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階級複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533&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亂講,台灣人什麼時候瞧不起辛苦工作的人了?

我們的社會一直教大家尊敬辛勞工作的人,至少已成為一種必知的嘴品,有誰敢說不尊敬勞工的?

問題在於,辛苦的工作本來就沒人想做,何況靠體力吃飯很傷身,職業病一堆,現在人不是最愛講「賺一堆錢拿來養醫院很可悲」。 靠夭啊!  講的不就是這些工作?  這些工作一個不小心就可以達到這個境界。更慘的都有。

所以將心比心,如果可以讓小孩怕某些行業而走上較舒適的道路,父母輩會有那些用心超級合理,特地寫一篇文批判這個現象真的有夠無謂。

形成職業貴賤的原因並不是父母怕小孩接觸某些工作,那些只是必然的果。


尊敬是一回事,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講難聽一點,行行出狀元這個口號使大家對任何工作都尊敬,結果就是沒有明顯的精神價值取向,沒有什麼工作特質特別高尚,到頭來大家嚮往的就是大家羨慕的工作,錢多、地位高、有自我實現的價值。

那問題來了,誰想去做沒有自我實現價值的工作,如粗工、雇傭、生產線基層員工?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關於職業貴賤

http://touch-moments.blogspot.tw/2014/12/1152.html

本篇作者雖然立意良善(也很厲害,竟然敢下海體驗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可是當作者自省說,比起早餐店所需的敏捷身手與辛勞,心理諮詢師好賺到讓作者有點心虛。

這句話根本海扁早餐店。

大家看完這篇文後會更尊重早餐店,但也更嚮往心理諮詢師。


個人覺得職業貴賤分三個面向,一個是尊不尊敬,一個是嚮不嚮往,一個是羨不羨慕。

所謂的職業歧視,通常講的是尊不尊敬,比如性工作者,儘管大家現在知道要尊重他們,但所謂男盜女娼,這句詛咒的惡毒性仍然不減。

至於嚮不嚮往,好比武士與農夫,都很偉大,但大家都嚮往武士吧!

而羨不羨慕則是讓職業貴賤流動的擾流。好比說以前大眾等閒視之的政府公職,一旦景氣惡化的話大家就會開始羨慕公職的穩定,使公務員漸漸高貴起來。


作者的美意是希望大家尊敬做早餐店的,這當然很棒,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要尊敬做餐飲服務業的人,只是大部份的人都不嚮往或羨慕早餐店業者,形成一個隱隱然的上下階級。

看完作者的分享後,相信大家更尊敬做早餐店的人。然而,當大家深刻認知到早餐店的辛勞後,恐怕就更不想做早餐店了,甚至當早餐店的勞苦印象成為共識後可能還會有人告誡:不好好讀書就要做早餐店,過操勞死的人生。


我認為職業不可能無貴賤,頂多只能說:沒有職業是賤的,但有些職業很高貴,受人景仰。

如果大家都不想做某些行業,說什麼職業無貴賤不是很矯情嗎?  那如同一個老師說所有同學的作品都很棒,隨後掏出五萬塊買某個同學的作品,說他的作品值得收藏。那其他同學怎麼可能相信:大家都好棒棒。

職業的自信是自己建立起來的,而職業貴賤的等級取決於大眾嚮不嚮往、或羨不羨慕某個行業。


我們活在一個重人品的時代,所以「行行出狀元」,要理解每個行業都有了不得之處。其副作用是,既然各行各業都很偉大,那就沒有價值取向,作者特意突顯早餐店的辛勞恐怕也沒什麼用。

尊敬歸尊敬,也不致於尊敬到去嚮往做早餐店,使早餐店業者擺脫職業貴賤爭議的泥淖。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清修苦行的僧侶是很艱難的「職業」,但在某些國家備受尊崇,如泰國、尼泊爾,所以即便僧侶的「就業條件」遠不如人,其超凡的地位還是會讓人嚮往。

