到驕傲,那為何常常用很多似是而非的理據貶低承載自己文化的中文?

若文化反省沒有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上,恐怕流於文化自卑。


其實語言比較十分困難,所謂精確度在語言學並不是嚴謹的說法,反而有「熵值」這回事,而很抱歉,中文熵值爆高,甚至常被說是世界第一。

我承認中文有遜於英文之處,英文有時也不如中文,如中文的文句修飾遠比英文密集。

現在方言復興之風漸起。而台語、客語都是中文的子支,文法與所謂中文的普通話大同小異,詞量還少於普通話;英文之所以精確,部份在於英文吸收了大量的辭彙,大英字典是全世界詞量最多的字典。

隨意自貶普通話,那台語、客語豈不更遜?

如果對台語、客語有愛戴之情,就不該隨便貶低中文。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嚴肅看待快樂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真的改變了很多事情,在捷運裡低頭族已成為日常風景,有時忽然有所感,都快忘了沒有智慧型手機時大家搭捷運在幹嘛了!

就是因為手機太猖狂,開始有人為文批評,形容為病毒,疾乎為病態,而且明明大家都是低頭族,看到這類批評還是不爭氣地笑了、按轉發。

大概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自嘲運動。


個人對智慧型手機的評價很高,因為自從它的誕生,無數歐吉桑、歐巴桑在沒事時有事可做,且大幅增進與親朋好友的互動,沒事常在分享沒營養的資訊,卻夾帶了他們隔絕已久的新世代用語與爛梗,降低他們與年輕人的代溝。

他們在用智慧型手機時臉上露出笑容的次數是以前無所消遣時的幾十倍。

所以,儘管低頭族被車撞、眼睛瞎掉的新聞時有所聞,還是要給智慧型手機打好高高分。


社論說手機使人冷落了身邊的風景與人情互動,但捫心自問,以前沒有手機時難道有好好欣賞身邊的風景?  人際互動受手機影響很多嗎?

尤其是都市人,以前搭捷運,沒事做的人就只能發呆,現在不同了,手機把大家拖出了無聊地獄,這樣不是很棒嗎?

當然發呆也是有它的價值,發呆時腦中的思考其益處不輸手機上的資訊泛濫。

之前也看過反省現代人發呆時間太少的文章,現在智慧型手機現世,發呆時間損之又損,對人類的心智會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影響?   搞不好已有科學家在研究了。

說到心智,快樂總是不受待見,當大家討論智慧型手機的利弊時,說到安全、健康、人際關係等面向大家就嚴肅了,而手機所帶來的消遣就好像一個在大人討論圈中提出蠢問題的小孩,不被嚴肅看待。

我覺得這樣不對。



與此相似的,當大家講到捷運秩序時,會講到日本,說他們車廂很安靜,然後開始反省台灣這個對照組。 (有人說在日本入車廂不能講話,但網路上也有查到反例,說不準

還是比較喜歡吵吵的台灣車廂,一是我不怕吵,二是覺得,安靜需要付成本,不能盡情聊天,不能大笑。  (倒也不是說要毫無節制地吵

一個車廂那麼多人,如果大家用正常音量就會吵了,反推之,如果要安靜,音量要多小?

想想看上班族,一天能夠好好聊天的場合除了中午吃飯就是回家的閒聊時光,結果上車就不能好好聊了,這不是很殘酷?

怕吵可以帶耳塞、聽音樂,憑什麼剝奪別人盡情聊天的權利?

一樣都是忍,似乎一動不如一靜。



討論這些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總而言之,應該嚴肅看待與快樂相關的一切權利。

老師會說: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壞學生」應該頂回去:那我不能好好聊天,他們有顧慮我的感受嗎?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變動的需求

聽了一年的老莊,最大的收穫是:怎麼會有老師談政治可以那麼霸氣又可愛,尤其當他公開挺洪秀柱又用分數利誘大家投她的時候。

誰鳥他,而他也知道,因為洪秀柱要選的時候大家已畢業了。



隱隱覺得,老莊思想儘管一直強調道的變動性,但在談玄說理的時候往往導向一個最高境界,偏偏境界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靜態的,而且是極受尊崇的靜態。

因而思考的變動性就降低了。

或許不是老莊思想有問題,畢竟任何學派總有其最高理想,重點是應該避免境界的束縛。



這幾年,或者說好久好久以前就常常在連續劇或電影中看到某類發人醒思的劇情,好比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失去才知道美好、困苦後頓悟人生的真諦。

諸如此類。

日常生活中也常見類似的反應,對以前的總結與反省而感嘆自己當初的決定。

這幾年流行「所有的經歷皆有收穫」論,但想說的與此不同,並非一味地去認同以往的一切經歷,而是,應該對過去的決定與現在的頓悟有客觀的評價。

好比說,有個富翁臨死前看破榮華,感嘆沒有把握最重要的東西,他很希望把這個了悟傳達給年輕的自己。   (超常見的劇情與寓言

假設說這個了悟真的傳給了富翁年輕時的自己,一個一貧如洗立志賺大錢的少年郎,對少年富翁來說,金錢難道是虛假榮華?


另個例子,當親人好友過世後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跟他們相處的日子。

或許很殘忍,可是當某個人每天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怎麼可能會珍惜?

尤其當那個人時時煩你,怎麼可能會為了某個「他有一天會不在,我會難過」的預設就真的珍惜當下。

有人或許做得到,但絕對很少。  且事實上,每天都不斷提醒自己世事的無常日子會有點陰慘,想像自己親人罹患某種病,心藏隨時會停止搏動,這樣一來日子絕對過得超珍惜的,但想要嗎?



平和地說,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試著去珍惜。只是,我反對某種隱隱然的人生觀,似乎人生就是有個目的,或說某個對人來說最重要、崇高的東西。

那是種思想的靜態。

人的想法時時在變,人生每個階段最重視的東西都不同,而其間的追求也會導致不同的人生與總結。

人應該求中庸,在人生每個蛻變的當下反思以前的過分之處當然是對的,但不應該用當下的了悟去否定掉以前所有的動心起念。

人生各個階段應該是對等的,臨死前的自己與年少輕狂的自己其實平起平坐,用當下的思想高度、價值觀與磨練出來的成熟去否定以前的自己是種「老人的自大」。

就好比說不會有人認為嬰兒為了吃而大哭大鬧很白痴,同樣的道理,評價以前的自己時,有全盤考慮當時的心思、環境的誘惑、應世的生澀、內心的躁動?

最重要的一點,每個時期的價值觀不同,難道以前的價值觀就不如當下的價值觀?  不如臨死前大澈大悟的價值觀?

再講得極端一點,就算人心裡真的有個絕對,比如仁愛,但如果生在非洲某個修羅場,每天都活在為了食物與人相鬥的環境,人心算什麼東西?

也就是說,就算人世間真的有所謂真理,它也必須向現實低頭。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陳澄波風波

最近因為主播不知道陳澄波為已被迫害致死而鬧出一波軒然大波,開始罵為什麼國民政府不把陳澄波列入歷史課本裡。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279


台灣常在靠盃歷史教育只會教學生背東西不重思辯,所說甚是,然而,社會漸漸出現「歷史不是背科」等過份的輿論。  

歷史怎麼可能不是背科。

今天社會賢達異口同聲靠盃國民黨政府把陳澄波的歷史磨滅 (那陳水扁那八年在幹嘛!  陳水扁還有修過歷史課本且延用至今) ,那被國民黨迫害過的名人可多了,既然那麼重視人民的史識水平,那應該先請社會大眾承認歷史教育的背功之重要性,然後順理成章地大幅擴充課本內容,詳述台灣近代史。

而且務必要學生背熟,不然,那些受害名人與迫害事件若沒成為大眾的常識之一,陳澄波風波恐怕會一直上演。


國民黨本來就會洗腦人民,誰都知道,常識中的常識,可是歷史課本並不是「歷史百科」這也是常識。

要拿陳澄波檢討白色恐怖我沒意見,但也應該先討論一下為什麼歷史課本要列入陳澄波吧!



之前也有檢討歷史課綱漏掉美軍轟炸台灣之歷史的文章,然後說國民黨刻意美化美軍。

也是一樣的問題,美軍轟炸台灣這件事有沒有必要擺入歷史課本?  

如果有必要,為什麼親日的民進黨政府在改過課綱後,昭告親日史觀的到來,明明美軍轟炸台灣這件事不需太多篇輻,少則一兩行,頂多四五行的篇輻,為什麼各家出版社的課本都不提?

個人覺得美軍轟炸台灣頂多一行字帶過就可,到底有什麼價值該被大輻介紹?


整個社會一天到晚在說國民黨洗腦,洗出台灣一堆順民。

試想,如果未來有學者要証明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一堆順民,那他一定得很辛苦地掩蓋掉新聞、網路、書籍上數不盡的謾罵與檢討,豈不是很好笑?

只要有個人祭出FB的歷史檔案,隨便抓就有一堆反例,更別提丟總統鞋子、聖十字、佔領立法院等事,每一個都是民主的創舉。

台灣在行動與輿論上都常常達到影響政策風向的程度,哪來的順?


對比國民黨,以上述美軍轟炸的史實為例,數以千計的人按讚、留言譴責,那該不該檢討為什麼美軍要轟炸台灣?  

當然是因為日本殖民。

那台灣有在探討日本殖民嗎?          少得可憐。

日本並不像德國,戰敗後就乖乖地檢討自己的國家,而是一個常常挑動受害國情緒的爛咖,越過了二十一世紀還是如此,撞翻我國漁船、法院駁回慰安婦告訴、首相否認二戰罪行、祭拜一級戰犯、購島......

結果台灣在幹嘛!   面對國民黨與中共,每個人都激憤得跟什麼一樣,結果日本的購島、去掉國立事件時那些常常把正義掛在嘴邊的正義人士、輿論名人在幹嘛!

他們只會罵不理性的大陸人、軟弱的馬政府,然後對日本一聲不吭!   這就是佔據台灣主體輿論的正義感。

某個知名退休媒體人,也是FB有名的公知,在購島時只會「檢討」大陸人卻對日本GE掂掂被靠盃,最後戰不下去丟了一句:每個人關注的正義不同。

這算什麼?


