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指謫別人歧視會不會也是一種忽視別人背景的偏激看法。
覺得如果社會太過文明(不能否認相較於古代,現代真的長足進步),反而會阻礙推想的能力。
當我們看古代人輕視平民階層,會覺得這是該死的知識份子的傲慢。但別忘了,古代的平民幾乎沒有受過教育,如果連處在教育與資訊都稱得上非常平均的社會,我們都會不時高呼受不了那些理盲的人,那古代知識分子與平民的水準差異更大,說他們歧視平民,會不會是種「我不懂你在不爽什麼」的時代鴻溝?
最近得知一個小故事,有個炒地皮的有錢人被他弟弟那刀攻擊,只因為他不肯分一塊地給他弟。當下很訝異怎麼會這麼翻臉不認人,講述者說,因為那個有錢人之所以能讀到大學就是因為他們全家辛苦做工供給他學費,所以為他犠牲的弟弟認為自己理應分一杯羹。
當下有震撼到,因為想到一則史評。以前唸書不容易,清貧子弟能夠讀到上京科考往往要全族供養,等到功成名就了,整個家族自然想要雞犬升天,所以反而清貧出身的官吏更難守廉,因為頂不住恩親人情。
沒想到這則史評在現代還有血血淋的實例。
所以說,如果回到古代,當自己一身理想卻得面對農民親戚的嘲笑,還大罵你的清廉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屁話,這絕對是超大的悲憤莫名。
但切換到農民階級的視角,憑什麼我辛辛苦苦、任勞任怨賺錢供你讀書,看你功成名就,我還得接受你那沒有實益的理想? 為什麼跟你借錢、請你幫我拉關係你在那邊滿肚子委屈?
兩方都有歧見,可是處在各自的立場都很合理。讀書人的立場現代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處在鄉民的立場來看,易地而處搞不好我也會不爽。投資就是為了報酬啊!不然咧!
再講得具體一點,「我理解你們的立場,但我真的覺得你們完全不可理諭,懶得跟你們講」這樣算不算是另類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未必是歧視,因為怎麼知道周代的女人不會給人一種難以理喻的感覺? 那時的女人大多沒受過教育,又何況說者是受過完整貴族教育的孔子,水平相差極大,感嘆自深
這種想法應該嗎? 為什麼? 不應該嗎? 可是大眾面對有理講不清的某些族群不是常常這麼講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