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裙子是男女都穿的,為何現在西式的社會裡男生已不再穿裙子了呢?
照理說比較豪放的男生比較應該穿裙子吧?
嘖嘖~~ 真奇怪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意見的正確性與社會的接受度
有時候,一個意見之所以被打壓,除了社會的愚蠢及僵化之外,也有可能是那個意見或許會給社會帶來危害,儘管意見是正確的。
比如說無神論,或不可知論者(就是我) ,這兩者在某些程度上會帶給社會正向的反省,比如宗教之間的紛爭,尤其是在狂熱宗教者充斥的地區。
但是,一個地區之所以會有狂熱的宗教信仰,有可能是當地太過貧苦,物質上的支撐太薄弱,需要一個心靈寄託或是神的威嚇,來把群眾導向正軌。 若硬是要那個地區的人民認清信仰的無稽,使他們不再信神,貧苦的民眾們可能會崩潰,做出很可怕的事,比如殺人越貨,反抗社會。
所以說,意見正不正確是一回事,並不代表它一定要被社會接受,或者說,被接受也未必是好事。
比如說無神論,或不可知論者(就是我) ,這兩者在某些程度上會帶給社會正向的反省,比如宗教之間的紛爭,尤其是在狂熱宗教者充斥的地區。
但是,一個地區之所以會有狂熱的宗教信仰,有可能是當地太過貧苦,物質上的支撐太薄弱,需要一個心靈寄託或是神的威嚇,來把群眾導向正軌。 若硬是要那個地區的人民認清信仰的無稽,使他們不再信神,貧苦的民眾們可能會崩潰,做出很可怕的事,比如殺人越貨,反抗社會。
所以說,意見正不正確是一回事,並不代表它一定要被社會接受,或者說,被接受也未必是好事。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動機與宗教
最近有個想法,我覺得名字的確就有如陰陽師小說裡的安倍晴明所講,其實本身就是個咒語。
任何東西給定了名字後,名字本身就會牢牢地與它被賦予的屬性結合,就像咒語一樣。
在遣詞用字時,名字會影響原本是非未定的指稱物自身,使之偏向某個極端。
比如,「槍桿子出政權」帶有太重的血腥氣,不適合用於討論,不然可能會引起反感。
或者說,我覺得比較好的例子是,帶有政治意味的名詞,比如藍黨、綠黨、台獨、親中等,這些字眼容易被政治敏感的台灣人不自覺地賦予「太政治化」的偏見,可事實上,立場每人難免都有,只要懂得尊重別人,就不能說是「太政治化」。
不只是名字,任何可以被名說的事物都會有相同的問題,這情況可能很難避免,比如我們聽到男生打女生,跟女生打男生兩件陳述,感覺絕不會相同,雖然還未去深入了解此二者。
男生打女生大家一定會覺得男生太過份,可是女生打男生我們也會以為是男生太壞了所以被打......
為什麼會有認知上的不對等呢?(當然如果是信奉男生再怎樣也絕不可打女生的人自然怎樣也不會認同前者,那就另當別論了。)
很久以前,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聽過一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和尚問一個守財奴:錢死後又帶不走,幹嘛這麼愛錢?
然後守財奴就明白了,從此視錢如糞土。
小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後來越想越不對,感覺是被誤導了。 和尚偷偷用「死後永恒的世界」比「俗世」更重要的這個價值觀來規避問題的本質 ── 為什麼愛錢? 為什麼錢那麼重要?
錢在死後的世界的確是沒用的,可是又怎樣呢? 錢的重要性本來就是展現在「死前的世界」啊?
如果把錢代換為朋友,會更清楚和尚的問題是很荒謬的:朋友死後又帶不走,那幹嘛這麼重視朋友?
同樣的,也可以代換為父母、國家、藝術.....
和尚的問題應該要著重於:不應該太過於沉迷於物欲裡,給自己帶來痛苦。而不是讓人以為錢是沒用的東西,畢竟做好事也是需要錢吶!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出家人視鑽石如石頭,視金錢為罪惡等等,個人認為如果他們肯去正視金錢的正面價值就不應該這麼想,黃金仍是黃金,鑽石仍是鑽石。
價值觀、事件陳述、名人、宗教等等也都會有各自的屬性,人又會被那些屬性的高下差別給誤導,陷入錯誤的,或者廣義一點地說,不適合自己所需的判斷。
和尚與守財奴的例子我覺得就這樣的例子。
另外,物欲也是一個被過度妖魔化的名詞。
物欲是人的欲望之一,通常是指那些被視為不好的欲望,名利財色等。
可是適當的物欲是可以被接受的,不然人也不能為人,而且還有一點也要注意,物欲之外那些被視為好的欲望,比如追求藝術、宗教、心靈平靜等,其實也要跟物欲等同看待,都要視自己與環境(社會要求等等)之間所需要的平衡去調節,都不能過甚。
宗教容易給定一個大是大非的價值衡量,而忽略其中的程度問題。
比如說,追求心靈的喜樂與安適絕對好過對物欲的追求,認為唯有達成心中的安適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而不是物欲,所以在兩方的取捨上會一面倒地偏向前者。(或許某些比較豁達的宗教家不會如此,不是很了解)
可事實上絕非如此,有很多要考量。
比如說有個物欲很強的人,他可能要花十分之九的人生去忍受戒欲的痛苦,才能享受那十分之一人生的心靈安適,那麼,值得嗎?
又或者說對輸贏的執著好了,看似很不好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壞處。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的情形下可以享受刺激,給人生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所以好勝心壞在哪裡?
其實任何事情都壞在過度。 如果本身是個心臟不好的人,無法承受失敗的結局,太好勝自然是不好的,不能過度在意輸贏。
其實以上的論點都建基於一個價值觀 ── 心靈的安適應該要與任何人欲等量齊觀,不能偏坦任一方,若有人的價值觀不同於此,那上述所說自然都是屁。
只是,除非是出家或不想享受人生的人,這樣的價值觀應該還算中肯。
任何東西有好就有壞,想要把心靈徹底解脫於對物欲的偏執,那就要先接受擺脫人欲的痛苦,並且,沒有了人欲,也就沒有人欲所帶來的快樂。
就像我不會覺得煙火特別美,所以我不會因為少看了幾次煙火而感到不開心,心靈可以保持平靜,但我也會喪失人生裡無數次煙火帶給我的感動,所以好壞相權下,我會選擇對煙火的喜好,甚至為之瘋狂我也不覺太壞。
同樣的道理,宗教與俗世之間的拉扯也需要做權衡。
比如說,有沒有必要去放棄口腹之欲呢?
