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注重內在 還是 額外貪心

一個注重內在的男生自然是比只重外表的人令人尊敬。

不過當一個人說他很重視內在時,也要看看他願不願意為了女生內在而犠牲外貌上的考量。

如果不行,他希望兩者都等同重要,那麼他並沒有比較偉大,反而比只注重外貌的人更貪心。

但話又說回來,在這種事上貪心倒也無可厚非。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平凡人

現在平凡學當道,漸漸跟藝術、文藝、高深學者接軌,大家琅琅上口,但有幾人能真正擁抱平凡?

這有點像「高貴的野蠻人」一語的哲學,跳脫舊框,另立觀點,可是不代表真的接受野蠻。

而所謂平凡的藝術家平凡嗎? 不凡,甚至發人省思,影響社會。

事實上哪有凡人會追求平凡?  不想東成西就、影響社會或賺大錢?  當人真的甘於平凡,就超凡脫俗了,甚至帶一點仙氣,比如某些流浪者或老師傅。

我想,藝術家與大眾所推崇的平凡是指一種生活智慧、生活態度,而非平凡本身。

如果真的推崇平凡本身,眼界會突然變得很大很大,所有不起眼的市井小民,令人討厭的市儈嘴臉與眾生相都源源本本地產生各自的價值,告訴自己最後的境界就在原點,隱隱有種「全為一,一為全」的感覺。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逆向操作

當大家都反政府時,為政府講話反而成為很特立獨行、很酷的事。

當大家都盡力撇清政治色彩時,成為一位有色彩的人反而脫俗。

當大家都嚮往前衛開明時,為老一輩的人講話反而成為一種叛逆

當大家都戴粗框時,戴細框反而更屌。

當大家都討厭文青時,文青將來或許會浴火重生,翻紅為新一代的小眾文化,一如宅男與台客。

當大家因為鄙視大陸而不再以身為漢人為榮時,說出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就會驚動四座。

當大家都羞於講方語時,講方語就能更加表現自我,宣示立場。

當大家都太過於理性時,不理性的人反而顯得珍貴。

當大家都推崇小男人時,敢說自己是大男人的人才是最真

當大家都重視創意與創作時,不喜歡創作的人更應該跳出來宣示自己,給創意人一個新的衝擊。

當大家都提倡清新寡欲時,欲望的價值反而更值得探討

當大家都在靠盃某一特定族群時,就可以注意看看有沒有谿翹。

當大家都覺得「世上沒有是非對錯、高低之分」這樣的結論很文明,或許應該注意一下這樣的共識會不會造成另一種極端。

當大家都在嘲笑5566等粗製音樂,鄙視麥克貝、王晶之流時,喜歡的人就擁有絕佳的機會去思辯。

當大家害怕成為一個討人厭的固執人士時,固執的人更應該多與人論戰,因為「可能」會加深辯論的深度,也加強社會的歧異度

當大家都愛上了反對,就更應該有人去反對反對者,以防形成另一波新的壓迫。






禮讓女士的理由

很久之前就在想這個問題,我相信大部份的男生小時候都曾經誠摯地問過:為什麼要禮讓女生?

最近有點頭緒,啟發自一則關於男女廁的小故事。

個人覺得禮讓女生的主要理由在於男生在社會上比女生佔有更大的權利,先天上男生也有很重要的優勢,比如力氣較大,沒有子宮的拖累等等。

所以我覺得基於平衡兩方心理,男生禮讓女生應該是有道理的。我想這牽涉到個體平等與群體平衡的矛盾。

舉個例子,有貴族平民兩個階級,貴族享盡特權而平民生活困苦,那麼當貴族 A與平民 B起衝突,儘管是B的錯,但若公平地處罰 B可能會引起平民的不滿,導致暴動,所以需要犠牲小範圍的正義。

另外,男生禮讓女生會讓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很紳士,也會讓這個社會看起來很良好、很文明。相反地,如果男生一天到晚跟女生計較、不幫女生搬東西......  台灣會像是個很小孩子氣的國家。

雖然這個理由看起來有點屁,但我覺得這很重要,假如現代人沒有禮讓女生的風氣,那麼男生為什麼要禮讓普遍比自己弱小的女生?  在某些地區,男生幫女生做家事 (在古蘇格蘭甚至包括耕田)還會被罵沒出息。  

其實蘇東坡也滿白目的,陳慥怕老婆干他屁事竟然寫詩讓人家丟臉,若我們活在宋朝那樣的風氣裡,男生會羞於向女生低頭,這樣一來女生要逆轉先天與後天的劣勢會喪失一股重要助力。





