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是經典很廢? 還是沒邏輯?

關於近年詩詞翻成白話很廢的言論,雖然知道是來亂的,但要反駁也滿困難。另一種是說古代經典翻成白話沒什麼,很廢,學了也不知道要幹嘛!

這個比較好反駁。

其實真理往往都沒有什麼,都很廢話。 好比愛情都嘛千篇一律,可是為什麼關於情愛的格言不斷被人傳頌,怎麼就沒有人去說那些格言很廢?

這有點邏輯錯亂。有人說孔子提出「名正言順」沒什麼了不起......   是啦!的確沒什麼了不起,孔子不說這句話後人也一定總結得出,但不能因為「想出這句話沒什麼了不起」,就說這句話是「廢文」,沒必要教!

如上述,真理往往都沒什麼。

有些廢話會讓人銘感五內,有些廢話就只是廢話,比如...多管閒事惹人厭。

重點是,當廢話的應用層級提升到某個層次就會成為經典名言。想一想,名正言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只是教大家「不要多管閒事,如果硬要管,找個理由與名份」,這誰不知道?   問題是知道未必做得到,而且犯賤的代價很高,輕則被上司、同事排擠,重則被人捅刀。

真理能否成為經典,有時不在於難以索求,而是與人性的衝突。

兩情相悅最美好、所謂愛就是愛上喜歡你的人,這兩句真的很屁話!   那為什麼「強拗的瓜不甜」、「愛情是互相包容」卻成為讓無數男女點頭不已的兩性專家招牌格言?   因為這個真理跟人性起衝突。需要「覺悟」的真理往往會成為經典。


說要多花時間教哲學、邏輯我很認同,要精簡某些課程、去掉不需要的內容我也贊成,但動不動就說經典廢......   大概只會暴露那些人真的很需要培養邏輯能力。

PTT神句 ─ 酸民的教育不能等。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智慧和理性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9598301.A.BDA.html



覺得很有趣,假設謝一開始就察覺到有小三( 謝的行文也有破綻,前面說「最後一個知道」,後面又說「早就什麼都知道了」),也默默接受了,那為什麼一個建設在謝所說的「不過求老來有伴」的同居關係,在發現洪與小三的對話記錄後就投降了?  把主動權留給洪跟小三。

為什麼馬上認定「洪如果選擇小三一定是真愛而非美色」?    如果不努力一點跟小三搶,謝所重視的「老伴生活」就沒了,多可惜!(你都不介意偶爾偷腥了) 另外,試著「多元思考」,性/友伴/家庭三者分開處理,或許也是老來伴的終極模式啊!


當然,以上都是腦補,或許是洪與小三的對話讓謝徹底死心,又或者是謝在講枱面話,實際上玩兩面手法。總而言之,看完簡訊馬上想到某篇文章。


文章在說,作者的老公有天跟她攤牌,想跟小三過下半輩子,還講小三很漂亮、舉止青春可愛云云,作者也很冷靜,說隨便啊!你想清楚就好。

結果最後要訣別時,作者酒後吐真言罵了老公一頓,竟然把老公罵醒了,還是決定留在作者身邊。結尾作者總結:酒醉的我竟然比清醒的我更瞭解自己、更瞭解這段感情。

所以說,很多先進的婚姻/同居觀念,看起來很理性冷靜,比如一種很潮的說法:重點是不要騙我,變心就變心,我們可以好聚好散。

問題是大家會不會跟那個作者一樣,最後還是怒了?

很好奇,如果老公說「某某某又正又幼齒,我變心了,明天離婚協議書簽一簽,財產分一分」,有幾個太太真能把婚姻破局看的那麼淡定?(何況有些情況還有小孩,家庭生活好幾年)

另外,相對的,現在的人很愛批判「古早的」女性為了保全婚姻鬧得要死要活,或委屈求全,尤其是前者,往往「不理性」、「沒智慧」的帽子就冠上去了。


智慧的層次是很高的。

知其不智,且能得免,是智慧。知其不智,自忖難免,盡力求最佳結局,是理性。

不是所有人遇到老公/老婆偷吃都會毅然認定「有一必會有二,不可留」,斷然離婚。總是會有人不甘心、不想面對離婚的改變、想維持完整的家庭等等等等。

如果沒有「大智大慧」,(其實好聚好散就一定是智慧嗎?) 確定自己會不甘心、看不開,那就要用一切手段保住婚姻,而若一哭二鬧三上吊是有效的手段,為什麼就不是理性?

有效的手段有時看起來超級不理性,比如抬棺抗議,惱人、狗血、民粹,但他X的超有效。

反而比較差的狀況是:明知道自己會後悔,還故做大方隨他去,看起來很理性、很堅強,但若事後一直不開心,算什麼理性?

總覺得當社會大眾對婚姻的想像越趨多元的時候,對於偷腥夫的處理方式之想法反而流於二元,死守婚姻就是委屈求全,毅然離去就是新女性好棒棒。

當有情侶把性與愛情分開,大家覺得很理智、好新潮;那面對偷腥夫老婆決定把性忠貞擺一邊,把握兒女的感情,並立身道德制高點對老公予取予求,不也很潮嗎?    為什麼一定就是苦哈哈的意象?


認同現代人批判男性覺得女性順從、愛家是種太扁平的思維。然而,隨意說「傳統女性」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理性」、「傻」等等,我也覺得很扁平。

重點是,知道「傳統女性」在想什麼嗎?   什麼對她們最重要?   怎麼做最有效?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關於定價問題

因為社會上的聲音已普遍倒向「傳統小吃高價化乃合理的」之論調,所以想講一些反話。


首先,商家把自己的商品提高價值與形象是正確的,任何人也都希望台灣的傳統小吃能上得了枱面,而非只能當墊檔的小吃。

但我覺得,價格這種東西不是賣家說的算,而是顧客。(GOGORO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我們都懂得幫賣家說話:食品的價格本來就不應該那麼低賤。那反過來看,食品的價格要多高才合理?

也就是說,賣家賺多少利潤才合理,這是重點中的重點,如果不討論這個,覺得貴都是應該的,那我一定要開店賣「潘仔價」大賺一筆。


拿星巴克當例子,大家說外國人懂得營造商品的附加價值,才能提高利潤,而台灣的cost down 思維只會害大家弱弱相殘,越賺越少。

沒錯,問題是咖啡多貴才合理? 網上盛傳、甚至也有學校做過研究,說星巴克的咖啡跟平價咖啡其實大部份的人都分辨不出來,先不論星巴克是不是再削台灣人,只是部對於喝不出差異的社會大眾來說,買星巴克咖啡等於虧掉了二三十塊左右。

那二三十塊錢會消減消費者的開銷預算,排擠其他消費。

畢竟消費者的口袋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某個商家賺得太多,對其他商家來說必定產生利害關係,對消費者也是,因為被別人多賺的錢會讓自己失去其他應有的享受。



因為舌頭鈍,所以很多時候,當商家主打自己的食材有多好多高級,對我來說僅供參考,就算食材真的高級,我他媽的也吃不出來。  (什麼玫瑰鹽奶蓋茶...   我又無法分辨,可不可以放一般食鹽算我便宜一點?

相信社會上大部份的商家是憑良心做事,問題是,不能僅憑「我的材料很好,也因此貴」就認為自己的商品貴的有理。

當然貴是應該貴的,不然怎麼打平開銷?    只怕好食材無法反映在美味度上,或是消費者普遍舌頭笨不識貨,覺得花那麼多錢不值得。商場現實,怨不得誰。

只是說,主打好食材的行銷潮流很棒,可以鼓勵上游用心做事的生產者,有時商家為了行銷自己,也會順勢幫他們的食材供應者做廣告,魚幫水、水幫魚。而且,還可以造成社會講究好食材的風氣。



有些要顛覆傳統食物印象的商家,為了營造形象而多出來的裝潢費、設計費、行銷費用等等都會反映到商品上,關於這一點,當然「做出商品的價值感」是很崇高的理想,也能幫助台灣文化走出國際。


然而,消費者不一定可以接受把街邊小吃搞成華麗小館的費用附加在商品上。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舉個極端的例子,例如把黑松沙士配大腸包小腸做成台版麥當勞,店面也裝潢得很棒,但一客套餐賣一百塊,做得起來嗎?