這就是因為價值取向有建立起來。(話說回來,台灣有特別崇敬修道人嗎?  好像沒有


台灣現在漸漸有種意識抨擊以錢為尊的職業取向,有趣的是,現代人嗤之以鼻、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農貶商的思想就是為了對付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古人認為,如果大家都想去做商人,那誰要做累得半死的農夫? (有品的士人會尊敬貧農、可憐的小生意人)  這種想法仍然可見於當代,好比「大家都想賺大錢,那誰要去做基層工作?」

之前《華爾街金錢萬歲》重拍,裡面主角西亞李畢福對身為地產經紀人的媽媽說:以前我可以很驕傲地跟人說我媽媽是救助病患的護士,但現在我不敢跟朋友講你的職業。

所以美國人會看不起地產經紀人嗎?    還滿有趣的。

職業歧視未必都是壞的,有時可以矯正風氣,只是在矯正的過程中一定不會和諧,甚至很傷人。

世事總是有兩難。


最後,之所以會嚮往某分工作還有「自我價值實現」的考量,那問題又來了,如果大家都想自我實現,誰想去做日復一日做同樣事情的基層工作?

職業貴賤就是這麼現實,再繼續討論下去可以沒完沒了。個人相信「職業無貴賤」只是一句有作用力的良善口號,但絕非真理。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半架空世界

曾經想過,玄乎不知其真假的算命文化可做為一種「半架空」的世界,並以之為母體開拓新的文學領域。

如果比擬奇幻文學為確知其來有自的鬼片,那算命文化如風水、靈媒、命名學、氣數論等等就是不知其由為何的懸疑片;一個是命假為真,一個是真假世界之間似有幽徑相通。


除了算命數術之外,華人文化還有某個獨特的半架空世界,即武俠世界裡常見的天地會架構。

以及少林寺神話。


因為天地會反抗政府,所以其真本源流自然秘而不宣以免於查緝,且為了給予集團反清的淵遠源流,還必須牽扯到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意識,也就是說他們可能連自己人都騙。

因此,學者們對於天地會的起源年代竟有兩三百年的推測差距,從明末到清中葉。

而後,因為民初時流行驅逐靼虜的意識,身為清末三大密祕會社之一的天地會其故事成為民初武俠小說最常使用的範本。

藉由盛行的武俠文化,大家都知道「陳近南英雄集團」。然而,很多人不確定天地會是真是假,有些人聽到歷史上真的有天地會會嚇到;有些人知道陳永華就是陳近南,但沒人敢肯定歷史上是否有陳近南這號領袖人物。

總之一切皆真假難知,偏偏又史詩宏大讓人懷想,希望它是真的。  (達文西密碼裡的聖殿騎士團也算此類



至於少林寺,個人覺得少林寺雖然歷史上真的地位崇高,但其名氣透過天地會等地下反清團體哄抬後成為曾經蔚為主流的反清舊派武俠的重要成分,經由小說的渲染流傳後才成為武林至尊。

達摩傳授易筋經,七十二絕技等等,恐怕都是假的。

曾經看探索頻道採訪一個在少林寺練武的外國人,他真的相信世界武術源自少林寺,表情無比虔誠。  

傻眼。


最近英國建築師們打算重建魔戒裡的剛鐸王城 米那斯提力斯,讓魔幻架空世界現於真實世界,想一想,少林寺神話與遺產也算是某種實體化的架空世界。

當然少林寺比米那斯提力斯真實多了,只是背景故事之恢宏也來自於創造;如果把武俠世界抽掉,有多少人想瞭解少林寺的歷史?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多元史觀不代表可以不論是非

因為課綱爭議,出現很多歷史教育學者的文章,其中很多是不錯的,惟其「多元史觀乃是進步史觀」的隱隱然行文語氣個人不置可否。

主要是對人不對事。

很多多元史觀的文章在牽涉到慰安婦是否被強迫的這樣的重大議題採取開放態度,以多元史觀讓這類議題進入不需嚴重看待的安全地帶。( 需要嚴重看待是如果培養多元史觀、獨立思考......  諸如此類

偏偏,主張多元史觀的教育學者在批判國族史觀時又突然有是非觀念了,比如國族偏見會造成歧視、自我本位,甚至漸漸講到納粹意識,暗示明顯。

那難道國族本位不是一種多元性?  講到納粹怎麼不來「開放」討論一下?

