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最後一次講 平凡

我不是很喜歡這幾年時興的平凡學。


有人說小時候最愛看的書,可以顯現一個人的志趣或思想。

回頭想想,我的思維都隱約有道家的感覺;而最近很紅的平凡學,也給我一種道的感覺。

平凡是個很唯心的東西,是發自內心而不能學的,你學了可能就不是發自內心,等於是在強迫自己、騙自己。   而平凡學的興起、造成的嚮慕,導致了摹倣,流於表面而不論內心。


之前流行過一個簡易健康守則:你祖母不會吃的東西你最好也不要吃。

相似的,何不多重視阿公阿媽的想法,最「樸實無華的平凡」都在那裡。 (但未必是好的

比如要多賺錢、多存錢、要節省、做人要自私一點、對人要客氣一點、不要賭博、有免費的東西要多拿別手軟.......

反過來看,那些提倡平凡的藝術家、思想家、音樂家們,所說所做的有多少人能做到到,甚至想得到?

大眾讚嘆藝術家們辛勞地自耕自養、簡居淡食,說這才是真正的平凡。對一個非常厭膩都市生活的人或許是如此吧!   但一般人,絕大多數的人大概不用一個月,就被這種原始生活嚇怕了,回頭想念都市的美好。

做不到的東西,叫做平凡,而每天生活裡的一點一滴,就不是平凡?   還要另外探求?

甘於平凡明明不是大部份的人可以做得到的事,卻被大家奉為平凡的最高義,而虛榮、追求享受明明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快樂卻被人無視、鄙夷。   ( 或許大家鄙夷的是過度地追求,但為了追求平凡而去做違反自己習性的事難道不也是過度追求?


任何行為都脫不出平凡,差別只在社會一時的嚮慕不同,而有境界高下之分,什麼都是比較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平凡學的最後就很像道,做自己是平凡、追求平凡是平凡、騙自己也是平凡、身邊的是平凡、外求的也是平凡、甘於平凡是平凡、不甘平凡仍是平凡。

到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問自己想做什麼選擇。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為填鴨教育講話 填鴨很重要

高中辨論社課的老師,為了促進大家的思考能力,拿出一枝筆,問大家說:大家都能輕而易舉地認出筆這種東西,但有人能去定義筆這個東西嗎?

大家一個個舉手,一個個被駁倒,百思不得其解。

很像數年後,邁克.桑德爾以《正義  一場思辯之旅》打開知名度,在youtube上的哈佛課堂上,桑德爾舉出議題,再一一問倒學生,讓大家知道做出正確選擇的困難,也或許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這回事。


其實這很常見,人文科學的課常有這種場景,老師可以就一個議題跟學生一直辯一直辯,根本不會有什麼大致底定的結果。

所以我在想,辯這些有必要嗎?   除了促進思考與演辯趣味之外,實質上有什麼幫助?


比如開頭筆的定義,之所以辯不出個結果,原因在於,人們要認出一枝筆並不需要絕對完美的定義,大致上,只要一個物體是長桿形、一端尖、徑圍在手指可捏住寫字的範圍就可以認作為筆,就這麼簡單,至於那些奇形怪狀的筆,當然,會使大家認錯。

所以,根本不需要太精準的定義,也沒必要百發百中地認出筆這種東西,認錯了,學起來就好。


同樣地,很多時候,不需要對一件事,比如禮義廉恥,做出太精準的定義,求個概要就好了。

人文科學的名詞大部份都無法做出完美的定義,但那無損於其名詞解釋的價值,若然碰到那名詞解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學起來、記起來,就像法條之不足以判例補充的意思一樣。


我想說的是,人腦夠聰明,對一些很大的東西,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釋,解釋也未必解釋得完、解釋得正確,何不交給腦袋自己去解決?