或許真的做得起來,沒人敢說死,但做不起來也不能怪消費者。

或者,不應該走麥當勞路線,斟酌走向,走高檔小吃連鎖或許行得通,好比某些走美式風格的鹽酥雞連鎖店。

這是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雙向交流,交流結果有成有敗,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就算是大家都說好棒棒的日本,拉麵成為高檔美食也不是一夕造就的,日本很多鄉間美食也上不了枱面。不應該每次遇到消費者不捧場,就說消費者看不起傳統美食。

除非,要發揚一種愛國的精神,要求消費者用包容性極強的「顛覆視野」去看待任何傳統美食違和的包裝與形象再造。要這麼說,我可以接受,畢竟這真的有助於快速推升傳統美食的形象。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歧視背後的歧視

有時候,指謫別人歧視會不會也是一種忽視別人背景的偏激看法。

覺得如果社會太過文明(不能否認相較於古代,現代真的長足進步),反而會阻礙推想的能力。

當我們看古代人輕視平民階層,會覺得這是該死的知識份子的傲慢。但別忘了,古代的平民幾乎沒有受過教育,如果連處在教育與資訊都稱得上非常平均的社會,我們都會不時高呼受不了那些理盲的人,那古代知識分子與平民的水準差異更大,說他們歧視平民,會不會是種「我不懂你在不爽什麼」的時代鴻溝?

最近得知一個小故事,有個炒地皮的有錢人被他弟弟那刀攻擊,只因為他不肯分一塊地給他弟。當下很訝異怎麼會這麼翻臉不認人,講述者說,因為那個有錢人之所以能讀到大學就是因為他們全家辛苦做工供給他學費,所以為他犠牲的弟弟認為自己理應分一杯羹。

當下有震撼到,因為想到一則史評。以前唸書不容易,清貧子弟能夠讀到上京科考往往要全族供養,等到功成名就了,整個家族自然想要雞犬升天,所以反而清貧出身的官吏更難守廉,因為頂不住恩親人情。

沒想到這則史評在現代還有血血淋的實例。

所以說,如果回到古代,當自己一身理想卻得面對農民親戚的嘲笑,還大罵你的清廉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屁話,這絕對是超大的悲憤莫名。

但切換到農民階級的視角,憑什麼我辛辛苦苦、任勞任怨賺錢供你讀書,看你功成名就,我還得接受你那沒有實益的理想? 為什麼跟你借錢、請你幫我拉關係你在那邊滿肚子委屈?

兩方都有歧見,可是處在各自的立場都很合理。讀書人的立場現代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處在鄉民的立場來看,易地而處搞不好我也會不爽。投資就是為了報酬啊!不然咧!


再講得具體一點,「我理解你們的立場,但我真的覺得你們完全不可理諭,懶得跟你們講」這樣算不算是另類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未必是歧視,因為怎麼知道周代的女人不會給人一種難以理喻的感覺? 那時的女人大多沒受過教育,又何況說者是受過完整貴族教育的孔子,水平相差極大,感嘆自深

這種想法應該嗎? 為什麼? 不應該嗎? 可是大眾面對有理講不清的某些族群不是常常這麼講嗎?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最帥典獄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AruHJKOeI&list=PL7Rga26KgbB34U8ieETXEEFVgHLOYZBsN&index=3

人帥、氣質出眾、演技壓得住場面,張晉光環蓋過主角只是剛好而已。

用「型到冇朋友」來形容影史最帥典獄長這個扮相一點不浮誇。


儘管有王家衛的加持,張晉在強敵環伺之下拿到金像獎最佳男配多少有些爭議。

不管怎樣,王家衛眼光真準,就此挖出新一代的反派巨星。

(張晉的得獎感言說他做夢都沒想到會拿最佳男配,對照他堪稱完美的感言讓我覺得有點矛盾,然而看他的對手,有出演陳可辛《海闊天空》的大陸一線小生佟大為、香港殭屍片的復興《殭屍》裡扮道長的陳友、老戲精黃渤還有近來鋒頭甚健的彭于宴,個個都是boss級的,且很不幸地其演出影片都是叫好又叫座,甚至前兩者還是經典.......  要肖想拿獎的確不太現實

而且張晉以後也沒朋友了吧!

武打片反派的男一號非他莫屬。


1:10那個鏡頭,用狐狸標本襯張晉,戾氣爆棚。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替中文發聲的幽默大師

阿保老師年輕時曾去考過關東搞笑藝人大本營 吉本興業,雖沒被錄取,但光是這份自信就知道老師不簡單,也還好沒被錄取,不然我就遇不到個人覺得最會搞笑的老師了。

XXX
阿保常花很多時間閒聊,有次說到日本漫畫分兩種,通常,用假名 マンガ 標示是一般的漫畫,沒問題,若是用漢字 漫画 標示的可能就是成人漫畫。

這時有同學問:什麼是成人漫畫?

阿保鎮定回答:就是國家地理頻道報導的啊! 有些人沒有錢買衣服穿,衣服都穿少少。(底下已爆出笑聲

阿保一臉不忿斜睨發問者:竟然還問我什麼是成人漫畫,有沒有搞錯... (底下大笑

XXX
阿保:同學,聽說故宮的捷運線要到你們畢業才會蓋好。(底下哀嘆

阿保:你們很想搭嗎?  我可以幫你們! (意指死當

XXX
學校有人跳樓,阿保開示學生:同學,成績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你們對我有什麼不滿,拜託不要在我辦公室上吊嚇我,求求你們。

XXX
阿保的專業是發音,偶爾提及,有次問到:同學,為什麼鳳梨的鳳英文標音是feng?

底下默然。

阿保:因為鳳的發音的確是feng啊!  只是台灣國語唸成 fong lih

底下依然沉默,還在沉思消化。

阿保:同學,還是你們都唸成  ㄏㄨㄥˋ  ㄌㄧˊ  不會吧!  ( 底下狂笑

XXX
畢照時,某女同學跟系上美魔女老師合照,一陣風把畢業服下襬吹開,露出大腿。阿保見狀戟指大叫:同學 ~ ~  你這是故意的嗎?  心機很重喔!

XXX
阿保教文法通則,日文五母音あいうえお裡い、え(I 、E)兩者比較特別,動詞詞幹的尾巴若是い跟え,文法上會特別被歸類為上一段動詞跟下一段動詞。

為了便於記憶,阿保攤開五指橫擺,由大拇指開始,依序代表あいうえお,然後將代表い、え的食指與無名指蜷起,變成一個「文法小飛機」。

然後阿保開始耍幽默。

:同學,千萬不要告訴那些沒來上課的人這一招,等到考試考到這一題的時候千萬要把文法小飛機藏好,不要讓他們看到。然後心中暗爽: 嘿嘿! 偏不讓你看我的文法小飛機。(阿保還特意演了一段

狂笑。

其實對語音學有點認識的人要背這個規則不難,I 音跟E 音是口腔發音位置最前最高的元音,常會引起特別的變化。

但有了文法小飛機,X的根本背都不用背,一輩子忘不了。

XXX
阿保問人老了會喪失哪五力?   不外乎記憶力、體力、視力等等。

有人答美麗,阿保笑了。

:我早就沒有美麗了啦!

XXX
阿保感嘆:奇怪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罵幹恁老師!干我們什麼事?

繼而一想:通常罵人都會罵對方心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往好處想,老師在你們心目中跟爸爸媽媽一樣重要嗎?(底下表示並沒有


XXXXXXXXXXXXX
阿保應該可以算是日本通了吧!  就算是一些流行於年輕世代的東西老師也是頗有自信。

但阿保會批判日本。

有一次,阿保耗了大半堂的課開導我們,關於台日ㄈㄈ尺。

阿保說,異國戀不是不好,如果是真心相愛無何不妥,問題是,阿保舉例,有日本交換生明明就自承有女友了,但仍有人倒貼,最後懷孕也沒有好結果。

花了幾十分鐘當然不是只講一兩個故事而已,反正老師們是看到怕了,太多類似的例子,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理智未到,結局不善。

那堂課是難得的全場靜默,阿保最嚴肅的一次。因而印象很深。

但這仍算是一位資深老師當會有的語重心長,還不算什麼,我最佩服的是阿保替中文講話。


最近看關於歐洲拉丁文教育的書,發現英文教育跟中古歐洲的拉丁文教育很像,很愛貶低母語以抬高外語。

從小到大,英文老師自不用說,很多老師與長輩談到中文都說精確性低,說中不如英,但精確性是什麼東西?  定義呢?

英文一字多義的現象比中文常見,且為了英文的述語也常省略,其語氣詞也比中文少 (日文表達語氣的能力又比中文強),難道不會降低表達的精確性?

但整個教育環境如此,英文老師只會挑中文的毛病、不講英文的不足,好像非得証明英文比中文好,大家才會欣然學好一樣(何必搭上母語的臉面去反襯外語?);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長此以往,大家也都說中文精確性不如英文了。

從來沒有看過有哪個老師替中文講話,從小到大阿保老師是第一個。(或許曾有中文老師為中文發聲,我忘了,但在文法比較上做深刻反思的很確定只有阿保


阿保說:有一次,幾位老師在聊天,一位大陸學者聽到日文老師與英文老師在靠盃中文沒有過去式後,冷冷地反問:我不知道過去式除了考試可以用來得分之外,還有什麼用途?

阿保反省道:當他聽到日文與英文師在靠盃中文時,他雖貴為副系主任,也只能尷尬賠笑,但聽到那個大陸學者回嗆才猛覺何必呢!