再講得實際一點,那些分享多元論、甚至倚靠多元史觀來救援慰安婦爭議的人難道不知道多元史觀也能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嗎?   那他們對對K對日的態度一視同仁嗎?


所謂的多元史觀,照理說是要強調尊重多元本位,以消弭不同本位之間的對立,比如宗教紛爭、價值觀歧異等等;實際上,卻淪為不爽國民黨史觀的人用來抗爭的武器。

我認同多元史觀,但若他們只會利用多元論來檢討政府而寬以待己,只論敵方的是非、敷衍掉自己不想承認的爭議,那所謂多元只不過是種虛偽。



最大的重點是,多元史觀所具有的彈性不代表可以不顧大是大非。

不然印度某些部落燒死被強暴的女人不就可以用價值觀歧異來敷衍過去,大家都別批判了?

同樣的,慰安婦爭議的是非自然要爭個水落石出,到底有多少人是自願、有多少是被騙、有多少是被迫,而國民黨有沒有做同樣行徑也該順勢檢討,而不是用多元史觀來把議題帶過,說什麼有人是自願所以不能加上強迫兩個字。

那要不要說:有些人是認同國民黨統治手段的,所以不能說國民黨迫害台灣人?

歷史可以講得很細微,但不是用多元論把「講個明白周全」替換成「各自表述」、「無所謂是非」。
( 這麼愛多元論怎麼陳水扁時期那些人的多元史觀沒出來救援二二八跟白色恐怖?   多元論不適用於外省家族跟親藍人士嗎?


多元史觀論者批判國族史觀時會把納粹思想搬出來作為借鑒。

固然重視「是非」的國族史觀固然會被有心人士用來操縱民意炮口、一致向外,但「敷衍是非」的多元史觀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樣,操縱大多數民意的「本位」。

對於單一民族國家,或人口組成絕大多數是漢人的大陸來說,要統合單一本位史觀是很容易的,尤其在國家經濟窮困、人民理性不足時,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根本就是最佳的思想武器。

看看這次爭議,明明就是史觀的差異,而國民黨強渡關山也有錯,然而,那些自居為進步史觀的人用多元本位論來敷衍掉慰安婦議題,說什麼重點不是慰安婦是否被迫,而是尊重各種本位的看法云云,卻又常常以撻伐國民黨的罪過來團結同道、嚴分異己。
(這時又特別強調台灣人本位了,但也拿他們沒輒,因為要尊重他們的「本位看法」

這種跳過是非的多元史觀是脫塵高見還是鬥爭武器?  若是鬥爭武器可以明說,鬥爭政府也沒什麼不對,最討厭的就是自居進步的虛偽。


台人本位的國族史觀是應該的,罵國民黨也理所應然,但就是不爽大多主張台人本位史觀的人親日、不知批判日本,卻還常常高居正義。

對於慰安婦爭議的「開放心態」遇到二二八、白色恐怖就立刻變成「是可忍、孰不可忍」,偏偏這些人還主張他們的多元史觀可以帶來和平且「包容」的世界。

雙重諷刺,一樣都是迫害台灣先人,對日本講多元包容,對國民黨講「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批評國民黨國族史觀落後,但明明「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就是一種國族史觀。