從小到大實在很少聽到別人罵日本,因而連提起日本惡行都是件尷尬的事,相反地,與台灣切身相關的中國、美國、韓國、東南亞人民卻常被人靠盃,是件正常不過的事。

很奇怪,美國人鴨霸被罵,那日本人迫害台灣人更嚴重為什麼沒人罵?   還會自動避開提起日本囂張的舉動,尤其在購島事件時讓人完全開眼。


稍微觀察一下就知道,在台灣不可能有人只檢討藍綠某一方而不被人公幹的,更別提那些中共同路人,可是那些對日本囂張舉動一字不提的「正義名人」們仍然可以一天到晚與正義為伍,言必稱良心、理性、正義、愛台灣。

照那些動輒說台灣人是外省政權奴才的人的標準,台灣人恐怕更奴日。

而那些常罵人奴才的愛台魔人,不少看到日本惡行與囂張行徑是可以做到罵都不罵的,所以那些被姦殺擄掠的台灣人活該死好嗎?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有台灣特色的麵包

http://udn.com/news/story/8175/923447-%E5%90%B3%E5%AF%B6%E6%98%A5%E5%B8%B6%E9%A0%AD-%E5%B0%8B%E6%89%BE%E5%8F%B0%E7%81%A3%E7%89%B9%E8%89%B2%E9%BA%B5%E5%8C%85

沈方正:溯源才能走得長久。

我一直認為這種類似的標語是現代版的「仁者無敵」。孟子講仁,不管實不實際儒士們也只能唯唯諾諾。

而在言必稱文化的現在,不管你信不信根源這種事多少也得給點面子。



溯源真的很重要嗎?

歐風、日式麵包沒在溯台灣的源還不是賣得超好。

事實上一般的麵包店,非台式麵包佔的空間都在一半左右,更別說越來越多的麵包店都以外國麵包為主打。

真的貼近台灣人的真實生活,現在大部份的台灣麵包店根本沒有那麼「台」。


溯源才能走得長久。這句話可以解釋得很淺,也可以解釋得很玄。

如果解釋為融入地方特色就很淺,如同一個外國人拍日本風電影特意加入武士刀、和服、茶道、相撲,然後就以為抓到精神了。
(當然,特色濃厚的電影才能騙外人,推銷與真實內涵的交集有時可以很小

個人覺得,如果真的有「根源」這回事,去調查地方人士的口味自然會找到蛛絲馬跡,如歷久不衰的肉鬆麵包,而如果沒有這回事硬要溯源也只是一種「古風復興」而已,而不是親民的「大眾口味」,好比說以前台灣人的生活很重視茶,但現在要推展生活茶,別說年輕人,四五十歲的人都不一定買帳。


溯源才能走得長久  這句話解釋得玄一點,比如:謙卑地問鄉親父老的舌頭,他們自然會指引你一條明路。

用這種解釋就很難攻破了。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現代開明思想的迂闊

有次無聊轉到 大學生了沒,裡面在講男女朋友對雙方的不滿。

大學生 要做到多深刻是不可能,頂多就兩位情感專家在那邊替「即興演員」解惑,而誰知道那些大學生說的是真的還是效果?


兩位情感專家,一中年男,一略老女,一個思想較前衛,一個較保守,基本上兩者持相反意見,但為著節目輕鬆和諧的調性,會盡量異中求同。

其中有一個問題,男方對女生的生活習慣不太認同,忘了是什麼,好像是房間太亂、看到家長禮貌不太周到等等。

女性專家以過來人的口吻說,這些問題雖然瑣碎,卻真的會衍成大問題,得要小心處理。

男性專家則不置可否,認為既然喜歡一個女生,就讓她做自己就好了,沒必要一定要去改變她。


男專家的觀點比較偏近現代人的觀點,比起以往為了維持婚姻而磨合得很痛苦的古早婚姻觀念,對現代人來說,維持個人的完整可以說是對上一代的反省與調整。

然而,我覺得那位男性專家講的是原則,而非面對日常問題應該有的態度。

原則是一回事,應時而變是一回事,什麼都講原則,我覺得就是所謂的迂闊。



古代人動不動就把仁義大道搬出來講,造成不務實的缺點。

而現代,動不動就把自由、適性發展、民主等大道理搬出來壓人,難道不也是新一代的「詩云子曰」?


死守原則自有其好處,倒不是會變通就一定比較好。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藏書閣的主人期限將至,喚其二子問他們對書樓的經營有何想法,其中一位會通權達變,一位則死守原則,絕不肯損及書樓分毫,想法迂直。

但老先生傳給了後者,而後者也不負所託,儘管經歷很多困境,終於挺過來把藏書樓保住。

我不太記得藏書閣老主人的想法是什麼,反正故事本身已有明顯的喻示,不多說。


總而言之,要看出古人的迂腐很容易,因為歷史已做出批判,但要看到現代思想的迂腐很難,因為難以預料死守原則會成就偉大,還是會淪為笨蛋。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關於日據建築

這幾年流行一個論調,就是比較日據、國民黨兩時期的建築來靠盃國民黨政權美學意識之低落,而台灣人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毫無美學素養可言。

諸如此類。

說實話我也認為日本人的美學素養勝過國民黨與台灣人,問題是那些舉証有問題。


日本來台時跟國民黨來台時的國力完全不能比,一個處於國力上昇階段,且招覽日本富人來台開發。
(「感謝」日本人對東亞、東南亞人民的迫害、壓榨與殺掠。很多憤青講到日據時代只會談美學,卻從不靠盃把台灣扯入二戰漩渦等事,其正義感看到國民黨運作正常,看到日本人立刻裝死

一個是打完八年對日抗戰、國共內戰苟延殘喘的政權,兩方在建築美學上的心力處於完全不對等的高度。

不然國民黨怎麼會大量承繼日據時代的官廳?

然而,當國民黨財政有餘裕時也有花大錢請設計師蓋官方建築及公共建設,知名的有故宮、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鶯歌陶瓷博物館、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101大樓 (採BOT)、台北市貿、劍潭捷運站(曾入選世界十大最有特色捷運站)、北投圖書館、關渡大橋、圓山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等等。

日據時期與國民黨政權至今年數相當,可我沒法列舉所有日、國兩代的建築,實在太麻煩。

就算可以,兩代風格的差異又要怎麼比較?  比如鶯歌陶瓷博物館跟台灣博物館 (本為了紀念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而蓋)要怎麼比?


有人可能會說國民黨畢竟繳了太多失敗作,足証其美學之用心不足。

儘管認為此說仍有檢討餘地,但勉強可以接受這說法,總好過相信那些隨便的論証。



除此了靠盃政府,很多人也會用日據時期的平民建築來對比台灣人美學素養之不足。

比如用日式木造建築、仿歐式石造建築來對比台灣現代醜不拉機的水泥樓房。

不管這論調的結論對不對,問題在於這種比對犯了舉証不對等的錯誤。

為什麼拿醜不拉嘰的水泥樓房來比?  怎麼不去比九零年代就十分常見的公寓大廈?

稍微有水準的大廈建築也擁有豐富的現代建築語彙,我就不信兩方相比能夠輕下評判。


另外,看了一些日、國兩代的街景照片,發現日據的街道比較齊整合諧,不像台灣現代街頭那麼雜亂不齊。

這就是市鎮規劃的問題。聽說現在京都也是,房子不能亂蓋。

佩服日本政府的魄力,也希望台灣政府可以跟進。只希望如果台灣政府真的硬起來民眾不要靠夭,房子太醜拆不得、道路重新規劃不讓地、移動路樹被靜坐 。(記得有篇文章說路樹在移動時的死亡率頗高


關於建築,另外延伸。

覺得有趣的是,日據時代有錢人蓋的歐式建築一如現在有錢人蓋洋大樓,各有各時代的講究與建築語彙,可是在直觀感覺上,仿歐式石造建築總是比水泥大樓耐看,而古代木造建築與現代水泥造住家更是不能比,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

兩造經濟層級相當的建築,前後兩代相比都是復刻為王。


以前覺得台北應該學台南做出在地老房的價值與質感,後來又覺得什麼都學台南沒意思,而且當老房文創泛濫後,恐怕不久會被這幾年漸漸高漲的「文創集體嫌惡」標誌為「文青必去」之類的刻板icon。

再者,好比說台南林百貨,搞復刻其吸引力沒話說,反觀台北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雖然也會蒼老,可是人家老起來是金士傑或克林伊斯威特,有型又有戲,台北的老人家就只是一般的老人家。


可能對現代人來說,高樓大廈就是現代的東西,其歷史不夠長遠以架構回憶長廊,無法帶給我們滿廂的懷想。

也或許是個人想法與人不同或見識不足。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克卜勒難題

儘管較偏向「古今一般黑」的想法,但我承認畢竟在鼓勵包容的風氣洗禮之下,社會對小眾意見的包容性是高於上一代的。

大家普遍欣賞會提出質疑與異議的人。


大家都說群眾聚在一起會變笨,或許吧!但我相信,固然人們的某些本能,比如恐慌、服眾、維護面子等缺點會在群聚後放大,可是某些從小根植於心中的道德觀在群眾之中也較容易畏於目光而彰顯。

講道德太生硬,較親民的例子如「人品」、「理性」、「愛心」、「尊重言論自由」等。


然而,儘管在這個普遍尊重反思的時代,群眾真的有什麼重大的思考突破嗎?

別說什麼男女平權、同志人權、反思種族歧視、反思政府、超越藍綠、反思權威什麼的。這些東西根本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高牆,這些都是大家小時候在理性腦裡懂得支持的東西,只是做不做得到另當別論而已。

如果兩個立牌 ─ 反思政府跟支持政府、支持同性戀與拒絕同性戀 ─ 各自選一個去捷運出口揮舞,要選哪一個?    儘管都有風險,正常人都知道前者比較得民心,容易討讚。



大家都知道克卜勒的故事,為了堅持真理而死。

然後呢?  又一個烈士的故事,又一個不關痛癢的公民信仰。

如果換個講法,假設說這個世界上有個真理之神,有一天降臨面前說:其實真的有上帝,信仰異教會下地獄、白人真的比黑人優秀、優生學的確會讓世界更好、思想拑制其實是較完美的統治方式、民主制度是個錯誤......

你敢宣揚這些真理嗎?

還有更猛的,如果真理之神告訴你:其實同志真的會下地獄、其實女生真的不如男生、其實一夫多妻制是最好的婚姻制度......

敢宣揚嗎?