所以我滿討厭現在流行的西方式的原理教學,什麼都要跟學生解釋得清清楚楚那樣,看似尊重原理,實則小看了事理的深邃。


一位七十多歲的文字學老師,小時候「有幸」接觸到民初仍殘遺的傳統私塾教育,叫學生背三字經、千字文,都不解釋,若有不懂就自己想,看多了就會。

比如什麼是禮,幹嘛要解釋?  叫學生自己多去涉獵,別說人科書藉,小說等等都能讓人有所體悟,涉獵越多,就越知道有些東西遠在定義與解釋之外。

這在現代人看來叫做蠻幹,在不求極端的原則下,我也不太認同這種傳統教育,但這種叫學生自己想、不解釋的教育仍有借鑒的價值。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鄙夷傳統教育,指陳華人社會受以前科舉考試遺毒,只會死記而不求原理,總之就是很不屑就對了。

以前的科舉是不考理科的 ( 有算科、醫科等晉身科目,但那不受重視,可以略過不算 ),只考儒家經典,初始還考詩賦。   基本上就是考思想與文采。

思想與文學,本重涉獵而不重解釋,至少不用像探求科學原理那樣精細計較。若精細於解釋,容易流於學派而少通融,反失大義。

個人認為,文科與理科的教法本就不同,文科可多多填鴨而少解釋 ( 逼學生讀一些經典、歷史、多寫作、多涉獵,不然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品味會越來越差 ) ;理科則盡量減少課程內容而著重於原理衍繹 (數學、物理與化學不用教太深、地科可併於地理 ) ,至於介於其中的哲學,則多多介紹多多解釋 (我覺得義務教育不納入哲學是不對的 )。



當代太重視理解而輕視死記硬背,所以有人幹譙現行史地教育沒脈絡、多死記。

先講歷史,現行歷史課本的脈絡已夠強了,再好也不會好到哪,死記倒是很重要,歷史本來就要記熟很多先備知識才能求見解,就好像如果電影劇情都記不清楚了,能寫出什麼電影賞析?    ( 歷史這科目很重要,應該記憶與演辯思考並重

至於地理,現在這種枝條分明、枝葉繁盛的微縮型大學課本根本在開玩笑。

地理課本學了一堆不需要的專業地理知識,比如氣候、土壤、洋流等等應該略微講過就算的東西分章別目地教,卻不要求學生去記牢世界上重要的地名、河名與國名,拜託! 地理的義務教育應該是看什麼對學生的一輩子有幫助才去教,什麼重要背什麼才對啊!

根本不需要那麼重視脈絡,在很多地方,填鴨本來就是先行於理解的。

尤其是文科與思想,舉金庸小說的橋段為例,謝遜教張無忌武功,只背功夫要訣而不解釋 ,因為離別在即,沒那個時間,只盼張無忌記熟後以後慢慢體會。

同樣的,很多經典宥於年紀學生根本無從體會,但求長大後慢慢去領悟或滲入其學養。若不逼學生多去涉獵經典,在現在這個閱讀越來越「輕薄」的社會,經典的養份可能一輩子都與學生無緣。



總結,我認為台灣的未來不是在填鴨教育與原理教育二擇一,而在於填鴨、原理教育並重並行。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關於 台灣人總是吵一吵就過去了

如題。

我想問的是,全世界有國家跟台灣不一樣嗎?

有國家可以為一個議題一直吵一直吵一直吵下去嗎?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好笑,也太盧、太持久了吧!


我想大眾想表達的是:台灣人吵過後,也沒有長進。

可是,有人去統計台灣人吵的議題真的沒有造成改進嗎?

又,政府要「從善如流」到什麼程度、多大的百分比才算是有長進的政府,台灣才會有希望?

而台灣人吵的議題一定是人民對而政府錯嗎?




就我的經驗,大家最常講的總是:你看,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   現在都沒聲音了。

或是:吵過後還不是沒有改變,台灣還是一樣爛。

但有人去注意那些漸漸沒聲音的議題後續怎樣了嗎?  