我相信以阿保的識見,不需要那位大陸學者的警醒,阿保應該只是不想出頭,藉一個故事叫大家不要貶低中文。

阿保接著又說了一個理論,說中文是經濟語言,為了求方便會省掉很多不經濟的文法,過去式就是其一。(可是中文也有難搞的地方

雖然我不確定中文到底有沒有過去式( -了算不算呢?),但仔細想想,過去式的確是很不經濟的文法。因為當我們描述一個動作,若不是仍在進行或未來式,就一定是過去式,所以何必呢!

而中文有未來式與進行式,時態區隔已夠用了(日文也一樣,現在式與未來式同形,但他們自有辦法區隔),雖然有時候沒有過去式真的會造成一點麻煩,但影響真的很小。

相較之下,英文為了過去式而要背那麼多不規則動詞過去式 ,該說他們夠堅持還是我們中文夠精明呢?

不知道,見仁見智,但台灣人只會貶低自己的母語。


大家應該都聽過黑人教授很愛自己非洲出身,上課必穿家鄉傳統服飾以發揚自家文化諸如此類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認同這份精神。

那為什麼身為文化載體的母語大家只會貶低?   為什麼教育環境那麼愛提倡中不如英,且大家就這麼信了精確性差這種說法?   明明大家也常接觸英文,要挑英文的毛病並不算難,卻都不替中文反脣相譏、扳回一城,只放任中文被看輕?

超大的諷刺。

如果連對母語的認同感都十分低落、不為之感到驕傲(就算客觀地講,中文值得驕傲之處也很多),要怎麼教育後代愛護自家文化?


若說不認同所謂中文的普通話為我們的母語,對其沒有認同感,那台語與客語都是漢語支脈之一,跟普通話的文法幾乎無差,且詞彙量還遠遜(歷史因素,不像粤語被列為官方語言),如果看輕普通話,台語跟客語的地位又會好到哪去?

聽說法國人以前對法語自視甚高,且流於極端。而台灣是另一個極端,明明中文跟英文文法差距很大,硬要做比較可攻防之處甚多,誰優誰劣恐怕也只能打至僵局,可是大家就輕易地思想繳械了,就說中文不如英文了。

如果台灣人為著中文有一絲絲不服氣,精確性中不如英這種隨便的論調早被打至千瘡百孔。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反思國際觀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2/930290-%E3%80%8C%E4%BD%A0%E7%BC%BA%E4%B9%8F%E5%9C%8B%E9%9A%9B%E8%A7%80%E3%80%8D%EF%BC%8C%E6%98%AF%E8%A9%B1%E8%A1%93%E9%82%84%E6%98%AF%E4%BA%8B%E5%AF%A6%EF%BC%9F

作者酸得很傳神,台灣簡直「國際觀上癮」,有梗。

終於,台灣這個「反思上癮」的國家也總算有人反思國際觀這個大道理了,儘管作者並非站在反對的立場,只是借勢擠兌大眾去重視認識自己國家的重要性。

不管是國際觀、本土觀,總之認識這個世界具有不容否認的重要性。

說是這麼講啦!  但敢講就要有行動。

最近ISIS新聞很熱,隨之國際情勢、深入瞭解、歷史情仇等關鍵字大出。

既然要深入瞭解,可以去圖書館借一本中東簡史。

若要說本土觀,任何圖書館都有台灣史料專區。

問題是有多少人看得下去?

X X X X X X X

大家都知道跟學生講大道理己經沒用了,現在流行學習動機這回事。那同樣地,「你不理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要有國際觀」、「國際觀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等道理大家會不知道嗎?

然而一般大眾增進國際觀的動機是什麼?

好比說現在中東問題很火,如果多瞭解一點,或許能在朋友之間引導話題風向,多少有些快感。

而其他,東南亞、中南美洲、大洋洲諸小島、非洲等地區的相關知識有什麼用?

大部份僅淪為填塞話題空白的冷知識吧?  比如一些獨特的風俗。

除非,朋友們真的很熱心於國際觀這回事,不然討論太深入,比如哈薩克因為能源、優異地理位置而前途看好、斯里蘭卡因為英國引入坦米爾移民導致日後坦米爾獨立軍事組織及其後續影響.........等等,別人要怎麼接?

這有點「雞生蛋、蛋生雞」迴圈的氣味。  教育告訴我們要關注國際→大家對國際事務關心→造成討論國際的動機→大家對國際事務關心.......

X X X X X X X

另外,之前有教育學者說台灣人只會關心大國、強國,搞得好像所謂的國際只有歐美日、金磚四、四小龍而已。

是啊!   問題是跟別人講貝魯特、馬爾他、賴比瑞亞、海地、烏茲別克等國家大家有興趣嗎?

另外,很多呼籲大眾關注東南亞的評論都淪於勢利了:因為東南亞影響力越來越大。

大家想要勢利的國際觀嗎?  

可是反過來想,社會大眾為什麼要花精神注意無關緊要的國家?  

X X X X X X X

有人說常常出國不代表有國際觀,是沒錯,但是常出國見見世面多少有幫助。

當自己確實地體驗文化洗禮或異文化震撼不就是貨真價實的國際體驗?  

我認同所謂的國際觀,最好是面對國際情勢能瞭解背後基礎的脈絡、能夠侃侃而談,如果台灣學生都能如此,真的超屌!

然而,像常出國玩、知道很多各地異聞奇俗等看似較膚淺的智識也很重要,那也是培養國際觀的法門之一。

大家不是常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

想像自己在某個國家不停地走走轉轉,累積眾多的瑣碎認識,當有一天看到某個專欄評論那個國家時,心裡突然生出一股不以為然、覺得可以再講得客觀一點。

我覺得這樣就是所謂的「認識這個世界」了。

如果大眾沒有認識世界的強烈動機,不斷地要求大眾好好地做功課搞懂國際情勢、培養所謂的國際視野...... 雖然是對的啦!   但覺得收效有限。(來啃啃看中東簡史啊!

我覺得,與其不斷地呼籲國際觀,倒不如多多挖掘各個國家 (任何國家,絕不勢利) 的趣事、評論、動態。

好比說

這種小不拉嘰的國家也有南北情結吔!

這麼無聊的運動是在瘋什麼啦?

呵! 他們開寺廟也是很賺錢的,跟台灣一樣嘛!

咦!  原來他們不怎麼在乎學童教育這種事呀!  為什麼咧?

看一下這個國家的「奧斯卡」典禮是咧衝蝦毁?

看一下這個國家如何對付鄰國的打壓。

看看這個國家對鋼鐵人有什麼看法。

觀摩一下這個國家怎麼罵他們的總統。


本來台灣就是個不受重視的小小國家,所以我想,關注不受重視的國家應該會有很多共鳴、會覺得有趣,或是一絲絲天涯若比鄰的小窩心。

如果大家能創造挖掘並分享奇聞異俗的群眾習慣,不需要大家都能對國際侃侃而談,光是積漸而微、對世界各地異同的掌握感就夠強了。

至於分析國際情勢這種事,交給有興趣的人啊!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愛看包青天代表什麼??

其實關於「華人愛看包青天代表法治觀念不足」之類的觀點以前就有看過,最早應該是wenson大大的文章,雖然不太認同,但wenson大的文章向來謹慎周延,且以思辯而非謾罵為主軸,看完仍覺得很不錯,覺得上了一課。

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4.html

最近,以包青天崇拜諷刺台灣人法治素質不佳的想法慢慢匯聚,且流於想當然爾的酸諷。


包公案是明朝末的作品,所以自然是以至少四百多年前的法學思維為架構,看在現代人眼裡,其思維當然是很落後。

然而,會喜歡看包青天是圖個爽快,看到狗官被斬就是爽,管什麼法學素養?

包青天開播是1993年的事,轉換視線看美國電影,bad cop good cop routine 是美國警匪片十分常見的梗,至今仍如此,這代表什麼?

還有鋼鐵人3也很扯,羅德穿鐵鐵人裝備飛到世界各地抓滿大人(且羅德是美軍上校,並非私人身份)。這也太不尊重別國的主權了吧?


在包青天的設定,包公就是知道壞人是誰,料事如神,這與現實的司法程序明顯不合,所以有人說看包青天會讓人變得不理性,看法案只盼心中的正義得遂而不求程序。

個人覺得,就是因為包青天裡的設定很明顯與現實相悖,所以人們很容易抽離。

同樣以美國電影來對照,超人等一系列英雄都具有非凡能力,但因為主角被設定為絕對正義的,所以人們不會去探討:這些強到靠盃的妖怪難道不用被管制嗎?  為什麼電影都不呈現人民對其打擊罪惡的客觀性之不信任? (明年上映的超人vs蝙蝠俠有呈現這一面

在現實裡,如果真的有超人其實是很恐怖的,因為誰知道超人會不會變壞。

而美國人那麼喜歡超人影集,看到超人主動出擊打垮形形色色的壞人時超嗨,那難道他們不會去思考強權政府的利弊嗎?