或許對口腹之欲的偏執會讓人常常心裡不安適吧? 吃到不好吃的東西會很痛苦。
可是仔細一想,其實只要不要太窮,一輩子維持三餐在某種水準的美味並不是難事,就算吃得很拮据,自己去學做菜也能常保餐桌上的美味。所以說吃到難吃東西的痛苦會遠低於吃到美食而享受到的快樂。
而且,就算哪天變乞丐好了,我想不用一兩年,在惡劣的環境下很快就會丟棄對美食的執著了。
總而言之,在經濟還可以的狀態下其實並不需要放棄口腹之欲,假如真有一天變乞丐,到時自然會學會安適自樂。
任何事情求個中庸即可,過多過少都容易讓自己後悔。
個人認為,宗教對於大部份的世間人來說,是教自己節制與給自己心靈支撐與教導的信仰。
可是宗教畢竟沒有整個人生的幸福重要,如果信仰宗教會讓自己人生的幸福減少,那就要稍微甄酌一下。(當然道德倫理也是要考慮的)
任何東西給定了名字後,名字本身就會牢牢地與它被賦予的屬性結合,就像咒語一樣。
在遣詞用字時,名字會影響原本是非未定的指稱物自身,使之偏向某個極端。
比如,「槍桿子出政權」帶有太重的血腥氣,不適合用於討論,不然可能會引起反感。
或者說,我覺得比較好的例子是,帶有政治意味的名詞,比如藍黨、綠黨、台獨、親中等,這些字眼容易被政治敏感的台灣人不自覺地賦予「太政治化」的偏見,可事實上,立場每人難免都有,只要懂得尊重別人,就不能說是「太政治化」。
不只是名字,任何可以被名說的事物都會有相同的問題,這情況可能很難避免,比如我們聽到男生打女生,跟女生打男生兩件陳述,感覺絕不會相同,雖然還未去深入了解此二者。
男生打女生大家一定會覺得男生太過份,可是女生打男生我們也會以為是男生太壞了所以被打......
為什麼會有認知上的不對等呢?(當然如果是信奉男生再怎樣也絕不可打女生的人自然怎樣也不會認同前者,那就另當別論了。)
很久以前,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聽過一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和尚問一個守財奴:錢死後又帶不走,幹嘛這麼愛錢?
然後守財奴就明白了,從此視錢如糞土。
小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後來越想越不對,感覺是被誤導了。 和尚偷偷用「死後永恒的世界」比「俗世」更重要的這個價值觀來規避問題的本質 ── 為什麼愛錢? 為什麼錢那麼重要?
錢在死後的世界的確是沒用的,可是又怎樣呢? 錢的重要性本來就是展現在「死前的世界」啊?
如果把錢代換為朋友,會更清楚和尚的問題是很荒謬的:朋友死後又帶不走,那幹嘛這麼重視朋友?
同樣的,也可以代換為父母、國家、藝術.....
和尚的問題應該要著重於:不應該太過於沉迷於物欲裡,給自己帶來痛苦。而不是讓人以為錢是沒用的東西,畢竟做好事也是需要錢吶!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出家人視鑽石如石頭,視金錢為罪惡等等,個人認為如果他們肯去正視金錢的正面價值就不應該這麼想,黃金仍是黃金,鑽石仍是鑽石。
價值觀、事件陳述、名人、宗教等等也都會有各自的屬性,人又會被那些屬性的高下差別給誤導,陷入錯誤的,或者廣義一點地說,不適合自己所需的判斷。
和尚與守財奴的例子我覺得就這樣的例子。
另外,物欲也是一個被過度妖魔化的名詞。
物欲是人的欲望之一,通常是指那些被視為不好的欲望,名利財色等。
可是適當的物欲是可以被接受的,不然人也不能為人,而且還有一點也要注意,物欲之外那些被視為好的欲望,比如追求藝術、宗教、心靈平靜等,其實也要跟物欲等同看待,都要視自己與環境(社會要求等等)之間所需要的平衡去調節,都不能過甚。
宗教容易給定一個大是大非的價值衡量,而忽略其中的程度問題。
比如說,追求心靈的喜樂與安適絕對好過對物欲的追求,認為唯有達成心中的安適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而不是物欲,所以在兩方的取捨上會一面倒地偏向前者。(或許某些比較豁達的宗教家不會如此,不是很了解)
可事實上絕非如此,有很多要考量。
比如說有個物欲很強的人,他可能要花十分之九的人生去忍受戒欲的痛苦,才能享受那十分之一人生的心靈安適,那麼,值得嗎?
又或者說對輸贏的執著好了,看似很不好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壞處。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的情形下可以享受刺激,給人生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所以好勝心壞在哪裡?
其實任何事情都壞在過度。 如果本身是個心臟不好的人,無法承受失敗的結局,太好勝自然是不好的,不能過度在意輸贏。
其實以上的論點都建基於一個價值觀 ── 心靈的安適應該要與任何人欲等量齊觀,不能偏坦任一方,若有人的價值觀不同於此,那上述所說自然都是屁。
只是,除非是出家或不想享受人生的人,這樣的價值觀應該還算中肯。
任何東西有好就有壞,想要把心靈徹底解脫於對物欲的偏執,那就要先接受擺脫人欲的痛苦,並且,沒有了人欲,也就沒有人欲所帶來的快樂。
就像我不會覺得煙火特別美,所以我不會因為少看了幾次煙火而感到不開心,心靈可以保持平靜,但我也會喪失人生裡無數次煙火帶給我的感動,所以好壞相權下,我會選擇對煙火的喜好,甚至為之瘋狂我也不覺太壞。
同樣的道理,宗教與俗世之間的拉扯也需要做權衡。
比如說,有沒有必要去放棄口腹之欲呢?
或許對口腹之欲的偏執會讓人常常心裡不安適吧? 吃到不好吃的東西會很痛苦。
可是仔細一想,其實只要不要太窮,一輩子維持三餐在某種水準的美味並不是難事,就算吃得很拮据,自己去學做菜也能常保餐桌上的美味。所以說吃到難吃東西的痛苦會遠低於吃到美食而享受到的快樂。
而且,就算哪天變乞丐好了,我想不用一兩年,在惡劣的環境下很快就會丟棄對美食的執著了。
總而言之,在經濟還可以的狀態下其實並不需要放棄口腹之欲,假如真有一天變乞丐,到時自然會學會安適自樂。
任何事情求個中庸即可,過多過少都容易讓自己後悔。
個人認為,宗教對於大部份的世間人來說,是教自己節制與給自己心靈支撐與教導的信仰。
可是宗教畢竟沒有整個人生的幸福重要,如果信仰宗教會讓自己人生的幸福減少,那就要稍微甄酌一下。(當然道德倫理也是要考慮的)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歐洲巨鯰跟一個死白目
今天看介紹巨鯰的NGC:有個德國學者想要釣大魚的樂趣,偷偷把德國鯰魚放到西班牙厄波羅河,幾十年後,厄波羅河被多種外來魚類佔據,主持人竟找不到當地魚種,後來他問德國學者是否還有流放別的物種,他說:ya~ 白梭鱸,還有....唉~~ 別說了。
主持人苦笑,心想:你這個西北七。
歐鯰什麼都吃,釣客曾在牠們胃裡發現鳥、老鼠、小足球、鐵罐、人類(傳聞).....
那個德國學者說當年他流放的鯰魚如果還活著(最多可活至80歲),牠們的嘴巴己可以塞入一個人的頭了,還很可愛地把自己的頭塞入一個假想的巨鯰嘴巴裡,讓人感覺有點欠扁。
主持人苦笑,心想:你這個西北七。
歐鯰什麼都吃,釣客曾在牠們胃裡發現鳥、老鼠、小足球、鐵罐、人類(傳聞).....