對於導演一職的狂想

職司的制定必有其道理,導演想必是發源自一個想說故的人,糾集眾人來拍他想要的故事,所以編劇與導演兩職一開始就難分難解,導演的評價很大一部份在於他的故事好不好。

但就有如歷代首輔制度之流變,尚書一介小官因親近皇上而衍為實質宰相,之後中書代之,明初廢宰相後首輔之權轉至與皇帝最親近的內閣。

同樣的,當評價導演的核心著重於故事而非其手法,那麼編劇能力與導演能力二者或許會分開而專精,然後編劇與導演二者合一,原本的導演一職則職如其名只負責「導演」。

其實電影的核心往往在於其劇情,電影本就是為了劇情而發,既然電影的核心在於劇情,那麼一部戲裡的BOSS就應該是提供劇情的人,而非具有導演經驗的人。

這樣一來,一位想說故事的人只需要有投資廠商的青睞,不需要有導演的經驗,因為他可以請有經驗的人代勞,頂多再請一位老手幫忙控場、管制演員,將來有經驗之後自然可以全部自己來。

我覺得這樣的職司比較正常,想說故事的新人向上提升的管道也比較平順,若在現行導演最大的體制裡,頂多就只是個小編劇,故事被最大的導演說東道西,很難堅持出自己的故事。

同樣的,一個新手導演也不需要馬上就負責整部戲的成敗,先從應聘的小導演做起,成敗由說故事的編劇去擔,等歷練多了,想自己說故事再去找廠商投資自己當最上層的編劇。

我覺得唯有將「導演」一職職如其名地專精化,最佳導演獎變得跟最佳特效獎一樣不再受影片劇情好壞影響,電影的評價才能更進層樓。

不然劇情深度、思想云云都與導演綁在一起,很難去釐清一部戲之所以有深度是在於其劇情還是其導演的手法。

事實上所謂電影深度的定義是什麼?  也很令人費解。

武戲不如文戲

小時候比較喜歡看動作場面,長大後卻較喜歡文戲,無謂的大場面特效或槍戰往往沒興趣,太難看的武打也會讓人很想快轉,尤其是有別人在的時候。 (怕別人覺得幼稚)

似乎有種武戲不如文戲的現象,人越長大會越懂得欣賞文戲,而武戲就顯得單調、容易看膩。

可能武戲的範圍遠遠不如文戲寬廣,脫不了追逐、武打、爆破、槍戰、對峙、變身幾種,所以容易看膩也是正常。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一般人沒有什麼打架經驗,更不要說爆破、槍戰、變身等等,所以較沒共鳴,而文戲中之大宗 ── 戀愛就是比較讓人刻骨銘心的東西,共鳴自然較多。(因此愛情戲份也泛濫)

我想應該是這樣。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重新思考 請傭人這件事

以前總覺得請傭人是件很侮辱人的事,也顯得自己很懶惰,但現在有點改觀。

假如很有錢,何不請個傭人來替自己省時間,又可創造工作機會。 雖然做家事是件「照理說」不應勞煩別人的份內事,但人生只有一次,如果可以省下那些無所得的做雜事時間,可以多做多少有意義的事呢?

或許請別人幫傭或多或少會造成指使別人的不良習氣,但往好處想這也是種磨練心性的好機會,如果想學第二外語還可以請外傭。




關於 英文的精確性

雖然從小師長們都一直褒英貶中 (精確性很低什麼什麼的),但我一直覺得英不如中,而且越長大越是如此。

關於精確性,中文最常被攻擊的就是時態,但事實上中文該有的時態都有,表過去與完成式的「了」,表現在進行式的「在」,表未來的「要」。

有這些時態在對話中已很難造成誤解,反倒是英文細分太多的時態沒什麼幫助,卻造成文法浪費 (比如過去式與現在完成式其實有部份重疊)

第二個眾矢之的是他她它不分,事實上文字上的性別也是民初時才創造出來的,這的確是中文的一個缺點。

 (而英文德文的哥弟不分,姊妹不分其實也很怪,有老師說是西方人較大方,不重視上下層級關係,但個人覺得是文法本身的問題,因為不是所有的歐洲語言都姊妹不分,何況語言創造之初是很古早的事,那時風氣未必如現今之大方)

而英文,有很精確嗎?  個人覺得英文可能因為不像中文一字一音,拼拆組字很方便,所以常常一字兼眾義,見諸於很多電影對話裡面 (我練聽力的主要工具)。

比如黑暗騎士裡,阿福跟布魯斯講述他從軍的經驗,就用 the stone 來指稱寶石,這在中文裡是很怪的,我們不會用「石頭」 來指稱。

魔戒裡,寶劍刺針叫做 the Sting,中國人不會給一個特定物件取名「刺」,必定會給予一些形容詞以別於「刺」這個指稱廣泛的名詞。

英文使用者常常用一個指稱廣泛的名詞來指稱相關事物,雖然通常對話者會聽得懂,因為從對話的情境裡可以猜想得到指稱物,但我想多多少少會造成誤解。

比如王者天下裡面有一幕,醫護騎士告知貝里昂公爵小國王的死訊,竟然說:The child is dead.

