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有台灣特色的麵包

http://udn.com/news/story/8175/923447-%E5%90%B3%E5%AF%B6%E6%98%A5%E5%B8%B6%E9%A0%AD-%E5%B0%8B%E6%89%BE%E5%8F%B0%E7%81%A3%E7%89%B9%E8%89%B2%E9%BA%B5%E5%8C%85

沈方正:溯源才能走得長久。

我一直認為這種類似的標語是現代版的「仁者無敵」。孟子講仁,不管實不實際儒士們也只能唯唯諾諾。

而在言必稱文化的現在,不管你信不信根源這種事多少也得給點面子。



溯源真的很重要嗎?

歐風、日式麵包沒在溯台灣的源還不是賣得超好。

事實上一般的麵包店,非台式麵包佔的空間都在一半左右,更別說越來越多的麵包店都以外國麵包為主打。

真的貼近台灣人的真實生活,現在大部份的台灣麵包店根本沒有那麼「台」。


溯源才能走得長久。這句話可以解釋得很淺,也可以解釋得很玄。

如果解釋為融入地方特色就很淺,如同一個外國人拍日本風電影特意加入武士刀、和服、茶道、相撲,然後就以為抓到精神了。
(當然,特色濃厚的電影才能騙外人,推銷與真實內涵的交集有時可以很小

個人覺得,如果真的有「根源」這回事,去調查地方人士的口味自然會找到蛛絲馬跡,如歷久不衰的肉鬆麵包,而如果沒有這回事硬要溯源也只是一種「古風復興」而已,而不是親民的「大眾口味」,好比說以前台灣人的生活很重視茶,但現在要推展生活茶,別說年輕人,四五十歲的人都不一定買帳。


溯源才能走得長久  這句話解釋得玄一點,比如:謙卑地問鄉親父老的舌頭,他們自然會指引你一條明路。

用這種解釋就很難攻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