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多元史觀不代表可以不論是非

因為課綱爭議,出現很多歷史教育學者的文章,其中很多是不錯的,惟其「多元史觀乃是進步史觀」的隱隱然行文語氣個人不置可否。

主要是對人不對事。

很多多元史觀的文章在牽涉到慰安婦是否被強迫的這樣的重大議題採取開放態度,以多元史觀讓這類議題進入不需嚴重看待的安全地帶。( 需要嚴重看待是如果培養多元史觀、獨立思考......  諸如此類

偏偏,主張多元史觀的教育學者在批判國族史觀時又突然有是非觀念了,比如國族偏見會造成歧視、自我本位,甚至漸漸講到納粹意識,暗示明顯。

那難道國族本位不是一種多元性?  講到納粹怎麼不來「開放」討論一下?

再講得實際一點,那些分享多元論、甚至倚靠多元史觀來救援慰安婦爭議的人難道不知道多元史觀也能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嗎?   那他們對對K對日的態度一視同仁嗎?


所謂的多元史觀,照理說是要強調尊重多元本位,以消弭不同本位之間的對立,比如宗教紛爭、價值觀歧異等等;實際上,卻淪為不爽國民黨史觀的人用來抗爭的武器。

我認同多元史觀,但若他們只會利用多元論來檢討政府而寬以待己,只論敵方的是非、敷衍掉自己不想承認的爭議,那所謂多元只不過是種虛偽。



最大的重點是,多元史觀所具有的彈性不代表可以不顧大是大非。

不然印度某些部落燒死被強暴的女人不就可以用價值觀歧異來敷衍過去,大家都別批判了?

同樣的,慰安婦爭議的是非自然要爭個水落石出,到底有多少人是自願、有多少是被騙、有多少是被迫,而國民黨有沒有做同樣行徑也該順勢檢討,而不是用多元史觀來把議題帶過,說什麼有人是自願所以不能加上強迫兩個字。

那要不要說:有些人是認同國民黨統治手段的,所以不能說國民黨迫害台灣人?

歷史可以講得很細微,但不是用多元論把「講個明白周全」替換成「各自表述」、「無所謂是非」。
( 這麼愛多元論怎麼陳水扁時期那些人的多元史觀沒出來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   多元論不適用於外省家族跟親藍人士嗎?


多元史觀論者批判國族史觀時會把納粹思想搬出來作為借鑒。

固然重視「是非」的國族史觀固然會被有心人士用來操縱民意炮口、一致向外,但「敷衍是非」的多元史觀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樣,操縱大多數民意的「本位」。

對於單一民族國家,或人口組成絕大多數是漢人的大陸來說,要統合單一本位史觀是很容易的,尤其在國家經濟窮困、人民理性不足時,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根本就是最佳的思想武器。

看看這次爭議,明明就是史觀的差異,而國民黨強渡關山也有錯,然而,那些自居為進步史觀的人用多元本位論來敷衍掉慰安婦議題,說什麼重點不是慰安婦是否被迫,而是尊重各種本位的看法云云,卻又常常以撻伐國民黨的罪過來團結同道、嚴分異己。
(這時又特別強調台灣人本位了,但也拿他們沒輒,因為要尊重他們的「本位看法」

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是脫塵高見還是鬥爭武器?  若是鬥爭武器可以明說,鬥爭政府也沒什麼不對,最討厭的就是自居進步的虛偽。


台人本位的國族史觀是應該的,罵國民黨也理所應然,但就是不爽大多主張台人本位史觀的人親日、不知批判日本,卻還常常高居正義。

對於慰安婦爭議的「開放心態」遇到二二八、白色恐怖就立刻變成「是可忍、孰不可忍」,偏偏這些人還主張他們的多元史觀可以帶來和平且「包容」的世界。

雙重諷刺,一樣都是迫害台灣先人,對日本講多元包容,對國民黨講「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批評國民黨國族史觀落後,但明明「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就是一種國族史觀。

那些正義人士絕不會講:面對日本罪業與囂張,我們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

看到日本人,很多「正義人士」的正義感與愛國心是可以裝聾做啞的。



總之,並非用日本去救援國民黨,畢竟日本人再罪惡滔天跟國民黨的罪業仍是兩碼子事,只求以親日正義人士對國民黨的指陳反諷回去。

看到二二八義憤填膺、看到日本的迫害不發一語,哪門子的正義?   (所謂不發一語,以虛擬且有案可稽的社交網路來看,就是從來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