我覺得,要想到這些才能完全體會克卜勒此故事的精神。

講基督教迫害什麼的,沒有什麼置入感(大家每天都在譙基督教了,完全主從易位實在難以想像),思想上的啟發也不夠震撼與完整。

最重要的是,要敢想、甚至討論上述所說的才稱得上「萬事皆疑」、「心無定見」。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修行人與一般人

我總覺得,一心要去掉執著的修行人反而比一般人更多執著。


1. 雖然因果論看起來像是自然法則,只是佛家所說的那種因果我不太相信,比如殺一隻螞蟻會遭致報應等等,是嗎?    那為何很多開國皇帝是殺人魔王?   還可以國祚長久。 ( 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國殺人無數,但他的血緣世系傳至今天近千年,英國皇室是全世界最長的王室之一

有些教派會用前世因果來解釋,那就完全無法索解了,也無法去証誤。

教人戒殺是好的,但就去執著這層功夫來看,我覺得基督教「以信得救」的想法更能讓修行人了無憂懼。

我相信有人可以修到能夠坦然面對自身果報的境界,不過跟基督教信仰相比,後者心底必定更為輕鬆。



2. 面對自然界的不忍。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割肉餵鷹。

受過達爾文思想洗禮的現代人面對叢林法則會覺得很自然、很應該,而很多修行人卻過不了這一關,故而印度有僧侶讓老虎吃素、台灣有些修行人讓狗吃素,即便狗是雜食性動物。

有些素食主義者用人類的牙齒去論証人本來就應該吃素。的確,人類發達的臼齒與利於切斷纖維的門齒很適合吃素,但犬齒的存在証明人跟狗貓一樣都是雜食類動物,吃素之餘來點肉還不錯。



3. 吃得太清。

我佩吃素的人,且我相信吃素有益於環保。但就去執著這層修行來說,那些對鍋邊素與辛香料堅持不沾半點的人,難道生活中不會有很多顧慮嗎?

事實上,吃得太清淨會造成別人的麻煩,因為要特別替修行人另炒一盤素菜,鍋要重洗、筷匙必得分開。

有人說修行人吃葷會不舒服。

如果修行修到碰到些微葷味就不舒服、必得分別用筷否則不吃,那還叫什麼修行?   為什麼修行人可以在窮困與骯髒中安頓,卻不能忍受飲食染到一絲絲的葷腥?



4. 對於世俗的執著。

基本上,修行人不敢致富、不敢碰政治、不敢耽欲。一旦穿上修行人的袈裟就會有很多顧忌。

聽某老師總評:老子講無,莊子講去無。老子旨在去掉人對有的執著,而莊子更進一層,認為如果硬要去掉對有的執著,這份堅持其實也是一種「有」,還不夠灑脫。

以此比興,硬要去掉對利、威、名、欲的執著,其實也是一種執著。

曾看過大愛台一幕,某個師父對男主角說他手上鑽戒的鑽石只是一塊石頭,免不了的男主角開始若有所思。 (大愛台嘛!

能夠把鑽石當作石頭是一層功夫,可是把鑽石當作鑽石也是種境界,世界畢竟是欲界,一切善惡基本上都是欲在推動。某些思想家甚至把欲望的定義擴充到一切起心動念的源由。

黃金不應該永遠是黃金,也不應該永遠是糞土。

有些修行人律己甚嚴,禁絕一切沾染欲望的可能,清修苦行。

我覺得,固然一旦沉緬欲望中會遭致喪失的煩惱,可是禁絕欲望的同時難道就不會痛苦?  何故前者就不如後者?   為何厚此薄彼?

執著兩端,偏向任一邊我覺得都不對。



5. 對浪費的執著。

聽說慈濟人在吃完飯後會倒一些開水在碗裡,把所有食物渣屑喝下肚,不浪費一丁半點。

這種人,看到別人倒掉吃不完的飯菜一定會滿心痛惜。

我覺得,杜絕浪費可以用呼籲公眾習慣、科技與社會科學來達成,而過度的惜物之心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執著。

佛家的「不浪費」常常建立在「把食物吃下肚」這種觀念上, (當然積極如慈濟會做一些努力,比如把過剩的食物分發出去等等,值得肯定) 問題是,浪費的形成往往在購買或分配的瞬間就註定了,硬把東西吃下去於事無補,只會耗損自己的健康而已,還不如拿去作廚餘,可以減少社會使用的化肥總量。

與其在事後補救,不如在事前計較。

順帶一提,有些修行人甚至覺得浪費會有報應,那就是更大的執念了。



6. 慈悲的心也有其煩惱。凡人離不開物質,修行人離不開慈悲,所以有地藏王起願渡盡天下惡人、佛陀割肉餵鷹等佛家故事。

我認同慈悲心,然而,太多慈悲跟太多欲望相比,好像也是半斤八兩,甚至,我覺得感傷別人苦境之揪心比起喪失財物的痛苦也不遑多讓。



7. 輪迴的執念。

有些修行人會用師父的慈祥坐化來昭告信徒人在另一個世界高下有別,有人可以脫離輪迴,有的會墮入餓鬼道。

這不也會引起執念嗎?



8. 太重視善惡之分。

持戒本身就是一種執著,而有些修行人很糾結一些小善小惡,比如說謊、鍋邊素、不小心破戒等等。

對此,古代的「士」更為坦率自然,他們了解持戒是為了杜絕衍成惡習的可能,目的明確,不會多想一些有的沒的,所以能夠不拘泥於小差錯,且更能應時機變。

而修行人則是一犯小錯就會自我警戒種下一個「惡因」,反而不灑脫。

說到底,還是因果論的作用。


9. 對「看開」的執著。這幾年很流行一種說法:人生的歷程不管好壞都有他的道理。個人覺得,真理不可知,人怎麼能斷言自己的一生經歷都有她的道理?

無非是希望人們看開,但換個角度想,如果自己就是那種看不開的人,或是自己的經歷實在太令自己後悔,硬是要看開,難保不會走入另一條死路。

如果看不開而選擇發洩憤怒、找樂子來淡忘、或怪罪命運與上天、或怪罪別人(當然怪罪別人很差勁),難道就不是一條可行之道?

修行人總期望能化開不平之氣,求心裡祥和。這是很厲害的功夫,問題在於,法門千萬,未必尋求化解之道才是正途,畢竟人人不同,如果注定要後悔,即便後悔很痛苦也未必不好,修行難道就不痛苦?

修行人可以習慣痛苦,一般人也可以習慣悔恨。

佛陀可以祥和地面對父母喪亡,這當然是極高段的修為,可是一般人的痛不欲生難道就次於佛陀?   我覺得未必,人於大慟之後必有所得,何況要達到佛陀那種境界難道不用付出努力與修持?  




如果說,把修持中的一切「執著」視為一種選擇並坦然接受,其實也不算執著,因為硬要去掉一切執著也會落入執著。而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修行人其實如凡人,而一般人也未必就遜於修行人。

若以「去執著」為標準而言,一個人在追求名利後感到痛苦,而最後悟道,跟一個修行人修行多年而悟道,其實沒什麼差別,一樣都有過程與痛苦,且凡人在物質世界的感觸也未必不如修行人的修煉。

而若某個人很幸運,在物質世界裡打滾一輩子沒有太大的痛苦與感悟,那其實更幸運,只要他對自己的一生很滿足,覺得感恩,他的境界也不遜於持戒一輩子的苦行僧。

大家都有各自的痛苦,大家都有各自的看不開。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關於 中國人稱謂

最近發現有些鄉民在恥笑中國人這個稱謂。

自尊自大云云。


先不論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這種敏感的話題。(但那些恥笑中國人稱謂的人都抱著檢討自家民族的態度,可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往往是很糾結的

問題的癥節是,怎麼會有人恥笑自己(如果認為中國人是台灣人的其中一個稱謂)、或別人(如果認定中國人就是對岸人士)的自我稱謂?

先講後項。恥笑別人國族名稱十分無禮,今天就算有個弱小部落講述其族名意思是「世界主宰」也得點頭示意,再怎樣也不能笑別人祖先傳下來的自我稱謂。

至於前項,若不能笑別家民族的自我稱謂,難道自己祖先傳下來的族名就可以笑?



自我賦名以偉大涵義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而視己民族活動的舞台為天下之中更是想當然爾。

查了一下,中國人一詞為民初學者章太炎先生所提倡,而之所以叫中國人我想大概來自於中國這個延用兩千多年的華人活動領域之稱謂。

漢代始稱中原為中國。說到中原,如果當初章太炎先生比較偏愛這個詞,或許我們現在糾結的就不是中國人而是中原人。


若講自尊自大,為什麼中東要叫中東?  中東是以古歐洲人為本位而出現的地理名詞,安那托利亞高原為近東、阿拉伯一帶為中東、遙遠難知的東方為遠東。

雖然也有西亞此一稱謂,但大家仍然習稱中東,那些笑中國人一詞很自大的人是不是要糾正大家一下?     middle east 這個地理名詞根本是將歐洲本位的意識偷渡給全世界的人。

而美國人 American 憑什麼自稱為「美洲人」?   那加拿大、墨西哥、中南美各國情何以堪?  

再者,中國文化也夠格配當中國這個詞吧!   全世界幾個大文化區,中國就是其中一個文化輻射中心。

儘管中國長久以來一直被外族侵略,在中原稱王立國甚至開新朝代的異族大概二三十吧! 然而,那些異族幾乎都很快被同化,連續將「中國意識」傳續了兩千年左右,憑著這點,中國這個稱號在季風亞洲這個「世界」就是十足真金。



既然是自己祖先對自已的雅稱,全世界都應該尊重,我相信這個道理放諸四海皆準。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味覺的平庸 思想的超脫

http://news.gamme.com.tw/879396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837

第一條連結說美食專家被有機食品的名目唬住,直讚改造後的麥當勞食品好吃。

第二條在檢討人民追求俗擱大碗而導致黑心食品橫流。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其實糊塗一點都不難。

常有人說那些吃X99吃到飽的人很笨,以為自己能夠吃到物超所值。

我的想法是,我不相信那些人真的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們不想太精明。

什麼和牛吃到飽、松葉蟹吃到飽、牛骨湯底隨你加,哪個土生土長的正港台灣人不會起疑心?

只是說,在真相沒有爆發之前,暫時捨棄掉警覺心、享受「爽吔!今天夠本了」的快感有什麼不好?