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


我認同戲劇平均水準可以反映國民的水平,像日劇的水平真的很高,不得不服,但這是全視角的巨觀總結,如果單靠包青天的流行來証明什麼未免太薄弱。

何況,哇靠!包青天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其流行最晚不會超過2000年,而這二十年之間台灣人的水平沒有進步嗎?   CSI台灣也轉播幾十季了,沒有足夠的收視率會一直轉播嗎?   

為什麼要一直停留在包青天這個時間點上呢?  二十年小嬰兒都可以變成台灣之光了。

反而,「現在」美國英雄與警匪電影正火紅,要不要用那些電影來檢討一下美國人的思想?



包青天是個很不錯的思考切入點,所以很喜歡wenson那一篇文章,延伸思考很多東西。

看到包青天我想到的是政治上的便宜行事。

以前看到網評張居正,說張居正暗中收受戚繼光進献的美女等賄賂,所以罩著戚繼光放手去做,讓他可以繞過官場的麻煩、頂住小人的讒言與政爭,最後終成大事,不管是在塞北戰場與東南沿岸。

因為戚繼光是大英雄,所以他的對立面就是小人、無謂的政争,但如果戚繼光不是英雄呢?  他的便宜行事會被說成什麼?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階級複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533&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亂講,台灣人什麼時候瞧不起辛苦工作的人了?

我們的社會一直教大家尊敬辛勞工作的人,至少已成為一種必知的嘴品,有誰敢說不尊敬勞工的?

問題在於,辛苦的工作本來就沒人想做,何況靠體力吃飯很傷身,職業病一堆,現在人不是最愛講「賺一堆錢拿來養醫院很可悲」。 靠夭啊!  講的不就是這些工作?  這些工作一個不小心就可以達到這個境界。更慘的都有。

所以將心比心,如果可以讓小孩怕某些行業而走上較舒適的道路,父母輩會有那些用心超級合理,特地寫一篇文批判這個現象真的有夠無謂。

形成職業貴賤的原因並不是父母怕小孩接觸某些工作,那些只是必然的果。


尊敬是一回事,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講難聽一點,行行出狀元這個口號使大家對任何工作都尊敬,結果就是沒有明顯的精神價值取向,沒有什麼工作特質特別高尚,到頭來大家嚮往的就是大家羨慕的工作,錢多、地位高、有自我實現的價值。

那問題來了,誰想去做沒有自我實現價值的工作,如粗工、雇傭、生產線基層員工?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關於職業貴賤

http://touch-moments.blogspot.tw/2014/12/1152.html

本篇作者雖然立意良善(也很厲害,竟然敢下海體驗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可是當作者自省說,比起早餐店所需的敏捷身手與辛勞,心理諮詢師好賺到讓作者有點心虛。

這句話根本海扁早餐店。

大家看完這篇文後會更尊重早餐店,但也更嚮往心理諮詢師。


個人覺得職業貴賤分三個面向,一個是尊不尊敬,一個是嚮不嚮往,一個是羨不羨慕。

所謂的職業歧視,通常講的是尊不尊敬,比如性工作者,儘管大家現在知道要尊重他們,但所謂男盜女娼,這句詛咒的惡毒性仍然不減。

至於嚮不嚮往,好比武士與農夫,都很偉大,但大家都嚮往武士吧!

而羨不羨慕則是讓職業貴賤流動的擾流。好比說以前大眾等閒視之的政府公職,一旦景氣惡化的話大家就會開始羨慕公職的穩定,使公務員漸漸高貴起來。


作者的美意是希望大家尊敬做早餐店的,這當然很棒,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要尊敬做餐飲服務業的人,只是大部份的人都不嚮往或羨慕早餐店業者,形成一個隱隱然的上下階級。

看完作者的分享後,相信大家更尊敬做早餐店的人。然而,當大家深刻認知到早餐店的辛勞後,恐怕就更不想做早餐店了,甚至當早餐店的勞苦印象成為共識後可能還會有人告誡:不好好讀書就要做早餐店,過操勞死的人生。


我認為職業不可能無貴賤,頂多只能說:沒有職業是賤的,但有些職業很高貴,受人景仰。

如果大家都不想做某些行業,說什麼職業無貴賤不是很矯情嗎?  那如同一個老師說所有同學的作品都很棒,隨後掏出五萬塊買某個同學的作品,說他的作品值得收藏。那其他同學怎麼可能相信:大家都好棒棒。

職業的自信是自己建立起來的,而職業貴賤的等級取決於大眾嚮不嚮往、或羨不羨慕某個行業。


我們活在一個重人品的時代,所以「行行出狀元」,要理解每個行業都有了不得之處。其副作用是,既然各行各業都很偉大,那就沒有價值取向,作者特意突顯早餐店的辛勞恐怕也沒什麼用。

尊敬歸尊敬,也不致於尊敬到去嚮往做早餐店,使早餐店業者擺脫職業貴賤爭議的泥淖。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清修苦行的僧侶是很艱難的「職業」,但在某些國家備受尊崇,如泰國、尼泊爾,所以即便僧侶的「就業條件」遠不如人,其超凡的地位還是會讓人嚮往。

這就是因為價值取向有建立起來。(話說回來,台灣有特別崇敬修道人嗎?  好像沒有


台灣現在漸漸有種意識抨擊以錢為尊的職業取向,有趣的是,現代人嗤之以鼻、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農貶商的思想就是為了對付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古人認為,如果大家都想去做商人,那誰要做累得半死的農夫? (有品的士人會尊敬貧農、可憐的小生意人)  這種想法仍然可見於當代,好比「大家都想賺大錢,那誰要去做基層工作?」

之前《華爾街金錢萬歲》重拍,裡面主角西亞李畢福對身為地產經紀人的媽媽說:以前我可以很驕傲地跟人說我媽媽是救助病患的護士,但現在我不敢跟朋友講你的職業。

所以美國人會看不起地產經紀人嗎?    還滿有趣的。

職業歧視未必都是壞的,有時可以矯正風氣,只是在矯正的過程中一定不會和諧,甚至很傷人。

世事總是有兩難。


最後,之所以會嚮往某分工作還有「自我價值實現」的考量,那問題又來了,如果大家都想自我實現,誰想去做日復一日做同樣事情的基層工作?

職業貴賤就是這麼現實,再繼續討論下去可以沒完沒了。個人相信「職業無貴賤」只是一句有作用力的良善口號,但絕非真理。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半架空世界

曾經想過,玄乎不知其真假的算命文化可做為一種「半架空」的世界,並以之為母體開拓新的文學領域。

如果比擬奇幻文學為確知其來有自的鬼片,那算命文化如風水、靈媒、命名學、氣數論等等就是不知其由為何的懸疑片;一個是命假為真,一個是真假世界之間似有幽徑相通。


除了算命數術之外,華人文化還有某個獨特的半架空世界,即武俠世界裡常見的天地會架構。

以及少林寺神話。


因為天地會反抗政府,所以其真本源流自然秘而不宣以免於查緝,且為了給予集團反清的淵遠源流,還必須牽扯到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意識,也就是說他們可能連自己人都騙。

因此,學者們對於天地會的起源年代竟有兩三百年的推測差距,從明末到清中葉。

而後,因為民初時流行驅逐靼虜的意識,身為清末三大密祕會社之一的天地會其故事成為民初武俠小說最常使用的範本。

藉由盛行的武俠文化,大家都知道「陳近南英雄集團」。然而,很多人不確定天地會是真是假,有些人聽到歷史上真的有天地會會嚇到;有些人知道陳永華就是陳近南,但沒人敢肯定歷史上是否有陳近南這號領袖人物。

總之一切皆真假難知,偏偏又史詩宏大讓人懷想,希望它是真的。  (達文西密碼裡的聖殿騎士團也算此類



至於少林寺,個人覺得少林寺雖然歷史上真的地位崇高,但其名氣透過天地會等地下反清團體哄抬後成為曾經蔚為主流的反清舊派武俠的重要成分,經由小說的渲染流傳後才成為武林至尊。

達摩傳授易筋經,七十二絕技等等,恐怕都是假的。

曾經看探索頻道採訪一個在少林寺練武的外國人,他真的相信世界武術源自少林寺,表情無比虔誠。  

傻眼。


最近英國建築師們打算重建魔戒裡的剛鐸王城 米那斯提力斯,讓魔幻架空世界現於真實世界,想一想,少林寺神話與遺產也算是某種實體化的架空世界。

當然少林寺比米那斯提力斯真實多了,只是背景故事之恢宏也來自於創造;如果把武俠世界抽掉,有多少人想瞭解少林寺的歷史?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多元史觀不代表可以不論是非

因為課綱爭議,出現很多歷史教育學者的文章,其中很多是不錯的,惟其「多元史觀乃是進步史觀」的隱隱然行文語氣個人不置可否。

主要是對人不對事。

很多多元史觀的文章在牽涉到慰安婦是否被強迫的這樣的重大議題採取開放態度,以多元史觀讓這類議題進入不需嚴重看待的安全地帶。( 需要嚴重看待是如果培養多元史觀、獨立思考......  諸如此類

偏偏,主張多元史觀的教育學者在批判國族史觀時又突然有是非觀念了,比如國族偏見會造成歧視、自我本位,甚至漸漸講到納粹意識,暗示明顯。

那難道國族本位不是一種多元性?  講到納粹怎麼不來「開放」討論一下?

