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歷史教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06/111313.htm


光就歷史來說,我覺得歷史教育要有深度也要有廣度,跟地理不一樣,我認為對一般人來說地理只需有廣度就好了,也就是記住重要地名與世界山川,而不需要具備過多的地理學養。

而歷史深度,也就是作者所說的對歷史的探討則很重要,因為歷史是我們用來批判的重要依據,所以要懂得去支配、懷疑歷史,而不是被歷史牽著走。這有點像看書與實際應用的關係。

至於被大家罵得半死的填鴨式歷史教育,事實上除了主觀的歷史評述之外,歷史背多多還是有好處的,不能看到分數取向就罵填鴨、落伍,因為沒有歷史廣度,就算再會探討歷史,仍然是不及格的歷史教育。

好比說有個學生很會抓歷史老師的思想問題,也能自己找資料去寫一篇專文來批駁老師,但若只是興起所至,沒有得到什麼歷史滋養,所以仍然歷史知識貧乏,那這個人的歷史教育及格嗎?

更重要的是,國民要有基礎歷史常識,這是原則問題,管他填鴨不填鴨。

當然我們一定要引入國外探討歷史的訓練,但首先一定要精簡歷史課內容,不然沒有足夠時間讓學生去準備申論題。

事實上,我覺得國民教育可以精簡的地方可多了。

最後,我最想說的是,由哪一點可以證明外國人的思想比台灣人還要活?

作者用台灣的二二八與反日情結來跟美國、澳洲的原住民政策之比較來做例子? 二二八跟美澳原住民政策怎麼比?  一個是為了統治而鎮壓 (我個人覺得不管是誰對誰錯,鎮壓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何況還有共黨在台搧動),但遠不如美澳之惡劣,澳洲離散原住民親子,這麼過份的事到前幾年總統才道歉,跟台灣怎麼比?  台灣人對原住民算不上好,比下還有餘得很。

更不要提反日情結,如果台灣人更了解日本侵華歷史與日本的反悔態度,台灣人只會更仇日而已,更不要去討論該不該去原諒日本人 (日本人可以原諒,還有什麼不可原諒?)

至於常見的證據──藍綠分化三小的,確定歐美就沒有嗎?  至於創意產業、學術比不過外國,那日本、韓國也很填鴨啊?  怎麼那麼強大?

個人覺得台灣的國民教育對台灣人的思考活度或許有影響,但沒有那麼大,因為上大學後自然會慢慢學著質疑,重點在於社會風氣鼓不鼓勵逆向思考。

更何況,要怎麼證明台灣人的思想比外國人死板?   這是我最想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