我不是勤於查證的人,我只喜歡丟問題出來,懶得去解決。

單純想把一些社會成見分析開來。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談話性節目的價值

台灣很鄙夷談話性節目。

台灣談話性節的泛濫的確是種變態,代表台灣的節目製作環境盪到一個歷史谷底,加上這幾年甚囂塵上的名嘴亂世說,使得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印象非常之差。

可是,台灣社會的混亂,名嘴只是其中一環,甚至只是前因之後果而已。

要解救台灣的混亂,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當然不是拿名嘴開刀 (要開也可以啦!  不干我的事~ ),更不應該將所有的談話性節目一竿子打翻,罵得一文不值。

事實上,談話性節目明明是很好的獲取新知管道,總比看老掉牙的偶像劇、鄉土劇、綜藝節目、一再重播的電影頻道等等來得強,即便是常常怪力亂神、唬爛無雙的「寶傑開講」,至少也拓增超自然方面的知識,超自然可是超棒的聊天材料吶! ( 其實寶傑本身就很好聊了..


常有人說談話性節目多有不實內容,所以少看為妙。可是網路上的不實消息更多呢!  報章雜誌也常有作假,難道就不看了嗎?

反而,正因為大家對談話性節目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戒心,懂得去質疑,談話節目這種獲取新知的管道相對安全些。

舉反例來說,我覺得電視節目上最有說服力的人是謝震武與潘懷宗,基本上從他們嘴裡跑出來的字句我都選擇相信,所以,如果他們想騙人,我也只能認栽。



與其去罵名嘴搧動民眾,倒不如教育人民,別那麼容易被搧動。 ( 我承認這是便宜的論點

而我認為,談話性節目的盛行,可能就是一種方法。

因為談話節目看多了,被騙多了,大概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騙了,而且主要的好處是,訓練民眾消化訊息能力,加上不斷吸收知識,知識累積成見識,自然不容易被騙、被搧動。

想想看,阿杯阿母們把每天浪費在鄉土劇的時間拿去看政論節目,一年下來會增長多少見識?  

而有那麼多見識的杯母,不是比較不會被政客或名嘴搧動嗎? 

(當然,前提是他們藍綠兩方的政論節目都看



總而言之,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艘好船。   

為什麼什麼都要問為什麼 ??

好像現在很重視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不管什麼都很重視因由、原由、原理。

表現在教育上,就是很注重教學要解釋清楚理由與原理,不能囫圇吞棗。  為什麼?  我不覺得教育有必要什麼都解釋得清清楚楚。


喜歡一件事物,別人總愛問為什麼,而我總是要說出個道理出來,尤其實是敏感的東西,比如政黨、信仰、漂亮女星。

如果不說出個道理來,似乎這種喜歡顯得虛浮。

但我覺得,沒有理由的喜歡才是最穩固的,反而那些為了回答別人硬找的理由才最虛浮,甚至會制約自己。


當然,或許任何事都有因果,一定會有原因,只是有些人很難自我意識到而已。

但,有點像道家的思維,如果道可以化為語言,那它就不是道了。

我想說的就是,有些東西被意識出來之後,就會開始產生制約。


比如,我喜歡一個明星,我不能單純地說句哇尬意就算了,一定要有些理由去回答別人,比如有個性、善良、有正義感、敢說敢做、幽默......

可是喜歡一個人不會那麼單純,我不會因為他不好笑了、盲從了就討厭他。

硬是要搞清楚喜歡某人的理由,就很容易被這些理由牽著鼻子走,哪天那些理由消失了,心裡的芥蒂就會特別大,大過它所應該有的程度。

基本上找理由本身就是受制約的行為,仍以明星為例,我不能單純因為明星有型或漂亮就喜歡他們,如果僅僅如此,會有點輕視自己。

可是想一想,因為漂亮而喜歡一位女星錯在哪?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自卑來自於自豪??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末民初時中國有段對自我文化的厭棄期,認為西方是進步,中國為落後。

直到現在,我覺得「自居中華正統」的台灣人還是有種自卑感,很會反省自己,卻很少或不敢挺自己的文化,尤其在歐美日面前。

每個國家都不乏自我反省與貶低的言論,那是健康的,但台灣人好像對自我文化都沒有半點自豪感,至少外在表現上看不出來,只會自嘲,卻極少說中國文化哪裡好,甚至連自己的母語也不挺,只會說中文的精確性有多差、不如外文。(但有誰可以証明?  

我覺得像法國人立法要求外國人在國境內盡量講法語是種很白目的行為,但至少他們為自己的語言自豪,反觀中文,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東亞的優勢語言,區區法文也不過稱霸歐陸幾百年而已,如果法國人可以這麼鴨霸,中國人為何不能多一點自信自傲?