那個德國學者說當年他流放的鯰魚如果還活著(最多可活至80歲),牠們的嘴巴己可以塞入一個人的頭了,還很可愛地把自己的頭塞入一個假想的巨鯰嘴巴裡,讓人感覺有點欠扁。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老子的道
我覺得老子說的道,應該是指 完美。
有人說老子是史官,我想也是,總覺得歷史知道得越多,就越覺悟世事的不完美。
其實我對道德經根本沒什麼研究,連看完一遍也沒有,只是突然有個想法,覺得挺有可能,先把祂記下來,以免忘掉。
人總是在追求完美,完美的定義,完美的法律,完美的宗教,完美的主義...... 看似偏執,但若沒有這些追求,社會無法有效率地運作。
有趣的是,當某個完美狀態確實後,就會受到任何的可能性侵蝕,好比時間的摧殘,堅定地摧毁萬物。
感覺完美這個狀態就像是個不斷自我刷新的機制,有如造物主特意設置的遊戲規則。
老子生活在世事紛擾,學說橫溢的春秋時代。有人考據說老子應該是在戰國時代出生,我個人也比較相信如此,但在這裡懶得解釋。
身處學說互相攻伐的時代裡,兼之舊體制的崩落,比如井田、禮法、兵制等改變,可能啓發出一種理念:追求完美的體制與學說是徒然無功的。
但這樣的想法是消極的,所以思想家漸漸賦予它理論,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之後慢慢發展出道家這個路子。
基本上道家的思想就是個矛盾,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又在說什麼道德經呢?
因為如前所述,完美本身就是個不能定形的矛盾狀態,定形了它就會慢慢不完美。
舉個例子好了,就好比你想讓敵人認為你武術高深莫測,所以使出非常非常強的招式,比如螞蟻上樹、猴子偷桃之類的,縱使敵人傻眼了,你還是達不到高深莫測這四個字的境界。
因為你在追求一個無限。
同樣的,追求完美就是在追求無限,其實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有趣的是,造物者給我們一個非常輕鬆就可達到的狀態去追求無限,那就是 0 ,道家常說的無。
所謂無招勝有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這些概念即是在用零的狀態去攻破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矛盾。
道家的學說看似消極,其實他是在用零的概念去賦予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事一個積極的方法。
老子一直在推崇一個至高無上又永恒的道,但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什麼?個人認為是因為一個可名之說之的事物絕不可能永恒的 (常字的字義) ,或者也可以這麼理解,完美永恒的事物說出來、定形後就不會永恒了。
為什麼道家要追求絕聖棄智、原始、小國寡民的社會? 因為那最接近無。
絕聖棄智就不會去追求完美與永恒,不會去定義,不會去提出學說,不懂得去規範,自也就不會有定則,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
那為什麼要小國寡民? 個人的理解是,國家越大,民眾越多,越需要訂定法則去維持秩序,越需要聰明來治理,會離無越來越遠。
其實提出任何看法來說明道,甚至用無的概念去提出有用的學說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我想道德經裡難免會有說不全的地方,會有矛盾。
比如回到原始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其實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硬要說什麼樣的狀態是完美的都是一種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非常道,非永恒。
我覺得要感受絕對的完美唯有從比較中去意識祂。
比如道失而有德,德失而有仁,仁失而有義,義失而有禮。 我們可以倒著比較回去感受道。
又或者說高深莫測這檔事,當然,全然不出招不是最佳狀態,若說不動不反應是最佳狀態那本身就是個笑話,只是我們在比較過程中,一個安然不動的人跟一個已出招的人,可以領受出何謂高深莫測。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道德經裡一堆比較吧!
有人說老子是史官,我想也是,總覺得歷史知道得越多,就越覺悟世事的不完美。
其實我對道德經根本沒什麼研究,連看完一遍也沒有,只是突然有個想法,覺得挺有可能,先把祂記下來,以免忘掉。
人總是在追求完美,完美的定義,完美的法律,完美的宗教,完美的主義...... 看似偏執,但若沒有這些追求,社會無法有效率地運作。
有趣的是,當某個完美狀態確實後,就會受到任何的可能性侵蝕,好比時間的摧殘,堅定地摧毁萬物。
感覺完美這個狀態就像是個不斷自我刷新的機制,有如造物主特意設置的遊戲規則。
老子生活在世事紛擾,學說橫溢的春秋時代。有人考據說老子應該是在戰國時代出生,我個人也比較相信如此,但在這裡懶得解釋。
身處學說互相攻伐的時代裡,兼之舊體制的崩落,比如井田、禮法、兵制等改變,可能啓發出一種理念:追求完美的體制與學說是徒然無功的。
但這樣的想法是消極的,所以思想家漸漸賦予它理論,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之後慢慢發展出道家這個路子。
基本上道家的思想就是個矛盾,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又在說什麼道德經呢?
因為如前所述,完美本身就是個不能定形的矛盾狀態,定形了它就會慢慢不完美。
舉個例子好了,就好比你想讓敵人認為你武術高深莫測,所以使出非常非常強的招式,比如螞蟻上樹、猴子偷桃之類的,縱使敵人傻眼了,你還是達不到高深莫測這四個字的境界。
因為你在追求一個無限。
同樣的,追求完美就是在追求無限,其實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有趣的是,造物者給我們一個非常輕鬆就可達到的狀態去追求無限,那就是 0 ,道家常說的無。
所謂無招勝有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這些概念即是在用零的狀態去攻破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矛盾。
道家的學說看似消極,其實他是在用零的概念去賦予追求無限這件不可能的事一個積極的方法。
老子一直在推崇一個至高無上又永恒的道,但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什麼?個人認為是因為一個可名之說之的事物絕不可能永恒的 (常字的字義) ,或者也可以這麼理解,完美永恒的事物說出來、定形後就不會永恒了。
為什麼道家要追求絕聖棄智、原始、小國寡民的社會? 因為那最接近無。
絕聖棄智就不會去追求完美與永恒,不會去定義,不會去提出學說,不懂得去規範,自也就不會有定則,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
那為什麼要小國寡民? 個人的理解是,國家越大,民眾越多,越需要訂定法則去維持秩序,越需要聰明來治理,會離無越來越遠。
其實提出任何看法來說明道,甚至用無的概念去提出有用的學說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我想道德經裡難免會有說不全的地方,會有矛盾。
比如回到原始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其實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硬要說什麼樣的狀態是完美的都是一種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非常道,非永恒。
我覺得要感受絕對的完美唯有從比較中去意識祂。
比如道失而有德,德失而有仁,仁失而有義,義失而有禮。 我們可以倒著比較回去感受道。
又或者說高深莫測這檔事,當然,全然不出招不是最佳狀態,若說不動不反應是最佳狀態那本身就是個笑話,只是我們在比較過程中,一個安然不動的人跟一個已出招的人,可以領受出何謂高深莫測。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道德經裡一堆比較吧!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機率與宗教
感覺是個很麻煩的題目,光是下筆就要很大的勇氣。
宗教是個什麼東西咧? 光是要定義就好煩。 大概地說,所有的宗教應該都有引人向善與求得心靈安適兩大價值。
然後,在這兩個價值上加入努力達成的精神。
宗教的兩大價值是沒問題的,沒什麼好討論,值得討論的是宗教在現實與宗教目標之間的取捨,也就是說,努力達成美善的精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被暫時抛下。
比如儒家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關於儒家,有個爭議,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 因為儒家並不是很注重神,沒有把神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個人認為儒家是個超成熟的宗教,祂把正信與神兩者分開了,沒有綁死在一起,當然古人還是會認為神是正信的來源,就如同現在大家普遍相信神仙都是引人向善的一樣,只是,正信與神仙之間的關係漸漸鬆了,感覺其實有點像現在人一樣,拜神漸漸隨便,有心就好。
不是說古人隨便,是說,現在所謂的儒家,是在孔子那種貴族階級之間形成的,個人認為儒家跟世界其他幾大宗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祂是少見幾個由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佛教應該也算是,但被婆羅門影響太大了。
我相信貧苦百姓跟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是不同的,後者會比較不注重神的殊聖性。
以現代為例,落後地區宗教發展迅速,開發地區則漸漸偏向無神論,為何呢?
