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這個極度厭憎政府的地方,要靠盃國民黨政權花三分精神就可以找十分證據,沒什麼了不起的。
我不懂為什麼還是有一大堆的人在說台灣人很奴才,不懂得反思,不會檢討統治者云云。
去大學裡走一走,時不時可以看到檢討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講座海報,而且二二八也放假了!
另外,總統、政府一天到晚被罵可不是這幾年的事,而是二三十幾年的事了!
台灣人早在千百萬年前 ( millions of years ago )就懂得檢討國民黨政權了,可是還是有很多很多人用一副諄諄教誨、似乎想點醒世人的語氣四處告誡:千萬不要被政府洗腦啊! 千萬要懂得思考啊! 千萬要懂得反省當權者啊! 政府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啊!
比較有學識性的一句格言: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 也常被掛在那些諄諄教誨的嘴上。
我不討厭這句話,如果說者只是把這句話做為話語和話語之間的過場評述,或用分享的心情跟我分享,就有如一位老師略做示範,不花俏、不炫耀,過程不會讓觀眾有任何情緒。
若是說者一副煞有介事地引述......
我真想說: 這些教訓對於現代人就如同 一加一等於二 的東西,有什麼好說的。
現在比較喜歡另一句名言: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 誰說歷史一定是勝利者寫的,近代史學界早就在反省、抗拒那個膚淺的層次了,重視各方論點的統整。而現代史家寫史、現代人看史仍然很難脫離當代價值觀的束縛
回頭接開篇那兩句話,生在這一代,如果只會靠盃政府、國民黨政權、大陸人,靠盃一輩子,仍然只是個普通人,與其他兩千萬個台灣人無異。
要檢討國民黨,花三分精神就夠了,留七分精神去罵外國人吧! (台灣的自由媒體與學者大大降低檢討國民黨的門檻,相對的,要檢討外國人難多了
台灣根本不缺檢討政權的覺悟,而是缺乏靠盃外國人的能力。
台灣人常說台灣官員很崇洋媚外、胡亂引進外國制度云云。
問題是,官員是哪裡生的,還不是在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如果官員都會崇洋媚外,是不是要先檢討台灣人民,或媒體出了什麼問題?
還是說從民變官的那一剎那,腦子會滲進洋墨水,變得不會反省外國人?
平和地講,我認為非獨台灣人,任何國家批評自己人都會比外國人更入骨、更積極,因為那是一種先進的表現,也比較不會有「何不先刮乾淨自己的鬍子」的譏評。
就好比,一個台大生,儘管就讀全台首學,嘴上罵台大的頻率仍會高於其他學校,樂於跟人分享其不足。 這是人情,也是種做人。 (一直說自己的學校有多好是怎樣? 欠打嗎?
所以不怪台灣這種批評自己遠多於外國人的現象,那無可厚非,何況華人在近代迭遭國難,民族信心殆盡。
儘管如此,我覺得這種現象很糟糕,應該改掉。
提出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如果大家批評自己遠多於外國人,難道不會造成「月亮總是外國圓」的自我歧視嗎?
台灣人很愛拿美日兩國來自我批判,那幾乎等同於叫一個窮小子跟富家子弟比才藝。
找最強的來做比較是不錯、很上進,但常常比到最後對自己國家喪失自信,或是把台灣不如美日之處論証為政府爛、中華文明爛、教育爛,搞得台灣人對政府、甚至國家一點尊敬也沒有。
好啦! 我承認,台灣現在的景況可能連中段班國家都不如了,人民不尊敬國家也算有理有據,只是說,任何事都講中庸,太崇敬政府會喪失沒自我,太鄙視也不是什麼好事。
台灣人不斷地攻擊政府宣傳、版定歷史與中共,視此二者為洪水猛獸,並且不斷將之與洗腦的恐懼綁在一起,讓我有種:攻擊國共兩黨政權、攻擊官樣歷史就是解脫洗腦 之類的簡單思維。
我認同大家戒慎恐懼國共兩黨的手腳,那是公民素養,我反對的是,與上文重點相同,質疑政府花三分精神就夠了,多花一點心思去質疑政府之外的洗腦吧!
對我來說,我認為當一個社會太過喜愛某個文化,就會造成洗腦。
台灣的媚日就是最好的例子,台灣人太喜歡日本文化、太崇拜日本人,因而面對日本人的罪惡與囂張竟然選擇迴避,或是輕輕揭過。
久而久之,整個輿論環境與媒體就會自動把不利於日本人的報導給篩掉,因為報其負面報導也不會有人按讚,甚至迴避觀看,使之喪失新聞價值。
台灣人真的太誇張,日本人殺掉台灣人四十多萬人,強姦婦女、徵召慰安婦後不承認,掠奪、壓榨台灣人民五十年、箝制台灣知識人份子的自由、打擊有思想的讀書人、用教育洗腦台灣人五十年。
做了那麼多壞事,台灣人說:這都是過去的事了。
而國民黨政府的罪惡遠比日本人小,而且不斷道歉,台灣人每年不斷地罵,還有二二八紀念日。
有多少人肯檢討日本人? 有紀念日本人惡行的日子嗎?
我卻看到大部份的台灣人不斷讚美日本人留下多少遺產,看好不看壞。
靠! 國民黨政權留下的遺產會少於日本人? 怎麼不拿來說?
套句馬英九的名言:這不叫洗腦,什麼叫做洗腦?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關於 華人重流品(職業貴賤
查了一下,確定這個看法錄於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先生認為華人受歷史的影響,特愛把別人的職業分清濁貴賤,明顯的例子是華人向來看不起戲子,這種觀念直至現代殘遺在老一輩人身上。
錢穆認為流品觀念是華人獨特的傳統。
現今網路上也常見把華人社會太愛分職業貴賤的現象牽拖到傳統文化上去,且講得好像獨有華人會如此。
我承認中國歷代政權重士農、輕工商百藝的作法的確影響華人甚深,比如前述所說的戲子歧視。 (其實西方何嘗沒有,傳教士、武士在古代的地位等同一般職業嗎? 沒有賤民歧視嗎?
但華人受西方沖擊已有百五十多年,尤其台灣人,比大陸人走得早、前衛,這種流品觀念應該很淡了,我覺得當社會大眾遇到一些職業歧視現象,犯不着拿這一套來說事。
舉些反例,年輕一代會瞧不起演戲的人嗎? 會瞧不起工商業的人嗎? 會重文輕武嗎? ( 宋朝後,重文輕武的情況加劇,回不了頭,人民也受影響。
還是說華人受歷史的形塑,已有將職業分貴賤的惡質民族基因?
如果真要這麼認為,我也無法辯駁,就像我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一樣。
要我說,我認為流品觀念是人之常情,中西方皆然。
或許是上一代華人社會沒有認識到尊重別人職業是種基本修養,輕易將不屑表情露於顏表,所以前人把此現象與西方對比,做出華人重流品的結論,並歸因於歷史的造就。
時代在進步,現代人,至少在台灣的年輕世代已普遍懂得尊重別人的職業,誰要是太放肆,準會被人公幹。
可是尊重別人職業是表面的,流品觀念的形成是內在的,兩者不是一回事;表現上不管如何尊重別人的職業,社會大眾心中仍對職業的喜惡有差別。
只要這種情況存在,職業就會隱隱有高低之分,無可避免。 ( 但我相信表面尊重別人的職業有助於降低流品觀念,只是仍沒辦法根除
問自己,藝術家與市儈、咖啡店老闆與豆漿店老闆、導演與後製技師、自助餐老闆與日式料理亭老闆、消防隊與水肥大隊、工程師與作業員、拉大提琴的與拉二胡的、牧師與師公、設計師與監工 ........ 要選哪個?
而如果自己能夠任意選擇父母、配偶的職業,會選哪個? 都無差嗎?
別說台灣人,西方人面對這些選擇有可能是齊一五五波嗎?
有人把父母干涉職業選擇自由歸因於華人傳統社會遺毒,我認為那扯太遠,可能有些微影響,但主要還是因為前途考量吧!
最後,錢穆先生是位偉大的學者,而且他治中史常帶一絲溫情,與柏楊的嚴厲批判恰成兩端。
個人比較贊同錢穆的態度。
錢穆先生認為華人受歷史的影響,特愛把別人的職業分清濁貴賤,明顯的例子是華人向來看不起戲子,這種觀念直至現代殘遺在老一輩人身上。
錢穆認為流品觀念是華人獨特的傳統。
現今網路上也常見把華人社會太愛分職業貴賤的現象牽拖到傳統文化上去,且講得好像獨有華人會如此。
我承認中國歷代政權重士農、輕工商百藝的作法的確影響華人甚深,比如前述所說的戲子歧視。 (其實西方何嘗沒有,傳教士、武士在古代的地位等同一般職業嗎? 沒有賤民歧視嗎?
但華人受西方沖擊已有百五十多年,尤其台灣人,比大陸人走得早、前衛,這種流品觀念應該很淡了,我覺得當社會大眾遇到一些職業歧視現象,犯不着拿這一套來說事。
舉些反例,年輕一代會瞧不起演戲的人嗎? 會瞧不起工商業的人嗎? 會重文輕武嗎? ( 宋朝後,重文輕武的情況加劇,回不了頭,人民也受影響。
還是說華人受歷史的形塑,已有將職業分貴賤的惡質民族基因?
如果真要這麼認為,我也無法辯駁,就像我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一樣。
要我說,我認為流品觀念是人之常情,中西方皆然。
或許是上一代華人社會沒有認識到尊重別人職業是種基本修養,輕易將不屑表情露於顏表,所以前人把此現象與西方對比,做出華人重流品的結論,並歸因於歷史的造就。
時代在進步,現代人,至少在台灣的年輕世代已普遍懂得尊重別人的職業,誰要是太放肆,準會被人公幹。
可是尊重別人職業是表面的,流品觀念的形成是內在的,兩者不是一回事;表現上不管如何尊重別人的職業,社會大眾心中仍對職業的喜惡有差別。
只要這種情況存在,職業就會隱隱有高低之分,無可避免。 ( 但我相信表面尊重別人的職業有助於降低流品觀念,只是仍沒辦法根除
問自己,藝術家與市儈、咖啡店老闆與豆漿店老闆、導演與後製技師、自助餐老闆與日式料理亭老闆、消防隊與水肥大隊、工程師與作業員、拉大提琴的與拉二胡的、牧師與師公、設計師與監工 ........ 要選哪個?
而如果自己能夠任意選擇父母、配偶的職業,會選哪個? 都無差嗎?
別說台灣人,西方人面對這些選擇有可能是齊一五五波嗎?
有人把父母干涉職業選擇自由歸因於華人傳統社會遺毒,我認為那扯太遠,可能有些微影響,但主要還是因為前途考量吧!
最後,錢穆先生是位偉大的學者,而且他治中史常帶一絲溫情,與柏楊的嚴厲批判恰成兩端。
個人比較贊同錢穆的態度。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跨年煙火有沒有必要?
幾個重點,第一浪費錢,第二麻木國民、掩飾政府的失敗,第三不環保、製造垃圾,第四排擠預算,第五沒特色。
第一點,我不認為浪費錢,因為煙火活動帶動的商機很大,聽說今年全台的煙火預算共一億元,一億元,平均每個人納帨五塊錢,但可以買來快樂。不划算嗎?
何況帶動的商機會只有一億嗎? 應該遠遠不止吧?
第二點,麻木國民有點扯,問一句反話,不放煙火,人民就會檢討政府嗎? 這就好像家長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不准小孩去參加一年一度的中秋烤肉一樣。
第三點,煙火的排放的確不環保,但此為一年一度的歡樂大事,不能這樣看。 如果此點可以成立,我覺得中秋烤肉更該死。
日本隅田川每年都有煙火大會,施放長度是以小時算的,那不是更該停辦?
至於製造垃圾,我倒覺得煙火秀把人潮聚到一起,反而利於清除垃圾,如果那些人潮分散到別的地方,比如上山歡慶等日出、去河岸烤肉之類的,那才恐怖。
重點是人民的公德心,沒有公德心,有沒有煙火晚會都一樣會造成恐怖的垃圾汙染。
第四點,聽說會排擠到藝文預算,而且是年預算最高的。 如果此點屬實,我就反對。 (相關的意見是:把錢拿去放煙火,不如拿去救濟貧鄉。 那要看排擠到什麼預算吧! 省下煙火的錢難道會直接變成救濟錢?
第五點沒特色,我覺得這點知易行難。 台南市有付出努力,也受到肯定,中間仍有不少批評。
人民沒有那麼好買帳的。 辦得成功換讚美,辦不成功罵一片,還可能賠錢。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台灣的教育教出不懂思考的順民??
我真的不懂,我無法理解為什麼絕大部份的人都說台灣的教育把台灣人教得很死腦筋、不懂變通、不懂創造、不懂質疑?
台灣人死腦筋? 不懂質疑? 是嗎?
我一度懷疑這種想法是人云亦云,就像大部份的人相信英文的精確性比中文高,儘管什麼是精確性都無法定義。 ( 英文在精確表達上也有遜於中文之處且易見,只是台灣人不會為自己母語說話,久而久之就真的以為母語不如人
後來想想,我只是沒見過世面的井底之蛙而已,如果那些待過國外的人都如是說,一定有他們的道理和真實性。
還有一種狀況是,或許也有人認為台灣人腦筋靈活、創造力強的人,只是他們的意見都被媒體神隱掉了。 畢竟現在是個報憂不報喜、超愛靠盃政府、環境與教育的時代。
我想就直接提出疑問吧!