那些正義人士絕不會講:面對日本罪業與囂張,我們台灣人應該如何如何。

看到日本人,很多「正義人士」的正義感與愛國心是可以裝聾做啞的。



總之,並非用日本去救援國民黨,畢竟日本人再罪惡滔天跟國民黨的罪業仍是兩碼子事,只求以親日正義人士對國民黨的指陳反諷回去。

看到二二八義憤填膺、看到日本的迫害不發一語,哪門子的正義?   (所謂不發一語,以虛擬且有案可稽的社交網路來看,就是從來不分享、不討論、不批評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324192896.A.7F8.html

引文:母權社會大概從來不曾在人類社會中出現過。母系社會和母權社會的概念是不一
樣的,追溯母方血緣形成世系群的社會團體人類學家調查過的很多,但沒有半個是女
性全面優越凌駕於男性的。實際上即便是母系社會,掌握政治權力的主要還是男性,
好比說北美非常有名的易落魁印第安人就是如此,主要政治領袖還是由男性擔任,但
女性有提名權。



最近某個資訊推翻我長久以來的認知,而且有點震撼:母系掌權的社會可能從來不存在過,甚至有可能是父權社會為了安撫女權主義者的怒氣而創造出來的迷思!!

看了這個PPT文又更清楚了一些,以前我一直把母系社會與母權社會混為一談。

其實曾經有過一個疑問,關於華夏民族早期姓氏都帶女字邊的歷史。關於這個,歷史老師都說這代表著早期的華夏民族是母系社會。

那時我以為母系社會代表女性當家的社會,因而後來突然想到:如果是女性當家,何必要在姓氏中強調「女」字?

人照理說不會去彰顯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男性當權的社會特地用女字標出與女性相關的大部份事物,如女總統、女醫師、女王、女神,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上古社會掌權的是女性,幹嘛在姓氏裡加註女字邊?

現在瞭解到女系社會與女權社會的不同,似乎可以解答這個疑問。  在母系社會還未轉成父系社會時,掌管話語權的男性認知到宗族的分派依循母系,因而女字衍伸有姓氏之意,如同邑指都邑、阜指山丘、示指神靈一樣。

但一切只是猜測。

也或許,就算文字的發明遲於父系社會結構,古代人還是會以父、男等字特指姓氏。









黑白照片

個人對黑白照片沒有太大的好感,也不是說不喜歡,只是黑白照片無法給我多大的感受。

對我來說,對黑白照片沒有什麼感覺。

有一次看早期攝影家的攝影紀念展,看到一堆攝影書都搞黑白照片心中一陣不爽........


有人說黑白照片比較有感覺,我相信這句話,有時候會明顯感受到照片用黑白處理真的比彩色的好,但也只是有時候。

或許是我的眼光還沒被培養出來吧!   畢竟我對攝影並不瘋狂。



忘了在哪部電影中聽到的  「身為一個建築師,一定要迷戀光線」。

套用那句話。黑白照片無法如實把往昔光景映照到我眼前,等於潑了喜歡懷舊感的我一桶冷水。  而這桶冷水在我看老照片時又特別令我不舒服。

黑白照片特別注重曝光與線條的拿捏,那是藝術,不是我特別注重的東西。


人說金庸小說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金庸小說所架構出來的懷古史詩氛圍是難得的完整與盛大,人說金庸古龍梁羽生,古龍風格迥異自不與論,可是梁羽生的作品與金庸相比,氛圍與氣魄上實在差一大截。

文學我不懂,但金庸小說裡那史詩氣圍對我來說是無比真實的,就好比冷氣冷不冷、飲料甜不甜一樣地感受明確。

套用在照片上也如同,黑白照片與彩相片相比,所差失的感受對我來說也很明顯。

所以不太喜歡搞黑白相片,彩色的不是好棒棒?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國家印象的真實

有時看到外國人對台灣的敘述總覺得假假的,沒有很真實,不然就是流於俗套,人很友善、食物很好吃等等。

其實所謂真實的台灣,本國人與外國不太可能有同樣的看法,因為台灣人對自己人與對外國人不一樣,外國人會去的地方、注意的面相與問題點也相對地少。

有一種現象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就是自己作品的缺陷一般人是看不太出來的。

所謂隔行如隔山,我想部份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應,一定要有做過的人才會知道他平時戒慎恐懼被人發現的缺陷與不足在哪裡,發現這些東西對行內人沒什麼,但外行人就是會佩服不己。