這也太籠統了吧!   雖然公爵大人「很聰明」一下就猜到騎士在指誰,但我相信連想力不強的人聽了都會一頭霧水。中國人會用幼主、小王等指稱,說 小孩死了...... 大家還要費心想一下那個死囡仔是指誰?

總而言之,可能宥於英文一字多音的特性,英文使用者為了使用方便,表述不得不籠統化,或是創造出特定名詞。

比如英文裡容器的名稱似乎分類較多,不像中文大部分只用瓶或罐來指稱,但中國人如果要指稱特定的瓶子,只要加幾個形容詞就好了,比如紅色廣口瓶。算一算也才五個音節,若翻成英文往往更長。   這大概是就是為什麼中文不需要太多的特定名詞的原因吧!


那所謂英文的精確性是什麼呢?

通常大家講到印歐語言的精確性都會連結到歐美文明、科學的先進 (個人持疑),所以我想英文的精確性應該是表現在思考上,而不是在普通對話裡。

比如說有時寫網誌時把複雜的思考轉化成中文時,會發現很難寫成一句完整的句子,需要多句編排才能完整地表達出我想要表達的。

相對的,以德語為例,據一位當過法官的「老」同學說,德文可以闡述一整頁的法學思想而不需要斷句! (個人覺得有點誇張,我想看證據)

英德同源,英文的闡述能力應該差不多。我想可能是在於 that  which  in  on  等連接詞的發達使得一句話可以表達更多思想,而這種優點使得英文使用者可以較方便地去表達完整而精確的思想。

我不認為我的看法是對的,因為闡述思想的方便性並不等於精確性,但我也找不到相關的文章。  總之,我不想人云亦云,很想質疑英文的精確性到底是蝦碗糕?








為自己找理由

現代人很難想像為何西方人可以用黑人為下等人這種藉口來合理化奴役黑人這種惡行。

但想一想,事實上現在人也在做差不多的事,比較直接的是買血鑽石、反對政府在台灣設置高汙染產業 (然後轉而與東南亞合作將汙染產業轉至外地)等劣行。比較間接、不痛不癢的是開冷氣、不搭公共交通工具等小事 (我就很喜歡騎機車無目的地亂晃)

大家都知道這樣不好,但汙染環境畢竟不如迫害黑奴那樣活生生、血淋淋,無視亦無傷大雅,大家仍是好人一枚。

假若今天矛盾開始猛灑狗血,比如開冷氣超過一小時就有人親函通知你害死了一位第三世界的小孩,那會發生什麼事?  剛開始或許罪惡感很深,但久而久之罪惡感壓不過對冷氣的依頼,那我們會找什麼藉口讓自己良心比較好過一點?


最近想到漫畫 墨攻裡某段,革離說墨家並非要揚棄音樂,只是反對貴族特意追求的靡靡之音,那現代人的電影、娛樂產業應該會被墨子罵死吧!

現在學者開始重視產品的外部性成本,比如麥當勞漢堡的售價其實沒有把背後的汙染清理成本算進去;或是google每次搜尋所造成的汙染。(話說這要怎麼算啊! google 又沒公開它的搜尋模式)

那電影呢?  我相信電影的外部性成本也滿大的,大製作拍攝場景遍布全球,飛機載人載物會造成多少空汙? 架設拍完即拆的場景有沒有汙染? 引燃炸藥、煙霧有沒有汙染?

儘管如此,影片規模各異電影票卻都同樣價錢。

要反麥當勞容易,可是如果有學者研究出報告,告訴社會大眾藝術、音樂、電影等都需要外部成本,大家會怎麼反應?