網路上常說台灣教育僵化、填鴨,是為了培養一群不懂思考的順民......blablabla
可是台灣的自由媒體與環保團體聲譽日隆、抗議一年比一年有戲,拿鞋子丟馬英九成為全民運動,常見群眾當面羞辱官員,官員也只能認栽。
所謂的順民說站得住腳嗎? 還是說要所有國民一遇到不合理處馬上跳出來反抗才叫「公民不服從」? 哪個國家做得到?
台灣明明就是超不服從政府的國度。
說台灣教育有洗腦的傾向,幾十年前或許吧! 現在早非昔比,台灣人一天到晚罵政府、檢討國民黨,這種洗腦會不會太失敗了點?
反倒台灣不懂得檢討日本的惡行比較像被洗腦,一天到晚檢討二二八,而更可惡、屠殺40多萬人的日本殖民竟然一聲不吭,只會說日本人留下什麼遺產,而迴避討論日本的惡行、壓榨與自由的箝制,根本是扭曲的正義。
說填鴨教育使台灣變成代工王國,沒有創意,事實上,中華文化圈都在搞填鴨教育,卻出了香港、南韓、新加坡 (後期轉向西式教育)、日本,還有曾經輝煌過的台灣,大陸與越南似乎也指日可待。
(如果反駁東亞的崛起與教育無關,而在於時運的變化,那我也可以說歐美的成功跟西式教育無關,而是時勢使然。 光是一個日本,其近代的發展與成就幾乎可以抵過整個號稱教育超棒、超先進的歐洲
之前某周刊建議台灣要學瑞士的多元與專精 (可能受到大前研一建議台灣傚仿瑞士的發言的影響),比如鐘錶與巧克力,多重視中小企業,不要死腦筋,吹出一陣討論潮。
嘖... 台灣可是花卉王國,蘭花培育曾經世界第一 (近幾年被荷蘭超越)、農產生技強國、3C科技強國、出過宏達電手機 (儘管曇花一現,但試想世上有幾個國家可以把手機賣到世界前三名)、捷安持、誠品、MAXXIS 以及很多不為人所知的世界數一數二的中小企業。(比如高爾夫球、飲料店的封膜機、休閒遊艇之類的小領域
文化方面,目前仍是華人音樂的標竿,電影也曾經輝煌過;棒球雖然越來越差,仍算有數的強國,還有台灣人最驕傲的撞球,另外,民主與女權等評比也是世界前段班。 ( 性別平等指數還拿第一
這樣還叫死腦筋? 不懂變通?
最重要的是,瑞士比台灣安靖得多,十九世紀初後未被捲入國際戰爭,厚培元氣、人文與「品牌」自然不在話下,瑞士的名牌很多都有幾十年至百年以上的歷史。
而台灣呢? 有瑞士那麼幸運嗎? 能像他們有那麼長的和平時代去發展名牌嗎?
( 瑞士會和平那麼久,地勢有很大的關係,德國當初本來想攻瑞士,但代價太高,就戰略上也非非取不可,就放棄了,而且瑞士為中立國,無太大隱憂。台灣就衰爆了,是南下東南亞、西攻中國的必要跳板,搞中立國那一套也沒用,無恥的日本人絕對照打不誤
專家常說台灣要學日本南韓,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奇跡。
靠盃呀! 全球的先進國家大概只有比利時、盧森堡、新加坡等等比台灣小,而台灣能夠靠著一個小不拉嘰的國土、西邊受大陸打壓,使國防與外交預算擠壓發展預算、北邊對抗日本的競爭 (輸得一蹋糊塗,商業雜誌裡常看到台灣廠商哀嘆價格戰打不贏日本大企業之類的話,另外,台日貿易逆差在一兩百億美金之譜,嚴重失衡。可是台灣只會反韓貨、反陸貨,若有人要反日貨就說是不理性、政治化)、東邊受到美國的支配,拼到現在如此地位,這樣還叫死腦筋、走不出去?
如果台灣人叫死腦筋,我覺得瑞士人也沒什麼了不起,他們有近乎兩百年的和平時代可以發展吔!
我知道台灣的教育值得加強之處佷多、國力正在走下坡,但是,台灣的教育真的有那麼傷嗎?
台灣人真的不懂變通、不太會思考嗎? 台灣人會成為代工王國而停滯是不是還有別的因素,在教育之外?
如果要看靠盃台灣教育的文章,打一些比如 填鴨教育、教改、中西方教育比較、德國教育、北歐人怎麼教小孩、為什麼台灣會成為代工王國....... 諸如此類的關鍵字,馬上包山包海,包君滿意。
台灣人死腦筋? 不懂質疑? 是嗎?
我一度懷疑這種想法是人云亦云,就像大部份的人相信英文的精確性比中文高,儘管什麼是精確性都無法定義。 ( 英文在精確表達上也有遜於中文之處且易見,只是台灣人不會為自己母語說話,久而久之就真的以為母語不如人
後來想想,我只是沒見過世面的井底之蛙而已,如果那些待過國外的人都如是說,一定有他們的道理和真實性。
還有一種狀況是,或許也有人認為台灣人腦筋靈活、創造力強的人,只是他們的意見都被媒體神隱掉了。 畢竟現在是個報憂不報喜、超愛靠盃政府、環境與教育的時代。
我想就直接提出疑問吧!
網路上常說台灣教育僵化、填鴨,是為了培養一群不懂思考的順民......blablabla
可是台灣的自由媒體與環保團體聲譽日隆、抗議一年比一年有戲,拿鞋子丟馬英九成為全民運動,常見群眾當面羞辱官員,官員也只能認栽。
所謂的順民說站得住腳嗎? 還是說要所有國民一遇到不合理處馬上跳出來反抗才叫「公民不服從」? 哪個國家做得到?
台灣明明就是超不服從政府的國度。
說台灣教育有洗腦的傾向,幾十年前或許吧! 現在早非昔比,台灣人一天到晚罵政府、檢討國民黨,這種洗腦會不會太失敗了點?
反倒台灣不懂得檢討日本的惡行比較像被洗腦,一天到晚檢討二二八,而更可惡、屠殺40多萬人的日本殖民竟然一聲不吭,只會說日本人留下什麼遺產,而迴避討論日本的惡行、壓榨與自由的箝制,根本是扭曲的正義。
說填鴨教育使台灣變成代工王國,沒有創意,事實上,中華文化圈都在搞填鴨教育,卻出了香港、南韓、新加坡 (後期轉向西式教育)、日本,還有曾經輝煌過的台灣,大陸與越南似乎也指日可待。
(如果反駁東亞的崛起與教育無關,而在於時運的變化,那我也可以說歐美的成功跟西式教育無關,而是時勢使然。 光是一個日本,其近代的發展與成就幾乎可以抵過整個號稱教育超棒、超先進的歐洲
之前某周刊建議台灣要學瑞士的多元與專精 (可能受到大前研一建議台灣傚仿瑞士的發言的影響),比如鐘錶與巧克力,多重視中小企業,不要死腦筋,吹出一陣討論潮。
嘖... 台灣可是花卉王國,蘭花培育曾經世界第一 (近幾年被荷蘭超越)、農產生技強國、3C科技強國、出過宏達電手機 (儘管曇花一現,但試想世上有幾個國家可以把手機賣到世界前三名)、捷安持、誠品、MAXXIS 以及很多不為人所知的世界數一數二的中小企業。(比如高爾夫球、飲料店的封膜機、休閒遊艇之類的小領域
文化方面,目前仍是華人音樂的標竿,電影也曾經輝煌過;棒球雖然越來越差,仍算有數的強國,還有台灣人最驕傲的撞球,另外,民主與女權等評比也是世界前段班。 ( 性別平等指數還拿第一
這樣還叫死腦筋? 不懂變通?
最重要的是,瑞士比台灣安靖得多,十九世紀初後未被捲入國際戰爭,厚培元氣、人文與「品牌」自然不在話下,瑞士的名牌很多都有幾十年至百年以上的歷史。
而台灣呢? 有瑞士那麼幸運嗎? 能像他們有那麼長的和平時代去發展名牌嗎?
( 瑞士會和平那麼久,地勢有很大的關係,德國當初本來想攻瑞士,但代價太高,就戰略上也非非取不可,就放棄了,而且瑞士為中立國,無太大隱憂。台灣就衰爆了,是南下東南亞、西攻中國的必要跳板,搞中立國那一套也沒用,無恥的日本人絕對照打不誤
專家常說台灣要學日本南韓,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奇跡。
靠盃呀! 全球的先進國家大概只有比利時、盧森堡、新加坡等等比台灣小,而台灣能夠靠著一個小不拉嘰的國土、西邊受大陸打壓,使國防與外交預算擠壓發展預算、北邊對抗日本的競爭 (輸得一蹋糊塗,商業雜誌裡常看到台灣廠商哀嘆價格戰打不贏日本大企業之類的話,另外,台日貿易逆差在一兩百億美金之譜,嚴重失衡。可是台灣只會反韓貨、反陸貨,若有人要反日貨就說是不理性、政治化)、東邊受到美國的支配,拼到現在如此地位,這樣還叫死腦筋、走不出去?
如果台灣人叫死腦筋,我覺得瑞士人也沒什麼了不起,他們有近乎兩百年的和平時代可以發展吔!
我知道台灣的教育值得加強之處佷多、國力正在走下坡,但是,台灣的教育真的有那麼傷嗎?
台灣人真的不懂變通、不太會思考嗎? 台灣人會成為代工王國而停滯是不是還有別的因素,在教育之外?
如果要看靠盃台灣教育的文章,打一些比如 填鴨教育、教改、中西方教育比較、德國教育、北歐人怎麼教小孩、為什麼台灣會成為代工王國....... 諸如此類的關鍵字,馬上包山包海,包君滿意。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最近大家都在罵教徒
最近大家都在罵反同,就懶得罵了。看到各個知名寫手攻擊反同人士,感覺好像哥吉拉打吉娃娃,一方面是反同者本來就站不住腳,一方面是那些寫手功力強,身經百戰,抓反同陣營的漏洞實在太簡單。
反倒想為那些反同人士或教徒講一些話。
一、反同不等於「不包容」異己
舉個例子,如果雜交愛好者或獸交愛好者說你沒有包容心,會不會覺得很靠盃?
既然反同者認為同性戀是錯的,當然會反對,這跟有否包容心是兩回事。 再深論之,反同者並不代表他們否定同志的人格;若反是,因為同性戀行為而否定整個人的價值,那才叫「不懂得包容異己」。
回到問題的原點,要攻擊反同者,直接抓重點,論證同性戀是正常的、反同是不應該的即可,罵反同者心胸狹窄、沒有包容心等等,個人認為只會增加不必要的情緒。
(如果是為了現實的目的,比如搞臭反同者的形象,我反倒認可,因為兵不厭詐,何況很多基要派也很愛抹黑同志
二、反對同性戀行為跟尊重同志並不相悖
這點是上文的延伸。
最近有不少文章與留言,說那些反同者虛偽,嘴巴說尊重同志,卻行迫害之實...... 諸如此類。
比如:嘴裡一直說很尊重同志,卻傲慢地否定別人愛同性的權利,真是虛偽的嘴臉.....
我承認,對於某些刻意抹黑別人的「教徒」,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會懂得尊重同志的人格,但基本上,反對別人的行為與尊不尊重別人是兩回事。
以前曾遇過一位女牧師無條件幫助我,還為我祈福、求上帝護我一路平平安安,可是她完全不認同我的信仰,塞給我一本說佛教大師死後下地獄的宣教手冊,等於無言的恫嚇。 ( 所以我很不喜歡猶太教體系的宗教
難道我能說那位女牧師虛偽嗎?
信仰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未必會障蔽教徒們對他人的尊重。 (也就是說,刻意抹黑同性戀的教徒未必不懂得去愛同志其人身與人格,或許他們只是很盲目地想要砍倒同志人權這個大旗而已
三、同性成家不自然
說實在的,對小孩來說,父母為同性的確是不自然,這說法不算歧視。 ( 自然不自然的界線很模糊,可以辯很久,所以不堅持此看法,單純做為開頭引言,重點在下文
當然不自然不代表不可行,就像單親家庭,普遍認為較難教養孩子,仍然有不少成功人士出自單親家庭。
而且,即便「不自然的家庭」真的在統計上平均劣於「自然家庭」,利害相權,其顧慮也不該壓過同志們成立家庭的自由。
只是說,將來同性成家一定會越來越多,到時一定會有人去研究同性家庭的孩子是否會受到影響,其結果的正負之差很重要。
結果決定一切,今天大家說同性家庭再正常都不敵將來的負面統計結果;同樣地,如果結果是正向的,就算同性家庭有再多疑慮都會煙消雲散。
四、信仰上帝與現代社會
看到不少留言說教友神經質,比如看到好萊塢電影不斷褻瀆上帝而視為罪惡之地,或是攻擊惡搞基督信仰的著作等等。
這算是種報應吧! 以前上帝信仰對理性的迫害,導致現在社會的強烈反擊。
有時候會反思現代社會一直拿基督信仰開玩笑是否太過火,卻又想到教徒的不理性之處,似乎也是活該,而且因為西方文化的普及,上帝已是普遍的文化財,其使用權未必需要過問教徒。 ( 阿拉在一這點就不同了
不管怎樣,有一點是確定的,教徒們看到上帝被惡搞感到不爽、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事。
猶太教系統的宗教本來就很注重對唯一真主的信仰,如同比現代人信仰科學一樣,而且更崇敬、更不可質疑。 如果認同尊重別人信仰是現代公民的基本修養,就必須理解為何那些教徒會不爽別人惡搞上帝。
假設,有一個製片公司常常拿科學界的偉人比如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開玩笑,也一直調侃重要的科學基石,比如演化論、太陽中心說等等,現代人會不會不爽?