畢竟旅客是去外面玩的,不是去觀察的,他們乍看之下很滿意的總體印象對當地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相反的,有些問題大概也只有旅客能「重新發現」,比如公廁,台灣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盡量避免使用很髒的公廁,但外國人沒有,他們不知道使用麥當勞與休息站的會比較乾淨。


其實,觀光產業才不讓外國人認識「真實的台灣」,而是要研究外國人比較在意什麼、最常去哪裡玩,並考量各國人的差異去迎合他們,打造一個虛假的美好印象。

而且換個角度來看,片面的真實對外國旅客來說比全面的真實更為重要。

比如說,台灣人對白種人總是比較友善,那這種虛偽的真實對於白人旅客來說就夠了,他們沒有必要知道台灣人對其他膚色的人帶有歧視,而台灣人自須深切自省,但沒必要家醜外揚。

又好比說,當外國人稱讚台灣景點的廁所水準都不錯時,自己人可能會馬上深自檢討那是熱門景點才有好廁所,其實很多小景點的廁所髒到爆。

對於大多數只會參訪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這個勁爆的資訊沒有多少意義,但若這樣的資訊廣泛傳播出去,外國人對台灣的廁所必定有所疑慮,而這份疑慮對於大部份只會去熱門景點的外國旅客來說只是庸人自擾。

有時候片面的真實對於某個人的資訊利益高過完全的真實,知道太多反而會造成誤判。(當然,如果是全面地瞭解並對應自己的需求去判斷自無此問題,問題在於有時候「進一步」的瞭解還不如基礎的瞭解


當人們以自身視角來敘述某國的印象,或許那只是他自身的真實,基本上,相信眾人的平均評價會比較客觀,但也有可能是旅客的真實而已,眾人的觀察平均值比不過專家的考察。

且更進一層,專家眼裡的真實對自己有意義嗎?   好比說專家說「其實某國人很虛偽」卻仍覺得某國人是真的很友善、專家說「大家只看到表面的整潔」但自己還是觀察不到底面的骯髒。在這種尷尬的狀況下,難道不相信自己的觀察而心虛地附和專家?

所以說,所謂的真實,對自己來說是什麼?

音樂家指出流行樂的俗濫而不屑一顧,但自己還是覺得當紅芭樂歌超好聽,難不成要選擇附和音樂家?  而不是誠實地說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史觀落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40&CSRT=12392375563136946478

有時候作者會因為太有自信而忘了在文中提供足夠引証,所以也不敢說作者是在無的放矢。  然而,批判別人史觀落後五十年以上是很嚴重的。

王曉波他們講到隋唐,就說是開放的帝國;講到漢朝,就說那是強大的國家。但是唐朝的開放、漢朝的強大是什麼樣子?應該丟掉這種孤立地看一個個朝代,再一個個歌功頌德的史觀!

中國與世界連結,而造就了豐富文化;不仔細考察之,而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是把中國史的格局看得小了。


不過是個普遍的朝代評價就抹黑成歌功頌德。

孤立地看一個朝代?  以前老師不是都有教朝代與朝代之間的影響嗎?   至於漢唐盛世,其與世界的連結、引入的科技、思想、宗教、重要戰役等等課本都有寫。難不成現行的課本都嚴重退化嗎?  

如果作者認為現行課本還不夠強調中國與世界的連結,應該明確指出哪些該改進,一句「只專注稱頌王朝的輝煌」可以造成很大的誤會。何況王朝的衰弱與蔽病課本沒講嗎?