但台灣少有人為中文自豪。


講了那麼多,其實還沒講到重點,這篇文並非在檢討這種自卑感,而是..... 我也不知道怎麼講。

曾看過一篇文,以美國黑人對自我文化的自豪來反襯台灣人的自卑,如果他不拿非裔美國人做例子,我大概想不到這篇文要講的東西。


非洲文化有斷絕的危機,雖然中國文化也有,但不如非洲文化之緊迫,何況是身在異國的黑人,自然會有更大的危機感,發揚自己文化都來不及了,怎會自我貶低。

人說只有自信的人才懂得自嘲的樂趣,會不會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足夠強的存在感,且受重視 (講到東西方文化,通常就是漢字文化圈與歐美了),所以台灣人不像非裔美國人那樣,有迫切的危機感,所以常常自嘲與批判,說中文沒邏輯、是落後的語言、中國人都愛貪小便宜、儒家文化是毒瘤、中國人無法自我管理、中國人奴性重、中國人腦筋死板、中國文化落後.......。

如果中國文化沒有三千年歷史、沒有那麼龐大的資產與獨特的文化,台灣人有那個自信去做麼強烈地自我貶低嗎? 

還是單純只是自卑?   不知道反思那些過激的反省?





台灣民眾與馬政府反日態度的比較

馬英九對日侵釣反應相當軟弱,的確滿欠罵,只是,台灣人民跟馬政府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是百步笑五十步。

馬英九軟弱還有盱衡局勢的理由可以開脫,雖然我覺得台灣的態度可以更強硬一點,但我也不敢說如果日本相應升級緊張局勢,中國會不會出手,因為美國助日的態勢很明顯。

何況台灣的經濟受日本影響甚鉅,大家都在靠北中資,卻沒什麼人去注意台灣企業被日資侵略到什麼程度了,真是大小眼。


再來說台灣民眾,表現得那麼無感,有什麼立場要求馬英九硬起來,馬若硬起來搞不好還會被罵,比如,經濟搞得那麼差還在那邊爭主權,諸如此類的。

之前有個系列圖片諷刺馬政府的反侵略政策。 大義略述如下:

日本人強暴某人老婆,那人用發行郵票來表達不滿。

諸如此類的,還有一個是諷刺馬英九登太平島宣示釣魚台主權,但忘了怎麼諷刺。



那台灣民眾呢?

比喻之一:日本老大的小弟(石原)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為了「防止此種事發生」,所以老大「自己上」,而台灣民眾認為這是種「善意」。

比喻之二: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而台灣民眾認為要「理性看待」,認為要反抗的人去反抗,但要尊重別人選擇不反抗的自由。

比喻之三: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台灣民眾認為時機歹歹,賺錢比較重要,等到有錢後再跟日本老大討公道。

比喻之四:日本老大要強暴台灣民眾的老婆,台灣民眾看到反抗的人竟酸他們呷霸太閒,甚至說台灣企業受日本老大那麼大的影響,要反抗就不要買日本貨。


兩相比較,是台灣民眾比較欠罵還是馬英九?    很明顯是前者吧!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個人行為與群眾

以前基於環保我拒收路上傳單,現在會收。

而環保呢?   我覺得不管我收不收,該被砍的樹還是會被砍,不會有廠商因為我的堅持而停發傳單。

除非我是吳念真之流,一句話可以感動數萬人,登高一呼請民眾不要拿傳單,或許能稍稍減少這種浪費紙張的行為。


有人會說,如果大家都有這種想法,那發傳單這種浪費紙的行為就永無終止之日,問題是,我改變我的想法並不會影響到別人的想法,就個人而言,除非是有影響力的人,不管怎麼想,對大眾的行為都影響甚微,也不能改變世界。

一個人無法改變世界,而是「每個人」,但一個人往往無法影響「每個人」。偏偏,抱著這種想法,又會削弱「每個人」做好事的動機。(反正我的努力影響甚微,何必辛苦

所以,最好還是散布  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世界 的口號吧! ( 一個人無法影響世界,而是口號影響世界