再講得實際一點,那些分享多元論、甚至倚靠多元史觀來救援慰安婦爭議的人難道不知道多元史觀也能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嗎?   那他們對對K對日的態度一視同仁嗎?


所謂的多元史觀,照理說是要強調尊重多元本位,以消弭不同本位之間的對立,比如宗教紛爭、價值觀歧異等等;實際上,卻淪為不爽國民黨史觀的人用來抗爭的武器。

我認同多元史觀,但若他們只會利用多元論來檢討政府而寬以待己,只論敵方的是非、敷衍掉自己不想承認的爭議,那所謂多元只不過是種虛偽。



最大的重點是,多元史觀所具有的彈性不代表可以不顧大是大非。

不然印度某些部落燒死被強暴的女人不就可以用價值觀歧異來敷衍過去,大家都別批判了?

同樣的,慰安婦爭議的是非自然要爭個水落石出,到底有多少人是自願、有多少是被騙、有多少是被迫,而國民黨有沒有做同樣行徑也該順勢檢討,而不是用多元史觀來把議題帶過,說什麼有人是自願所以不能加上強迫兩個字。

那要不要說:有些人是認同國民黨統治手段的,所以不能說國民黨迫害台灣人?

歷史可以講得很細微,但不是用多元論把「講個明白周全」替換成「各自表述」、「無所謂是非」。
( 這麼愛多元論怎麼陳水扁時期那些人的多元史觀沒出來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   多元論不適用於外省家族跟親藍人士嗎?


多元史觀論者批判國族史觀時會把納粹思想搬出來作為借鑒。

固然重視「是非」的國族史觀固然會被有心人士用來操縱民意炮口、一致向外,但「敷衍是非」的多元史觀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樣,操縱大多數民意的「本位」。

對於單一民族國家,或人口組成絕大多數是漢人的大陸來說,要統合單一本位史觀是很容易的,尤其在國家經濟窮困、人民理性不足時,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根本就是最佳的思想武器。

看看這次爭議,明明就是史觀的差異,而國民黨強渡關山也有錯,然而,那些自居為進步史觀的人用多元本位論來敷衍掉慰安婦議題,說什麼重點不是慰安婦是否被迫,而是尊重各種本位的看法云云,卻又常常以撻伐國民黨的罪過來團結同道、嚴分異己。
(這時又特別強調台灣人本位了,但也拿他們沒輒,因為要尊重他們的「本位看法」

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是脫塵高見還是鬥爭武器?  若是鬥爭武器可以明說,鬥爭政府也沒什麼不對,最討厭的就是自居進步的虛偽。


台人本位的國族史觀是應該的,罵國民黨也理所應然,但就是不爽大多主張台人本位史觀的人親日、不知批判日本,卻還常常高居正義。

對於慰安婦爭議的「開放心態」遇到二二八、白色恐怖就立刻變成「是可忍、孰不可忍」,偏偏這些人還主張他們的多元史觀可以帶來和平且「包容」的世界。

雙重諷刺,一樣都是迫害台灣先人,對日本講多元包容,對國民黨講「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批評國民黨國族史觀落後,但明明「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就是一種國族史觀。

那些正義人士絕不會講:面對日本罪業與囂張,我們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

看到日本人,很多「正義人士」的正義感與愛國心是可以裝聾做啞的。



總之,並非用日本去救援國民黨,畢竟日本人再罪惡滔天跟國民黨的罪業仍是兩碼子事,只求以親日正義人士對國民黨的指陳反諷回去。

看到二二八義憤填膺、看到日本的迫害不發一語,哪門子的正義?   (所謂不發一語,以虛擬且有案可稽的社交網路來看,就是從來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324192896.A.7F8.html

引文:母權社會大概從來不曾在人類社會中出現過。母系社會和母權社會的概念是不一
樣的,追溯母方血緣形成世系群的社會團體人類學家調查過的很多,但沒有半個是女
性全面優越凌駕於男性的。實際上即便是母系社會,掌握政治權力的主要還是男性,
好比說北美非常有名的易落魁印第安人就是如此,主要政治領袖還是由男性擔任,但
女性有提名權。



最近某個資訊推翻我長久以來的認知,而且有點震撼:母系掌權的社會可能從來不存在過,甚至有可能是父權社會為了安撫女權主義者的怒氣而創造出來的迷思!!

看了這個PPT文又更清楚了一些,以前我一直把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混為一談。

其實曾經有過一個疑問,關於華夏民族早期姓氏都帶女字邊的歷史。關於這個,歷史老師都說這代表著早期的華夏民族是母系社會。

那時我以為母系社會代表女性當家的社會,因而後來突然想到:如果是女性當家,何必要在姓氏中強調「女」字?

人照理說不會去彰顯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男性當權的社會特地用女字標出與女性相關的大部份事物,如女總統、女醫師、女王、女神,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上古社會掌權的是女性,幹嘛在姓氏裡加註女字邊?

現在瞭解到女系社會與女權社會的不同,似乎可以解答這個疑問。  在母系社會還未轉成父系社會時,掌管話語權的男性認知到宗族的分派依循母系,因而女字衍伸有姓氏之意,如同邑指都邑、阜指山丘、示指神靈一樣。

但一切只是猜測。

也或許,就算文字的發明遲於父系社會結構,古代人還是會以父、男等字特指姓氏。









黑白照片

個人對黑白照片沒有太大的好感,也不是說不喜歡,只是黑白照片無法給我多大的感受。

對我來說,對黑白照片沒有什麼感覺。

有一次看早期攝影家的攝影紀念展,看到一堆攝影書都搞黑白照片心中一陣不爽........


有人說黑白照片比較有感覺,我相信這句話,有時候會明顯感受到照片用黑白處理真的比彩色的好,但也只是有時候。

或許是我的眼光還沒被培養出來吧!   畢竟我對攝影並不瘋狂。



忘了在哪部電影中聽到的  「身為一個建築師,一定要迷戀光線」。

套用那句話。黑白照片無法如實把往昔光景映照到我眼前,等於潑了喜歡懷舊感的我一桶冷水。  而這桶冷水在我看老照片時又特別令我不舒服。

黑白照片特別注重曝光與線條的拿捏,那是藝術,不是我特別注重的東西。


人說金庸小說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金庸小說所架構出來的懷古史詩氛圍是難得的完整與盛大,人說金庸古龍梁羽生,古龍風格迥異自不與論,可是梁羽生的作品與金庸相比,氛圍與氣魄上實在差一大截。

文學我不懂,但金庸小說裡那史詩氣圍對我來說是無比真實的,就好比冷氣冷不冷、飲料甜不甜一樣地感受明確。

套用在照片上也如同,黑白照片與彩相片相比,所差失的感受對我來說也很明顯。

所以不太喜歡搞黑白相片,彩色的不是好棒棒?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國家印象的真實

有時看到外國人對台灣的敘述總覺得假假的,沒有很真實,不然就是流於俗套,人很友善、食物很好吃等等。

其實所謂真實的台灣,本國人與外國不太可能有同樣的看法,因為台灣人對自己人與對外國人不一樣,外國人會去的地方、注意的面相與問題點也相對地少。

有一種現象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就是自己作品的缺陷一般人是看不太出來的。

所謂隔行如隔山,我想部份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應,一定要有做過的人才會知道他平時戒慎恐懼被人發現的缺陷與不足在哪裡,發現這些東西對行內人沒什麼,但外行人就是會佩服不己。


畢竟旅客是去外面玩的,不是去觀察的,他們乍看之下很滿意的總體印象對當地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相反的,有些問題大概也只有旅客能「重新發現」,比如公廁,台灣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盡量避免使用很髒的公廁,但外國人沒有,他們不知道使用麥當勞與休息站的會比較乾淨。


其實,觀光產業才不讓外國人認識「真實的台灣」,而是要研究外國人比較在意什麼、最常去哪裡玩,並考量各國人的差異去迎合他們,打造一個虛假的美好印象。

而且換個角度來看,片面的真實對外國旅客來說比全面的真實更為重要。

比如說,台灣人對白種人總是比較友善,那這種虛偽的真實對於白人旅客來說就夠了,他們沒有必要知道台灣人對其他膚色的人帶有歧視,而台灣人自須深切自省,但沒必要家醜外揚。

又好比說,當外國人稱讚台灣景點的廁所水準都不錯時,自己人可能會馬上深自檢討那是熱門景點才有好廁所,其實很多小景點的廁所髒到爆。

對於大多數只會參訪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這個勁爆的資訊沒有多少意義,但若這樣的資訊廣泛傳播出去,外國人對台灣的廁所必定有所疑慮,而這份疑慮對於大部份只會去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只是庸人自擾。

有時候片面的真實對於某個人的資訊利益高過完全的真實,知道太多反而會造成誤判。(當然,如果是全面地瞭解並對應自己的需求去判斷自無此問題,問題在於有時候「進一步」的瞭解還不如基礎的瞭解


當人們以自身視角來敘述某國的印象,或許那只是他自身的真實,基本上,相信眾人的平均評價會比較客觀,但也有可能是旅客的真實而已,眾人的觀察平均值比不過專家的考察。

且更進一層,專家眼裡的真實對自己有意義嗎?   好比說專家說「其實某國人很虛偽」卻仍覺得某國人是真的很友善、專家說「大家只看到表面的整潔」但自己還是觀察不到底面的骯髒。在這種尷尬的狀況下,難道不相信自己的觀察而心虛地附和專家?