當然會有人說就是這種該死的駝鳥心態姑息無良商家。

這話得兩說,一來,如果台灣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不改,有多大的立場要求商家童叟無欺?    兩方是對等的,消費者強人所難就不要怪商家走上極端。

二來,良心的飲食環境主要是靠著督促政府立下完整的法規來達成,這個前提做不到,光靠有心人士四處揭弊也無法達致「民眾一怒而安天下」之理想。


就實際來講,我想如果政府真的立下完整的法規來查緝黑心食品與不實廣告,恐怕會少掉很多超爽滿足的體驗。

那不就少了很多小確幸?    

所以我設想某個神奇的機制:消費者在付費前己得知商家用的都是次等、卻能魚目混珠的健康食材,但在付費後卻神奇地忘掉次等貨的事實,自以為真的可以用次等貨的價錢吃到高級食材。

離店前還會在牆壁寫上誠心誠意的推荐文,人生完整了 之類的。

這個神奇的機制要怎麼辦到呢?      可能要問已故的神奇賈伯斯。


為什麼開頭要貼那個有機食品的連結?   因為覺得現在台灣這個想吃得健康、又想貪便宜的社會是個大矛盾。

其實貪小便宜也不是什麼罪惡,只是說有所強求也必有所犠牲,既然不能在健康與爽感之間取得平衡,不妨偶爾騙騙自己人生會比較好過。

味精是個好例子。味精其實就是胺基酸而已,而且是提煉得很純的胺基酸,對身體的危害其實目前沒有研究可以支持。

有人說味精吃多不好,事實上世界上哪個東西吃多會好?  水一次喝太多也可以致死。

說吃味精會口乾舌燥,那或許是體質不適合一次太多的味精,那沒什麼,而且也不過就是口乾舌燥而已,世界四大過敏食物 ─ 穀類、奶類、柑橘類、咖啡因讓某些人過敏起來可沒那麼客氣。

所以說,如果喝不出味精湯跟大骨湯有什麼差別,是可悲還是幸福?


再說遠一點,假設對自生的壽命沒有太長遠的野心,平時也很少外食復有良好的運動習慣,那麼,對某些標榜物超所值的飲食店可以放下多一點心防,因為身體對偶爾一次的大餐體驗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然後享受「可能是假的」回本快感。


近幾年天然最好的論調大行其道,甚至我覺得形成某種「天然 = 好吃」的意識,如開頭第一條連結,每個人聽到是有機食材就讚不絕口,儘管試吃品平凡如麥當勞。

日常中的體驗也是如此。吃到香甜的有機水果就大加讚揚:有機的果然比較好吃;若是有點落漆的水果就迴護:天然栽植的嘛! 沒有那麼甜是正常的。

其實我外公家臭水溝旁自己生出來的木瓜也很甜很好吃,貼個有機商標應該能拿去小農市場賣個好價錢。

(關於有機農作與土地正義及市場供給的關係很棘手就不討論了。單純想反映這種意識型態


以前沒吃過真的愛玉,後來吃到那種店家在旁邊現洗現凝的真品整個失望,爛爛的。

還不如吃果凍愛玉,Q彈有勁。

有人說真愛玉有香氣,關於這點,我的味覺沒有厲害到能吃出冰涼愛玉的香氣,如果愛玉能做成燒仙草或許吧!

若說色素,一年大概吃不到五碗應該不用想太多。



中華帝國傳承三千年?

基本上,對於標題我偏向否定。

雖然常聽人說世界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順利傳承下來,好像很厲害,但中華文化佔了一個大便宜,就是中華文華出現的時間是最晚的,比較可信的商代約在3500年前出現。

但兩河、埃及文明都是從六七千年以前開始算的,湮沒在歷史長河裡的機率大很多。

跟中華文明較近的印度古文明,最古的達羅毗荼文明五千年前出現,四千年前左右開始衰弱被阿利安文明取代,差不多就是中國的夏代。

達羅毗荼文明是真的斷的滿徹底,但四千年前的阿利安文化,也就是梵文文化,難道沒有傳承下來嗎?

基本上印度教就是建立在梵文文化的基石上,婆羅門神話與種姓制度在現代也有很深的影響,還有語言,不管南北兩大系統的印度語都有傳下來,只是英語是其第二官方語言,所以印度人英文很溜,但並非不會講其母語。

還有一個便宜是,在東亞偌大的土地上,華夏文明的高度遠遠超過其他民族,所以就算被外族人統治,馬上就能使之漢化,對漢文化的主體影響不大。

印度就比較衰了,被希臘文明、伊斯蘭文明、英國人侵略過 (早中國一百多年,又殖民 ),這些高級文明都能使印度文化主體產生很大的影響。

希臘與羅馬文明也是,處在歐洲那個文明大搖籃裡,加上文明的腹地不夠廣,原本的文明很快地被洗掉,能存續下來的很少,直到文藝復興始有迴光返照。  

說實在話,中國也沒好到哪去,清代中國人能傳下多少商周的文化?只是經學的傳承以及對國史的重視,使得中國三千年文化有較強的根源感



再來是種族與語言,這兩者是評斷文明傳承的重要指標。

現代的希臘已經斯拉夫化了,而非古代的希臘人血統;埃及也差不多,被伊斯蘭文明同化,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拍語,所以被認定文明的傳承斷了。

反觀中國,雖然仍然是漢人血統、講中國話,但所謂漢人血統是荊楚甌越、匈奴、鮮卑、氐羌、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民族透過侵略不斷地混入中國人的血統所組成的,三千年前的周人跟現代中國人的血統差別,或許不會小於希臘人與斯拉夫人的差別。

所謂華夏血脈的存續,很大的程度是建立在中國人血統定義相對模糊的前提上。若把範圍縮小,比如說河南省一地三千年前的周人與現代人的差別,我相信差距會大到讓河南人不好意思。

但若擴大到整個中國,對於血統的定義必定會放大,大到不能去清楚定義何謂原本的華夏血脈?

所謂五族都是中國人,雖然有點自爽,很大部份也是現實致之。中國就這麼大,即便去掉滿蒙回藏,去計較中國人的血統成分仍是很尷尬的事。 甚至有人提出南中國人與北中國人的DNA有很大的差距,可算是不同的人種


至於語言,如前所述,中國人總是能漢化外來統治者,所以語言的變動相對較小,而中國人使用世上碩果僅存的象形字 (不把日本那半象形半拼音文算進去的話),其字形少變的特性也幫助了語言的存續。

另外,中國的統治與凝聚主要靠著士人階層,類似歐洲的傳教士,而書面漢語與經學之於士人就有如聖經之於傳教士;因為象形字的固定性以及中國人對文言文的重視,使得古漢語的文法與字詞硬挺挺地傳下來,不若聖經一經過翻譯,與歷代字詞的拼音變化,使後人難以回溯古語。

語言的傳承這點,我覺得中華文明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很特殊,有很強固的穩定性,分合有常,主要舞台也很固定,幾乎都在華北華中華南。不像歐洲,最後分裂成幾十個國家。

因為這個特性,有些西方學者將中華文明三千年視為一個延續的中華帝國,說是世上存續時間最長的王朝。

如果是說漢文認同的承續,好吧!   除了元朝那一段有爭議,其他的我認同。

可是那些西方學者,好像是以血脈為準,比如馬其頓王朝、阿拔斯王朝、金雀花王朝等等,這樣一來,很明顯中華千年帝國是個一吹即破的神話,都不知道中斷十幾次了。


我想是因為中華文明太特殊了吧!    所以特別優待。

一來,統治模式與文化認同大概從秦漢以降後都沒什麼太大的改變,外來統治者除了蒙古人,都急於融入漢文化。

二來,儒教的承續,以及士人階層以漢字與儒家思想將所有中國人牢牢地凝結起來,使得廣大的知識分子都自我定義為炎黃子孫,儒家的傳承者。

三來,漢字不易變動,所以即使各地方言不同,其中使用漢字的知識分子也不會自外於漢文化之外,而知識分子又是立國的共礎,上面的人自我認同為漢人,下面的人自也受影響。

第四,血統認同問題。歐洲分裂成數十國,較能清楚定義血統問題,但中國不行。

如果中國很早就走上分裂之途,比如一省一國,誰敢說自己是上古漢人的傳承者? 誰說誰被譙。在分裂的情形下,就會產生如同歐洲各國對於希臘羅馬文化的認知,只敢說受其影響而不敢說自已為其傳承者。

事實上,我相信台灣人離周人血脈很遠很遠了,但我們仍然自認為炎黃子孫,有較強的傳承感,相較之下,法國與羅馬地理相距不遠,血統也同是印歐大家族之一,卻不敢自承為羅馬人後代。













文言文的重要性

最近又在戰文言文了。


文言存廢之辯一般都會爭論文言文實不實用這個重點。

吊詭的是,我發現主張文言實用論很容易挨打,反而棄守實用論會比較輕鬆。

所以非走偏門不可。



我想,就算文言不實用,至少也是美學養成的一環吧!

現在台灣人常常在詬病政府不注重美學教育,導致台灣的美學素養不如歐美日等國家;既然如此,語言教育難道不是美學素養的其中一環,而文言文難道不值得納入國民教育?   

有反文言者說不須要懂文言文也能獲得古代文學裡的智慧。反証這說法太麻煩,所以另外主張:文言與白話差那麼多,白話無法盡得文言之善。

若要舉証,可去請教張大春等家學淵遠的高手。


另有折衷派提出,可將文言文列為國高中選修,讓有興趣者主動去修習。

那麼音樂老師是否要把較難親近的古典樂列為選修、只教基本樂理與現代音樂?  美術老師也有可能被要求刪節掉書法、素描等較難而少趣味的課程。

尚且,為什麼認為文言文應該被列為選修?     

個人認為正是因為文言文比較困難才有必要增加課程佔比,盡量讓學生在面對文言白話兩大領域有對等的閱讀能力。

再想得理想一點,如果真的要向「主動學習」之教育看齊,老師可以視學生程度開現代文學的書單讓學生去讀,然後每週開討論課讓大家交流心得即可,不需要在課本中編排太多白話文學。  

另外,反文言派常常提出「文言毒害論」,說很多經典文章邏輯很弱,而老師也不會提出檢討,這樣不利於思辯教育。

關於這點很明顯是老師的問題。


講完「美學論」,接著「多元論」。

之前的冗言贅句之爭,即便是冗贅得誇張的語句,如「幫你做一個打包的動作」等等仍然有人用「個人的審美與講話方式」來帶過,然後靠盃老人們不應該強加他們自以為是的「語言美感認知」給年輕人,

既然如此,我們常常詬病的醜陋建築也不是我們蓋的,又憑什麼強加我們的「建築美學認知」予上一世代?