不然,積極一點,去做一些可以改變眾人行為的舉動,像高爾,拍不願面對的真相。
(高爾那傢伙,說得一嘴環保,卻住豪宅華第,浪費的電力抵得過好幾個家庭,爛透了。但話說回來,如果他讓更多人開始注重環保,他對環保的貢獻仍大過那些默默做環保的人



在公與私之間常會有些聯結性與矛盾性,比如,法律不允許民眾自行討回自己的正義,怕私鬥橫行,破壞社會秩序,也怕民眾無法做出最適當的處置,流於激烈的報復行為。

但就個人而言,如果公法無法給予正義,而又有能力討回自己的正義,要不要做?  ( 古惑仔的正義觀、非法正義

有人會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這社會就完蛋了。

偏偏,一個人的作為很難影響到什麼,何況是暗中行事。

就群體而言,由一個大家信任的機關來處理群眾事務的確是比較好,卻因為個人行為與群眾的連結薄弱,使得大家有足夠理由去私下解決。


當然也不一定要找古惑仔啦!  台灣畢竟是法治的社會,可以找立委。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為何不廢鎮

聽說,一位都蘭的餐廳老闆講,其實很多當地人是贊成美麗灣的,很討厭那些抗爭的人。

又是經濟與環保的矛盾議題。


更矛盾的是,不少去抗議美麗灣的人,本身是當地民宿老闆,他們滿懷對東部的愛來東部開特色民宿,並發揚愛鄉愛土的理念。

一個人開民宿當然沒什麼,一群滿懷憧憬的人競相來開民宿,或來東部開業就會造成不少汙染了。

且有趣的是,某些特愛大自然的老闆可能會闢草萊、斬荊蕀,在遠離人居之地開業或定居,那等於把人類的干擾範圍擴散開來。


同樣的道理,阻擋一個開發案容易,但如果全台灣的人都抱持著「愛鄉愛土」的精神四處去劈荊斬蕀,充實偏鄉甚至無人跡處,那不就等於把都市的汙染擴散出去?

所以,為何不廢鎮?   ( 身為大都會區的住民,這麼說有點靠盃。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家鄉變窮,想拯救偏鄉的經濟,使人口平均流布,這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當人類開發了一個地方就堅持不廢鎮,那等於人類與大自然的拉扯永遠都是有拿無還,造成結構上的不正義。

且只要有人煙,地方首長有責任,就會盡量開發當地,促進觀光,活絡經濟,並加強交通,使外地人流入方便。  而非保存。

即便居民很環保,光是必需的光電、交通、排廢水等等都會造成汙染,假若當地力求發展,就會造成一堆美麗灣之類的矛盾 ─ 當地人要經濟,外地人要環保。
 (從小處著眼,則有開建親水步道、親山步道、山坡遊憩區之類的,讓人民接近大自然,卻帶來一堆商家、廢水、廢氣、垃圾、光害、道路對生態區的分割

反過來看,如果肯廢鎮,那些被廢棄的偏鄉就可以蓋高汙染的工業區,比較沒有環保問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要有一點居民,全台灣就群起而攻,最後,非蓋不可的工業區只能蓋在無人跡處 ( 通常是環保價值高的地方 ),或移師海外。( 把問題丟給別人

要是台灣能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鼓勵廢鎮,我想那省下的汙染可以抵得過幾千個美麗灣。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為什麼華人愛取英文名字

http://phiphicake.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1735.html

先貼上雞蛋糕大大的文章。


雖然關於華人愛取英文名字的事早就在網路上看過相關討論,但好像最近才開始傳開,老師一個一個地提問:為什麼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取英文名的習慣,只有華人有?

似乎華人比較不懂得重視自己的文化。

個人一直覺得用英文名字沒什麼,想反駁一下。


有些相關文章提出,某外國客戶堅持要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且不解華人為何不用本名。

從這邊切入,分成「重視本名」與「慣用本名」兩個面向,對於前者,華人的確不如以前人重視姓名,已無神聖性。

所以我們也不是很注重要讓外國人認識自己的本名,告訴他們我們的本名要怎麼發音,或許這種輕忽是不應該的。

但反過來看,這很重要嗎?    在交際頻繁的現代社會有必要堅持這一環節嗎?   別說外國人,對本國人也不會特意要別人知道自己的本名,綽號叫習慣就好,何必特別知會本名。

想想外國電影,兩方初次見面互表綽號的場景很常見,外國人也不會特意知會本名呀!