所以說,所謂的真實,對自己來說是什麼?

音樂家指出流行樂的俗濫而不屑一顧,但自己還是覺得當紅芭樂歌超好聽,難不成要選擇附和音樂家?  而不是誠實地說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史觀落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40&CSRT=12392375563136946478

有時候作者會因為太有自信而忘了在文中提供足夠引証,所以也不敢說作者是在無的放矢。  然而,批判別人史觀落後五十年以上是很嚴重的。

王曉波他們講到隋唐,就說是開放的帝國;講到漢朝,就說那是強大的國家。但是唐朝的開放、漢朝的強大是什麼樣子?應該丟掉這種孤立地看一個個朝代,再一個個歌功頌德的史觀!

中國與世界連結,而造就了豐富文化;不仔細考察之,而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是把中國史的格局看得小了。


不過是個普遍的朝代評價就抹黑成歌功頌德。

孤立地看一個朝代?  以前老師不是都有教朝代與朝代之間的影響嗎?   至於漢唐盛世,其與世界的連結、引入的科技、思想、宗教、重要戰役等等課本都有寫。難不成現行的課本都嚴重退化嗎?  

如果作者認為現行課本還不夠強調中國與世界的連結,應該明確指出哪些該改進,一句「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可以造成很大的誤會。何況王朝的衰弱與蔽病課本沒講嗎?


世界史學者,台大歷史系的花亦芬老師,看法也相似:「他們用傳統的『固定疆域』來講中國史,好像中國就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發展,事實並非如此。」

偏偏在中史這個場域,還真的就是一群人被長期釘在一塊土地上,而那塊土地的範圍也正好差不多就是現在中共的領土加上蒙古。當然,尤以華北‧中‧南領域舞台重合頻率為高。

另外,有些國家的歷史的「大部份內容」都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日本、韓國、越南、印度不嘛都這樣。

況且,絲路、海上絲路、中台韓越日琉印度中亞之間的交流、鄭和下西洋、近代中西交關這些老師都有教。唯一沒被重視的大概就是海外華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東南亞排華的背景。但現在的課本不知如何。

重點是明明中史密集地生發在黃揚珠三大流域,是要用多開放的疆域來講中國史? 與世界(通常指西方)的連結也要在元朝後才有顯著的發展。硬要打破固定壃域只會形成無謂的執念。

單一民族,在固有土地上開展「偉大文明」…聽起來好像很耳熟?「這其實是納粹式的史觀,扭曲了人們歷史認識的能力,讓人不能獨立思考。」花亦芬直指。納粹當年塑造了「日耳曼榮光」的民族神話,最終釀成大禍,人人均知。

以前的課本己明確指出中華文明之始是東亞大地各地文明的匯集,而且,中國常受侵略,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很多入侵中國的異民族融合後的結果(但還不至於要把蒙回藏維侗傜壯等等包括進去,那是政治說辭),絕對不是單一民族這麼簡單的概念。 更別提印度與中亞的宗教以及元明清時西方思潮的影響。  要以為是單一民族發展中國文明好像有點困難吧?    

另外,說某個文化偉大就扭曲人們對歷史認知的能力?   

日耳曼榮光衍至納粹有其歷史背景因素,如果強調民族榮光就會形成納粹,那全世界都該對過往國族榮耀諱莫如深,也太抑鬱了吧!  

或是作者認為歷史課本對古人的反省不足,那也該直接點出來,以付公評,一下子就扯到納粹,實在有點居心可議。


從這一段之後,作者的文章很值得分享,有很多關於歷史教育的不錯觀點。  只是作者真的有資格說別人「史觀落後」嗎?   王曉波的史觀如何無法置評,但也不覺得作者有多高明。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害怕東南亞勞工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61305

說真的,如果害怕東南亞外勞是種歧視,我全家族的人,不管爸媽哪一邊全都犯了歧視的罪。

至於為什麼會對他們隱隱有股提防,不知道,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玩。

先反駁作者以澳洲與台灣外國勞工的差別來下的定論 ─ 澳洲人不會害怕外國打工者,台灣卻會害怕東南亞的勞工。

澳洲的例子與台灣殊異,因為很多去澳洲打工的人都想跟澳洲人交朋友,練個破英文也好,是種邊賺錢邊認識世界的態度。

但東南亞勞工來台灣除了掙錢之外會跟台灣人互相認識嗎?

可能他們受到很多歧視與鳥氣早就很肚爛台灣人了。

台澳之間的背景不能對比。

家附近有不少外國勞工群落,常常碰到他們,但從小到大十幾年從來沒有跟他們交談過,一次都沒有。(有啦!  記得最近有個東南亞人外貌的人跟我問路,還是用中文

有時去各個名勝景點玩,只看過白人與日韓背包客,沒看過東南亞人的背包客,或許有,但太少了而沒印象。

隔閡我想是免不了。然而,為何會害怕東南亞勞工?

我覺得,是因為大家普遍以為他們是來自中下階層。(所以去泰國玩當然不會害怕當地人,因為大家不會去工業區等地,而如果去那些地方,會不會害怕?

如果我猜對,這種想法這算不算歧視?

第一,他們是不是真的大部份來自中下階層?

第二,就算真的如此,對中下階層的人有提防是不對的嗎?


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台北車站禁止東南亞勞工聚會是錯的、不合理的低薪是不人道的、叫他們外勞好像有點不尊重(偏偏日常中還是常常玩外勞梗,唉....) 。問題是怕不怕他們不是單純的歧不歧視那麼簡單。

覺得台中火車站成為外勞聚集地的案例很好,聽人說他們還常常在那裡玩音樂。可藉音樂製造為台灣人跟東南亞人互相交流的契機,消除隔閡。(台北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有種想法認為,會害怕源自於對某民族不瞭解。

我覺得會不會接納某個民族主要來自於對他們的平時印象與接觸後的普遍心得,而非對他們整個民族有多瞭解。有時瞭解更多事實,恐怕還會產生反效果。

好比如果知道東南亞排華意識所產生的屠殺,會不會對他們有所提防?

多做功課去瞭解他們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多製造與他們接觸的機會。

當然,不保證接觸後會開心,畢竟他們來台灣不是來交朋友、認識世界的。歧不歧視與相處融不融洽是兩回事,偏偏兩者又互為因果。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恐赫教育無用嗎?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27


不是不喜歡新的教育觀點,只是想肯定部份傳統教育的優點與認同其無奈之處,或是,可能因為新式教育總有先進的光環,所以想找碴。


作者所謂的恐赫教育其定義很窄,就是騙小孩某個不相干的外人在你不乖時會懲罰你。而不包含所謂的bad cop ,good cop routin


作者提出三個反對理由:

恐嚇教養法第一個問題在於父母並沒有把對小孩的規則、要求及期待表達清楚。

作者以為恐嚇法都是建立在沒講清楚規則的情況下。當然,表面上是如此,比如當大人耐心被磨光後,才不會先把「何謂是乖」講清楚才恐嚇小孩。

但試想,如果小孩真的不清楚規則,為什麼恐嚇法會有效?

