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關於定價問題

因為社會上的聲音已普遍倒向「傳統小吃高價化乃合理的」之論調,所以想講一些反話。


首先,商家把自己的商品提高價值與形象是正確的,任何人也都希望台灣的傳統小吃能上得了枱面,而非只能當墊檔的小吃。

但我覺得,價格這種東西不是賣家說的算,而是顧客。(GOGORO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我們都懂得幫賣家說話:食品的價格本來就不應該那麼低賤。那反過來看,食品的價格要多高才合理?

也就是說,賣家賺多少利潤才合理,這是重點中的重點,如果不討論這個,覺得貴都是應該的,那我一定要開店賣「潘仔價」大賺一筆。


拿星巴克當例子,大家說外國人懂得營造商品的附加價值,才能提高利潤,而台灣的cost down 思維只會害大家弱弱相殘,越賺越少。

沒錯,問題是咖啡多貴才合理? 網上盛傳、甚至也有學校做過研究,說星巴克的咖啡跟平價咖啡其實大部份的人都分辨不出來,先不論星巴克是不是再削台灣人,只是部對於喝不出差異的社會大眾來說,買星巴克咖啡等於虧掉了二三十塊左右。

那二三十塊錢會消減消費者的開銷預算,排擠其他消費。

畢竟消費者的口袋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某個商家賺得太多,對其他商家來說必定產生利害關係,對消費者也是,因為被別人多賺的錢會讓自己失去其他應有的享受。



因為舌頭鈍,所以很多時候,當商家主打自己的食材有多好多高級,對我來說僅供參考,就算食材真的高級,我他媽的也吃不出來。  (什麼玫瑰鹽奶蓋茶...   我又無法分辨,可不可以放一般食鹽算我便宜一點?

相信社會上大部份的商家是憑良心做事,問題是,不能僅憑「我的材料很好,也因此貴」就認為自己的商品貴的有理。

當然貴是應該貴的,不然怎麼打平開銷?    只怕好食材無法反映在美味度上,或是消費者普遍舌頭笨不識貨,覺得花那麼多錢不值得。商場現實,怨不得誰。

只是說,主打好食材的行銷潮流很棒,可以鼓勵上游用心做事的生產者,有時商家為了行銷自己,也會順勢幫他們的食材供應者做廣告,魚幫水、水幫魚。而且,還可以造成社會講究好食材的風氣。



有些要顛覆傳統食物印象的商家,為了營造形象而多出來的裝潢費、設計費、行銷費用等等都會反映到商品上,關於這一點,當然「做出商品的價值感」是很崇高的理想,也能幫助台灣文化走出國際。


然而,消費者不一定可以接受把街邊小吃搞成華麗小館的費用附加在商品上。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舉個極端的例子,例如把黑松沙士配大腸包小腸做成台版麥當勞,店面也裝潢得很棒,但一客套餐賣一百塊,做得起來嗎?

或許真的做得起來,沒人敢說死,但做不起來也不能怪消費者。

或者,不應該走麥當勞路線,斟酌走向,走高檔小吃連鎖或許行得通,好比某些走美式風格的鹽酥雞連鎖店。

這是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雙向交流,交流結果有成有敗,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就算是大家都說好棒棒的日本,拉麵成為高檔美食也不是一夕造就的,日本很多鄉間美食也上不了枱面。不應該每次遇到消費者不捧場,就說消費者看不起傳統美食。

除非,要發揚一種愛國的精神,要求消費者用包容性極強的「顛覆視野」去看待任何傳統美食違和的包裝與形象再造。要這麼說,我可以接受,畢竟這真的有助於快速推升傳統美食的形象。



1 則留言:

  1. Hyperx TFT - TiNaniumArt
    Hyperx TFT is titanium aura quartz the newest and babyliss pro nano titanium curling iron innovative cryptocurrency-based cryptocurrency and blockchain. Discover everything urban titanium metallic that HyperX's revolutionary titanium earring posts new design oakley titanium sunglasse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