若說指正冗言者是「自以為是的美學主張」,那老人們也可以說醜醜的建築是種後現代藝術,年輕世代憑什麼抨擊?     之前桃園黃色小鴨被電線破壞畫面作者霍夫曼都可以用「地方特色」來緩頰了。

要比美學主張的彈性,「地方特色」四個字所能容受的範圍未必小於「自以為是」的語言美感。

總而言之,美感這種事不是老人說的算,「氣度」這種事也不是年輕世代的專利。說老一輩的人沒包容的雅量時,大家對於冗言之指正與文言文教育又有多大的雅量?


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作文的重要性,尤其是論說文,視為培育思想的搖籃。既而,所謂長袖善舞,文言寫就的文史汪洋裡的眾多句型、典故、名句難道無益於思想表達與修飾文章?

說到思想表達,雖然討厭「中文不如英文精確論」,但我承認中文的連綴能力不如英文,造成有時很寫出語義密集的語句。

為了解決這個現象,必須盡量縮短語句以免連綴過長讓語氣無法一氣呵成,這時候就需要一些文言句法、成語和典故應用。 

或是在語氣承轉時欠一個過場接續文氣,這時候經典名句也是不錯的手段。
(漢語化典故為形容詞或名詞、一氣連貫地鑲嵌於語句中的能力有助於增益語義密度與修飾,為英文所不及

認同反文言派對「文言文沙文主義」的排斥,但如果衍變至極端的排斥文言文教育,那打壓文學可能性的人反而變成反文言派自己。



另外,白話文的歷史遠不如文言文,浩瀚文史幾乎都是文言文寫的,漢字文化圈裡的台灣如何能排拒文言教育?

有人說古典文學可以用白話文來教,事實上經典古文坊間早已都有白話注釋。

問題是,論語、詩經、老莊、孫子、漢賦等經典裡的名句散見於中國兩千年文史中,即便是近五十年內的名家寫文也常引用名句,如果用白話文來教文言,就好比教物理不教重要的英文單字與公式一樣,有點無謂。

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義當然可以用白話文來翻譯來教,但如此一來 可能小孩看個金庸小說還要問媽媽「周而不比、比而不周」係蝦毁?

而金庸小說距今才六七十年。  



這幾年台灣很多人主張脫離中國文化的陰影,走出台灣自己的路。有些人因而排斥文言文。

可是看個金庸小說就需要很多文言經典的先備知識了,更別提至今仍很火熱的三國學與紅學。

就算是台灣三百年地方文學,寫的也是文言或文白夾雜,用的典故也多來自中國文史。  

_

綜上所述,不管是日常寫文、表達思想、看文學作品或熟習台灣文史,文言文都很實用不是嗎?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用來承載思考的虛擬世界

我覺得網路上的虛擬身分有個好處,就是承載真實生活所不能承受的激烈辯論。


這幾年打國民黨的行動越演越熾,討論政治的風氣也慢慢上揚,有趣的是,我覺得生活中討論政治的激烈交鋒其實跟十幾年前的景況差不多,甚至我覺得還不如,現實生活根本沒多少人在談政治。

我想阿扁上任那前後幾年,台灣社會激烈對立之戾氣所造成的反感與迴避心態仍然延續到現在,以前我覺得這很不健康,最近我想法變了,認為這是個不錯的「歷史遺產」。

想法的轉變源於現在漸與真實生活分庭抗禮的網路世界。


現在是網路的時代,代表青壯年的鄉民世代正式宣告確立,已經可以預期以後政治人物的力量將依憑於網路輿論的消長。

也就是說,改變政治的先決點幾乎轉移至虛擬世界了,既然如此,何必在現實生活中與不同立場的親朋好友爭吵傷感情?


以前以為年輕人不關心政治,等見識到網路的洪流後才覺得現在參與政治、且有實質影響力的年輕人根本是空前的多。

以往,就算是最對立的2000年左右,現實中為政治爭吵的人仍然算小眾,而且沒什麼影響力,畢竟與己爭吵的只是一般人而已,憑什麼要聽他們的話?   有實質影響力的只有那些在報章發表社評以及有能力引領輿論的高手。

現在FB的堀起,靠著按讚與分享,可以在短期之內捧紅某個名人或名言,也就是說,人人都有機會發出有實質影響力的話語,門檻大輻降低。

另一方面,網路不像媒體,不管某政黨再惡質總有黨媒美化與護衛,抗衡撻伐輿論;而網路世界不同,只要某政黨不得人心,馬上惡評如潮,如紅藻汙染般一下子瀰漫整片平台。

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在短期內達成決定性力量去影響政治,如洪仲丘事件與佔領立法院,現在政府已很難用媒體去分化群眾意見;壞處是,對比於以往,現在的人面對的已不是現實生活中少少的政治熱衷者,而是一下子一面倒的網路輿論,所謂三人成虎,現在比較無法堅持自己的反對聲音。

台灣不是很討厭一窩蜂嗎?   我覺得網路的崛起帶來的就是一個容易一窩鋒的輿論環境。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常常按讚的年輕世代。



總而言之,網路力量的堀起十分完美地解決了憤青的兩難,在網路上只要匿名就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網路戰線的影響力又能如諸侯之劍般傷敵無數 (如果是輿論名家就是帝王之劍了),日常生活的爭吵只是匹夫之劍,每天吵吵吵,又能改變幾個人?

另外,筆戰是優於口頭辯論的,筆戰更為周全而少變因。

所以,思想就交給虛擬世界,然後在真實生活裡合諧做人。


有些時候,大家仍然必須以實際行動去護衛自己的政治理念,比如上街抗議,但除非是抗議的領頭,基本上上街抗議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交友,台灣一般人都有包容立場的雅量。

假如看到別人上街抗議就心懷不滿也太靠盃了。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九把刀三千字告白文 觀後感

最近九把刀跟長跑十年的女朋友分了,才終於看了這篇名文。


我覺得九把刀不同於一般偷腥者的冷處理、在第一時間內寫出告白文是件好事。

不敢說九把刀的告白文是真的自剖懺悔,或是九把刀以其應對大眾之自信、賣直邀肯定的停損止血文。不管怎樣,九把刀開啓了對話模式,與一些供人窺測其心理的資料,而且九把刀在文中警告後續造謠者不要太過分,這種「落水狗的自衛」利於保障犯人人權,也平衡了一面倒的撻伐。


有人說九把刀的善後處理比成龍還過分,我想是因為這個 ↓

九把刀在受訪時更進一步表示,其實和周亭羽切割是很「不得已的選擇」,因為「我喜歡2個人,但一次只能跟一個人在一起」,只是礙於必須符合社會以及女友期待,所以不能2個人都要。而他另說明,其實早在劈腿一開始,和小三就有共識「雙方是沒有未來的」,不過錯誤已經發生,往後只能想辦法改過,最後又一肩扛下所有不是,公開表明錯不在周,是自己背叛和辜負了女友的信任。

說實在話,哪個偷吃的人心裡不是這麼想的?   

沒有「兩個都想要的」想法,怎麼會偷吃?  「礙於必須符合社會以及女友期待」也是事實,不然可以直接分手。

講出實話不會使當事人變高尚,但也不會更無恥。     


以應對公眾的面向來看,我覺得九把刀講那席話很有種

而若顧及正牌女友小內的想法,個人覺得九把刀的應對及其三千字告白文很傷人。

感覺九把刀最叨叨念念的人不是小內,而是周亭羽。



以前認為那些說自己跟第三者只是玩玩的偷腥者很賤,卻沒想過如果像九把刀一樣承認自己的確很愛第三者是否會傷到正宮的心。

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者雖說漂亮,也非女神等級,甚至還有網友以圖片比較証明小內比較正。 (鄉民的正義 ? ?

假設周亭羽是女神,小內或許可以用「男友只是貪圖美色把持不住而已,那並非真愛」來穩住自己,可是看情況九把刀是真的很欣賞周亭羽,並非視覺上的膚淺,再加上兩人沒有婚姻與小孩束縛,小內可以依憑的並不多。
(九把刀還在告白文裡坦承有一段期間裡心裡沒有小內


一切都是不負責任的腦補。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所謂談政治

感覺這幾年關心政治漸漸變成政治正確的事,不關心政治的人漸漸被打入「不會想」的順民之流。

十年之間風氣大變。

有些人不是不關心,只是排斥跟朋友談政治,這可以理解,畢竟談政治真的會傷感情;事實上,生活中也少有人談政治,頗尷尬。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談政治是種健康的活動、是公民的義務,害怕傷感情並非好理由。

事實上這幾年滿流行一句話:「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深受政治影響,如何能不牽扯到政治?」

生活之外,文學、歷史、藝術、校園等等,都可以替換。

論調是沒錯,問題是,跟該不該談政治無關,這回覆跟要求是合榫的嗎?


我覺得可以分成三種情形來講。

第一個情形是量的問題,提出要求的人只是希望某人不要一直講政治,很煩!  而某人卻以為說煩的人是想迴避政治的價值,是種駱駝心態,兩方認知沒接到軌。

第二個情形,雖然沒有人可以否認政治影響生活很多層面,甚至連生活中的常用語都受到政治形態的影響,比如 日據 / 日治;大陸 / 中國 / 內地;台語 / 閩南話。 所以怎能不牽扯到政治呢?

但這並不代表深受政治影響的人們不能迴避討論政治,此二者並不抵觸。

就好像世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錢,生活用語也難免會帶出金錢價值觀,比如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買不到靈魂等等,可世界上仍然有些嫌惡銅臭的人想迴避討論理財之道與經濟理論。


拆解到第二道防線基本上已不宜再談下去了,若真的很想鼓吹親朋好友談政治,就得強硬主張 ─ 生活中受到政治諸多影響,人們應有義務積極地討論政治。

講到這個就很嚴肅了,想避戰的會低頭啜飲飲料、滑手機,覺得不耐煩的會把飲料推到一邊,準備開戰。



個人認為討論政治是很重要的事,不過要說服別人去討論政治實在太麻煩。當然,如果他們能夠被「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深受政治影響,如何能不牽扯到政治?」這句話輕易地「點醒」是最好不過。

個人認為啦!  因為網路已漸漸成為社會輿論角力的主戰場,成為社會中堅的青壯年甚至老年人也都會關注網路動態,加上社群揪團的機動性越來越強,虛擬的我影響政治輿論的能力遠大於在生活中去催動別談論政治。

所以其實是沒有必要硬要跟不想聊政治的朋友聊政治,必要性不大。

何況,很多不想談政治的人不是因為不想談,而是怕傷感情,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是聊不聊政治的問題了,而是要不要主動在網路上跟他開戰的問題。




關於文化沒有本土化

http://udn.com/news/story/7549/846484#discuss

罵商家、罵單位、罵商人都很容易,但歸根究底,民眾自己才是一切禍源的來頭。

除了咖啡這個例子,這十年來台灣越見流行的賞櫻文化也是忽視本土文化的例子。

賞花是一個很值得培養的文化底蘊,而如果台灣人真的很重視「文化多元性」的話,為什麼要學日本人?