一定是因為小孩知道什麼是「不乖的」,且認知到自己再不乖就會被某個人教訓。

當然,有時候真的會發生小孩真的不知道界線在哪而使恐嚇法無效,比如跟小孩說看到爺爺要有禮貌不然爺爺會打藤條打你。結果小孩不知道跟長輩吃飯不能先動筷的潛規則,爺爺叫自己先吃就傻傻地真的先吃了。

但這是可以快速修正的,不算大問題,大部份的情況下恐嚇法的流程是有效的,小孩先認知到什麼是不乖的,然後大人實施恐嚇法。


恐嚇教養法第二個問題在低估小孩的認知能力。

這的確是恐嚇法的一大缺陷,如果小孩金敢死,不久就會發現所謂的妖魔鬼怪根本不會找他的碴。

但對一般小孩很有用,其效力可以撐一段時日,所以恐嚇法對於一時手足無措的父母來說無啻一根救命稻草。

恐嚇教養方法第三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的處罰方式。

恐嚇法(作者定義的恐嚇)本來就是在賭,一翻兩瞪眼,如果小孩金敢死自然得另行他法,如作者提供的那套。

但若有用呢?  甚至連怎麼處罰、表情要多憤怒都不用煩惱了。

試想,媽媽轉頭笑笑地跟小孩說:再不乖那個荷蘭人會把你抓走賣掉喔!   然後優雅地轉頭繼續跟朋友談笑風生。

什麼叫做雲淡風輕?    這就是最佳情境。


當然,若家長中有一個黑臉爸爸,且鎮得住小孩,當然就沒必要用外人嚇小孩。



作者說要透過溝通建立小孩日後的行為模式,而非空虛的恐嚇。

但其實溝通跟恐嚇是可以並行的,沒有非此即彼的問題。先溝通,如果溝通不行或是當下沒有餘裕溝通則施予恐嚇,再無效再行懲罰,這一套流程並沒有問題,而且中間有另一道緩衝,緩衝親子之間的直接衝突。

恐嚇當然是很空虛的,但這也是它的好處,把小孩的不滿建立在一個外人身上,而那個外人也沒有任何損失。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關於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建基於「當下決定過去」的時空邏輯:對過去的更改一定會使原來的過去與接續的未來改變,造成兩種未來不一樣的矛盾。

「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之流程:A點到到B點→回到A點創造全新的歷史→重返B點(現狀改變)→未來


此時空邏輯下,當事人從過去跳回未來後現狀都會全部改變,這是電影最常用的設定,經典的《回到未來》就是如此。

個人認為「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並不合理,因為這種假設除了要面對祖父悖論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理解為祖父悖論廣義而言的時空旅行bug

當主角回到過去所做的一切除了會影響未來的B點,也會影響到從未來B點回到過去的自己。

《回到未來》裡的呈現並沒有表現出PERIOD與BACK之間的循環影響,而只呈現了回到未來後一切現狀的改變。

事實上,電影中有稍微表現出這種因果關係,當主角不小心讓媽媽愛上自己時,身體漸漸消逝,即祖父悖論的概念。

但這種呈現很陽春,照理說,每當主角對過去做了任何改變,自身的所有記憶與回到A點的所作做為都會全部改變。也就是說,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會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導致第二次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第二次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不斷循環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改變過去後回到過往的人會立刻消失,也就沒有RETURN了,比如主角在過去不小心害死發明時光機的博士。

假如真的可以回到過去,且依照《回到過去》裡的時間邏輯,當事人必須面對類似死亡的風險。

不僅是因為有可能會讓自己消失,若當事人因為改變歷史而使回到過去的自己的腦中一切記憶改變時,那算不算是種死亡?   會不會原本的意識就此一覺長眠,如同那些受主角影響而消逝的未來人物。


另外一部叫做《花月佳期》的港片,則用了另一種設定來避掉PERIOD與BACK之間的無限循環 ─ 男女主角的靈魂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後就消失了。( 跟《回到過去》版設定中的 無RETURN版很像,但有點不同
《花月佳期》裡的男女主角的靈魂從B點回到A,完成任務後靈魂消失。然後FUTURE1變成FUTURE2,在這個設定裡沒有PERIOD這個麻煩的東西。而在這種設定下,靈魂的記憶與FUTURE2無關,來自於註定消失的FUTURE1


※ 《回到未來》的版本,如果主角沒有RETURN的話,基本上跟《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只差前者回去的是人跟車,後者回去的是靈魂。

《X戰警:未來昔日》也有玩穿越,只是裡面的設定跟《花月佳期》類似,都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無形的。回到過去的金剛狼的意識完成任務後沒有消失,而是直接跳回FUTURE2的B2時點,襲奪FUTRUE2的金剛狼的意識。

同樣的,與《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金剛狼的意識之記憶來自於FUTURE1,不受FUTURE2影響。用這個設定也能迴避PERIOD。



上述三者,只有花月佳期的流程設定可以避免祖父悖論的矛盾。

除此之外,有人提出平行時空的概念來迴避祖父悖論。


當事人跳到另一個平行時空的過去,就算他殺了他的祖父也不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存在與否。

但在這個假設裡只討論了BACK,沒有RETURN。


以上的四個假設都是採用「當下決定過去」的時間邏輯,另外還有另一種「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邏輯。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假設之流程是一次到位、循環因果的:受影響的A點到B點(沒有原本A點到B點這回事)→回到A點→重返B點→未來

不管當事人回到過去怎麼亂搞都不會影響歷史與未來。

這種時空概念《時空旅人之妻》應該是表現得最完整的。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容不下祖父悖論,因為未來必須尊重過往,所以祖父一旦死掉,未來不可能有他的孫子回去害死他,這樣的時空流程完全不可能存在。

再由前往後推想,當某個人下定決心要回到過去殺祖父,可是他人就好好活在當下,那麼回去殺祖父的那個未來可能性無論如何不可能存在。 

當下決定了未來,未來造就了當下,循環因果。

假如真的有人發神經想回去殺掉祖父的話,在時空邏輯的嚴格限制之下,當事人必定會失敗,比如殺錯人、祖父奇蹟復生,或是時光機失效、送錯時代等等。


廣義而言,祖父悖論不僅反映人物前後因果關係,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間邏輯中,當事人在回到過去之前所認知的世界是不容許改變的,不然不會達致SAME PAST。

所以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之下,時光機器幾乎不可能存在,因為牽一髮動全身,何況如果發明了時光機人們一定會好奇常常利用時光機回到過去,這樣一來怎麼可能不會改變歷史?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陳文茜的荒腔走板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8/656680/%E8%A8%AA%E4%BE%AF%E5%B0%8E%E6%8C%A8%E8%BD%9F%E3%80%80%E9%99%B3%E6%96%87%E8%8C%9C%EF%BC%9A%E5%86%8D%E7%86%9F%E9%83%BD%E5%8F%AF%E8%83%BD%E5%BC%95%E4%B8%8D%E5%90%8C%E7%9C%8B%E6%B3%95


陳文茜自己說了:稱自己訪問侯孝賢時,是想呈現一位從小調皮、打架的孩子,有天仍可能成為大導演的方向。

基本上陳訪問侯導的荒腔走板,網路上列舉出來的那七點,我覺得真的就是如她所說:想要呈現一個壞小孩到發光發熱的反差過程。  很多人都說陳趨炎附勢甚至無節操,我也頗相信,除了白目之外,我相信她沒有理由去捋侯導虎鬚。

像陳所想強調的這種「蛻變過程」我覺得這幾年越來越流行,各周刊與書籍很愛強調成功人士「不乖」的那一面,試圖要暗示什麼。很早以前乖學生已成為一種略帶嘲諷的字詞,而反抗體制甚至使壞叛逆這年頭越來越夯。

很多社會賢達喜歡分享各種小時候的叛逆情事,感覺「檢討」自己的叛逆是種很不錯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定位,甚至漸漸產生一種想法:壞學生才好啊!

其實老一輩也會有種類似的迷思:人要窮苦才會創大事業,特愛以郭台銘為例。

我尊敬叛逆是種須要付出代價的資格,也認同衝撞體制的重要性,可是若過度標榜而跑偏了就會變得像陳女士那樣,硬要套入自以為是的解釋。



好吧!   其實我也滿愛看「流氓教授」、「混混變大老闆」之類的故事。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禮尚往來? 關於食神

如果沒有爛尾,食神在我心中的地位等同大話西遊。而且食神之後周式喜劇就不那麼好笑了,星爺的招牌在千禧年前夕開始黯淡,食神是由盛轉衰的最後經典。

一種「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的意念。

嚴格說,星爺並不算我這一代的傳奇,因為他發光發熱的時候我還很小。周杰倫、五月天的時代就很剛好,在千禧年前夕開始竄紅。


好比金庸的天龍八部,食神的成就不是最高的,但在某個較偏狹的領域裡,對金庸來說是武俠,對星爺來說是喜劇,食神是最後一次的登峰造極。

金庸比較幸運,天龍八部後以鹿鼎記這個最高峰收筆,星爺公認的最高經典卻是讓他血本無歸的大話西遊,星爺想多一點哲理與悲喜,觀眾卻不買帳。

韋小寶跟至尊寶都有很大的出格爭議,金庸是安閒封筆讓時間為他平反,星爺卻得面對電影轉型的失敗繼續在理想與生存之間掙扎,接著又受挫數次後終於催生了兼顧兩方的食神。其實得來不易。

對比起來,鹿鼎記是文末的問號,大話西遊是文中的驚嘆號,後續波折還未平。


個人覺得食神裡最令人感動的,一個是全戲重心的叉燒飯,另個則是雙刀火雞大老遠從香港跑去河南嵩山叫史蒂芬周幫她畫一箭雙心。沒有這兩者,食神的愛情只是「曾經有分真摯的情感」的隔夜泠飯。

以前以為一箭雙心這橋段不過是電影的過場與伏筆,用來接續擋子彈那一段與最後史蒂芬周給的答覆,後來漸漸發現這一段很有意思。


自知無望的雞姊所求不多,只是想留個曾經有緣的証明,希望史蒂芬周「至少」看在她為食神擋刀的份上;可是史蒂芬周的個性設定有點苛刻,連擋刀之義都用「非我所求、干我屁事」推得一乾二淨。

然後雞姊當然很怒啦!