個人認為是因為生活舒坦了就不用常常求神,神的殊聖性就會降低,人也可以漸漸接受「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個現實。若在貧苦地區,要他們去接受這個現實,可能精神會受不了,他們需要一個公道來撐持。
古代儒家諸賢們也像現在開發地區的人一樣,開始把神祇信仰轉為人文精神,重點在於有沒有心,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鬼神這事,孔子說得好:未知生、焉知死。
個人認為成熟的宗教是能夠與現實周旋的,因為大部份的人活在現實中。而既然要與現實周旋,就得認清一個事實──美善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在很多的情況下,需要背棄美善。
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者說被現實逼迫到什麼程度下要背善棄忍呢?
這就要應用機率了。 講得平常一點,就是看情況衡量啦!
說到這,有點見山又是山的感覺,本以為宗教有別於機關算盡的勢利紅塵,其實還是一樣,只是比較寬宏大量而已。
關於衡量,舉例說,一個牧師為何要拿刀反抗呢? 因為他知道再不反抗就會有無辜的人被害死,他在算機率。
或者說一個和尚為何要放棄對一個壞人開示呢? 因為他覺得那個蠢人說不通,浪費他的時間去行善。
其實以上的例子都不是很好,感覺重點在於價值的衡量,機率只是不得不用的衡量工具。
我覺得機率對宗教的價值主要不在於對外在世態的進退應對,而在於衡量自己能否達到宗教的要求。 這是宗教不太敢觸碰的問題。
以婚姻來講,婚姻是神聖的,是值得維持的,但難道所有的爛婚姻都要義無反顧地維持下去嗎?
要看兩方的底線在哪。假若有一方的底線被嚴重侵犯了,則宗教那一套忍耐精神就會失去意義。
另一種情況是,某一段爛婚姻最終還是修成正果,夫妻兩人終於滿意了,可是他們已八九十歲了;雖然宗教與整個社會都有「結果好一切好」的精神,但是,一個用六七年的痛苦來換最後那十年二十年的美滿,會不會太入不敷出?
我覺得信仰宗教應該跟婚姻一樣,要先衡量好自己的底線,然後要抓好自己最多能付出、忍耐到什麼程度。
以一個物欲強的人為例,假若他一天沒吃美食就會難過到要死,那麼他還是別要求自己去抛棄對美食的執著,不然很可能他花了他大半輩子的時間在戒欲中痛苦,卻得不到最後哪怕是一年的喜樂。
總地來說,就是動機。為什麼開發地區比較不時興宗教呢?個人認為動機也是一個原因。
在開發區,貧窮機率不高,或許衰一點,人生最後十年晚景淒涼,生活很痛苦,而他之所以會痛苦就是他平時沒有自戒於欲望之毒;但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他還是沒有必要為了最後那十年的痛苦而去放棄幾十年沉浸於欲望的快樂。 (何況貧苦的那十年也很夠他去捨棄物欲之毒了。)
什麼都是要衡量的,浸於物欲中會喪失心中的安適,可倒過來想,去求心中的安適也會喪失物欲給予的快樂。
再舉一例,為什麼要放棄對輸贏的執著呢? 有什麼動機嗎?
對輸贏的執著很好啊! 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時則很刺激,以後可以回味。實在看不出來這種執著有什麼不好。
那難道大家都要有此種執著嗎? 也不是,仍是需要衡量,如果你是那種輸了會很痛苦很想死的那種人,或是這輩子都很衰,屢戰屢敗,常常在鬱卒,那還是學著去放下這種執著吧!
個人認為要夠了解自己才能有成熟的信教態度,要知道自己的底線,知道戒與得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說起來還滿像婚姻的,類比一下,要知道自己忍受對方的底線,知道維持婚姻與放棄婚姻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上述這一切都要算機率。 所以宗教畢竟不能脫離現實的算計。
可話又說回來,會有宗教這種東西也是因為機率。
因為機率代表著不確定。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大家會用最保險的處世方法去走下一步,通常就是與人為善、遵守人倫秩序,以免引起反擊,使自己陷入危險。宗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舉個例子,要不要信鬼呢?有人會比較鐵齒;可是在很恐怖的鬼屋裡,再鐵齒的人可能還是會遵守一下某些禁忌,即使他認為很蠢。
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要信呢?
因為最保險,信鬼又不會少塊肉,而且若真的有鬼,遵守禁忌會降低不必要的驚嚇;簡單一句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假設,如果真的有「真理之神」的話,祂告訴你這個世界真的沒有鬼,那麼未來很確定沒有被鬼嚇的可能性,不再需要算機率了,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會去信那些禁忌。
禁忌、宗教、處世哲學等等,都是來自於機率。或者比較好的說法是,他們來自於不確定性,而且或多或少都需要靠機率去制定。
宗教是個什麼東西咧? 光是要定義就好煩。 大概地說,所有的宗教應該都有引人向善與求得心靈安適兩大價值。
然後,在這兩個價值上加入努力達成的精神。
宗教的兩大價值是沒問題的,沒什麼好討論,值得討論的是宗教在現實與宗教目標之間的取捨,也就是說,努力達成美善的精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被暫時抛下。
比如儒家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關於儒家,有個爭議,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 因為儒家並不是很注重神,沒有把神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個人認為儒家是個超成熟的宗教,祂把正信與神兩者分開了,沒有綁死在一起,當然古人還是會認為神是正信的來源,就如同現在大家普遍相信神仙都是引人向善的一樣,只是,正信與神仙之間的關係漸漸鬆了,感覺其實有點像現在人一樣,拜神漸漸隨便,有心就好。
不是說古人隨便,是說,現在所謂的儒家,是在孔子那種貴族階級之間形成的,個人認為儒家跟世界其他幾大宗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祂是少見幾個由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佛教應該也算是,但被婆羅門影響太大了。
我相信貧苦百姓跟貴族發展出來的宗教是不同的,後者會比較不注重神的殊聖性。
以現代為例,落後地區宗教發展迅速,開發地區則漸漸偏向無神論,為何呢?