再來看後者。 如前所述,對自己國人都不會堅持用本名了,為什麼要堅持外國人洋腔洋調地叫自己名字?   為什麼不能取個「英文綽號」?

假設要作名片給外國客戶,除了會附上中文的羅馬拼音,會不會另外附個英文名字讓外國人叫?  (也有人不印中文名字,這大概就是前面所說的,現代人已不很重視名字了

我想百分之九九都會吧?   中文用英文叫真的很怪,難聽死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那為何別的國家不像華人一樣愛用英文名字?

我想是因為發音的關係吧。 印歐語系的國家,別說語音相似,大部分都是用羅馬文字書寫,大同小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需要另取英文名。
(假設今天有「漢語文化圈」,中韓日越琉球都用漢字,惟寫法跟讀音略有不同,那在做生意的時候會刻意取個韓式或日式的名字嗎?   這時候應該就會有點「文化自尊」的意識了吧!


至於那些非印歐語系的國家,我不知道,但我想講一下日本。

日文跟英文在發音上不如中英差別之大,基本上,英文的發音幾乎可以函蓋所有日文的發音,只有部份微小差異。

比如,鈴本 Suzuki  用英文唸起來很順 (雖然英日聲調不同,但也只差在重音落點而已,根本沒什麼差 ),沒有四聲的困擾,所以日本人用本名比中國人自然多了。

如果要說日本人比華人更尊重自己的文化......  可能吧!    即便如此,也得証明華人比日本人愛用英文名字與華人相對於日本人比較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有多大的關聯性。( 真繞口



普遍會問為何華人不堅持用中文名?  我倒想反過來問,為何要堅持外國人叫中文名字?



理性與偏激

之前廢核議題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開始反思,回頭擁核,並丟出折衷的主張 ── 反核四但不廢核。

某些社會賢達開始呼籲民眾冷靜,想清楚台灣沒核電會如何。


對核能議題不予置評,只是在想,如果民眾真的冷靜了、民情冷卻了,別說他們「反核四而不廢核」的繞口主張做不到,可能連最基本的廢核四公投都過不了。

如果我要廢核四,面對政府訴諸公投的奧步,我可能也會使用一些搧動民眾的手段。畢竟過公投的門檻太高,不這麼做我覺得很難過關。


什麼都要求理性有時反而是種不理性,或是偏執。

比如說,有個嫌疑犯,有動機、有凶器、有人指證,卻缺乏關鍵凶殺證據,這時法官要怎麼判?

當然這牽扯到法律,沒能力說出適當的見解,只是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現實不一定會給予理思考者足夠的線索去做定奪進而付出行動。

但沒線索並不代表結論為否。

我相信理性的人還是比較好的,但在單一個案裡,理性的人未必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反而他們的理性還導致他們沒有做出即時的反應,鑄下大錯。

以群體來說,偏激更代表著力量,如前所述,假設民情冷卻了,「理性」起來了,我看公投是過不了了。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有人藉著搧動民眾來做壞事,且得心應手,這時就會希望人民是理性的。

所以一切都看選擇,很多事都有兩難。



為什麼有些人非激進不可?

可能是因為不激進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達成目的。  假如現實是殘酷的,環境是不理性的,憑什麼認為理性的回應能解決一切?   又或者,堅持理性的做法一定會帶來相對好的結果? 而不是更糟?



除此之外,有些人選擇偏激,不給予別人理性地討論空間,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理念「就是對的」,沒什麼好討論的。

比如說,有人認為吃狗肉就是不對,完全聽不進別人的駁正,這樣固然討厭,但或許吃狗對他們來說就像吃人一樣,是不需討論的大壞事。

那還要討論什麼?     根本站在不同的認知基礎上。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未必什麼事都能理性討論,也應該理性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