我覺得只要心中想到「至少」這兩個字,就是怨恨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歡喜做、甘願受」的道理,決不會認為我做了多少事就要大家回報什麼。然而,只要心中想到「至少」就會開始不爽了。

所以說,只要付出,大家還是會希求一個最起碼的回報,依個人修養高度與付出成本而定。

關於修養,突然想到Patrick Dempsey演的兩部戲。

Dempsey在美麗蹺家人裡飾演有錢有名聲的第二男主角,為了女友,Dempsey大費周章跑到南方辦婚禮,也原諒了女友的謊言,結果最後面對女友的悔婚只說了一句:哇!原來這就是被甩的感覺!  然後默默離開。

有趣的是,《美》中被搶婚的Dempsey在新郎不是我 裡演搶婚的人,而兩劇中的新郎被搶婚時的反應不同,《新》中Dempsey被新郎狠狠揍了一拳,Dempsey也認栽:ya~  make sense      

《美》中飾演市長兒子的Dempsey賠了很多錢與母親的名聲,但觀眾心疼的自然不是身外物,講名利就俗了,人情才是最可貴的。

然而,辜負最可貴的情感有時比欠錢更可怕。

辜負別人的錢還好說,畢竟靈魂不可用金錢衡量。

但如果辜負的是心意呢?

試想,一個富豪為了一個女人傾家蕩產還被甩,那份怨恨有多大?   而倒過來想,若有人為了自己付出很多很多,除了感動之外也該有一點提防,在分手或拒絕的時候。


話頭講回食神,其實電影有呈現出史蒂芬周拒絕畫一箭雙心的原因,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劃清楚界綫。畫一箭雙心事小,但若原則沒有擺出來難保之後雞姊不會再進一步要求。

可是大家都會同情雞姊。  

由此可見,只要有付出,「道義」上收受方「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回報誠意,不然就是不近人情 / 不上道 / 沒血沒淚......

當然,回報也有個上限,假如雞姊要求的回報是接吻,恐怕也沒人會因此批判史蒂芬周,畢竟愛情自主現代人看得很重。

話雖如此,大家說得出的未必大家都做得到,心思容易鑽死胡同的人,或是付出非常重大的代價的人,喪失理性之下可能會過度上綱「回報的道義」,凌駕心意收受方的選擇自由。


所以,假設自己真的能為了某個人兩肋插刀,自己心中的「至少」會要求什麼?

雞姊只要求畫個一箭雙心留作紀念,很小很小的的自我滿足。

悲劇來自願望與現實的差距,而食神在這個橋段玩得很絕。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關於起名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76287


個人相信取名可以反映一個人或團體的個性與素養。

五月天這個團名就取得超級無敵好。

「哥哥的妹妹」、「強姦犯的辯護律師」這些名字只是脫口隨便講講,可能還帶著陷害別人的念頭,但這種名字的確馬上讓人想到總是眼角帶笑、幽默神經活跳跳的阿信。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埃及文字 可行的簡體字 繁簡並用

個人不覺得正體字是個適當的稱呼。名正言順四個字須應和現實,今天如果使用繁體字的是大陸十三億人口,正體字三個字當之無愧,偏偏現實完全相反。

稱呼正體字有自抬的意味,其實也應該,完全認同台灣人很驕傲地對外國人說自己使用的是正體字。

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甚至因而有點傲驕我都覺得是對的。
(所以很討厭台灣動不動就說中文不如英文精確,偏偏提出的理據往往吹彈可破,少有經得思辯的,這種自貶身價的歪風搞到最後變得好像我們的母語矮印歐語言一截......  

只是學術討論上用繁體字會比較好,畢竟對十三億簡體字使用者說繁體字是「正」體有點好笑。畢竟文字這種東西並不是誰比較像古體就可以自稱為「正」。



以前很好奇為什麼那些繁複無以復加的常用字可以傳下來,如邊、龜、鬱、鹽等等。

最近有了想法。


簡體字擁護者說漢字多是沿著由繁至簡的脈絡發展的,以前也如是想,後來發現「官方文字」的干擾此一因素就改觀了。

秦滅六國時就大輻地干擾這條「由繁至簡的脈絡」。那時六國使用的字幾乎都簡化了,迥異於苟延殘喘的周王朝與其接鄰的秦國所使用的「正體」─大篆。

如果不是秦滅六國,今天的繁體字會簡單得多,偏偏歷史周折讓漢字簡化的進程為之一挫。

不過後續故事大家也知道,畢竟大篆太繁,秦始皇召李斯做小篆,而後又有漢隸、楷書。

因為這樣,擁繁體字的人說漢字在定於楷體字後就沒什麼大變動,代表漢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沒必要再簡化。

我覺得應該這麼說:現代繁體字是官方文字的美觀需求與流行俗體字不斷纏鬥的結果。


稍微對埃及象形文有興趣的人都知道,埃及象形文分為聖書體、僧侶體、世俗體,世俗體跟僧侶體為簡化字,便於使用而普及於日常與商業,難寫的聖書體則用於碑銘。

漢字的發展其實差不多。

上面提到那些繁複到不行的常用字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早已簡化,現在很多日本人的簡化漢字很多傳自中國,而大陸的簡體字也並非學者的創發,而是擷取自民間的常用簡體字。

那些繁雜的繁體字會傳至現在,我想是因為官定文字的權威主宰了主體審美觀感,大家普遍認為繁體字是美而莊重的,所以在重要的場合如題匾、或書籍刊印時都會使用繁體字。

雖然這也是文字生命的展現,但絕不能說「繁體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

如果已達致平衡,古代人不會發明那麼多簡體字,而現代人平時寫字也沒有乖乖地寫龜、鬱、邊,或甚至不會寫。


以前的中國是讀書人的天下,而漢字做為官吏、讀書人的登門門檻當然比較沒有「親民」的必要。

但現在識字是公民的基礎必備能力,實在沒必要去維護那些繁複的常用字,既然大家平時不常用、也不方便書寫為何要列為官定文字?


雖然不喜歡大陸的簡體字,但我認為其中有不少字是可以取用的。

比如那些取用自古字的簡體字,像从、劦、网、龟(類似金文)、献。比從、協、網、龜、獻好多了。

再比如个 、辺、对、双、区、会、礼、庆、体、电、虫、齐、这等常用且熟習的簡體字字可以升格為正體字了,沒必要死守原貌。

其中的电,古字原為申,後來本字借代為干支之一,大家只好在上面加一個雨,而下面的申也產生形變成為現在的電。

既然下面的申產生形變,上面的雨就可以去掉單獨成字了,一來好寫,二來電在現代社會是極重要的東西,夠資格脫離雨字輩的行列。

還有蠶的蚕,前者實在太難寫,為之新創字有其必要,且蠶對中國人至關重要,封之為天虫並不過分。

至於鬱,我覺得用郁取代「應該」是可以的,因為鬱與郁的字義幾乎不重疊,當然,如果可以盡量用冷僻字或其他簡體字方案取代會比較好。



我相信大部份的台灣人看到那些簡體字出現在書刊上會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我認為繁簡的轉變之間需要過渡階段。

可以規定書刊、公文、公告等重要場合使用繁體字,但平時書寫、報告、作業開放簡體字 (學校沒必要特定教簡體字,略為告知學生可用簡體字的範限即可),如此一來,簡體字的日常使用與閱讀必定大大提高,而當大家看慣了簡體字自然就會慢慢破壞掉限定書刊用字的規定。(就算沒破壞掉也沒差


最近,有人開始提出「繁簡並用」的主張,我認為不可以。

繁簡這種折衷的方法絕對會大輻加快大陸簡體字正常化的速度,因為如果大家用習慣了簡體字,閱讀上也沒有任何困難,甚至不再認為繁體字比較漂亮,誰還要傻傻地使用繁體字?

雖然我認為繁體字應該簡化,但很多大陸的簡體字實在改得很差,無法接受那些難看的簡體字取代原來的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