個人認為不信上帝是一回事,拿別人信仰的基石開玩笑又是一回事;惡搞上帝是對是錯見仁見智,至少要理解教徒們看到惡搞後的情緒反應。
除非能証明上帝不存在。
( 科學可以用無法證明上帝存在這點攻擊教徒,教徒卻也可以用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來自衛
反倒想為那些反同人士或教徒講一些話。
一、反同不等於「不包容」異己
舉個例子,如果雜交愛好者或獸交愛好者說你沒有包容心,會不會覺得很靠盃?
既然反同者認為同性戀是錯的,當然會反對,這跟有否包容心是兩回事。 再深論之,反同者並不代表他們否定同志的人格;若反是,因為同性戀行為而否定整個人的價值,那才叫「不懂得包容異己」。
回到問題的原點,要攻擊反同者,直接抓重點,論證同性戀是正常的、反同是不應該的即可,罵反同者心胸狹窄、沒有包容心等等,個人認為只會增加不必要的情緒。
(如果是為了現實的目的,比如搞臭反同者的形象,我反倒認可,因為兵不厭詐,何況很多基要派也很愛抹黑同志
二、反對同性戀行為跟尊重同志並不相悖
這點是上文的延伸。
最近有不少文章與留言,說那些反同者虛偽,嘴巴說尊重同志,卻行迫害之實...... 諸如此類。
比如:嘴裡一直說很尊重同志,卻傲慢地否定別人愛同性的權利,真是虛偽的嘴臉.....
我承認,對於某些刻意抹黑別人的「教徒」,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會懂得尊重同志的人格,但基本上,反對別人的行為與尊不尊重別人是兩回事。
以前曾遇過一位女牧師無條件幫助我,還為我祈福、求上帝護我一路平平安安,可是她完全不認同我的信仰,塞給我一本說佛教大師死後下地獄的宣教手冊,等於無言的恫嚇。 ( 所以我很不喜歡猶太教體系的宗教
難道我能說那位女牧師虛偽嗎?
信仰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未必會障蔽教徒們對他人的尊重。 (也就是說,刻意抹黑同性戀的教徒未必不懂得去愛同志其人身與人格,或許他們只是很盲目地想要砍倒同志人權這個大旗而已
三、同性成家不自然
說實在的,對小孩來說,父母為同性的確是不自然,這說法不算歧視。 ( 自然不自然的界線很模糊,可以辯很久,所以不堅持此看法,單純做為開頭引言,重點在下文
當然不自然不代表不可行,就像單親家庭,普遍認為較難教養孩子,仍然有不少成功人士出自單親家庭。
而且,即便「不自然的家庭」真的在統計上平均劣於「自然家庭」,利害相權,其顧慮也不該壓過同志們成立家庭的自由。
只是說,將來同性成家一定會越來越多,到時一定會有人去研究同性家庭的孩子是否會受到影響,其結果的正負之差很重要。
結果決定一切,今天大家說同性家庭再正常都不敵將來的負面統計結果;同樣地,如果結果是正向的,就算同性家庭有再多疑慮都會煙消雲散。
四、信仰上帝與現代社會
看到不少留言說教友神經質,比如看到好萊塢電影不斷褻瀆上帝而視為罪惡之地,或是攻擊惡搞基督信仰的著作等等。
這算是種報應吧! 以前上帝信仰對理性的迫害,導致現在社會的強烈反擊。
有時候會反思現代社會一直拿基督信仰開玩笑是否太過火,卻又想到教徒的不理性之處,似乎也是活該,而且因為西方文化的普及,上帝已是普遍的文化財,其使用權未必需要過問教徒。 ( 阿拉在一這點就不同了
不管怎樣,有一點是確定的,教徒們看到上帝被惡搞感到不爽、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事。
猶太教系統的宗教本來就很注重對唯一真主的信仰,如同比現代人信仰科學一樣,而且更崇敬、更不可質疑。 如果認同尊重別人信仰是現代公民的基本修養,就必須理解為何那些教徒會不爽別人惡搞上帝。
假設,有一個製片公司常常拿科學界的偉人比如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開玩笑,也一直調侃重要的科學基石,比如演化論、太陽中心說等等,現代人會不會不爽?
個人認為不信上帝是一回事,拿別人信仰的基石開玩笑又是一回事;惡搞上帝是對是錯見仁見智,至少要理解教徒們看到惡搞後的情緒反應。
除非能証明上帝不存在。
( 科學可以用無法證明上帝存在這點攻擊教徒,教徒卻也可以用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來自衛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追求創新,不如追求經典
我覺得創新這個概念已經有點扭曲到台灣對於進步的認知了。
先講些別的。
很多人只要看到跟風行為,馬上藉題發揮說是台灣人不知創新、只會摹倣的鐵證。比如黃色小鴨風潮。
追風跟懂不懂創新之間的關聯很薄弱好嗎!
如果瘋黃色小鴨代表著台灣人不知創新,那日本也是囉? 日本人不瘋嗎? 美國人不瘋嗎? 歐洲各國不瘋嗎?
跟風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舉世皆然。 一個國家懂不懂創新,就是看他們有沒有創新,而不是看他們有沒有跟風。
日本人也是很愛跟風的民族,排隊現象在日本比在台灣更普遍,商人也利用跟風心理也創造了很多商機,比如白色情人節等等。
可是有人敢說日本人不懂創新嗎? 在開玩笑嗎?
除此之外,回到正題,創新有很重要嗎? 摹倣就不好嗎?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抄襲是最隆重的讚美。
電影愛好者說:名導的抄襲叫作致敬。 ( 被名導抄襲是看得起你
那麼,到底什麼叫做抄襲,什麼叫做致敬?
何不把摹倣與創新這二元對立的想法丟掉,直接訴諸本質:怎麼做比較好? 怎麼做才能成就經典?
想想看當麥可貝的世界末日上映後,誰還記得慧星撞地球?
而深圳的山寨機成為傳奇後,甚至其盜版經濟成為泡沫後還嘉惠了大陸手機業者,誰還會去詆毁他們,不,商業類雜誌很認真地去探討這個過程,等於是無言的認同。
日本人的工業是自己創立的嗎? 最開始還不是去偷歐美的技術、不斷地摹倣,幾過幾十年的精進才成就強大的工業體系。
抄襲很可恥嗎?
就宏觀的角度來看,不抄才奇怪。
想想看,如果大陸有能力去駭美國最核心的軍事技術與資訊,為何不偷? ( 現代版的宋襄公、婦人之仁?
美國人在二戰時還不是在搶德國的科學人才。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重點是誰能成就最強、經典。
如果禁止抄襲,比如說不能摹倣別人的小說劇情結構,那如果有人能用同樣或類似的結構作出更經典的作品呢? 禁止抄襲不就降低了這類的可能性?
其實從絕對功利的角度來看,禁止抄襲是不好的。
我覺得與其鼓勵創意,不如鼓勵最本質的追求經典,視野會更開濶。
先講些別的。
很多人只要看到跟風行為,馬上藉題發揮說是台灣人不知創新、只會摹倣的鐵證。比如黃色小鴨風潮。
追風跟懂不懂創新之間的關聯很薄弱好嗎!
如果瘋黃色小鴨代表著台灣人不知創新,那日本也是囉? 日本人不瘋嗎? 美國人不瘋嗎? 歐洲各國不瘋嗎?
跟風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舉世皆然。 一個國家懂不懂創新,就是看他們有沒有創新,而不是看他們有沒有跟風。
日本人也是很愛跟風的民族,排隊現象在日本比在台灣更普遍,商人也利用跟風心理也創造了很多商機,比如白色情人節等等。
可是有人敢說日本人不懂創新嗎? 在開玩笑嗎?
除此之外,回到正題,創新有很重要嗎? 摹倣就不好嗎?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抄襲是最隆重的讚美。
電影愛好者說:名導的抄襲叫作致敬。 ( 被名導抄襲是看得起你
那麼,到底什麼叫做抄襲,什麼叫做致敬?
何不把摹倣與創新這二元對立的想法丟掉,直接訴諸本質:怎麼做比較好? 怎麼做才能成就經典?
想想看當麥可貝的世界末日上映後,誰還記得慧星撞地球?
而深圳的山寨機成為傳奇後,甚至其盜版經濟成為泡沫後還嘉惠了大陸手機業者,誰還會去詆毁他們,不,商業類雜誌很認真地去探討這個過程,等於是無言的認同。
日本人的工業是自己創立的嗎? 最開始還不是去偷歐美的技術、不斷地摹倣,幾過幾十年的精進才成就強大的工業體系。
抄襲很可恥嗎?
就宏觀的角度來看,不抄才奇怪。
想想看,如果大陸有能力去駭美國最核心的軍事技術與資訊,為何不偷? ( 現代版的宋襄公、婦人之仁?
美國人在二戰時還不是在搶德國的科學人才。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重點是誰能成就最強、經典。
如果禁止抄襲,比如說不能摹倣別人的小說劇情結構,那如果有人能用同樣或類似的結構作出更經典的作品呢? 禁止抄襲不就降低了這類的可能性?
其實從絕對功利的角度來看,禁止抄襲是不好的。
我覺得與其鼓勵創意,不如鼓勵最本質的追求經典,視野會更開濶。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賣保險給保險公司
人壽保險有個弔詭,就是死後才能拿到錢,其實想一想,一點都不保險。
保的是別人的險。
有一本講法律與經濟學的關係的書提到一個顛覆性的概念。
對某些人來說,比如無親無故,死後金錢對之已無任何意義,那麼,假設那種人非自然死亡,有人或機構或國家要給予賠償,那筆賠償並沒有意義,對當事人沒有任何幫助。
於是有個很聰明的方法將那筆賠償公提前到當事人的生前。
那些無親無故的人可以向保險公司出售他們非自然死亡的請求賠償權利,只要他們死亡,保險公司就可以向需付賠償金的第三方請求賠償。
也就是賣保險給保險公司。
而保險公司平時則付給那些「賣保險」的人一筆「保險金」,至於金額怎麼算,沒有寫,我想可以用「賣保險人」居住地的非自然死亡率與平均賠償金額去算。
保險公司儘可用最保險的低價去買,反正對那些無親無故的人來說沒差,不賣白不賣,有賣有賺,重點是,生前就能用得到,而非死後拿去蓋墳墓。 (當然,如果選擇捐給社會是最好啦!
這個概念是在講侵權賠償的章節提到的,說的是殺人者賠錢給無親無故的人沒有意義,但法律總不能不保障那些無親無故的人,不然他們的生命安全會承受比一般人更大的風險。
所以套用上述觀念,可不可以讓那些無親無故人讓渡請求賠償權利給政府,萬一他們非自然死亡,政府就可以向第三方請求賠償金。( 若該負賠償責任的是政府,那就..... 不用賠了
然後,政府定時付保險金給那些無親無故的人。
這實在是個很不錯的概念,對任一方都有好處。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理性與力量的矛盾
囚徒困境的有趣之處是 每個人理性的選擇卻使群體落入更不利的下場。 大家都怕別人轉作汙點證人,結果造成所有人都認罪的最差結果,而非所有人一致否認犯罪的最佳結局。
我覺得理性的兩難與囚徒困境有點像。( 其實應該是毫不相關
理性的人頭腦較冷靜,遇到議題可以提出比一般人更多的質疑,喜歡用更多角度去看事情,不容易被情緒影響理智,不容易被人牽著走。
但懂得質疑的人不代表真理。
一件主張就算有再多的疑點也不代表它是錯的,但其疑點卻使理性的人遲遲無法下決定,或下定決心、毫無保留地支持它。
就個人而言是決心的問題,反映到群體則是支持人數的多寡,力量的強弱。
一群不理性的群眾很容易被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動亂;反過來看,理性的人也不容易被對的主張帶動,因為他們還在思考。 ( 偏偏很多議題是有時效性的,決勝於一時
之前的廢核議題,有些人是主張「擁核而反核四」,不想把廢核四跟廢核能發電連結在一起,並呼籲大家理性一點,想清楚廢核會有什麼後果。
即便站在他們的立場,我仍覺得應該順應反核熱潮,繼續鼓動大家走上街頭才是,畢竟公投的門檻很高;如果今天因為廢核運動不理性就不支持他們,甚至冷卻了大眾的「熱情」,不要說「廢核四而不廢核」這個繞口的訴求做不到,連單純的廢核四訴求都會失敗。
有時理性的訴求未必會帶來足夠強的力量去達成目的,嘴巴呼籲 A ,可能只能得到 A- ,非得講到 A+++ 才能達成 A
另外,如上例所述,理性的人總愛大家想清楚後果再行動,那如果大家想清楚後果後就不願意付出犠牲呢?
最好的例子就是抗戰,如果要摹兵,會叫大家想清楚上前線的後果嗎? 想想看斷了一隻腿、缺了一隻手下半生會怎樣..... 別想這些吧! 想想打贏了可以搶多少錢吧!
與理性相似的是多元思考。
大家都知道很多事需要多元思考,但現實是,多元思考會讓群眾眾口紛紜,難以達成共識。
在學術裡,大可以慢慢地思辯,甚至懸疑後代亦未不可;在現實裡,如果有很急迫的目的,用二元思考才能使群眾快速地反應,比如好人、壞人之分。
再來,偏見也是一種二元思考。
偏見分兩種,一種是完全錯誤的既定印像,一種是統計歸納後的群體印象。前者不可取,後者則不一定。
在沒有能力做判斷的前提下,偏見是有用的。
以男女偏見為例,如果要分配工作給一群不認識的人,粗重活推給男生、細活交給女生,大致上錯不了。
就個人而言,當然要做個理性的人,但放大到群體,當民眾都超級理性,真的會比較好嗎?