不是在嘲笑社會虛偽,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員,而是很壞心地覺得這種矛盾與無奈很有趣。

看歷史或許肚子裡需要一點壞水

看歷史除了需要一股對古人的溫情,或許肚子裡也需要一點壞水。

舉例來說,活在女權抬頭的現代,實在很難想像古代人為什麼可以視女人為物品,說殺就殺,說送就送。

還有大規模的歧視也是很難揣想的歷史問題。

若心腸太好,大概會降低找歷史癥節的敏銳度。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歷史教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06/111313.htm


光就歷史來說,我覺得歷史教育要有深度也要有廣度,跟地理不一樣,我認為對一般人來說地理只需有廣度就好了,也就是記住重要地名與世界山川,而不需要具備過多的地理學養。

而歷史深度,也就是作者所說的對歷史的探討則很重要,因為歷史是我們用來批判的重要依據,所以要懂得去支配、懷疑歷史,而不是被歷史牽著走。這有點像看書與實際應用的關係。

至於被大家罵得半死的填鴨式歷史教育,事實上除了主觀的歷史評述之外,歷史背多多還是有好處的,不能看到分數取向就罵填鴨、落伍,因為沒有歷史廣度,就算再會探討歷史,仍然是不及格的歷史教育。

好比說有個學生很會抓歷史老師的思想問題,也能自己找資料去寫一篇專文來批駁老師,但若只是興起所至,沒有得到什麼歷史滋養,所以仍然歷史知識貧乏,那這個人的歷史教育及格嗎?

更重要的是,國民要有基礎歷史常識,這是原則問題,管他填鴨不填鴨。

當然我們一定要引入國外探討歷史的訓練,但首先一定要精簡歷史課內容,不然沒有足夠時間讓學生去準備申論題。

事實上,我覺得國民教育可以精簡的地方可多了。

最後,我最想說的是,由哪一點可以證明外國人的思想比台灣人還要活?

作者用台灣的二二八與反日情結來跟美國、澳洲的原住民政策之比較來做例子? 二二八跟美澳原住民政策怎麼比?  一個是為了統治而鎮壓 (我個人覺得不管是誰對誰錯,鎮壓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何況還有共黨在台搧動),但遠不如美澳之惡劣,澳洲離散原住民親子,這麼過份的事到前幾年總統才道歉,跟台灣怎麼比?  台灣人對原住民算不上好,比下還有餘得很。

更不要提反日情結,如果台灣人更了解日本侵華歷史與日本的反悔態度,台灣人只會更仇日而已,更不要去討論該不該去原諒日本人 (日本人可以原諒,還有什麼不可原諒?)

至於常見的證據──藍綠分化三小的,確定歐美就沒有嗎?  至於創意產業、學術比不過外國,那日本、韓國也很填鴨啊?  怎麼那麼強大?

個人覺得台灣的國民教育對台灣人的思考活度或許有影響,但沒有那麼大,因為上大學後自然會慢慢學著質疑,重點在於社會風氣鼓不鼓勵逆向思考。

更何況,要怎麼證明台灣人的思想比外國人死板?   這是我最想問的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古典詩歌比賽的荒謬

非常可愛又好笑的詩選老師說,學近體詩的格律、查古韻作詩有什麼用呢?

一、假若你有幸穿越回唐宋,可以此謀生,因為考進士要會作詩。

二、沒辦法搞穿越,可以參加國家舉辦的古典詩歌競賽,獎金也挺高的,總是不無小補。

幹幹幹幹幹幹、操操操操操操....... 學近體詩的格律我可以接受,為什麼要用至少一千多年前的古韻去叶韻作詩呢?   是為了保留什麼文化精粹?  

以免古韻失傳嗎?   都已經有人整理編輯成書了,不用怕吧!   這種事交給聲韻學家去傷腦筋就好了。

還是要發揚古音韻的美?  媽咧!  誰能準確地重現唐宋古音?(象形文字的弱點,很難追溯古音)   還不是要用現代人的發音去唸詩,那這樣以古韻押的韻腳只會讓詩唸起來很不「叶」而已,一點美感都沒有。

現在古典詩詞在新詩的衝擊下已經岌岌可危了,竟然還用古韻這種毫無意義的東西阻礙大眾親近他,甚至因為古韻今聲而造成音韻不叶,破壞美感。

每次看到捷運上那些古典詩詞,用典用字很多都不會讓現代人有共鳴,只覺得很八股,有些甚至看不下去。

雖然用現代口語去作古典詩詞有些難度,但我想這是未來必要走的道路,政府應該著力開此風氣之先。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關於浪費食物

看某些西方美食節目,比如帥哥廚師來你家之類的,發現他們的準備材料時常會浪費很多食物,比如把魚去頭去尾、蔬菜去掉很大部份不用等等

相較於中國,最常聽到的教訓就是:以前掉一粒飯都會被打,並鼓勵我們能吃就吃,能吃是福。

但想一想,事實上前者沒有浪費到什麼,因為他們不會因為丟掉魚頭魚尾等零餘部份而吃不飽,所以每天的食物用量還是一樣的,而且還會增加廚餘量,可以拿去回收,有益社會。

而中國人的觀念,即使每天把碗吃得乾乾淨淨也不會省到什麼,每天的食材用量還是一樣,反倒是那種要小孩盡量吃飽的觀念會把小孩的胃撐大,對健康沒有幫助,反而導致未來食材用量增加,造成浪費。