個人認為是因為生活舒坦了就不用常常求神,神的殊聖性就會降低,人也可以漸漸接受「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個現實。若在貧苦地區,要他們去接受這個現實,可能精神會受不了,他們需要一個公道來撐持。
古代儒家諸賢們也像現在開發地區的人一樣,開始把神祇信仰轉為人文精神,重點在於有沒有心,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鬼神這事,孔子說得好:未知生、焉知死。
個人認為成熟的宗教是能夠與現實周旋的,因為大部份的人活在現實中。而既然要與現實周旋,就得認清一個事實──美善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在很多的情況下,需要背棄美善。
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者說被現實逼迫到什麼程度下要背善棄忍呢?
這就要應用機率了。 講得平常一點,就是看情況衡量啦!
說到這,有點見山又是山的感覺,本以為宗教有別於機關算盡的勢利紅塵,其實還是一樣,只是比較寬宏大量而已。
關於衡量,舉例說,一個牧師為何要拿刀反抗呢? 因為他知道再不反抗就會有無辜的人被害死,他在算機率。
或者說一個和尚為何要放棄對一個壞人開示呢? 因為他覺得那個蠢人說不通,浪費他的時間去行善。
其實以上的例子都不是很好,感覺重點在於價值的衡量,機率只是不得不用的衡量工具。
我覺得機率對宗教的價值主要不在於對外在世態的進退應對,而在於衡量自己能否達到宗教的要求。 這是宗教不太敢觸碰的問題。
以婚姻來講,婚姻是神聖的,是值得維持的,但難道所有的爛婚姻都要義無反顧地維持下去嗎?
要看兩方的底線在哪。假若有一方的底線被嚴重侵犯了,則宗教那一套忍耐精神就會失去意義。
另一種情況是,某一段爛婚姻最終還是修成正果,夫妻兩人終於滿意了,可是他們已八九十歲了;雖然宗教與整個社會都有「結果好一切好」的精神,但是,一個用六七年的痛苦來換最後那十年二十年的美滿,會不會太入不敷出?
我覺得信仰宗教應該跟婚姻一樣,要先衡量好自己的底線,然後要抓好自己最多能付出、忍耐到什麼程度。
以一個物欲強的人為例,假若他一天沒吃美食就會難過到要死,那麼他還是別要求自己去抛棄對美食的執著,不然很可能他花了他大半輩子的時間在戒欲中痛苦,卻得不到最後哪怕是一年的喜樂。
總地來說,就是動機。為什麼開發地區比較不時興宗教呢?個人認為動機也是一個原因。
在開發區,貧窮機率不高,或許衰一點,人生最後十年晚景淒涼,生活很痛苦,而他之所以會痛苦就是他平時沒有自戒於欲望之毒;但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他還是沒有必要為了最後那十年的痛苦而去放棄幾十年沉浸於欲望的快樂。 (何況貧苦的那十年也很夠他去捨棄物欲之毒了。)
什麼都是要衡量的,浸於物欲中會喪失心中的安適,可倒過來想,去求心中的安適也會喪失物欲給予的快樂。
再舉一例,為什麼要放棄對輸贏的執著呢? 有什麼動機嗎?
對輸贏的執著很好啊! 贏了很爽,輸了可以激勵自己,輸贏未定時則很刺激,以後可以回味。實在看不出來這種執著有什麼不好。
那難道大家都要有此種執著嗎? 也不是,仍是需要衡量,如果你是那種輸了會很痛苦很想死的那種人,或是這輩子都很衰,屢戰屢敗,常常在鬱卒,那還是學著去放下這種執著吧!
個人認為要夠了解自己才能有成熟的信教態度,要知道自己的底線,知道戒與得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說起來還滿像婚姻的,類比一下,要知道自己忍受對方的底線,知道維持婚姻與放棄婚姻之間的取捨要怎麼抓這輩子會過得比較好。
上述這一切都要算機率。 所以宗教畢竟不能脫離現實的算計。
可話又說回來,會有宗教這種東西也是因為機率。
因為機率代表著不確定。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大家會用最保險的處世方法去走下一步,通常就是與人為善、遵守人倫秩序,以免引起反擊,使自己陷入危險。宗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舉個例子,要不要信鬼呢?有人會比較鐵齒;可是在很恐怖的鬼屋裡,再鐵齒的人可能還是會遵守一下某些禁忌,即使他認為很蠢。
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要信呢?
因為最保險,信鬼又不會少塊肉,而且若真的有鬼,遵守禁忌會降低不必要的驚嚇;簡單一句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假設,如果真的有「真理之神」的話,祂告訴你這個世界真的沒有鬼,那麼未來很確定沒有被鬼嚇的可能性,不再需要算機率了,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會去信那些禁忌。
禁忌、宗教、處世哲學等等,都是來自於機率。或者比較好的說法是,他們來自於不確定性,而且或多或少都需要靠機率去制定。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Seediq Bale 觀後思考(1) ─ 真實與呈現
上星期日,一個人去看賽德克巴萊的早場。
因為沒有很喜歡魏導的海角七號,所以我抱著挺國片的態度去看賽德克巴萊,個人覺得以藝術精神來看,這態度有點不大正確,幸好,魏導這次拍得很成功,沒有白挺。
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因為沒有很喜歡魏導的海角七號,所以我抱著挺國片的態度去看賽德克巴萊,個人覺得以藝術精神來看,這態度有點不大正確,幸好,魏導這次拍得很成功,沒有白挺。
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Seediq Bale 觀後思考(2) ─ 真實造成的史評失準
這篇要說的跟賽德克巴萊比較沒關係,算是有關歷史的延伸想法,但還是會用賽片為例來說明。
看歷史的角度,可微觀可巨觀,可見樹也可見林,就像照相一樣。
還記得鬼影裡某個橋段,一個攝影老師說,拍照就是把不要的部份捨去。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
攝影跟治史很像,都是用自己的角度跟裁量去詮釋你面前的景像。
賽德克巴萊算是時時規模較小的歷史記錄,可比擬成近距離攝像。跟治史不一樣,攝影不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危險,因為要見樹還是見林鏡頭伸縮一下就好,純粹看自己的選擇。
但治史時卻要小心在微觀的角度下,給讀者的感覺是否會造成錯誤的舉一反三。
比如在賽片裡,觀眾對於日本和原住民的同情是差不多的,兩方各有殺戮,各有對錯,各有堅持(文明與野蠻、屈服與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有人為原日情仇下個註腳,這是價值觀的混淆、互相不認同.... 兩方沒有對錯......
看似超脫,其實很扯,如果說兩方沒有對錯的話,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沒有大是大非了。
基本上,日本人很明顯是錯的一方。
舉個對照好了,在中國開始反攻日本的時候,一定會有人激憤之下濫殺無辜日本人,我想不可能沒有。如果後人照實把這段慘事拍出來,並且著重於此,那會不會有人說中日這場大戰沒有正義的一方?