現在網路的發達、自由的討論環境就類似於群體的理性,這種環境使得民眾可以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一件爭議、看到更多深度攻防,因而不容易下判斷。 ( 其實多元討論的直接效果本就不在使人快速決斷,而在讓人慢慢思考
如此一來,好處是讓有心人士,比如政府,無法輕易地影響人民,壞處是,對的主張、真知灼見容易隱沒在廣大的討論雲海裡,尤其當人民傾向相信反面意見時。
所以,我想,啟迪民智在自由社會裡特別重要,先於理性這個訴求。 ( 不過理性的其中一個前提就是知識基礎,不太能分割
很多議題需要群眾一時的激動才能成事,而在短時間裡大眾不可能充份地認識議題,假如人民都很理性,容易裹足不前;若民眾有豐沛知識培養出的判斷直覺,理性的人會更快決斷,不理性的人容易選對邊,一起使社會進步。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撇開了政治又能怎樣 ?
聽說因洪仲丘事件而聚集的凱道聖十字創下一個歷史,甚至轉捩點,因為所有的政治人物都隔絕在野台之外,乖乖聽著素人說話。
好像是第一次政治人物完全沒插手重大抗議活動,完全由人民自主發起。
因為網路的強力連結,民怒集結成具體的遊行越來越容易,加上媒體的勇於揭醜、窮追猛打 (比如自由、蘋果還有越來越蓬勃的自由媒體),以往的總統大人已變成總統「小人」,面對民意已漸漸無所是從。
不過總統畢竟是總統,只要龜縮起來,人民行為再激烈,給你一句謝謝指教,又能怎樣?
最近的拆政府行動,引起很多爭議,人言言殊,我也不知道誰是對的,但我很想問拆政府這個行為有什麼用?
要給政府難堪嗎? 政府已夠難堪了不差這些;嚇怕官員嗎? 台灣的官員可是蛋洗出來的,很經嚇;引起視聽震撼嗎? 聖十字怒潮已是極致了,還能再極致嗎? 而且再鬧下去只會使人民視覺疲乏而已,甚至開始攻詰,比如最近的潑漆事件。( 不置可否,只是覺得潑漆沒什麼效益,甚至自傷三百,因為不小心潑到古蹟,使問題複雜起來
我覺得重點不是抗議應不應該,而是在民主體制下,沒有政治人物的配合、沒有在野黨的振作,人民只能不斷地靠抗議、擴大紛爭,用原始的方式去脅迫政府;既然這樣,政黨是要幹嘛用的?
民眾會厭惡政治很正常,但正常不代表正確。
厭惡政治會使人民不想從政,就算從政了,也會很快被政治搞臭,無法獲得民意加持。
我覺得政治人物靠著重大爭議去爭取民意沒什麼不對,畢竟民意是政黨政治的一切,政治人物的嘴臉固然討厭,實在無可厚非。
就算真的不希望政治人物插手抗議活動,那也要敦促在野黨變強,或是獻身政治,力圖改革,好去威脅執政黨。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大家厭惡所有政治的一切,變成只罵不插手,看看所有那些促成抗議活動的素人,沒有人敢碰政治,只是提出訴求。 ( 還是有些人啦! 但目前沒半個有具體動作
訴求,政府不理你就什麼球也沒有,回到上述問題,人民除了用原始的抗議又能怎樣? 除非動真格的,把總統府炸了,自己組新政府。
有民氣,就應該化為政治活動,才能使政黨政治運作起來。如果只是罵,不丟球給在野黨人士,有志之士也不出來插手政治 ( 誰敢插手啊! 政治好像大便一樣,一沾就臭 ),政壇難以注入好的新血;而好的新血都在搞運動,用原始的方法去威脅執政黨,只剩小人會去沾政治,然後台灣越來越爛。
藍綠惡鬥,至少執政黨還有夠大的民意基礎為其後盾,遇到有作為的總統猶能施展;若人民對所有的政治人物絕望,執政黨沒民氣支持,在野黨沒人期待、獻身,不管誰當總統都難以振作起來。
好像是第一次政治人物完全沒插手重大抗議活動,完全由人民自主發起。
因為網路的強力連結,民怒集結成具體的遊行越來越容易,加上媒體的勇於揭醜、窮追猛打 (比如自由、蘋果還有越來越蓬勃的自由媒體),以往的總統大人已變成總統「小人」,面對民意已漸漸無所是從。
不過總統畢竟是總統,只要龜縮起來,人民行為再激烈,給你一句謝謝指教,又能怎樣?
最近的拆政府行動,引起很多爭議,人言言殊,我也不知道誰是對的,但我很想問拆政府這個行為有什麼用?
要給政府難堪嗎? 政府已夠難堪了不差這些;嚇怕官員嗎? 台灣的官員可是蛋洗出來的,很經嚇;引起視聽震撼嗎? 聖十字怒潮已是極致了,還能再極致嗎? 而且再鬧下去只會使人民視覺疲乏而已,甚至開始攻詰,比如最近的潑漆事件。( 不置可否,只是覺得潑漆沒什麼效益,甚至自傷三百,因為不小心潑到古蹟,使問題複雜起來
我覺得重點不是抗議應不應該,而是在民主體制下,沒有政治人物的配合、沒有在野黨的振作,人民只能不斷地靠抗議、擴大紛爭,用原始的方式去脅迫政府;既然這樣,政黨是要幹嘛用的?
民眾會厭惡政治很正常,但正常不代表正確。
厭惡政治會使人民不想從政,就算從政了,也會很快被政治搞臭,無法獲得民意加持。
我覺得政治人物靠著重大爭議去爭取民意沒什麼不對,畢竟民意是政黨政治的一切,政治人物的嘴臉固然討厭,實在無可厚非。
就算真的不希望政治人物插手抗議活動,那也要敦促在野黨變強,或是獻身政治,力圖改革,好去威脅執政黨。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大家厭惡所有政治的一切,變成只罵不插手,看看所有那些促成抗議活動的素人,沒有人敢碰政治,只是提出訴求。 ( 還是有些人啦! 但目前沒半個有具體動作
訴求,政府不理你就什麼球也沒有,回到上述問題,人民除了用原始的抗議又能怎樣? 除非動真格的,把總統府炸了,自己組新政府。
有民氣,就應該化為政治活動,才能使政黨政治運作起來。如果只是罵,不丟球給在野黨人士,有志之士也不出來插手政治 ( 誰敢插手啊! 政治好像大便一樣,一沾就臭 ),政壇難以注入好的新血;而好的新血都在搞運動,用原始的方法去威脅執政黨,只剩小人會去沾政治,然後台灣越來越爛。
藍綠惡鬥,至少執政黨還有夠大的民意基礎為其後盾,遇到有作為的總統猶能施展;若人民對所有的政治人物絕望,執政黨沒民氣支持,在野黨沒人期待、獻身,不管誰當總統都難以振作起來。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減法哲學的加加減減
減法哲學說 少就是多,那麼,大家追求的是少還是多?
話說從頭。
這幾年慢活已不甚流行了,但四五年前慢活可是很新潮的概念,帶著有機食品般的小清新,蔚為一時風氣。 ( 或許星巴克式的生活態度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吧!
那時候不知為何不太喜歡慢活這個概念,後來才知道原因。
因為我不喜歡有些行銷與推廣將慢步調奉為應該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節奏。
都市的快步調雖然會讓人緊張,對健康也不好,可是呢,不是所有的快步調都達到會傷害健康的程度。 事情被簡化了,快步調→不健康;慢活→應該的、健康的。
這有點像「大黃治病無功、人蔘殺人無罪」,說的是醫生只看到人蔘的神效而忽略其性質,以為人蔘是治病的保證。
所以說,雖然慢活很好,但為什麼要慢? 放慢是為了什麼?
同樣地,人們追求的是減法? 是加法? 還是更源本的東西?
最近我覺得減法哲學已變成一種新潮的話術了。
比如,在高級燒烤店,可能會有廚師跟你講:吃頂級的澳洲和牛,不用放太多調味料,簡單地撒一點鹽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味...... 沒錯! 減法哲學。
在手機發表會,主持人在在提醒減法哲學使他們的設計更加俐落、貼近使用者、更有美感。
在生活藝術家的書裡,作者慨然而發:有時簡簡單單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或說:現代人太在意擁有,反而迷失自我,更不快樂。
追求的真的是減法嗎?
剛開始接觸到減法哲學,有種乾淨、簡單、超脫、禪的感覺,有很美好的意像,現在則不如此覺得了。
還有,這幾年時興的「平凡學」,追求的真的是平凡嗎?
話說從頭。
這幾年慢活已不甚流行了,但四五年前慢活可是很新潮的概念,帶著有機食品般的小清新,蔚為一時風氣。 ( 或許星巴克式的生活態度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吧!
那時候不知為何不太喜歡慢活這個概念,後來才知道原因。
因為我不喜歡有些行銷與推廣將慢步調奉為應該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節奏。
都市的快步調雖然會讓人緊張,對健康也不好,可是呢,不是所有的快步調都達到會傷害健康的程度。 事情被簡化了,快步調→不健康;慢活→應該的、健康的。
這有點像「大黃治病無功、人蔘殺人無罪」,說的是醫生只看到人蔘的神效而忽略其性質,以為人蔘是治病的保證。
所以說,雖然慢活很好,但為什麼要慢? 放慢是為了什麼?
同樣地,人們追求的是減法? 是加法? 還是更源本的東西?
最近我覺得減法哲學已變成一種新潮的話術了。
比如,在高級燒烤店,可能會有廚師跟你講:吃頂級的澳洲和牛,不用放太多調味料,簡單地撒一點鹽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味...... 沒錯! 減法哲學。
在手機發表會,主持人在在提醒減法哲學使他們的設計更加俐落、貼近使用者、更有美感。
在生活藝術家的書裡,作者慨然而發:有時簡簡單單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或說:現代人太在意擁有,反而迷失自我,更不快樂。
追求的真的是減法嗎?
剛開始接觸到減法哲學,有種乾淨、簡單、超脫、禪的感覺,有很美好的意像,現在則不如此覺得了。
還有,這幾年時興的「平凡學」,追求的真的是平凡嗎?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政治之於武俠
之前看到一個影評評論大陸這幾年的武俠片越來越無趣,作者提出一個觀點,他覺得那是因為大陸武俠片摻入太多政治意識,最經典的是張藝謀的英雄。( 悲劇,糟蹋一票一線演員
作者認為武俠片要回歸江湖才是正途,才能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才有人性。
也記得文章有一部份是在批評大陸武俠片似乎有為政治意識型態服務的傾向,我認同這點,同時,這也是大陸電影生態常被人詬病的一點。
但我與作者持完全相反的觀點,我覺得把政治融入武俠可以創造格局,是很值得嚐試的模式。
事實上,武術向來與政治有不少瓜葛,就我所知,實戰價值高的八極拳就是宮廷武術之一,太極拳也在北京發揚光大。
北京是中國幾百年政經所在,達官貴人雲集,需要眾多的武師護衛,風雲際會之下自然武學昌盛,而之間很多武師逸聞、小生態的江湖故事一定會與宮廷、政治有很多牽扯。
再一例,少林寺,絕對不會是中國武術之源,也不是中國武學唯一昌盛的地方,卻為何攫此盛譽?
這好像跟秘密會社的宣傳有關,比如火燒紅蓮寺、少林五祖等等。
武俠小說起於天地會故事,而天地會又常附會於少林寺的傳承,因而大大抬高了少林寺的地位,我想這就是為何少林寺成為宗主的原因。
而天地會故事,也是政治,漢滿排拒的大時代劇。
其實關於天地會的電影不少,但多偏向江湖而少政治,政治刻劃只是基礎的背景架構而已,畢竟大眾還是比較喜歡江湖情懷。
我覺得政治片是我們這一代的遺憾,大家常說喜歡有深度的電影,那政治不就是最有深度、人性衝突的所在嗎? 為何大家不喜歡討論政治,政治片沒什麼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陳可辛似乎有把政治融入武俠的野心,投名狀、十月圍城與血滴子都有政治元素;說實在投名狀不算武俠片,而十月圍城沒有太多政治元素,偏向刻畫小人物的人情,只有血滴子兼而有之,可惜血滴子不怎麼好看,但這嚐試值得肯定。
若要說人性,還有什麼比政治更能演繹人性?要論格局,政治之牽動全局不啻為一種史詩,政治融入武俠有什麼不好?
如果有一部片能夠就歷史因緣去詮譯少林寺或天地會的故事,著重於滿漢兩方的鬥智鬥力 (會牽涉到宣傳、造謠等社會活動 ),那比單純彰顯忠義貞烈的俠士精神有趣多了,也能添加更多史詩氣味。
政治是個被大眾忽略的大寶藏。
作者認為武俠片要回歸江湖才是正途,才能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才有人性。
也記得文章有一部份是在批評大陸武俠片似乎有為政治意識型態服務的傾向,我認同這點,同時,這也是大陸電影生態常被人詬病的一點。
但我與作者持完全相反的觀點,我覺得把政治融入武俠可以創造格局,是很值得嚐試的模式。
事實上,武術向來與政治有不少瓜葛,就我所知,實戰價值高的八極拳就是宮廷武術之一,太極拳也在北京發揚光大。
北京是中國幾百年政經所在,達官貴人雲集,需要眾多的武師護衛,風雲際會之下自然武學昌盛,而之間很多武師逸聞、小生態的江湖故事一定會與宮廷、政治有很多牽扯。
再一例,少林寺,絕對不會是中國武術之源,也不是中國武學唯一昌盛的地方,卻為何攫此盛譽?