世界史學者,台大歷史系的花亦芬老師,看法也相似:「他們用傳統的『固定疆域』來講中國史,好像中國就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發展,事實並非如此。」

偏偏在中史這個場域,還真的就是一群人被長期釘在一塊土地上,而那塊土地的範圍也正好差不多就是現在中共的領土加上蒙古。當然,尤以華北‧中‧南領域舞台重合頻率為高。

另外,有些國家的歷史的「大部份內容」都是「一群人長期被釘在一塊土地上」,日本、韓國、越南、印度不嘛都這樣。

況且,絲路、海上絲路、中台韓越日琉印度中亞之間的交流、鄭和下西洋、近代中西交關這些老師都有教。唯一沒被重視的大概就是海外華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東南亞排華的背景。但現在的課本不知如何。

重點是明明中史密集地生發在黃揚珠三大流域,是要用多開放的疆域來講中國史? 與世界(通常指西方)的連結也要在元朝後才有顯著的發展。硬要打破固定壃域只會形成無謂的執念。

單一民族,在固有土地上開展「偉大文明」…聽起來好像很耳熟?「這其實是納粹式的史觀,扭曲了人們歷史認識的能力,讓人不能獨立思考。」花亦芬直指。納粹當年塑造了「日耳曼榮光」的民族神話,最終釀成大禍,人人均知。

以前的課本己明確指出中華文明之始是東亞大地各地文明的匯集,而且,中國常受侵略,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很多入侵中國的異民族融合後的結果(但還不至於要把蒙回藏維侗傜壯等等包括進去,那是政治說辭),絕對不是單一民族這麼簡單的概念。 更別提印度與中亞的宗教以及元明清時西方思潮的影響。  要以為是單一民族發展中國文明好像有點困難吧?    

另外,說某個文化偉大就扭曲人們對歷史認知的能力?   

日耳曼榮光衍至納粹有其歷史背景因素,如果強調民族榮光就會形成納粹,那全世界都該對過往國族榮耀諱莫如深,也太抑鬱了吧!  

或是作者認為歷史課本對古人的反省不足,那也該直接點出來,以付公評,一下子就扯到納粹,實在有點居心可議。


從這一段之後,作者的文章很值得分享,有很多關於歷史教育的不錯觀點。  只是作者真的有資格說別人「史觀落後」嗎?   王曉波的史觀如何無法置評,但也不覺得作者有多高明。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害怕東南亞勞工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61305

說真的,如果害怕東南亞外勞是種歧視,我全家族的人,不管爸媽哪一邊全都犯了歧視的罪。

至於為什麼會對他們隱隱有股提防,不知道,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玩。

先反駁作者以澳洲與台灣外國勞工的差別來下的定論 ─ 澳洲人不會害怕外國打工者,台灣卻會害怕東南亞的勞工。

澳洲的例子與台灣殊異,因為很多去澳洲打工的人都想跟澳洲人交朋友,練個破英文也好,是種邊賺錢邊認識世界的態度。

但東南亞勞工來台灣除了掙錢之外會跟台灣人互相認識嗎?

可能他們受到很多歧視與鳥氣早就很肚爛台灣人了。

台澳之間的背景不能對比。

家附近有不少外國勞工群落,常常碰到他們,但從小到大十幾年從來沒有跟他們交談過,一次都沒有。(有啦!  記得最近有個東南亞人外貌的人跟我問路,還是用中文

有時去各個名勝景點玩,只看過白人與日韓背包客,沒看過東南亞人的背包客,或許有,但太少了而沒印象。

隔閡我想是免不了。然而,為何會害怕東南亞勞工?

我覺得,是因為大家普遍以為他們是來自中下階層。(所以去泰國玩當然不會害怕當地人,因為大家不會去工業區等地,而如果去那些地方,會不會害怕?

如果我猜對,這種想法這算不算歧視?

第一,他們是不是真的大部份來自中下階層?

第二,就算真的如此,對中下階層的人有提防是不對的嗎?