如果是這樣也太扯。
魏導這部片的確算是很考究史實的,而且刻意不挑起原日雙方情仇,算是對於一堆過度醜化日本人的片 (功夫片....) 的進步反動。
但若說要用賽片來評說原日情仇這段歷史,很可能會做出過度自省的史評失準。
或許我比較仇日,但日本人是錯的一方這點是絕無疑義的,如果日本人佔領別人土地,壓榨別人還不算錯的話,那我想世界上沒有什麼對錯了。
我覺得賽片可以當作記錄片來看,但若要用來評說整段原日雙方的情仇,因為賽片的時空規模太小,容易見樹不見林。
賽片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小規模時空下,完全的真實呈現可能會扭曲爭議雙方該有的評價,本來很明顯的是甲錯乙對,可是在某段小事件裡,反而是甲對乙錯,那麼此時就要特別慎重地處理整段時空背景,要不斷提醒讀者對的是非觀。
還是要強調一次,魏導怎麼拍是他的自由,或許看法不是人人能接受,還是要尊重。
看歷史的角度,可微觀可巨觀,可見樹也可見林,就像照相一樣。
還記得鬼影裡某個橋段,一個攝影老師說,拍照就是把不要的部份捨去。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
攝影跟治史很像,都是用自己的角度跟裁量去詮釋你面前的景像。
賽德克巴萊算是時時規模較小的歷史記錄,可比擬成近距離攝像。跟治史不一樣,攝影不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危險,因為要見樹還是見林鏡頭伸縮一下就好,純粹看自己的選擇。
但治史時卻要小心在微觀的角度下,給讀者的感覺是否會造成錯誤的舉一反三。
比如在賽片裡,觀眾對於日本和原住民的同情是差不多的,兩方各有殺戮,各有對錯,各有堅持(文明與野蠻、屈服與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有人為原日情仇下個註腳,這是價值觀的混淆、互相不認同.... 兩方沒有對錯......
看似超脫,其實很扯,如果說兩方沒有對錯的話,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沒有大是大非了。
基本上,日本人很明顯是錯的一方。
舉個對照好了,在中國開始反攻日本的時候,一定會有人激憤之下濫殺無辜日本人,我想不可能沒有。如果後人照實把這段慘事拍出來,並且著重於此,那會不會有人說中日這場大戰沒有正義的一方?
如果是這樣也太扯。
魏導這部片的確算是很考究史實的,而且刻意不挑起原日雙方情仇,算是對於一堆過度醜化日本人的片 (功夫片....) 的進步反動。
但若說要用賽片來評說原日情仇這段歷史,很可能會做出過度自省的史評失準。
或許我比較仇日,但日本人是錯的一方這點是絕無疑義的,如果日本人佔領別人土地,壓榨別人還不算錯的話,那我想世界上沒有什麼對錯了。
我覺得賽片可以當作記錄片來看,但若要用來評說整段原日雙方的情仇,因為賽片的時空規模太小,容易見樹不見林。
賽片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小規模時空下,完全的真實呈現可能會扭曲爭議雙方該有的評價,本來很明顯的是甲錯乙對,可是在某段小事件裡,反而是甲對乙錯,那麼此時就要特別慎重地處理整段時空背景,要不斷提醒讀者對的是非觀。
還是要強調一次,魏導怎麼拍是他的自由,或許看法不是人人能接受,還是要尊重。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怎樣的電影才叫有深度?
我也不太清楚我對電影深度的標準在哪?
好像是要那種有是非衝突的電影我才會認為有深度吧? 單方面闡述某一觀點的電影我都覺得還好。
比如鋼鐵人,算是英雄電影裡比較有腦的吧! 但我覺得他的深度還不能滿足我,鋼鐵人只有單方面地表示武器該為和平服務,卻沒有什麼黑白衝突。像軍火之王,結尾告訴觀眾,雖然軍火買賣很不道德,但它是必要之惡,美國政府需要吃得開的軍火掮客幫他們賣軍火給見不得人的買主,比如第三世界的獨裁者。
我想深度有時候也會牽扯到廣度,只要電影的涉及面夠多,包容了很多的情況,就算沒有一攻一防的是非衝突,也會給我有深度的感覺;比如阿甘正傳,單方面地講述一種人生哲理,也或許導演並沒有想要述說什麼哲理,只是想表現出一個活活生的人而已,但因為阿甘經歷夠多,廣度打開,感覺就很有深度。
我想我想看到的是種無奈,想貫徹信仰卻發現不容於實際的無奈,好比無間道中,劉德華最後想走上正途,卻得面臨走錯人生路的種種因果。假使無間道把重點放在梁朝偉,主力敘述他怎麼費盡千辛萬苦去抓出內奸,那就會減少很多心理掙扎的描述,可能感覺也不會那麼有深度。
說到無間道就要提一下張藝謀的英雄,為什麼這兩者要相提並論呢? 因為我記得很清楚他們幾乎同時上檔。
那時是國中,某同學,跟鋼琴王子同名的陳冠宇,猛推荐我去看無間道,因為裡面有很多大牌,還有蕭雅軒客串,被我鄙視,加上那時候無間道的導演不是很有名,而張藝謀的記錄還保持良好,所以我自然而然比較青睞英雄。
結果英雄爛透了,而無間道好看到爆炸,堪稱傑作中的傑作,後來被馬丁史柯西斯拿去翻拍,也拍不出無間道的質感與深度,無間道可能是劉偉強導演的終身代表作了吧!
英雄其實也有我最喜愛的是非衝突,六國人民認為秦朝橫暴,但其實秦王統一天下也有其用心,李連杰最後被秦王的胸襟給說服,放棄千載難得的刺殺機會。
可能是表現得不好吧! 把秦王弄得太偉大,似乎他統一天下是為了天下蒼生一樣,給人噁心的感覺。
不可否認歷代帝王想統一天下都有其願景,但那比較像是野心。要說是為天下蒼生... 呵呵~~ 少數人吧! 全國愛戴的平亂英雄陳霸先我比較可以確定。
好像是要那種有是非衝突的電影我才會認為有深度吧? 單方面闡述某一觀點的電影我都覺得還好。
比如鋼鐵人,算是英雄電影裡比較有腦的吧! 但我覺得他的深度還不能滿足我,鋼鐵人只有單方面地表示武器該為和平服務,卻沒有什麼黑白衝突。像軍火之王,結尾告訴觀眾,雖然軍火買賣很不道德,但它是必要之惡,美國政府需要吃得開的軍火掮客幫他們賣軍火給見不得人的買主,比如第三世界的獨裁者。
我想深度有時候也會牽扯到廣度,只要電影的涉及面夠多,包容了很多的情況,就算沒有一攻一防的是非衝突,也會給我有深度的感覺;比如阿甘正傳,單方面地講述一種人生哲理,也或許導演並沒有想要述說什麼哲理,只是想表現出一個活活生的人而已,但因為阿甘經歷夠多,廣度打開,感覺就很有深度。
我想我想看到的是種無奈,想貫徹信仰卻發現不容於實際的無奈,好比無間道中,劉德華最後想走上正途,卻得面臨走錯人生路的種種因果。假使無間道把重點放在梁朝偉,主力敘述他怎麼費盡千辛萬苦去抓出內奸,那就會減少很多心理掙扎的描述,可能感覺也不會那麼有深度。
說到無間道就要提一下張藝謀的英雄,為什麼這兩者要相提並論呢? 因為我記得很清楚他們幾乎同時上檔。
那時是國中,某同學,跟鋼琴王子同名的陳冠宇,猛推荐我去看無間道,因為裡面有很多大牌,還有蕭雅軒客串,被我鄙視,加上那時候無間道的導演不是很有名,而張藝謀的記錄還保持良好,所以我自然而然比較青睞英雄。
結果英雄爛透了,而無間道好看到爆炸,堪稱傑作中的傑作,後來被馬丁史柯西斯拿去翻拍,也拍不出無間道的質感與深度,無間道可能是劉偉強導演的終身代表作了吧!