這好像跟秘密會社的宣傳有關,比如火燒紅蓮寺、少林五祖等等。
武俠小說起於天地會故事,而天地會又常附會於少林寺的傳承,因而大大抬高了少林寺的地位,我想這就是為何少林寺成為宗主的原因。
而天地會故事,也是政治,漢滿排拒的大時代劇。
其實關於天地會的電影不少,但多偏向江湖而少政治,政治刻劃只是基礎的背景架構而已,畢竟大眾還是比較喜歡江湖情懷。
我覺得政治片是我們這一代的遺憾,大家常說喜歡有深度的電影,那政治不就是最有深度、人性衝突的所在嗎? 為何大家不喜歡討論政治,政治片沒什麼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陳可辛似乎有把政治融入武俠的野心,投名狀、十月圍城與血滴子都有政治元素;說實在投名狀不算武俠片,而十月圍城沒有太多政治元素,偏向刻畫小人物的人情,只有血滴子兼而有之,可惜血滴子不怎麼好看,但這嚐試值得肯定。
若要說人性,還有什麼比政治更能演繹人性?要論格局,政治之牽動全局不啻為一種史詩,政治融入武俠有什麼不好?
如果有一部片能夠就歷史因緣去詮譯少林寺或天地會的故事,著重於滿漢兩方的鬥智鬥力 (會牽涉到宣傳、造謠等社會活動 ),那比單純彰顯忠義貞烈的俠士精神有趣多了,也能添加更多史詩氣味。
政治是個被大眾忽略的大寶藏。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最後一次講 平凡
我不是很喜歡這幾年時興的平凡學。
有人說小時候最愛看的書,可以顯現一個人的志趣或思想。
回頭想想,我的思維都隱約有道家的感覺;而最近很紅的平凡學,也給我一種道的感覺。
平凡是個很唯心的東西,是發自內心而不能學的,你學了可能就不是發自內心,等於是在強迫自己、騙自己。 而平凡學的興起、造成的嚮慕,導致了摹倣,流於表面而不論內心。
之前流行過一個簡易健康守則:你祖母不會吃的東西你最好也不要吃。
相似的,何不多重視阿公阿媽的想法,最「樸實無華的平凡」都在那裡。 (但未必是好的
比如要多賺錢、多存錢、要節省、做人要自私一點、對人要客氣一點、不要賭博、有免費的東西要多拿別手軟.......
反過來看,那些提倡平凡的藝術家、思想家、音樂家們,所說所做的有多少人能做到到,甚至想得到?
大眾讚嘆藝術家們辛勞地自耕自養、簡居淡食,說這才是真正的平凡。對一個非常厭膩都市生活的人或許是如此吧! 但一般人,絕大多數的人大概不用一個月,就被這種原始生活嚇怕了,回頭想念都市的美好。
做不到的東西,叫做平凡,而每天生活裡的一點一滴,就不是平凡? 還要另外探求?
有人說小時候最愛看的書,可以顯現一個人的志趣或思想。
回頭想想,我的思維都隱約有道家的感覺;而最近很紅的平凡學,也給我一種道的感覺。
平凡是個很唯心的東西,是發自內心而不能學的,你學了可能就不是發自內心,等於是在強迫自己、騙自己。 而平凡學的興起、造成的嚮慕,導致了摹倣,流於表面而不論內心。
之前流行過一個簡易健康守則:你祖母不會吃的東西你最好也不要吃。
相似的,何不多重視阿公阿媽的想法,最「樸實無華的平凡」都在那裡。 (但未必是好的
比如要多賺錢、多存錢、要節省、做人要自私一點、對人要客氣一點、不要賭博、有免費的東西要多拿別手軟.......
反過來看,那些提倡平凡的藝術家、思想家、音樂家們,所說所做的有多少人能做到到,甚至想得到?
大眾讚嘆藝術家們辛勞地自耕自養、簡居淡食,說這才是真正的平凡。對一個非常厭膩都市生活的人或許是如此吧! 但一般人,絕大多數的人大概不用一個月,就被這種原始生活嚇怕了,回頭想念都市的美好。
做不到的東西,叫做平凡,而每天生活裡的一點一滴,就不是平凡? 還要另外探求?
甘於平凡明明不是大部份的人可以做得到的事,卻被大家奉為平凡的最高義,而虛榮、追求享受明明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快樂卻被人無視、鄙夷。 ( 或許大家鄙夷的是過度地追求,但為了追求平凡而去做違反自己習性的事難道不也是過度追求?
任何行為都脫不出平凡,差別只在社會一時的嚮慕不同,而有境界高下之分,什麼都是比較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平凡學的最後就很像道,做自己是平凡、追求平凡是平凡、騙自己也是平凡、身邊的是平凡、外求的也是平凡、甘於平凡是平凡、不甘平凡仍是平凡。
到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問自己想做什麼選擇。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為填鴨教育講話 填鴨很重要
高中辨論社課的老師,為了促進大家的思考能力,拿出一枝筆,問大家說:大家都能輕而易舉地認出筆這種東西,但有人能去定義筆這個東西嗎?
大家一個個舉手,一個個被駁倒,百思不得其解。
很像數年後,邁克.桑德爾以《正義 一場思辯之旅》打開知名度,在youtube上的哈佛課堂上,桑德爾舉出議題,再一一問倒學生,讓大家知道做出正確選擇的困難,也或許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這回事。
其實這很常見,人文科學的課常有這種場景,老師可以就一個議題跟學生一直辯一直辯,根本不會有什麼大致底定的結果。
所以我在想,辯這些有必要嗎? 除了促進思考與演辯趣味之外,實質上有什麼幫助?
比如開頭筆的定義,之所以辯不出個結果,原因在於,人們要認出一枝筆並不需要絕對完美的定義,大致上,只要一個物體是長桿形、一端尖、徑圍在手指可捏住寫字的範圍就可以認作為筆,就這麼簡單,至於那些奇形怪狀的筆,當然,會使大家認錯。
所以,根本不需要太精準的定義,也沒必要百發百中地認出筆這種東西,認錯了,學起來就好。
同樣地,很多時候,不需要對一件事,比如禮義廉恥,做出太精準的定義,求個概要就好了。
人文科學的名詞大部份都無法做出完美的定義,但那無損於其名詞解釋的價值,若然碰到那名詞解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學起來、記起來,就像法條之不足以判例補充的意思一樣。
我想說的是,人腦夠聰明,對一些很大的東西,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釋,解釋也未必解釋得完、解釋得正確,何不交給腦袋自己去解決?
所以我滿討厭現在流行的西方式的原理教學,什麼都要跟學生解釋得清清楚楚那樣,看似尊重原理,實則小看了事理的深邃。
一位七十多歲的文字學老師,小時候「有幸」接觸到民初仍殘遺的傳統私塾教育,叫學生背三字經、千字文,都不解釋,若有不懂就自己想,看多了就會。
比如什麼是禮,幹嘛要解釋? 叫學生自己多去涉獵,別說人科書藉,小說等等都能讓人有所體悟,涉獵越多,就越知道有些東西遠在定義與解釋之外。
這在現代人看來叫做蠻幹,在不求極端的原則下,我也不太認同這種傳統教育,但這種叫學生自己想、不解釋的教育仍有借鑒的價值。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鄙夷傳統教育,指陳華人社會受以前科舉考試遺毒,只會死記而不求原理,總之就是很不屑就對了。
以前的科舉是不考理科的 ( 有算科、醫科等晉身科目,但那不受重視,可以略過不算 ),只考儒家經典,初始還考詩賦。 基本上就是考思想與文采。
思想與文學,本重涉獵而不重解釋,至少不用像探求科學原理那樣精細計較。若精細於解釋,容易流於學派而少通融,反失大義。
個人認為,文科與理科的教法本就不同,文科可多多填鴨而少解釋 ( 逼學生讀一些經典、歷史、多寫作、多涉獵,不然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品味會越來越差 ) ;理科則盡量減少課程內容而著重於原理衍繹 (數學、物理與化學不用教太深、地科可併於地理 ) ,至於介於其中的哲學,則多多介紹多多解釋 (我覺得義務教育不納入哲學是不對的 )。
當代太重視理解而輕視死記硬背,所以有人幹譙現行史地教育沒脈絡、多死記。
先講歷史,現行歷史課本的脈絡已夠強了,再好也不會好到哪,死記倒是很重要,歷史本來就要記熟很多先備知識才能求見解,就好像如果電影劇情都記不清楚了,能寫出什麼電影賞析? ( 歷史這科目很重要,應該記憶與演辯思考並重
至於地理,現在這種枝條分明、枝葉繁盛的微縮型大學課本根本在開玩笑。
地理課本學了一堆不需要的專業地理知識,比如氣候、土壤、洋流等等應該略微講過就算的東西分章別目地教,卻不要求學生去記牢世界上重要的地名、河名與國名,拜託! 地理的義務教育應該是看什麼對學生的一輩子有幫助才去教,什麼重要背什麼才對啊!
根本不需要那麼重視脈絡,在很多地方,填鴨本來就是先行於理解的。
尤其是文科與思想,舉金庸小說的橋段為例,謝遜教張無忌武功,只背功夫要訣而不解釋 ,因為離別在即,沒那個時間,只盼張無忌記熟後以後慢慢體會。
同樣的,很多經典宥於年紀學生根本無從體會,但求長大後慢慢去領悟或滲入其學養。若不逼學生多去涉獵經典,在現在這個閱讀越來越「輕薄」的社會,經典的養份可能一輩子都與學生無緣。
總結,我認為台灣的未來不是在填鴨教育與原理教育二擇一,而在於填鴨、原理教育並重並行。
大家一個個舉手,一個個被駁倒,百思不得其解。
很像數年後,邁克.桑德爾以《正義 一場思辯之旅》打開知名度,在youtube上的哈佛課堂上,桑德爾舉出議題,再一一問倒學生,讓大家知道做出正確選擇的困難,也或許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這回事。
其實這很常見,人文科學的課常有這種場景,老師可以就一個議題跟學生一直辯一直辯,根本不會有什麼大致底定的結果。
所以我在想,辯這些有必要嗎? 除了促進思考與演辯趣味之外,實質上有什麼幫助?
比如開頭筆的定義,之所以辯不出個結果,原因在於,人們要認出一枝筆並不需要絕對完美的定義,大致上,只要一個物體是長桿形、一端尖、徑圍在手指可捏住寫字的範圍就可以認作為筆,就這麼簡單,至於那些奇形怪狀的筆,當然,會使大家認錯。
所以,根本不需要太精準的定義,也沒必要百發百中地認出筆這種東西,認錯了,學起來就好。
同樣地,很多時候,不需要對一件事,比如禮義廉恥,做出太精準的定義,求個概要就好了。
人文科學的名詞大部份都無法做出完美的定義,但那無損於其名詞解釋的價值,若然碰到那名詞解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學起來、記起來,就像法條之不足以判例補充的意思一樣。
我想說的是,人腦夠聰明,對一些很大的東西,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釋,解釋也未必解釋得完、解釋得正確,何不交給腦袋自己去解決?
所以我滿討厭現在流行的西方式的原理教學,什麼都要跟學生解釋得清清楚楚那樣,看似尊重原理,實則小看了事理的深邃。
一位七十多歲的文字學老師,小時候「有幸」接觸到民初仍殘遺的傳統私塾教育,叫學生背三字經、千字文,都不解釋,若有不懂就自己想,看多了就會。
比如什麼是禮,幹嘛要解釋? 叫學生自己多去涉獵,別說人科書藉,小說等等都能讓人有所體悟,涉獵越多,就越知道有些東西遠在定義與解釋之外。
這在現代人看來叫做蠻幹,在不求極端的原則下,我也不太認同這種傳統教育,但這種叫學生自己想、不解釋的教育仍有借鑒的價值。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鄙夷傳統教育,指陳華人社會受以前科舉考試遺毒,只會死記而不求原理,總之就是很不屑就對了。
以前的科舉是不考理科的 ( 有算科、醫科等晉身科目,但那不受重視,可以略過不算 ),只考儒家經典,初始還考詩賦。 基本上就是考思想與文采。
思想與文學,本重涉獵而不重解釋,至少不用像探求科學原理那樣精細計較。若精細於解釋,容易流於學派而少通融,反失大義。
個人認為,文科與理科的教法本就不同,文科可多多填鴨而少解釋 ( 逼學生讀一些經典、歷史、多寫作、多涉獵,不然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品味會越來越差 ) ;理科則盡量減少課程內容而著重於原理衍繹 (數學、物理與化學不用教太深、地科可併於地理 ) ,至於介於其中的哲學,則多多介紹多多解釋 (我覺得義務教育不納入哲學是不對的 )。
當代太重視理解而輕視死記硬背,所以有人幹譙現行史地教育沒脈絡、多死記。
先講歷史,現行歷史課本的脈絡已夠強了,再好也不會好到哪,死記倒是很重要,歷史本來就要記熟很多先備知識才能求見解,就好像如果電影劇情都記不清楚了,能寫出什麼電影賞析? ( 歷史這科目很重要,應該記憶與演辯思考並重
至於地理,現在這種枝條分明、枝葉繁盛的微縮型大學課本根本在開玩笑。
地理課本學了一堆不需要的專業地理知識,比如氣候、土壤、洋流等等應該略微講過就算的東西分章別目地教,卻不要求學生去記牢世界上重要的地名、河名與國名,拜託! 地理的義務教育應該是看什麼對學生的一輩子有幫助才去教,什麼重要背什麼才對啊!
根本不需要那麼重視脈絡,在很多地方,填鴨本來就是先行於理解的。
尤其是文科與思想,舉金庸小說的橋段為例,謝遜教張無忌武功,只背功夫要訣而不解釋 ,因為離別在即,沒那個時間,只盼張無忌記熟後以後慢慢體會。
同樣的,很多經典宥於年紀學生根本無從體會,但求長大後慢慢去領悟或滲入其學養。若不逼學生多去涉獵經典,在現在這個閱讀越來越「輕薄」的社會,經典的養份可能一輩子都與學生無緣。
總結,我認為台灣的未來不是在填鴨教育與原理教育二擇一,而在於填鴨、原理教育並重並行。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關於 台灣人總是吵一吵就過去了
如題。
我想問的是,全世界有國家跟台灣不一樣嗎?