原住民會不會賞花我不知道,我知道華人傳統上賞梅、賞菊。

如果不想被「漢文化意識」牽著鼻子走,堅持要走出台灣人的路,個人認為比上述三種花好看的也不在少。

比如台灣櫟樹,好看、多變、富季節性。

全台灣各個觀光景點都在瘋植櫻花,怎麼大家不覺得這是種盲目的跟風?   沒主體性、不注重傳統及自然植被景觀。


關於花,最近才知道原來以前台灣人過媽媽節是送傳統上象徵母親的萱草,也就是金針花。但因為母親節是西方的觀念,所以也有人送康乃馨,形成中西二元並存的景況。

結果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原來台灣曾有過金針花、康乃馨並呈的媽媽節?

所謂多元性,如果沒有對自我文化的矜持,往往被多元性害到,被外國的「元」幹掉,又變回一元,同時又降低全世界的文化歧異度。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鑽戒文化對想像力的扼殺

參考:
http://mrjamie.cc/2013/03/20/diamond/

結婚買鑽戒已成為約定俗成。


個人覺得很諷刺。

雖然鑽石的切割、透明度及顏色都很重要,不過切割與透明度一般人不懂,而鑽石的顏色通常都透明的,有顏色的極貴,所以大家講到鑽石普遍只會過問其克拉數與價錢。

這種「講究」跟喜歡掛超粗金項鍊的老人有多大差別嗎?

差別只在鑽石看起來比較夢幻,而金條整個很「實在」,非常 down to earth


寶石世界裡,光是常見聞名的就十幾種,且知名的寶石通常都會被附會一些特質與內涵,形成頗豐富的詮釋領域。

如果沒有鑽石,喜歡東方文化的人可以買古玉或水晶,想代表女方的內斂可以送琥珀、珍珠;想襯托女方的典雅可以選祖母組、青金石;想突顯女方的熱情可以考慮紅寶石。

有這麼多的講究這世界才算完整吧!  事實上以前的世界本來就是這麼精采,鑽石在定情物市場奠定霸權僅僅是上個世紀的事而已。

鑽石霸權逼使所有人苦哈哈地在商人炒作出來的高價市場裡討價還價。

以同樣的價錢,明明可以選擇更多樣貌且分量足的珠寶。


尚且,為什麼非戒指不可?

本來華人就沒有固定於某種形式的定情物,講究的大概就是一種以貴重物品許定終生的心意。

古代有夫妻將玉飾斷為兩截,各持一邊做為定情物。

想法非常地簡單,卻是戒指所做不到的生動寓義。

如果大眾捨棄戒指這個框架,定情物設計市場會有創意大爆炸;也或許不會,畢竟越是重要的事物越是仰頼經典,但至少定情物可以多出幾款經典式樣,而非一定就是戒指。
(戴戒指會阻礙手指血液流通,有時還會拔不下來。手環、耳墜子、項鍊、佩玉不都很棒嗎?甚至是刺青,刺了就是一輩子,或是後悔一輩子。許定終身之信誓之重恐怕莫此為甚

被鑽戒束縳住就如同情人節只能送紅玫瑰,徒然浪費了其他花朵的美麗以及選配花語的趣味,非常非常非常的呆板、無聊、沒心思。


說到花,最近才知道原來以前的媽媽節曾經雙花並茂,一種花是華人象徵母親的萱草,也就是金針花,一種是康乃馨。

到了現在,要不是看了介紹植物與文化的冷僻專書,壓根不知道曾經有過送金針花的媽媽節,明明才幾十年前的事而已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台灣喊多元化不知道喊多少年了,可惜現實往往現實,常常所謂的開放也不過就是迎進強勢國的文化而已,其他國家的文化在台灣著墨甚少。

個人覺得,開放以致多元的完美狀況必須建立在國人對自己文化認同感或依頼度很高的前提上才能達成,不然開放只會加速「被強勢文化同化」的窘境,世界更趨單調。

當然現在要說不開放也不可能。


常有論述說老一代的保守心態限制了多元化,個人覺得在很多情況下那些死守傳統、抵住開放大門的老人才是英雄,替世界維持文化歧異度。

反而,多少人想過鑽戒這種外來文化把世界搞得多無聊?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約會 戀愛究竟是什麼呢

http://www.dramaq.org/date/ep1.php

感謝 李綉菱大大推荐

約劇開頭很怪,也沒什麼吸引力,屬於倒吃甘蔗型的;中心主旨大致是 快樂未必等於愛情 這種不算少見的探討,厲害的是編劇可以用少少八個主要角色交織出:不會讓人特別感動,而是腦筋快速翻攪、感受十分莫名的一波波奇葩高潮。

編劇另有名作王牌大律師,品質有保証,而看完約劇後覺得,約劇根本不用靠王牌大律師背書,反倒覺得王劇只是主菜前的開胃菜而已。

另外,主題曲滿好聽。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關於慈濟

本來是想為慈濟講話的,不過最近慈濟被爆出帳目不清,這一點根本上撼動了很多分辯反駁的立論基礎,而且,如果慈濟真的隨便動用捐款,那我也無法挺下去了。 (不過慈濟的醫療事業應該還是值得肯定

一切的重點都在於慈濟的帳目這一點,其他的過錯個人覺得都屬次流,還不致於會動搖我對慈濟的擁護。

以下是以站在替慈濟講話的立場寫的分辯文。


首先,關於最近吵得很熱的內湖案,支持慈濟方的人主張慈濟買下那塊地時已是水泥舖地的地方,根本沒有破壞環境這回事。

然而,問題是內湖那塊地本來就是保護區,也不宜開發,以前會變成水泥地是個歷史錯誤,再怎樣也不能將錯就錯。  ( 不過如果之後政府仍然讓水泥地保持水泥地,不做處理,那還不如給慈濟建設算了,至少還可保証一大片綠地

站在慈濟的立場想,換作任何人花了十三億買了一個地方卻只能讓它回歸自然,都會心很痛吧!    而且這十三億是三十年前的十三億,代價實在太大。

如果當初慈濟真的單純地以為買個已被破壞的地方做園區不會有任何問題,那我可以理解為何慈濟會有「我執」,因為認賠了事代價太高。

若說慈濟高層在三十年前認為社會大眾不會想太多,想要矇混過關,與官私通,那他們現在落入困境只能說他們活該


其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批駁有以下三點:
第一是慈濟壓迫媒體,這點我相信,以其信徒之廣絕對能給予政界與媒體業壓力,而這個真的很不應該。
(來自黃哲斌在臉書上的親身見證以及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blog/aboutfish/20150225/5719

第二,有人說慈濟在收募捐款時變得很傲慢、或是有人在慈濟待過後變得很勢利等等,這個我不知真假,或許有可能吧! 畢竟慈濟太大太老資格。

這可受公評,也應改進。

第三個是證嚴上人對魏應充的包容,甚至幫他漂白,因為魏應充是慈濟的大股東。

庇佑股東之事,我覺得這個是種悲哀吧!    因為慈濟不算單純的福利事業,也講究企業的經營與持續,根據某文章,全台的捐献也不過佔慈濟總收入的10%而已,而牽涉到俗世的經營,大概也很難不腐化,畢竟企業的延續得看錢的眼色,錢的地位不再賤如糞土。

要做營利事業,就得迎合股東,所以會搞榮譽董事制度、搞救災宣傳等等,利用人的虛榮心與曝光度賺得更多的善款與資助,難道一定是壞事?

以下相關文章
http://rolandchen.pixnet.net/blog/post/85556902-%E4%BA%AE%E4%BA%AE%E7%9C%8B%E3%80%88%E6%85%88%E6%BF%9F%E7%9A%84%E7%9C%9F%E7%9B%B8%E3%80%89


有新聞拿一些刻苦的宗教團體對比慈濟,說人家真的用每分錢於需要救助的人。

這麼說不公平,如果慈濟一開始就那麼「刻苦」,要怎麼發展出龐大的救助體系? 還跨越至三十幾國,而到了今天,慈濟已能多方經營來支持自己擴充至醫療、傳教、出版、教育、回收等領域,難道還對不起那些捐款人?

刻苦地救助人很偉大,壯大自己的事業以完成更大的成就也不遜於前者,講得現實一點,以數據評價,後者的功業還大得多。

當然,現在慈濟腐敗了,如果連帳目流向都亂來的話,慈濟這個品牌可說是徹底黑掉了。



以下是對一些比較次要的攻擊的分辯。

一、有人說台灣沒有慈濟,善款自會流向別的社福團體,無慈濟沒差,問題是,慈濟早就不是一個光靠捐款的社福團體了,慈濟是很有組織、深入各領域的龐大企業,學校要收費、醫院也比照一般、書也要花錢買。

而且,慈濟現在是捐款的一大收受方,約佔三分之一,去掉這個收受方會有多少社福團體去競爭?   而這些團體在競爭時難道不用耗費人事與營運成本?  而人民要不要監督他們?

大而單一的慈善機構可能會有腐敗的風險,但也有降低競爭成本的好處,人民需要監督的對象也較少。

二、關於靜思堂,我覺得,慈濟要蓋自己的「宗廟」是他們的自由,只要他們不要隨便挪用善款,依照信徒的捐款意願來撥款 (捐款如果在捐款單上勾選建設這個志業,錢就會被應用於一切建築事業,包括靜思堂),即使靜思堂蓋得無比華麗別人也沒置喙餘地。

重點還是在捐款的應用上有沒有亂動手腳。

三、有人分享,說親人捐了一輩子善款,最後身體不好求助於慈濟發達的器官捐贈體系仍然需要錢,氣得親人大罵慈濟勢利。

雖然很現實,但如果捐款人都可以無償要求慈濟給予器官移植救助,那慈濟的器官捐贈體系大概不用做了。器官捐贈過程很耗錢,如果慈濟要搞全免費,要花多少錢?   慈濟的醫院難道不怕虧損?  