英雄其實也有我最喜愛的是非衝突,六國人民認為秦朝橫暴,但其實秦王統一天下也有其用心,李連杰最後被秦王的胸襟給說服,放棄千載難得的刺殺機會。
可能是表現得不好吧! 把秦王弄得太偉大,似乎他統一天下是為了天下蒼生一樣,給人噁心的感覺。
不可否認歷代帝王想統一天下都有其願景,但那比較像是野心。要說是為天下蒼生... 呵呵~~ 少數人吧! 全國愛戴的平亂英雄陳霸先我比較可以確定。
外星人會侵略地球嗎??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越來越多關於外星人的消息,不管是民間還是政府,一些科學家也出來述說他們對外星人議題的看法,不知道是我想太多還怎樣,總覺得這是不是故意的,搞不好是外星人準備要光臨地球了,所以各國政府猛放外星人相關消息,算是一種預先布告。
歧視
還記得以前偉台跟我說過一件成功高中的白目事。
常聽偉台講成功高中的種種以往,不知道是他的誇張還怎樣,總覺得成功高中似乎不是個好學校,哈哈~~~
偉台說,以前他們班上有種處罰人的方式,就是把一個人架住,給他載上耳機,逼他聽5566的歌。通常,受到這種懲罰的人都會很配合地痛苦掙扎.....
我想應該也是這麼北爛的環造就偉台的搞笑功力。
不知道為什麼,5566成為我們這個世代芭樂歌跟台客的代名詞,覺得他們有點慘,大家都很鄙視他們。
我想,歧視這種東西多多少少都是會存在的吧!
聽古典樂的會去歧視聽周杰倫的,聽周杰倫的會去歧視聽5566的,聽5566的又會去歧視聽棒棒堂的,聽棒棒堂的又會去歧視更低等的聽眾。
只要有階級存在,不管是法定的還是心中認定的,多多少少會有歧視。 一個聽古典音樂的應該很難不去歧視聽棒棒堂的。
當然,歧視有分內在與外顯,上述說的是內在,我的論調是內在的歧視在所難免,不要把他外顯出來就好。
這需要一點修養,與犠牲,比如,聽到上述偉台的有趣往事最好不要笑,而且要表示嫌惡,為5566發一些憐憫之詞。說真的,很難,畢竟對5566的鄙視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理所當然的習慣反射,也為我們提供很多有趣的聊天材料。
看歷史時會好奇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歧視,歧視華人、異教徒、猶太人..... 到底那個心態是怎麼來的?
現在用5566的例子來參照就比較可以理解:如果一個世代的集體意識能夠入人如此之深,不斷理所當然地貶低一個團體,不管其尊嚴;那麼,一個民族對別族的集體好惡自然更加能影響個人自我。而且再傳入下一代,歧視意識通過家庭的從小教育,自然更能深入影響人心。
歧視行為應該是免不了的,就好像情色、暴力一樣,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看怎麼去約束它。
常聽偉台講成功高中的種種以往,不知道是他的誇張還怎樣,總覺得成功高中似乎不是個好學校,哈哈~~~
偉台說,以前他們班上有種處罰人的方式,就是把一個人架住,給他載上耳機,逼他聽5566的歌。通常,受到這種懲罰的人都會很配合地痛苦掙扎.....
我想應該也是這麼北爛的環造就偉台的搞笑功力。
不知道為什麼,5566成為我們這個世代芭樂歌跟台客的代名詞,覺得他們有點慘,大家都很鄙視他們。
我想,歧視這種東西多多少少都是會存在的吧!
聽古典樂的會去歧視聽周杰倫的,聽周杰倫的會去歧視聽5566的,聽5566的又會去歧視聽棒棒堂的,聽棒棒堂的又會去歧視更低等的聽眾。
只要有階級存在,不管是法定的還是心中認定的,多多少少會有歧視。 一個聽古典音樂的應該很難不去歧視聽棒棒堂的。
當然,歧視有分內在與外顯,上述說的是內在,我的論調是內在的歧視在所難免,不要把他外顯出來就好。
這需要一點修養,與犠牲,比如,聽到上述偉台的有趣往事最好不要笑,而且要表示嫌惡,為5566發一些憐憫之詞。說真的,很難,畢竟對5566的鄙視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理所當然的習慣反射,也為我們提供很多有趣的聊天材料。
看歷史時會好奇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歧視,歧視華人、異教徒、猶太人..... 到底那個心態是怎麼來的?
現在用5566的例子來參照就比較可以理解:如果一個世代的集體意識能夠入人如此之深,不斷理所當然地貶低一個團體,不管其尊嚴;那麼,一個民族對別族的集體好惡自然更加能影響個人自我。而且再傳入下一代,歧視意識通過家庭的從小教育,自然更能深入影響人心。
歧視行為應該是免不了的,就好像情色、暴力一樣,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看怎麼去約束它。
屠夫不祥
這是個很無聊的闡發,但姑且記載一下。
以前人認為屠夫是很罪過的工作,也很不祥。
說罪過,實在不能苟同,這個業是大家一起造的,只是誰去動刀的差別而已。而不祥,以前我是認為就公平原則來說,業是大家一起造成的,這個禍也要共受其害。後來想想這個世界本就不公平,陰間那邊的世界應該也差不多,我想動物靈不會去跟人們較真什麼集體共業蝦毁的。
人家說鬼比較憨直,我想也是,何況是動物靈,反正誰殺牠,牠就去找誰報仇。
若用這個觀念去看,那麼屠宰業還真是個偉大的行業,幫人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還要幫他們承受刀下亡靈的詛怨。
吃力不討好啊!!!
以前人認為屠夫是很罪過的工作,也很不祥。
說罪過,實在不能苟同,這個業是大家一起造的,只是誰去動刀的差別而已。而不祥,以前我是認為就公平原則來說,業是大家一起造成的,這個禍也要共受其害。後來想想這個世界本就不公平,陰間那邊的世界應該也差不多,我想動物靈不會去跟人們較真什麼集體共業蝦毁的。
人家說鬼比較憨直,我想也是,何況是動物靈,反正誰殺牠,牠就去找誰報仇。
若用這個觀念去看,那麼屠宰業還真是個偉大的行業,幫人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還要幫他們承受刀下亡靈的詛怨。
吃力不討好啊!!!