有國家可以為一個議題一直吵一直吵一直吵下去嗎?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好笑,也太盧、太持久了吧!
我想大眾想表達的是:台灣人吵過後,也沒有長進。
可是,有人去統計台灣人吵的議題真的沒有造成改進嗎?
又,政府要「從善如流」到什麼程度、多大的百分比才算是有長進的政府,台灣才會有希望?
而台灣人吵的議題一定是人民對而政府錯嗎?
就我的經驗,大家最常講的總是:你看,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 現在都沒聲音了。
或是:吵過後還不是沒有改變,台灣還是一樣爛。
但有人去注意那些漸漸沒聲音的議題後續怎樣了嗎?
我不是勤於查證的人,我只喜歡丟問題出來,懶得去解決。
單純想把一些社會成見分析開來。
我想問的是,全世界有國家跟台灣不一樣嗎?
有國家可以為一個議題一直吵一直吵一直吵下去嗎?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好笑,也太盧、太持久了吧!
我想大眾想表達的是:台灣人吵過後,也沒有長進。
可是,有人去統計台灣人吵的議題真的沒有造成改進嗎?
又,政府要「從善如流」到什麼程度、多大的百分比才算是有長進的政府,台灣才會有希望?
而台灣人吵的議題一定是人民對而政府錯嗎?
就我的經驗,大家最常講的總是:你看,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 現在都沒聲音了。
或是:吵過後還不是沒有改變,台灣還是一樣爛。
但有人去注意那些漸漸沒聲音的議題後續怎樣了嗎?
我不是勤於查證的人,我只喜歡丟問題出來,懶得去解決。
單純想把一些社會成見分析開來。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談話性節目的價值
台灣很鄙夷談話性節目。
台灣談話性節的泛濫的確是種變態,代表台灣的節目製作環境盪到一個歷史谷底,加上這幾年甚囂塵上的名嘴亂世說,使得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印象非常之差。
可是,台灣社會的混亂,名嘴只是其中一環,甚至只是前因之後果而已。
要解救台灣的混亂,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當然不是拿名嘴開刀 (要開也可以啦! 不干我的事~ ),更不應該將所有的談話性節目一竿子打翻,罵得一文不值。
事實上,談話性節目明明是很好的獲取新知管道,總比看老掉牙的偶像劇、鄉土劇、綜藝節目、一再重播的電影頻道等等來得強,即便是常常怪力亂神、唬爛無雙的「寶傑開講」,至少也拓增超自然方面的知識,超自然可是超棒的聊天材料吶! ( 其實寶傑本身就很好聊了..
常有人說談話性節目多有不實內容,所以少看為妙。可是網路上的不實消息更多呢! 報章雜誌也常有作假,難道就不看了嗎?
反而,正因為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戒心,懂得去質疑,談話節目這種獲取新知的管道相對安全些。
舉反例來說,我覺得電視節目上最有說服力的人是謝震武與潘懷宗,基本上從他們嘴裡跑出來的字句我都選擇相信,所以,如果他們想騙人,我也只能認栽。
與其去罵名嘴搧動民眾,倒不如教育人民,別那麼容易被搧動。 ( 我承認這是便宜的論點
而我認為,談話性節目的盛行,可能就是一種方法。
因為談話節目看多了,被騙多了,大概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騙了,而且主要的好處是,訓練民眾消化訊息能力,加上不斷吸收知識,知識累積成見識,自然不容易被騙、被搧動。
想想看,阿杯阿母們把每天浪費在鄉土劇的時間拿去看政論節目,一年下來會增長多少見識?
而有那麼多見識的杯母,不是比較不會被政客或名嘴搧動嗎?
(當然,前提是他們藍綠兩方的政論節目都看
總而言之,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艘好船。
台灣談話性節的泛濫的確是種變態,代表台灣的節目製作環境盪到一個歷史谷底,加上這幾年甚囂塵上的名嘴亂世說,使得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印象非常之差。
可是,台灣社會的混亂,名嘴只是其中一環,甚至只是前因之後果而已。
要解救台灣的混亂,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當然不是拿名嘴開刀 (要開也可以啦! 不干我的事~ ),更不應該將所有的談話性節目一竿子打翻,罵得一文不值。
事實上,談話性節目明明是很好的獲取新知管道,總比看老掉牙的偶像劇、鄉土劇、綜藝節目、一再重播的電影頻道等等來得強,即便是常常怪力亂神、唬爛無雙的「寶傑開講」,至少也拓增超自然方面的知識,超自然可是超棒的聊天材料吶! ( 其實寶傑本身就很好聊了..
常有人說談話性節目多有不實內容,所以少看為妙。可是網路上的不實消息更多呢! 報章雜誌也常有作假,難道就不看了嗎?
反而,正因為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戒心,懂得去質疑,談話節目這種獲取新知的管道相對安全些。
舉反例來說,我覺得電視節目上最有說服力的人是謝震武與潘懷宗,基本上從他們嘴裡跑出來的字句我都選擇相信,所以,如果他們想騙人,我也只能認栽。
與其去罵名嘴搧動民眾,倒不如教育人民,別那麼容易被搧動。 ( 我承認這是便宜的論點
而我認為,談話性節目的盛行,可能就是一種方法。
因為談話節目看多了,被騙多了,大概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騙了,而且主要的好處是,訓練民眾消化訊息能力,加上不斷吸收知識,知識累積成見識,自然不容易被騙、被搧動。
想想看,阿杯阿母們把每天浪費在鄉土劇的時間拿去看政論節目,一年下來會增長多少見識?
而有那麼多見識的杯母,不是比較不會被政客或名嘴搧動嗎?
(當然,前提是他們藍綠兩方的政論節目都看
總而言之,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艘好船。
為什麼什麼都要問為什麼 ??
好像現在很重視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不管什麼都很重視因由、原由、原理。
表現在教育上,就是很注重教學要解釋清楚理由與原理,不能囫圇吞棗。 為什麼? 我不覺得教育有必要什麼都解釋得清清楚楚。
喜歡一件事物,別人總愛問為什麼,而我總是要說出個道理出來,尤其實是敏感的東西,比如政黨、信仰、漂亮女星。
如果不說出個道理來,似乎這種喜歡顯得虛浮。
但我覺得,沒有理由的喜歡才是最穩固的,反而那些為了回答別人硬找的理由才最虛浮,甚至會制約自己。
當然,或許任何事都有因果,一定會有原因,只是有些人很難自我意識到而已。
但,有點像道家的思維,如果道可以化為語言,那它就不是道了。
我想說的就是,有些東西被意識出來之後,就會開始產生制約。
比如,我喜歡一個明星,我不能單純地說句哇尬意就算了,一定要有些理由去回答別人,比如有個性、善良、有正義感、敢說敢做、幽默......
可是喜歡一個人不會那麼單純,我不會因為他不好笑了、盲從了就討厭他。
硬是要搞清楚喜歡某人的理由,就很容易被這些理由牽著鼻子走,哪天那些理由消失了,心裡的芥蒂就會特別大,大過它所應該有的程度。
基本上找理由本身就是受制約的行為,仍以明星為例,我不能單純因為明星有型或漂亮就喜歡他們,如果僅僅如此,會有點輕視自己。
可是想一想,因為漂亮而喜歡一位女星錯在哪?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自卑來自於自豪??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末民初時中國有段對自我文化的厭棄期,認為西方是進步,中國為落後。
直到現在,我覺得「自居中華正統」的台灣人還是有種自卑感,很會反省自己,卻很少或不敢挺自己的文化,尤其在歐美日面前。
每個國家都不乏自我反省與貶低的言論,那是健康的,但台灣人好像對自我文化都沒有半點自豪感,至少外在表現上看不出來,只會自嘲,卻極少說中國文化哪裡好,甚至連自己的母語也不挺,只會說中文的精確性有多差、不如外文。(但有誰可以証明?
我覺得像法國人立法要求外國人在國境內盡量講法語是種很白目的行為,但至少他們為自己的語言自豪,反觀中文,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東亞的優勢語言,區區法文也不過稱霸歐陸幾百年而已,如果法國人可以這麼鴨霸,中國人為何不能多一點自信自傲?
但台灣少有人為中文自豪。
講了那麼多,其實還沒講到重點,這篇文並非在檢討這種自卑感,而是..... 我也不知道怎麼講。
曾看過一篇文,以美國黑人對自我文化的自豪來反襯台灣人的自卑,如果他不拿非裔美國人做例子,我大概想不到這篇文要講的東西。
非洲文化有斷絕的危機,雖然中國文化也有,但不如非洲文化之緊迫,何況是身在異國的黑人,自然會有更大的危機感,發揚自己文化都來不及了,怎會自我貶低。
人說只有自信的人才懂得自嘲的樂趣,會不會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足夠強的存在感,且受重視 (講到東西方文化,通常就是漢字文化圈與歐美了),所以台灣人不像非裔美國人那樣,有迫切的危機感,所以常常自嘲與批判,說中文沒邏輯、是落後的語言、中國人都愛貪小便宜、儒家文化是毒瘤、中國人無法自我管理、中國人奴性重、中國人腦筋死板、中國文化落後.......。
人說只有自信的人才懂得自嘲的樂趣,會不會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足夠強的存在感,且受重視 (講到東西方文化,通常就是漢字文化圈與歐美了),所以台灣人不像非裔美國人那樣,有迫切的危機感,所以常常自嘲與批判,說中文沒邏輯、是落後的語言、中國人都愛貪小便宜、儒家文化是毒瘤、中國人無法自我管理、中國人奴性重、中國人腦筋死板、中國文化落後.......。
如果中國文化沒有三千年歷史、沒有那麼龐大的資產與獨特的文化,台灣人有那個自信去做麼強烈地自我貶低嗎?
還是單純只是自卑? 不知道反思那些過激的反省?
台灣民眾與馬政府反日態度的比較
馬英九對日侵釣反應相當軟弱,的確滿欠罵,只是,台灣人民跟馬政府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是百步笑五十步。
馬英九軟弱還有盱衡局勢的理由可以開脫,雖然我覺得台灣的態度可以更強硬一點,但我也不敢說如果日本相應升級緊張局勢,中國會不會出手,因為美國助日的態勢很明顯。
何況台灣的經濟受日本影響甚鉅,大家都在靠北中資,卻沒什麼人去注意台灣企業被日資侵略到什麼程度了,真是大小眼。
再來說台灣民眾,表現得那麼無感,有什麼立場要求馬英九硬起來,馬若硬起來搞不好還會被罵,比如,經濟搞得那麼差還在那邊爭主權,諸如此類的。
之前有個系列圖片諷刺馬政府的反侵略政策。 大義略述如下:
日本人強暴某人老婆,那人用發行郵票來表達不滿。
諸如此類的,還有一個是諷刺馬英九登太平島宣示釣魚台主權,但忘了怎麼諷刺。
那台灣民眾呢?