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台北車站禁止東南亞勞工聚會是錯的、不合理的低薪是不人道的、叫他們外勞好像有點不尊重(偏偏日常中還是常常玩外勞梗,唉....) 。問題是怕不怕他們不是單純的歧不歧視那麼簡單。

覺得台中火車站成為外勞聚集地的案例很好,聽人說他們還常常在那裡玩音樂。可藉音樂製造為台灣人跟東南亞人互相交流的契機,消除隔閡。(台北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有種想法認為,會害怕源自於對某民族不瞭解。

我覺得會不會接納某個民族主要來自於對他們的平時印象與接觸後的普遍心得,而非對他們整個民族有多瞭解。有時瞭解更多事實,恐怕還會產生反效果。

好比如果知道東南亞排華意識所產生的屠殺,會不會對他們有所提防?

多做功課去瞭解他們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多製造與他們接觸的機會。

當然,不保證接觸後會開心,畢竟他們來台灣不是來交朋友、認識世界的。歧不歧視與相處融不融洽是兩回事,偏偏兩者又互為因果。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恐赫教育無用嗎?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27


不是不喜歡新的教育觀點,只是想肯定部份傳統教育的優點與認同其無奈之處,或是,可能因為新式教育總有先進的光環,所以想找碴。


作者所謂的恐赫教育其定義很窄,就是騙小孩某個不相干的外人在你不乖時會懲罰你。而不包含所謂的bad cop ,good cop routin


作者提出三個反對理由:

恐嚇教養法第一個問題在於父母並沒有把對小孩的規則、要求及期待表達清楚。

作者以為恐嚇法都是建立在沒講清楚規則的情況下。當然,表面上是如此,比如當大人耐心被磨光後,才不會先把「何謂是乖」講清楚才恐嚇小孩。

但試想,如果小孩真的不清楚規則,為什麼恐嚇法會有效?

一定是因為小孩知道什麼是「不乖的」,且認知到自己再不乖就會被某個人教訓。

當然,有時候真的會發生小孩真的不知道界線在哪而使恐嚇法無效,比如跟小孩說看到爺爺要有禮貌不然爺爺會打藤條打你。結果小孩不知道跟長輩吃飯不能先動筷的潛規則,爺爺叫自己先吃就傻傻地真的先吃了。

但這是可以快速修正的,不算大問題,大部份的情況下恐嚇法的流程是有效的,小孩先認知到什麼是不乖的,然後大人實施恐嚇法。


恐嚇教養法第二個問題在低估小孩的認知能力。

這的確是恐嚇法的一大缺陷,如果小孩金敢死,不久就會發現所謂的妖魔鬼怪根本不會找他的碴。

但對一般小孩很有用,其效力可以撐一段時日,所以恐嚇法對於一時手足無措的父母來說無啻一根救命稻草。

恐嚇教養方法第三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的處罰方式。

恐嚇法(作者定義的恐嚇)本來就是在賭,一翻兩瞪眼,如果小孩金敢死自然得另行他法,如作者提供的那套。

但若有用呢?  甚至連怎麼處罰、表情要多憤怒都不用煩惱了。

試想,媽媽轉頭笑笑地跟小孩說:再不乖那個荷蘭人會把你抓走賣掉喔!   然後優雅地轉頭繼續跟朋友談笑風生。

什麼叫做雲淡風輕?    這就是最佳情境。


當然,若家長中有一個黑臉爸爸,且鎮得住小孩,當然就沒必要用外人嚇小孩。



作者說要透過溝通建立小孩日後的行為模式,而非空虛的恐嚇。

但其實溝通跟恐嚇是可以並行的,沒有非此即彼的問題。先溝通,如果溝通不行或是當下沒有餘裕溝通則施予恐嚇,再無效再行懲罰,這一套流程並沒有問題,而且中間有另一道緩衝,緩衝親子之間的直接衝突。

恐嚇當然是很空虛的,但這也是它的好處,把小孩的不滿建立在一個外人身上,而那個外人也沒有任何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