獅子與兔子
基本上,或許是種自滿,我覺得我大部份的想法應該是對的,如果與這個世界的普遍想法有出入,我會在想過一遍,如果還是覺得我的想法沒問題,那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世界有問題! 二是我的智識還無法讓我看出自己的錯在哪。
通常我會比較傾向第一個可能,算是一種自大吧!
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天經地義的事,任何道德、思想、教條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大眾認同而已,換了特定的時空條件,可能就會失去其意義。即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比如孝順、公義、仁慈.......
或許對某些人來講,這樣的想法是種異端,因為要這麼「看得開」,必須要有一種禽獸的視角,視血腥暴亂為原本自然的冷酷心腸。
其實有時自己也會隱隱感到恐懼,畢竟人不同於禽獸,捨棄人應有的人道視角畢竟是種變態,有異於常人,我覺得這種狀態是種道德稀缺。
當然,一個人本性再壞,只要行為向善,仍然是個好人,甚至更值得景仰,因為他要比天性善良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認為假若人死後真的會受審判,評判的標準應該不是一生的道德成就,而是各人對道德所下的努力。
也就是說,道德的稀缺並不是一種壞事,或許會妨礙對道德的實踐,但換個角度想,若我與別人達到同樣的道德高度,那我下的努力必定是高於別人的。好比說有一隻獅子決定一輩子吃素,那牠付出的努力必定遠高於兔子,獅子是偉大的,而兔子吃素根本沒什麼好說嘴。
寫了那麼多,還沒寫到正題.....
基本上,我覺得我的想法雖然有點異端,有種看透事理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是種自以為,但這些不是重點,只是前引。重點是,我曾想過,即便我的看法是最正確無偏見的看事角度,這樣的想法適合拿來教小孩嗎?
我的看法會打掉人類社會所認定的道德認同,本來是天經地義的良善教條,變成一種特定環境下的群眾認同,失去其神聖性;那麼小孩還會這麼看重普世道德觀嗎?即使他們知道身為人類就要去尊重「祂」。
當個吃素的獅子固然很了不起,但前提是牠要能夠一輩子吃素。照我這套看法去教小孩,假如小孩的本性是隻獅子,而他無法抵抗獵殺的樂趣,製造血腥,那我不就害了他?
雖然我有點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倫理綱常,但假使那些教條能夠使小孩的性情偏向兔子,使他們較能夠遠離血腥,那它們就有存在的價值。
同樣的道理也能推論宗教上。
為什麼宗教需要神,需要因果觀念?儘管此二者無法證明,更甚者,信奉神祇的異同還會造成很多摩擦。我想就是因為這些信仰能夠使信眾成為兔子,使之能夠遠離血腥。
雖然我不太相信神的存在,甚至是因果關係,但說實在的,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不信神,也不認為會有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這回事,那他真的會比一般人少了強而有力的拘束力,拘束他不去做壞事。
即便是不信神的儒家,也並不是真的心中沒有神的存在,孔子也祭祖拜神的;只是儒家比較理性,他們對神的態度不像西方那樣絕決,神祇相關的問題沒有那麼殊聖,可以籠統一點,甚至可以懷疑其存在與否,重點是要達到一定的道德要求。
孔子說:未知生,何知死?
幹!孔子能說出這句話實在很了不起,以論語在往後兩千年的深遠影響來看,搞不好少了這句話來表達儒家至尊對神的態度,搞不好往後儒家會跟西方一樣,發生一堆很沒意義的宗教戰爭。
雖然我對道德的衡量標準在於各人對其所付出的努力,而非其一生的道德成就,但在現實中,做壞事就是錯,並不會以各人的性情差別或出身環境來酌量減責,否則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在這樣的現實裡,把大家教成兔子的倫理綱常當然是最佳方案,而非我那套沒有中心價值的看法。
通常我會比較傾向第一個可能,算是一種自大吧!
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天經地義的事,任何道德、思想、教條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大眾認同而已,換了特定的時空條件,可能就會失去其意義。即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比如孝順、公義、仁慈.......
或許對某些人來講,這樣的想法是種異端,因為要這麼「看得開」,必須要有一種禽獸的視角,視血腥暴亂為原本自然的冷酷心腸。
其實有時自己也會隱隱感到恐懼,畢竟人不同於禽獸,捨棄人應有的人道視角畢竟是種變態,有異於常人,我覺得這種狀態是種道德稀缺。
當然,一個人本性再壞,只要行為向善,仍然是個好人,甚至更值得景仰,因為他要比天性善良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認為假若人死後真的會受審判,評判的標準應該不是一生的道德成就,而是各人對道德所下的努力。
也就是說,道德的稀缺並不是一種壞事,或許會妨礙對道德的實踐,但換個角度想,若我與別人達到同樣的道德高度,那我下的努力必定是高於別人的。好比說有一隻獅子決定一輩子吃素,那牠付出的努力必定遠高於兔子,獅子是偉大的,而兔子吃素根本沒什麼好說嘴。
寫了那麼多,還沒寫到正題.....
基本上,我覺得我的想法雖然有點異端,有種看透事理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是種自以為,但這些不是重點,只是前引。重點是,我曾想過,即便我的看法是最正確無偏見的看事角度,這樣的想法適合拿來教小孩嗎?
我的看法會打掉人類社會所認定的道德認同,本來是天經地義的良善教條,變成一種特定環境下的群眾認同,失去其神聖性;那麼小孩還會這麼看重普世道德觀嗎?即使他們知道身為人類就要去尊重「祂」。
當個吃素的獅子固然很了不起,但前提是牠要能夠一輩子吃素。照我這套看法去教小孩,假如小孩的本性是隻獅子,而他無法抵抗獵殺的樂趣,製造血腥,那我不就害了他?
雖然我有點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倫理綱常,但假使那些教條能夠使小孩的性情偏向兔子,使他們較能夠遠離血腥,那它們就有存在的價值。
同樣的道理也能推論宗教上。
為什麼宗教需要神,需要因果觀念?儘管此二者無法證明,更甚者,信奉神祇的異同還會造成很多摩擦。我想就是因為這些信仰能夠使信眾成為兔子,使之能夠遠離血腥。
雖然我不太相信神的存在,甚至是因果關係,但說實在的,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不信神,也不認為會有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這回事,那他真的會比一般人少了強而有力的拘束力,拘束他不去做壞事。
即便是不信神的儒家,也並不是真的心中沒有神的存在,孔子也祭祖拜神的;只是儒家比較理性,他們對神的態度不像西方那樣絕決,神祇相關的問題沒有那麼殊聖,可以籠統一點,甚至可以懷疑其存在與否,重點是要達到一定的道德要求。
孔子說:未知生,何知死?
幹!孔子能說出這句話實在很了不起,以論語在往後兩千年的深遠影響來看,搞不好少了這句話來表達儒家至尊對神的態度,搞不好往後儒家會跟西方一樣,發生一堆很沒意義的宗教戰爭。
雖然我對道德的衡量標準在於各人對其所付出的努力,而非其一生的道德成就,但在現實中,做壞事就是錯,並不會以各人的性情差別或出身環境來酌量減責,否則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在這樣的現實裡,把大家教成兔子的倫理綱常當然是最佳方案,而非我那套沒有中心價值的看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