比喻之一:日本老大的小弟(石原)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為了「防止此種事發生」,所以老大「自己上」,而台灣民眾認為這是種「善意」。
比喻之二: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而台灣民眾認為要「理性看待」,認為要反抗的人去反抗,但要尊重別人選擇不反抗的自由。
比喻之三: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台灣民眾認為時機歹歹,賺錢比較重要,等到有錢後再跟日本老大討公道。
比喻之四: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台灣民眾看到反抗的人竟酸他們呷霸太閒,甚至說台灣企業受日本老大那麼大的影響,要反抗就不要買日本貨。
兩相比較,是台灣民眾比較欠罵還是馬英九? 很明顯是前者吧!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個人行為與群眾
以前基於環保我拒收路上傳單,現在會收。
而環保呢? 我覺得不管我收不收,該被砍的樹還是會被砍,不會有廠商因為我的堅持而停發傳單。
除非我是吳念真之流,一句話可以感動數萬人,登高一呼請民眾不要拿傳單,或許能稍稍減少這種浪費紙張的行為。
有人會說,如果大家都有這種想法,那發傳單這種浪費紙的行為就永無終止之日,問題是,我改變我的想法並不會影響到別人的想法,就個人而言,除非是有影響力的人,不管怎麼想,對大眾的行為都影響甚微,也不能改變世界。
一個人無法改變世界,而是「每個人」,但一個人往往無法影響「每個人」。偏偏,抱著這種想法,又會削弱「每個人」做好事的動機。(反正我的努力影響甚微,何必辛苦
所以,最好還是散布 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世界 的口號吧! ( 一個人無法影響世界,而是口號影響世界
不然,積極一點,去做一些可以改變眾人行為的舉動,像高爾,拍不願面對的真相。
(高爾那傢伙,說得一嘴環保,卻住豪宅華第,浪費的電力抵得過好幾個家庭,爛透了。但話說回來,如果他讓更多人開始注重環保,他對環保的貢獻仍大過那些默默做環保的人
在公與私之間常會有些聯結性與矛盾性,比如,法律不允許民眾自行討回自己的正義,怕私鬥橫行,破壞社會秩序,也怕民眾無法做出最適當的處置,流於激烈的報復行為。
但就個人而言,如果公法無法給予正義,而又有能力討回自己的正義,要不要做? ( 古惑仔的正義觀、非法正義
有人會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這社會就完蛋了。
偏偏,一個人的作為很難影響到什麼,何況是暗中行事。
就群體而言,由一個大家信任的機關來處理群眾事務的確是比較好,卻因為個人行為與群眾的連結薄弱,使得大家有足夠理由去私下解決。
當然也不一定要找古惑仔啦! 台灣畢竟是法治的社會,可以找立委。
而環保呢? 我覺得不管我收不收,該被砍的樹還是會被砍,不會有廠商因為我的堅持而停發傳單。
除非我是吳念真之流,一句話可以感動數萬人,登高一呼請民眾不要拿傳單,或許能稍稍減少這種浪費紙張的行為。
有人會說,如果大家都有這種想法,那發傳單這種浪費紙的行為就永無終止之日,問題是,我改變我的想法並不會影響到別人的想法,就個人而言,除非是有影響力的人,不管怎麼想,對大眾的行為都影響甚微,也不能改變世界。
一個人無法改變世界,而是「每個人」,但一個人往往無法影響「每個人」。偏偏,抱著這種想法,又會削弱「每個人」做好事的動機。(反正我的努力影響甚微,何必辛苦
所以,最好還是散布 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世界 的口號吧! ( 一個人無法影響世界,而是口號影響世界
不然,積極一點,去做一些可以改變眾人行為的舉動,像高爾,拍不願面對的真相。
(高爾那傢伙,說得一嘴環保,卻住豪宅華第,浪費的電力抵得過好幾個家庭,爛透了。但話說回來,如果他讓更多人開始注重環保,他對環保的貢獻仍大過那些默默做環保的人
在公與私之間常會有些聯結性與矛盾性,比如,法律不允許民眾自行討回自己的正義,怕私鬥橫行,破壞社會秩序,也怕民眾無法做出最適當的處置,流於激烈的報復行為。
但就個人而言,如果公法無法給予正義,而又有能力討回自己的正義,要不要做? ( 古惑仔的正義觀、非法正義
有人會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這社會就完蛋了。
偏偏,一個人的作為很難影響到什麼,何況是暗中行事。
就群體而言,由一個大家信任的機關來處理群眾事務的確是比較好,卻因為個人行為與群眾的連結薄弱,使得大家有足夠理由去私下解決。
當然也不一定要找古惑仔啦! 台灣畢竟是法治的社會,可以找立委。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為何不廢鎮
聽說,一位都蘭的餐廳老闆講,其實很多當地人是贊成美麗灣的,很討厭那些抗爭的人。
又是經濟與環保的矛盾議題。
更矛盾的是,不少去抗議美麗灣的人,本身是當地民宿老闆,他們滿懷對東部的愛來東部開特色民宿,並發揚愛鄉愛土的理念。
一個人開民宿當然沒什麼,一群滿懷憧憬的人競相來開民宿,或來東部開業就會造成不少汙染了。
且有趣的是,某些特愛大自然的老闆可能會闢草萊、斬荊蕀,在遠離人居之地開業或定居,那等於把人類的干擾範圍擴散開來。
同樣的道理,阻擋一個開發案容易,但如果全台灣的人都抱持著「愛鄉愛土」的精神四處去劈荊斬蕀,充實偏鄉甚至無人跡處,那不就等於把都市的汙染擴散出去?
所以,為何不廢鎮? ( 身為大都會區的住民,這麼說有點靠盃。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家鄉變窮,想拯救偏鄉的經濟,使人口平均流布,這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當人類開發了一個地方就堅持不廢鎮,那等於人類與大自然的拉扯永遠都是有拿無還,造成結構上的不正義。
且只要有人煙,地方首長有責任,就會盡量開發當地,促進觀光,活絡經濟,並加強交通,使外地人流入方便。 而非保存。
即便居民很環保,光是必需的光電、交通、排廢水等等都會造成汙染,假若當地力求發展,就會造成一堆美麗灣之類的矛盾 ─ 當地人要經濟,外地人要環保。
(從小處著眼,則有開建親水步道、親山步道、山坡遊憩區之類的,讓人民接近大自然,卻帶來一堆商家、廢水、廢氣、垃圾、光害、道路對生態區的分割
反過來看,如果肯廢鎮,那些被廢棄的偏鄉就可以蓋高汙染的工業區,比較沒有環保問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要有一點居民,全台灣就群起而攻,最後,非蓋不可的工業區只能蓋在無人跡處 ( 通常是環保價值高的地方 ),或移師海外。( 把問題丟給別人
要是台灣能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鼓勵廢鎮,我想那省下的汙染可以抵得過幾千個美麗灣。
又是經濟與環保的矛盾議題。
更矛盾的是,不少去抗議美麗灣的人,本身是當地民宿老闆,他們滿懷對東部的愛來東部開特色民宿,並發揚愛鄉愛土的理念。
一個人開民宿當然沒什麼,一群滿懷憧憬的人競相來開民宿,或來東部開業就會造成不少汙染了。
且有趣的是,某些特愛大自然的老闆可能會闢草萊、斬荊蕀,在遠離人居之地開業或定居,那等於把人類的干擾範圍擴散開來。
同樣的道理,阻擋一個開發案容易,但如果全台灣的人都抱持著「愛鄉愛土」的精神四處去劈荊斬蕀,充實偏鄉甚至無人跡處,那不就等於把都市的汙染擴散出去?
所以,為何不廢鎮? ( 身為大都會區的住民,這麼說有點靠盃。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家鄉變窮,想拯救偏鄉的經濟,使人口平均流布,這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當人類開發了一個地方就堅持不廢鎮,那等於人類與大自然的拉扯永遠都是有拿無還,造成結構上的不正義。
且只要有人煙,地方首長有責任,就會盡量開發當地,促進觀光,活絡經濟,並加強交通,使外地人流入方便。 而非保存。
即便居民很環保,光是必需的光電、交通、排廢水等等都會造成汙染,假若當地力求發展,就會造成一堆美麗灣之類的矛盾 ─ 當地人要經濟,外地人要環保。
(從小處著眼,則有開建親水步道、親山步道、山坡遊憩區之類的,讓人民接近大自然,卻帶來一堆商家、廢水、廢氣、垃圾、光害、道路對生態區的分割
反過來看,如果肯廢鎮,那些被廢棄的偏鄉就可以蓋高汙染的工業區,比較沒有環保問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要有一點居民,全台灣就群起而攻,最後,非蓋不可的工業區只能蓋在無人跡處 ( 通常是環保價值高的地方 ),或移師海外。( 把問題丟給別人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為什麼華人愛取英文名字
http://phiphicake.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1735.html
先貼上雞蛋糕大大的文章。
雖然關於華人愛取英文名字的事早就在網路上看過相關討論,但好像最近才開始傳開,老師一個一個地提問:為什麼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取英文名的習慣,只有華人有?
似乎華人比較不懂得重視自己的文化。
個人一直覺得用英文名字沒什麼,想反駁一下。
有些相關文章提出,某外國客戶堅持要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且不解華人為何不用本名。
從這邊切入,分成「重視本名」與「慣用本名」兩個面向,對於前者,華人的確不如以前人重視姓名,已無神聖性。
所以我們也不是很注重要讓外國人認識自己的本名,告訴他們我們的本名要怎麼發音,或許這種輕忽是不應該的。
但反過來看,這很重要嗎? 在交際頻繁的現代社會有必要堅持這一環節嗎? 別說外國人,對本國人也不會特意要別人知道自己的本名,綽號叫習慣就好,何必特別知會本名。
想想外國電影,兩方初次見面互表綽號的場景很常見,外國人也不會特意知會本名呀!
再來看後者。 如前所述,對自己國人都不會堅持用本名了,為什麼要堅持外國人洋腔洋調地叫自己名字? 為什麼不能取個「英文綽號」?
假設要作名片給外國客戶,除了會附上中文的羅馬拼音,會不會另外附個英文名字讓外國人叫? (也有人不印中文名字,這大概就是前面所說的,現代人已不很重視名字了
我想百分之九九都會吧? 中文用英文叫真的很怪,難聽死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那為何別的國家不像華人一樣愛用英文名字?
我想是因為發音的關係吧。 印歐語系的國家,別說語音相似,大部分都是用羅馬文字書寫,大同小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需要另取英文名。
(假設今天有「漢語文化圈」,中韓日越琉球都用漢字,惟寫法跟讀音略有不同,那在做生意的時候會刻意取個韓式或日式的名字嗎? 這時候應該就會有點「文化自尊」的意識了吧!
至於那些非印歐語系的國家,我不知道,但我想講一下日本。
日文跟英文在發音上不如中英差別之大,基本上,英文的發音幾乎可以函蓋所有日文的發音,只有部份微小差異。
比如,鈴本 Suzuki 用英文唸起來很順 (雖然英日聲調不同,但也只差在重音落點而已,根本沒什麼差 ),沒有四聲的困擾,所以日本人用本名比中國人自然多了。
如果要說日本人比華人更尊重自己的文化...... 可能吧! 即便如此,也得証明華人比日本人愛用英文名字與華人相對於日本人比較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有多大的關聯性。( 真繞口
普遍會問為何華人不堅持用中文名? 我倒想反過來問,為何要堅持外國人叫中文名字?
先貼上雞蛋糕大大的文章。
雖然關於華人愛取英文名字的事早就在網路上看過相關討論,但好像最近才開始傳開,老師一個一個地提問:為什麼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取英文名的習慣,只有華人有?
似乎華人比較不懂得重視自己的文化。
個人一直覺得用英文名字沒什麼,想反駁一下。
有些相關文章提出,某外國客戶堅持要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且不解華人為何不用本名。
從這邊切入,分成「重視本名」與「慣用本名」兩個面向,對於前者,華人的確不如以前人重視姓名,已無神聖性。
所以我們也不是很注重要讓外國人認識自己的本名,告訴他們我們的本名要怎麼發音,或許這種輕忽是不應該的。
但反過來看,這很重要嗎? 在交際頻繁的現代社會有必要堅持這一環節嗎? 別說外國人,對本國人也不會特意要別人知道自己的本名,綽號叫習慣就好,何必特別知會本名。
想想外國電影,兩方初次見面互表綽號的場景很常見,外國人也不會特意知會本名呀!
再來看後者。 如前所述,對自己國人都不會堅持用本名了,為什麼要堅持外國人洋腔洋調地叫自己名字? 為什麼不能取個「英文綽號」?
假設要作名片給外國客戶,除了會附上中文的羅馬拼音,會不會另外附個英文名字讓外國人叫? (也有人不印中文名字,這大概就是前面所說的,現代人已不很重視名字了
我想百分之九九都會吧? 中文用英文叫真的很怪,難聽死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那為何別的國家不像華人一樣愛用英文名字?
我想是因為發音的關係吧。 印歐語系的國家,別說語音相似,大部分都是用羅馬文字書寫,大同小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需要另取英文名。
(假設今天有「漢語文化圈」,中韓日越琉球都用漢字,惟寫法跟讀音略有不同,那在做生意的時候會刻意取個韓式或日式的名字嗎? 這時候應該就會有點「文化自尊」的意識了吧!
至於那些非印歐語系的國家,我不知道,但我想講一下日本。
日文跟英文在發音上不如中英差別之大,基本上,英文的發音幾乎可以函蓋所有日文的發音,只有部份微小差異。
比如,鈴本 Suzuki 用英文唸起來很順 (雖然英日聲調不同,但也只差在重音落點而已,根本沒什麼差 ),沒有四聲的困擾,所以日本人用本名比中國人自然多了。
如果要說日本人比華人更尊重自己的文化...... 可能吧! 即便如此,也得証明華人比日本人愛用英文名字與華人相對於日本人比較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有多大的關聯性。( 真繞口
普遍會問為何華人不堅持用中文名? 我倒想反過來問,為何要堅持外國人叫中文名字?
理性與偏激
之前廢核議題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開始反思,回頭擁核,並丟出折衷的主張 ── 反核四但不廢核。
某些社會賢達開始呼籲民眾冷靜,想清楚台灣沒核電會如何。
對核能議題不予置評,只是在想,如果民眾真的冷靜了、民情冷卻了,別說他們「反核四而不廢核」的繞口主張做不到,可能連最基本的廢核四公投都過不了。
如果我要廢核四,面對政府訴諸公投的奧步,我可能也會使用一些搧動民眾的手段。畢竟過公投的門檻太高,不這麼做我覺得很難過關。
什麼都要求理性有時反而是種不理性,或是偏執。
比如說,有個嫌疑犯,有動機、有凶器、有人指證,卻缺乏關鍵凶殺證據,這時法官要怎麼判?
當然這牽扯到法律,沒能力說出適當的見解,只是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現實不一定會給予理思考者足夠的線索去做定奪進而付出行動。
但沒線索並不代表結論為否。
我相信理性的人還是比較好的,但在單一個案裡,理性的人未必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反而他們的理性還導致他們沒有做出即時的反應,鑄下大錯。
以群體來說,偏激更代表著力量,如前所述,假設民情冷卻了,「理性」起來了,我看公投是過不了了。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有人藉著搧動民眾來做壞事,且得心應手,這時就會希望人民是理性的。
所以一切都看選擇,很多事都有兩難。
為什麼有些人非激進不可?
可能是因為不激進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達成目的。 假如現實是殘酷的,環境是不理性的,憑什麼認為理性的回應能解決一切? 又或者,堅持理性的做法一定會帶來相對好的結果? 而不是更糟?
除此之外,有些人選擇偏激,不給予別人理性地討論空間,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理念「就是對的」,沒什麼好討論的。
比如說,有人認為吃狗肉就是不對,完全聽不進別人的駁正,這樣固然討厭,但或許吃狗對他們來說就像吃人一樣,是不需討論的大壞事。
那還要討論什麼? 根本站在不同的認知基礎上。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未必什麼事都能理性討論,也應該理性地討論。
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為何不能輕視自由的價值?