其實在慈濟的號召下,有更多的大體可供學生實習,有更多器官可以捐贈,聽說還比較便宜,這些都是大功德,慈濟做到這種程度已是難能可貴,還要靠盃什麼?

以下相關網頁
http://mybmdway.pixnet.net/blog/post/38888251-%E6%88%91%E7%9C%8B%E3%80%90%E6%85%88%E6%BF%9F%E7%9A%84%E7%9C%9F%E7%9B%B8-%E3%80%91%E4%B8%AD%E7%9A%84%E9%AA%A8%E9%AB%93%E6%94%B6%E8%B2%BB%E6%B5%81%E8%A8%80

http://www.tbmtsa.org.tw/act/act_15.htm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628183

有人說慈濟可以設定信徒捐款到某個程度就可以享有醫療優惠,比較有人情味。問題是社會會怎麼看?   應該會覺得慈濟很卑劣吧?    利用自己龐大的事業幫助自己募款,到時候一定出現一堆排擠論。


四、有人靠盃慈濟援助國外是在捨本逐末、親外疏內。先不說慈濟早有規劃捐款流向的制度,國內歸國內、國外歸國外,就算沒有這麼做,難道慈善事業還分內外親疏?

台灣比之第三世界,誰比較需求孔亟? (捐給日本那麼富有的國家都68億了,還在靠盃慈濟? 而日本政府後來承認很多捐款都用作他途,台灣人也沒什麼反應,新聞小小,無風無浪,要是大陸、韓國,台灣社會怎樣?  



五、在救災時以圖示或文字宣傳佛教。
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0/02/blog-post_12.html

我覺得比起基督教系動不動有意無意地恐嚇別教信徒,慈濟之罪仍算極輕。 尚且,慈濟是援助方,權利上他們宣傳自己站得住腳,還在災區蓋了兩座教堂,而在國外,於印尼蓋了清真寺,盡到了尊重別家宗教的心意。

反觀台灣的基督教、天主教,有這種胸襟嗎?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1481

六、有說慈濟中可以「買官」,根據下列網址文章,應該是捐款多者可以得到一個「榮譽職」,並無實權。

此做法或許是為了榮耀有能者的大愛,或許是利用人的虛榮心來拉高捐募,見仁見智。

http://uosanwen5439.pixnet.net/blog/post/95712580-%E3%80%8C%E6%85%88%E6%BF%9F%E3%80%8D%E9%82%A3%E4%BA%9B%E4%BA%8B%E5%85%92


七、靠盃找慈濟人助唸要錢。

助唸本來就要花錢,而慈濟把助唸做為一個事業錯也沒什麼錯,沒人規定搞募款的企業一定要免費助唸。

不過,換個角度想,為了企業觀感我覺得可以培育信徒免費幫人助唸,不然在死生大事堅持收費真的很傷形像

八、說慈濟募捐有一定額度,不可太少。這只要看慈濟的捐款明細網頁就可破解,很多都百元以下的,也有人出面駁斥了。
(但也不排除有部份慈濟人傲慢待人  http://www2.tzuchi.org.tw/report/index.htm

九、靠盃賑災穿制服作秀。 紅十字也有制服,這並沒有什麼,而且募捐也是種事業,需要競爭,就算有些許作秀出風頭等情事,只要別太過分都可以接受。

網上有人反映說慈濟人只會做秀,媒體走了人也走了,但也有人出面反駁說所見不同,大概是慈濟人的良莠不齊。 還是那句話:樹大有枯枝。

十、藍裙子要花百萬。相關澄清以下,裡面也有講到上面提及的榮譽董事制度及捐款分類等事。
http://npost.tw/archives/16153


十一、大愛台的宣傳很噁心。如果覺得噁心就不要看,沒什麼好靠盃的。今天就算慈濟要建立「慈濟教」、並強力宣傳,仍然不是一件值得靠盃的事,台灣有建立宗教的自由。

十二、販賣証嚴上人「佛像」。跟上述相似,在台灣搞教主崇拜並不違法,只是說教主崇拜很令人噁心,所以慈濟才要急著否認。若實質來講,崇拜兩千年的那個人跟崇拜現代人兩者並無什麼差異,比起來,後人的偉大也未必遜於前人。

這件新聞的要點是材質問題,如果買賣時騙人家是用高等材質做的,那就是詐欺。



最後,有網友說很多挺慈濟的人常用慈濟的功業來合理化他們的過錯。

我覺得,應該不是說合理化他們的過錯,而是面對慈濟的功業,如果只因其小過小錯而全面否定她,台灣一個國際規模的慈善事業可能就會被毁掉,那不是很可惜?

慈濟沒了,可不一定有第二個慈濟補上來。

討厭慈濟是個人自由,可是輿論可以毁掉一個事業,那就不是個人自由的範籌了。


樹大有枯枝,甚至還可能爛根,比如貪汙善款。 但如果這棵大樹可以救,我還是希望她救得回來,繼續生長下去。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囚徒健身

本書在運動員、教練、明星光環以及講究科學、速效、簡易的高彩光譜中畫出一條脫俗的灰階色調。

市面上暖亮系健身書充斥,師哥美女笑顏招手的正能量涓滴成河,可惜眾書在陳列架上一番布局強調後,滿溢營造用心的結果就是誠品式的庸俗;相對地,《囚》書作者之絕劣出身反而順應了行銷學最「硬」的破壞式創新,且在說故事比賽裡更是別開生面,話題性十足。

在這個追求生存以上的無奈社會裡,作者捨棄健身室琳瑯滿目的器材,克難中尋求自足的囚房健身好巧不巧地投射出,牢籠於辦公室的廣大白領苦悶;也有意無意地契合,閒逸時一杯咖啡之輕的減法哲理。

更令人佩服的是,在健身書領域裡,置入監獄那最man最悍的氛圍堪稱神來一筆,瞬間激發讀者的雄性激素。在睪固酮的推波助瀾下,粒粒分明的肌肉突然變得很有說服力,畢竟,在黑暗凶殘的監獄想像裡,傳說沒有極限。

切入點如此精準到位,這已不只是健身書了,一眼入魂,這是行銷。

本書還有一點值得佩服。所謂在商言商,在理講理,總會有人不服你。迥異於一般主打科學的健身理論,本書以失傳技藝、生人勿近的囚犯傳承為依據,面對苦練無效的質疑,作者只需嘴巴咬死,左手謝謝右手指教,相信以作者十八年的牢獄經驗,面對各方挑戰都是游刃有餘。


擦亮你的眼睛,本月健身書行銷典範,壞壞上市。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日本人的過度禮貌

https://tw.news.yahoo.com/%E6%97%A5%E6%9C%AC%E5%A5%B3%E8%87%AA%E7%88%86-%E9%80%993%E7%A8%AE%E6%83%85%E6%B3%81%E9%83%BD%E6%98%AF%E5%AE%A2%E5%A5%97%E8%A9%B1-081750148.html


關於影片中日本女星自白日本人為了禮貌常常言不由衷,我想超級親日知日的台灣人應該是人人皆知,而且也頗能諒解,還不至於要用偽善來醜化別人的好心。

因為服務業的關係,我真的見識到日本這個民族家教有多好,是東亞諸國中知禮程度平均起來最高的,比如說,當服務生講話時不少日本人會停止講話注意別人說什麼,極尊重人。

如果只比較男生,日本男生大概沒什麼好挑剔的,中規中矩;至於日本女生,過度禮貌的情形就屢見不鮮了,當中自然包括影片所述。其實那還算很棒,貼心的表現並不會給人困擾,令人尷尬的是那些走可愛風的美眉與極度有禮的貴婦,讚美聲不絕於耳,幾乎每做一個動作就一句「死勾以 ~~」,兼且表情生動,只差沒拍手的姿態。

我所指的過度禮貌就是指那些日本女生。大概一二十組日本客人中會遇到一次吧!   感覺沒有很高,但相比別國,別國可說是 0  吔!


說到禮貌,我覺得台灣在東亞諸國中應是最適當的,不像大陸那麼粗魯,也不及日本之過頭,而韓國,不太了解他們,畢竟接觸機會太少,惟一肯定的是台灣的女權比他們大。

台灣要向日本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像是注意別人說話這種禮貌就超棒,只是對我來說,如果要兩方國情互換我絕對抵斥,禮貌上些微的不足還可以忍受,像日本那樣溢美之辭充斥生活大小事之中實在很煩。

有人說日本文化偽善什麼的,個人認為不能這麼說,除非,若說是日本的文化會導致偽善,這我就不予置評了,因為是個大題目。



補充一則,聽老師說日本人在搭電車中是幾乎不講話的,很靜。台灣則沒有這項規矩,只要別太喧嘩講話是天經地義的。

對於這點我不同於一般的評論說日優於台。

原因很簡單,優劣難以相權。不講話固然電車很靜很文雅,又顧耳膜,可另一層面,卻剝奪乘車人打屁的快樂。

我會選擇講話的快樂。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無為的前提

老子的老師說,老子講無,而莊子講去無。

意思是說,老子主張去掉對有的執著,但莊子更進一步說,如果執著於無,也等於是一種有,還不夠灑脫。


葉問 2裡,甄子丹對好鬥的黃曉明說:能打有什麼用,我老了你隨時都可以打倒我。

與此對話之精神相似的思想在中國佛道界常見不鮮。

而呼應第一段,爭第一為何沒有用? 爭第一很爽、很炫耀啊!  年輕時不爭第一老了也一樣不能打啊!   有什麼差?


還有一種常見的佛家故事,得道高僧視凡人的珍寶為糞土,使人大徹大悟。

可是為什麼珍寶一定要是糞土?   視珍寶為珍寶不是很開心嗎?


我覺得這些故事都把「前提」忽略掉了,只顧著「去有」,而沒有說明為什麼要「去有」,然後這種故事就變成一種對「無」的執著。

之所以要去掉名利慾望,是為了避免名利所引起的煩惱與執著,但如果對名利的執著沒有很嚴重,為何要捨棄追逐名利的快樂?   難道去掉慾望之心不需要付出努力嗎?  難道不會痛苦嗎?