記得以前有個報導,吃飯快的人會比一般人多吃小半碗飯才會飽,那與其去計較那不小心掉出來的飯粒,還不如多多倡導「慢食」。

當然,浪費這種觀念跟大部分的事理一樣都會牽扯到程度問題,比如切掉魚頭魚尾會不會造成浪費?   照理說是會,因為魚頭魚尾可以煮一道菜,那對拮据的家庭來說的確可以省到一些食材費,但對於一般家庭,多吃那塊魚頭魚尾並沒有什麼感覺,不會省到未來的食材用量,那魚頭魚尾要不要吃就不重要了。

用米粒來說,不小心丟掉十粒生米其實沒差,因為影響甚微,但五十粒米就有差了,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浪費。


浪費這種概念很有趣,有很多面向要考慮,很適合用作思辯教育的材料。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關於 市場與女性歧視

我想有時候現實條件比歧視的作用力更大,為什麼女生做家事、帶小孩沒有薪水? 因為做家事構不成市場。  這裡跟歧視沒什麼關係,男生也不會要老婆付他修理家電的工資。

這種不平等是種歷史共業,男主外女主內這種模式必會造成男女殊途,而男生走上比較有權利的那條路。

擴及其他,我想女生的酬勞低於男生可能也肇因於男主外女主內這個習慣,因為男外女內,很多工作領域被男生隴斷,而當男性為主的工作市場突然加入女性,接受度不高,再加上歧視,所以普遍得不到應該的報酬。

而後雖然開始重視男女平權,但不可能要男生降低薪水以求平等,所以只能拉高女生薪資,但這樣會付出成本,因此在推展的過程中必不會順利。

古代女生的受教權不及男生,部分也在於沒有太大的動機讓女生受教,男性社會不希望女生抛頭露面,所以家長較沒有讓女生受教育或給予歷練的動機。

一個簡單的模式卻可以衍生很多問題,當女生沒有太多思想與見識,必定容易被物化,被視為維持家庭的工具,何況古代婚姻多由父母定奪,在沒有愛情的基礎下,像徐志摩硬要與張幼儀離婚這樣的慘劇事實上很容易發生。 (不過張幼儀很有料,不是適當的例子)

若在古代一夫一妻的思想不盛行時,就是收青樓女子 (兼具美貌與水平) 為妾。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一個讓我感動的話

來自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8.html#more

因為很多成熟的心智都會發現自己的侷限,知道自己能確定的東西並不多,於是到頭來,選擇價值的不是腦,而是心;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理智並不能說服自己,但是我們卻擁抱了某些價值。


好久沒有看到讓我感動,甚至有點頭皮發麻的話語了,我徒步旅行三星期,見到不少有識見的人,也難得得到一句讓我感動、感悟的話。

最有感觸的話大概是一位浪浪歌手對我說的一句簡潔有力,甚至有點隨意的話:不想思考,那就不要思考啊!
  (我問他: 我本來以為我會在無聊的路途上有很多思考,但卻沒有,甚至放空 )


我當下有種腦袋被敲了一記的感覺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化妝 整容 修音 音樂

現在揭發女星「真容」的風潮越越盛,更過分是鄙視整容女星或變妝前後差太多的人。

這有點哲學的成份,大部份的人對於藝人的接觸僅止於影視及平面,基本上就是處在虛假的、甘願被騙的介面裡,既然如此,幹嘛要那麼在意真相呢?

寫真看得爽管他真人長得怎樣?   何況挖掘這種真相很傷人。

擴及到更受爭議的歌星修音,與上同理,大部份的人也都是從專輯這種假的介面去取得聽覺刺激,重視現場享受的人不多,既然如此,修不修音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我在想,未來因為調音科技的發達,以及整形塑身的普及化,也許現在對歌星最重要的歌喉與外貌都不再是重點。


只要唱現場不會太雷人、肯培養星味、特色,或學個樂器、舞蹈,人人都有當歌星的機會,音樂界會變成起跑點相對平等的產業。

相對於歌喉與外貌,腦袋裡的思想更形重要,頂多附加最能傳達想法的寫詞手感,即便沒有,也能找高手把想法精確地寫成歌詞,再配上優美的歌曲及超強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