必須說,七年級以後的人離白色恐怖的時代已遠,難以掂量自由的重量。
以我為例,曾有老一輩的人印證那個恐怖的時代,但我還是很難揣想台灣曾有過「夜半敲門心驚驚」的時候。
之前因為中時議題,有學者抨擊年輕一代不懂珍惜自由,甚至還有民眾傾向台灣出現強勢甚至獨裁的政府。
關於這抨擊,有點不認同。
首先,這不是獨裁與民主兩個極端的選擇那麼簡單,傾向獨裁政治的想法不代表要完全放棄民主。( 儘管這兩者幾乎完全相反
何況,在一個總統人人可罵,官員沒尊嚴的時代,為什麼人民不能反向思考,肯定強勢政府的價值?
生活在白色恐怖的人自然會珍惜自由的可貴、輕賤政府的權威,而新生代生活在過度自由,鄙視政府權威的時在,當然會反思自由的弊害,甚至輕視自由,很正常。
自由並非絕對神聖的,放在任何天平的一端上都會下沉。
而一個世代一波反省、一番修正,卻是歷史的天經地義。
我相信沒有人想要獨裁政府,只是希望政府能跳過一些耗時的民主程序,在短時間內將台灣提升。關於這點,曾有一位外國學者說,他還是會選擇美國的民主,但他真心希望聯邦政府能做一天中共。
做一天中共就好,我想這比較接近現在人民的心聲,或許天真,卻不過分。
富饒的時代與富饒的價值觀
以前有個新聞,伊拉克貧民竟然闖進神殿,破場自己國家的珍貴文物。
如果是拿去賣我可以理解,為何要破壞?
最近有個想法,或許是因為那些文物對他們不代表什麼,甚至會侵佔那些本來要拿去救濟貧民的預算。
其實,生活在地球另一端吃好穿好的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不要有絕對的價值觀,要放開心胸,但畢竟我們太富饒,還是養成一套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很難放棄。
之前看一本書,講公共財與外部性成本,並一直拿麥當勞為例子,說一個大麥克只計入他生產的成本卻沒有算入生產大麥克時所造成的汙染,如果把清理汙染的成本算進去,一個大麥克絕對不只幾十塊錢而已。
感覺作者一直針對麥當勞,比如他靠盃麥當勞所採用的牲畜所食用的玉米是受美國補助的,等於把成本攤入美國國民帨捐內。
但美國補助麥當勞或許有他的道理,如果連國家補助都要算進去,很多企業都嘛欠罵。
當然作者故意針對麥當我是不反對,反正我對麥當勞沒好感,重點是,反麥當勞容易,要放棄所有的汙染產業很難。
要講外部性,電影有沒有外部性? 外國大製作世界各國走透透,飛機排碳有多少? 爆破放煙又造成多少汙染? 可是票價都一樣啊。
還有,發展人文藝術就沒有汙染嗎? 不會排擠到其他項目的經費嗎?
回到伊拉克那個新聞,如果我生活在生死邊緣,看到神殿內的石雕竟然活得比我還光鮮亮麗,我會不會生氣?
社會常講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那麼為何我們不把發展人文與保存古績的經費拿去救濟貧民? 那些東西帶得走嗎?
或許發展人文藝術可以促進觀光,增加國民收入,但這種看法等於直接否定人文藝術本身的價值,偏重其利益。
根本都在大小眼,可以反麥當勞等大企業,卻無法放棄根本不構成生活必需的影音工業,也養成很多浪費資源的習慣,最常被靠盃的就是吹冷氣、塑膠袋。
但話又說回來,畢竟我們生活在富饒的時代。
如果,未來因為天災人禍使得物質文明急劇退化,下一代問我們為何這麼浪費,不珍惜物資,那我會想說,生活在這麼富饒的年代,要珍惜物資不容易。
智慧與群眾
去年最讓我感動的話不是什麼人生體悟、格言等等,而是一句廢話。
當時有幸跟一位流浪樂手談話,說我在路上幾乎都在想飲料與落腳處,看著遠方發呆,沒法思考,有點遺憾,那時樂手聽後很隨便地回我一句話:不想思考就不要思考啊!
結果這句廢話讓我頭腦打激凌、瞳孔放大,像被電到一樣,雖然不知道我在感動什麼。
常常不服氣,很多講師與心靈書刊實在沒什麼,但看著別人專注於上、滿心歡喜,多麼有說服力,我也只能認了。
我想是因為,我總把智慧奉為跟真相一樣穩固的東西。(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人說智慧是永恆的,是沒錯,但那是少部份的大智慧,不能因為少部份智慧能永恆,就說智慧有耐久性,不受時間限制。
人們會向智慧擷取養份,但智慧也需要人們的認可才會流傳,而我忽略造就智慧的條件。
我想有些講師之所以受歡迎,重點不是他多有料,而是社會多需耍他,同理,書也是。
我想有些講師之所以受歡迎,重點不是他多有料,而是社會多需耍他,同理,書也是。
我之前很討厭 the Secret 這本書,覺得超屁,現在會想,或許是我們的社會很需要這本書。
有人說,大部份的人看哲學書並非因為喜愛哲學,而是享受哲學的冠冕,甚至說普遍流行的哲學書其實都是「去菁存蕪」。
所以有人質疑,若那些格言由一位普通人說出來,人們還會覺得有智慧嗎?
所以有人質疑,若那些格言由一位普通人說出來,人們還會覺得有智慧嗎?
就算不會好了,又如何? 如上所述,智慧並非來自本身,是一切條件的造就,而人人各取所需。
就如一開頭的個人經驗,如果智慧來自其本身,我為什麼會因為一句屁話而深受感動?
同理,若不是由有名的人說出來,那智慧可能就不會入人太深,進而去改變一個人。那麼,一個不能感動人的智慧又有什麼鳥用?
或許是著重點不同,有人覺得大眾不懂得欣賞真正的哲學智慧是種悲哀;但我覺得,就算智慧非得靠名人或虛榮才能深入人心,也是必須尊重的現實,畢竟大眾對哲學的接受度終有個極限。
(如果大家都有哲學家的程度,我覺得那也滿煩的,任何事都不能用幾句話敷衍過去,非得辯到我懶得去條析的深層裡去,好累
擴及其他,為什麼我們看到男生疼老婆會好感大增? 可是一些地方卻非如此,可能在北韓、中國東北一帶,男人太疼老婆是可恥的。
因為社會形塑的價值觀不同,認同的東西也不同。
從這個觀點來看,或許國家有必要形塑民眾的價值觀,而非真的完全任由人民發展多元價值,因為如果人民自行發展出一個忠孝思想淡薄、男尊女卑的社會怎麼辦?
( 大家都知道中共的洗腦,可是我覺得塑造大眾價值觀做得最好的是美國,透過電影。 我不討厭洗腦,重點是洗腦對人民與國家的利有沒有大於害
( 大家都知道中共的洗腦,可是我覺得塑造大眾價值觀做得最好的是美國,透過電影。 我不討厭洗腦,重點是洗腦對人民與國家的利有沒有大於害
可扶正的簡體字
關於簡體字,我覺得中共改得爛斃了,但現實是就是現實,既然歷史大錯己成,那麼台灣也沒必要死抱著繁體不放,可以斟酌使用一些改得不錯的簡體字。
我不覺得簡化漢字有什麼錯,不需要把繁體字當神主牌來保護,因為字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緬懷的;何況以後兩岸交流會越來越頻密,增加共用字利人利己。
有人說簡體字數典忘組、破壞中國字美感,這兩點看似義正辭嚴,卻沒有道理。漢字數千年來已鉅變多次,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隸楷以至今,現行繁體字早就「數典忘祖」到一個極致了。
至於美感,我承認簡體字中真的有些很不合中國字型格,比如言、門、車、東、柬的簡體,他媽的完全不像中國字,要攻擊那些字請便,卻不需要把所有簡體字拖下水,有很多簡體字改得不錯又省寫,為何不扶正為正體?
另有一點是文化傳承的問題,這個更站不住腳,簡化漢字跟傳承文化毫無相干,不然外國拼音文字數百年一大變,豈不造成一堆文化斷層?
頂多是後人觀看碑文題匾時看不懂前人所寫的一些字而已,但看久就會啦! 就算有人看不懂也懶得學,也是他家的事,憑這點要構成反對簡化漢字的理由實在太薄弱。
最後要澄清的一點是,有人說簡體字是在強暴漢字,完全喪失漢字的造字智慧。
首先,文字不是拿來參賽比誰設計優良的;「可愛」如英文,拼音字沒有拼音字的樣子,基乎沒有固定的發音準則,但英語也沒有造成使用者的閱讀困難,因為唸慣了。
何況,漢字其實沒什麼智慧..... 數千年來不斷地轉注、假借、變形與簡化的過程中,大部份的常用漢字的原義已非今義,再加上語音的轉變,約有一半強的形聲字的聲符已不能讓人有邊唸邊。
有些人說的智慧另有所指,主張漢字的構成有其規則法度,而簡體字將之破壞,比如趙變成赵、雞變成难等等,這我認同,但一些已慣用的簡體字倒不妨如此,比如礼、辺、过、乱、区、蜡、猎等等。
想想看,省寫的字與「有智慧」的字要選哪個? 我贊成後者,因為字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比的。
有人說如果認同簡字,以後會有更多更多的簡字出現,最後搞得中文面目全非。
又如何? 如前所述,字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保存歷史的,也不是讓人在外國人讀千百年前的字而讓自己有優越感的。
想想看,省寫的字與「有智慧」的字要選哪個? 我贊成後者,因為字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比的。
有人說如果認同簡字,以後會有更多更多的簡字出現,最後搞得中文面目全非。
又如何? 如前所述,字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保存歷史的,也不是讓人在外國人讀千百年前的字而讓自己有優越感的。
有學者取折衷意見:簡體私底下用就好了,不需要將他編入正體字。問題是不編入正體字,在很多場合裡為了看起來正式,大家還是會寫繁體,或甚至私底下,只要不趕時間,很多人也堅持寫繁體,單純源於一種對正體的依戀。
但字是拿來用的,剛才的才,民國初年仍寫如 纔,二十四劃,何苦呢? 如果認同,為何龜不寫成龟、從不寫成从、雙不寫成双、電不寫成电、區不寫成区?
或者是,我覺得也可以將正體字分為匾額體與常用體,常用體是可行的簡體字,讓民眾大方地在正式場合裡用,而匾額體是原來繁體字,讓一些仍看不習慣簡體寫法的人使用,這情況有點像台灣的台,題匾的時候,寫成臺灣還是比較莊重。
以下是我認為可扶正的簡體字:
体、战、从、众、电、龜、宝、国、礼、达、这、区、网、亜、万、开、并、气、条、务、尘、腊、猎、带、処、异、参、双、无、运、岁、与、会、对、图、头、选、齐、亿、艺、还、联、声、压、寿、医、辺、杂、画、担、灯、类、币、兰、响、庁、听、乡、县、护、属、迁、显、変、弯、辤、乱、卢、竞、蚕、儿、厌、伞、岂、尽、灾、帘、亏、卤、风、个、兽、献、鈅、启、虽、块、灭、离、吓、泪、历、寻、虑、塩、当
節→卩 巂→隽 糾→丩 於→于 屍→尸 私→厶 蟲→虫 (原字虫改為虺) 饗→鄉 爾→尔
齒去止部、龍去左邊、鼎去目部、解去角部、後去彳部、衡去行部、牽去宀部、怪去心部
個人認為,如果有古字比現代漢字更簡便,為何不復用呢?
所以,从、众、网、气、卩、丩、尸當然要再度啓用。
值得一提的是电這個字,她很有古意,因為古電字是申,只是後來申被借去做十二天干了,所以古人再創了一個電。 現在把電字去其雨,化做古電字─申─的變體不算太亂來,何況電這種常用字本應擁有單體成文的資格。
而一些已見慣不怪的字,比如礼、会、塩、与、宝、国、双、寿、担、変、献、个等字,沒必要死抱原體不放。
再來,一些改得不錯的大陸簡體字也不妨採用,比如达、伞、灾、尘、帘、寻、岁、亿、艺、声、医、杂、类、币、兰、响、庁、乡、县、护、迁、蚕、岂、亏、尽、卤、虽、灭、吓、泪、虑、鈅、龟.....
有人說,簡化字會讓中文的造字系統更混亂、更難學,我覺得不一定,如果簡化政策別像中共那麼白目,比如趙變成赵、雞變成难、後后合體、蕭肖合體等等亂七八糟地亂改,好好地改反而會讓中文更有條理而好學。
比如前述的恢復古字,把從改成古字从不是好學很多嗎? 網改成网不是比較好記嗎?
而有些極多劃又少見的字符,可以將之自常用字中消除,這就是為何我贙成達改為达,因為達裡面那個字符在常用字中只會在達中出現,那如果將他替換成达,學童就不用去記那個超多劃的字符了。(還會跟報的左邊搞混
至於亂與辭的左邊字符也是如此,這字符在常用字中也只會用在此二字,將此二字替換為乱與辤學童就不用費心去記那個超怪的字符。
還有隱與穩,左邊的字符在常用字也只出現在這兩字,將之替換掉,學童不是很爽。
或是邊,臱這個字符在常用字中只出現在邊與一個商周器物名,記得是竹加臱,但這個字極少見了,也就是說把邊改為辺,學童就不用去記那麼難寫且難記的字了。(又很常用到,超靠盃
另外,一些常用字,比如雜、條、雖等。
何不另創新字成杂、条、虽呢? 在這個案例中,破格出新會讓學童比較好學還是難學,我想答案很明顯吧?
難不成多寫那些偏旁會幫助記憶嗎? 或是保留文字學的學理( 雜是衣加集、條是攸加木)會讓學童更易學嗎? 不可能吧? 筆劃減少一點比較有幫助吧!
我是個不喜歡簡體字卻大力贊成簡化漢字的人。
拝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