另外,如果自己心甘情願接受追逐名利所帶來的困擾,比如運動選手對運動傷害的覺悟,那也是一種灑脫。

倒是一心規勸別人放下名利之心的人,難道不是一種執著?    沒搞清楚別人的故事,一心要去有,反而會落入堅持無的有。





關於二二八

http://www.nownews.com/n/2015/03/01/1618132

最近柯P的致辭,以及各地破壞蔣中正銅像又為二二八拉了一波高潮。

雖然我不贊同破壞銅像這種事,但以柯P致辭為例,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那些人那麼憤怒,設身處地想,換作是我可能也會如此。

對於蔣中正銅像,我的想法是,校園內的銅像應該移走,頼清德說要研議移走校園蔣中正銅像我深表贊同。除此之外,我覺得孫文銅像也應該移走。

總之,政治肖像不應該出現在校園內。而在公共空間,還是該保留幾尊銅像,畢竟那是歷史遺痕。


大家都知道蔣公神話的洗腦遺毒,可是絕大部份的人卻沒去圍剿「孫文神話」,真要說起來,個人覺得蔣中正還比國父偉大,孫文沒有出現,歷史絕對會出現第二個國父,當時比他有實力號召民眾的能力者也不在少,何況十次革命中,孫文的作用多僅為宣傳家與籌資者,並非指揮者。

最重要的是歷史對孫文的評價很雜,並非如國民黨宣傳地那麼光彩。

國民教育都會教學生說,孫文陳李鴻章萬言書不被採用憤而搞革命,塑造出有志青年深感上位者之昏庸而投身革命的形像。

可是細觀萬言書,個人覺得李鴻章不理孫文合情合理,因為幾乎通篇陳腐,有用的實際建議或許只有「加派青年去歐美學習農政」。

反而,如果沒有蔣中正,未必會有第二個能人把整個中國統一起來,並動員全國對抗日本侵略。(但蔣中正很大程度靠蘇聯幫助,而抗日時,因為僅僅十年準備期,其實也整備不出夠強的陣線,不然蔣中正也不會以拖待變

當初國父交託給蔣中正的是一個爛攤子,革命同盟己四分五裂,唯一有實力的遺產大概只有黃埔軍校,而黃埔軍校的校長就是蔣中正。

蔣中正有大過,也殺了很多人,但跟他的功比起來,蔣公未必不是偉人。


言歸正傳,雖不贊同那些執意破壞銅像的人,但也不覺得怎樣,畢竟恨意難消,而且蔣公銅像超多,達數萬個,一天銷毁一個都要花一百多年才能鏟盡!

然而,重點是,個人認為「破壞銅像 = 討歷史正義」是偏差的想法。

正義是靠導正輿論來達致的,怎麼會是靠破壞銅像來達成?    我認同應該修改蔣中正旁的偏頗碑文,那是對的,可是每次都把力氣花在破壞上,根本走歪了路線。


更不爽的是,台灣輿論自己也十分偏頗。

台灣主體輿論動輒把正義大旗搬出來,可是對日本那個國家,雖然他們幾乎每年平均一兩次冒犯台灣,諸如祭拜一級戰犯、發言否認以前的過錯,還有更囂張的購島、衝撞我國漁船等等。可是主體輿論只會每年檢討二二八,相對地,日本對台灣的傲慢卻引不起太大波瀾。

之前購島時竟然還有名嘴緩頰說那是日本政客的政治算計。 政治算計算到自家領土了還跟他們客氣什麼?    那大陸、美國的政治算計還少過嗎? 怎麼就不緩頰了?   台灣的正義與愛國心遇到日本總是會低頭。


台灣輿論對日本的「包容」導致當初購島時有知名媒體人竟然敢在臉書大胆的「只痛批大陸不理性,卻完全不論日本的挑釁」,結果被人找碴,最後也只能搬出「每人想法不同」此類的爛理由。

這種事要是發生在韓國會怎樣?   如果有南韓人「只痛批北韓人不理性,不論日本人動獨島手腳」會怎樣?   應該被公幹到死了吧?

購島時,一些大陸藝人憤而不去日本宣傳電影,一時之間日本商品售量也大輻滑落,逼得日本企業主規勸政府不要硬幹,而台灣,一點影響也沒有,預定的日本商場也如期開幕,廣大的憤青們突然「理性」起來,積極地痛批大陸不理性,積極地嘲笑馬英九軟弱示威,上演最諷刺的「轉型正義」。


而且在台灣,不只購島事件,很多憤青都可以對日本任何冒犯做到: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卻一天到晚對國民黨以「正義」之名大肆撻伐。

還有人一天到晚罵人奴才,口無遮攔,卻對日本一聲不吭。   依他們的標準,他們其實也頗入奴才的型格。


國民黨當然有錯,當然無恥,當然有洗腦,批他們是應該的,可是想想日本,他們沒有洗腦台灣與其國民?   幾乎每年都有日本政治官員「否定前非」、常常冒犯台灣,難道他們就不可惡?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憤青,滿嘴「正義」的憤青,可以對日本人的冒犯一聲不吭?

台灣最喜歡罵共黨五毛,可是假如那些對日本一聲不吭的人被五毛們發現他們的小辮子,用「奴才」還敬,我很好奇兩方一旦開戰誰會比較吃虧?  

應該是不分軒輊地狼狽吧!


現在台灣的社會對國民黨幾乎達到人人喊打的程度,卻仍有很多人呼籲要「懂得」向國民黨討正義、要「懂得」對抗國民黨的洗腦、要「懂得」教訓國民黨。

別鬧了,每年二二八紀念日、或大學的人權法治課幾乎都會用白色恐怖做檢討、六都選戰也用選票教訓國民黨、網路輿論對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地羞辱、學生可以攻佔立院幾星期。
(然後被起訴還靠盃不民主....  最好攻佔國家重要機關可以不被起訴,當時的情況攻佔立院是不得已的自力救濟,但如果堅持起義人士不該被起訴那就會喪失高度

另外,城中警長被包圍被罵只能呆呆地被人罵、總統被人號召丟鞋也可以沒事。

台灣在對抗國民黨、對抗政府還有什麼不「懂得」?  現在這個情況反而要「懂得」替政府說話比較難能可貴吧!

而洗腦說更是諷刺到了極點,台灣這種勢態還叫什麼洗腦?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洗腦洗得這麼失敗的?  但還是有人一天到晚說台灣人被國民黨洗腦了。
(怕被洗腦就去圖書館,看日本人的迫害、國民黨的迫害、反國民黨人士的偏頗、反日本人士的偏頗、反民進黨人士的偏頗,全部都看,世界上不是只有國民黨會搞洗腦

台灣人比較像被日本人洗腦吧?  

眾多的憤青,明明懂得正義兩個字的價值竟然可以對日本首相祭拜一級戰犯、日本法院駁回慰安婦求償、購島、首相否認二戰前非、拒絕返還台籍日本兵牌位等事做到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 「三不原則」。






台灣之光與文化行銷

http://lb-apserver-cdn-1615039105.ap-northeast-1.elb.amazonaws.com/opencms/m/review/detail/index.html?uuid=046b01ea-b919-11e4-b0ba-ef2804cba5a1

為什麼要讓世界看到台灣?   簡單來說,或許是台灣很小、能見度很低吧!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但想到某天某主管的一席話。

主管說,這一兩年很紅很勵志的江振誠與他是舊識,而吳寶春未成名前也曾跟他接觸過......

能認識名人真好,用名人開場特別聚眼球呀!


主管說江吳兩人值得敬佩,但他們的名氣來自外國人的肯定,是虛的。

主管說文化的根很重要,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別人才會認同你,比如中國人去外國難道賣咖啡嗎?   當然是賣茶。

回家後就在想:文化的根有那麼重要嗎?

今天一個法國藍帶廚師在台灣賣藍帶叉燒飯,跟道地港式燒臘店競爭,我覺得外來的未必會輸給道地的。

又比如台灣人去歐洲賣蚵仔麵線跟義大利佬比拼義式生蠔麵線,誰會贏?  先不要比誰懂麵線手藝,光比 Taiwan 跟 Italy 兩個字台灣人可能就先死在起跑點了。

Taiwan 係瞎碗糕?

台灣在歐洲只紅過珍奶,但紅在珍奶這百年不世出的智性成就,贏在天才至極的搭配,跟台灣的根啊文化什麼的沒什麼關係。 ( 珍奶跟台灣的根有什麼意象連結嗎? 粉圓跟奶茶是什麼百年傳承工法嗎?



有人說台灣人總要外國的肯定才知寶貴,是一種悲哀,以前我也這麼想,最近則改觀了。

台灣對自己沒自信當然需要別人認證,而面對幾乎什麼都強過台灣的歐美日,台灣會沒自信也沒什麼。

看看日本,如果他們沒有打敗過歐洲列強以及二戰後的經濟大爆發,日本人面對歐美難道會有自信?   

何況,儘管日本已很優秀了,還是有很多日本人崇洋媚外。

所以我覺得爭取強國的肯定是必要的 (或是再一次經濟起飛,或單挑幹爆美國當世界盟主),有朝一日當台灣的肯定多到足以使自家篷蓽生輝,台式法國麵包或許也能使巴黎人買帳,那時候自然就不用太過在意正不正統、有沒有根這種問題。

比如說,之前東京成為全世界三星主廚最多的城市,歐美饕客對日本這個品牌會有什麼看法?

所以我認為名氣跟文化一樣重要,並非追名就是俗,細究文化的根就是最高義。


以此類推,對於泛濫的台灣之光當然也不須太過反感,因為國家自信就是靠那些台灣之光掙來的,台灣之光越多、打敗越多歪國人、國力越強,台灣人推銷自家產品就越有利。

這麼講或許有些偏激,除了爭名求勝,培養文化深度也很重要,比如台灣這幾年在美食品牌的塑造上還是有些成績,至少在大陸與東南亞台灣是個品牌。

應該說,兩者相輔相成,國家招牌越亮,在推廣自家文化就越順利,至少國名人家不陌生。



這幾年林書豪成為鄉民最愛酸的對象,託媒體造神之福。

關於造神,我覺得呼應國民的自豪感沒什麼錯,看到林書豪立足美國籃壇總是開心的,不過林書豪的造神真的太過頭,動不動就  帶領湖人芭拉芭拉。

想講的是,林來瘋時有人說:美國人最好是會管林書豪是哪裡人,不要再自爽了。

單單一個林書豪當然如此,但如果有十多個台裔高手在NBA發光發熱我想美國人就會對台灣青眼有加了。

到時順勢推銷HTC與LUXGEN也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