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關於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建基於「當下決定過去」的時空邏輯:對過去的更改一定會使原來的過去與接續的未來改變,造成兩種未來不一樣的矛盾。

「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之流程:A點到到B點→回到A點創造全新的歷史→重返B點(現狀改變)→未來


此時空邏輯下,當事人從過去跳回未來後現狀都會全部改變,這是電影最常用的設定,經典的《回到未來》就是如此。

個人認為「當下決定過去」的假設並不合理,因為這種假設除了要面對祖父悖論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理解為祖父悖論廣義而言的時空旅行bug

當主角回到過去所做的一切除了會影響未來的B點,也會影響到從未來B點回到過去的自己。

《回到未來》裡的呈現並沒有表現出PERIOD與BACK之間的循環影響,而只呈現了回到未來後一切現狀的改變。

事實上,電影中有稍微表現出這種因果關係,當主角不小心讓媽媽愛上自己時,身體漸漸消逝,即祖父悖論的概念。

但這種呈現很陽春,照理說,每當主角對過去做了任何改變,自身的所有記憶與回到A點的所作做為都會全部改變。也就是說,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會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導致第二次回到A點的作為改變,又第二次改變未來B點的自己,又............不斷循環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改變過去後回到過往的人會立刻消失,也就沒有RETURN了,比如主角在過去不小心害死發明時光機的博士。

假如真的可以回到過去,且依照《回到過去》裡的時間邏輯,當事人必須面對類似死亡的風險。

不僅是因為有可能會讓自己消失,若當事人因為改變歷史而使回到過去的自己的腦中一切記憶改變時,那算不算是種死亡?   會不會原本的意識就此一覺長眠,如同那些受主角影響而消逝的未來人物。


另外一部叫做《花月佳期》的港片,則用了另一種設定來避掉PERIOD與BACK之間的無限循環 ─ 男女主角的靈魂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後就消失了。( 跟《回到過去》版設定中的 無RETURN版很像,但有點不同
《花月佳期》裡的男女主角的靈魂從B點回到A,完成任務後靈魂消失。然後FUTURE1變成FUTURE2,在這個設定裡沒有PERIOD這個麻煩的東西。而在這種設定下,靈魂的記憶與FUTURE2無關,來自於註定消失的FUTURE1


※ 《回到未來》的版本,如果主角沒有RETURN的話,基本上跟《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只差前者回去的是人跟車,後者回去的是靈魂。

《X戰警:未來昔日》也有玩穿越,只是裡面的設定跟《花月佳期》類似,都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無形的。回到過去的金剛狼的意識完成任務後沒有消失,而是直接跳回FUTURE2的B2時點,襲奪FUTRUE2的金剛狼的意識。

同樣的,與《花月佳期》的設定一樣,金剛狼的意識之記憶來自於FUTURE1,不受FUTURE2影響。用這個設定也能迴避PERIOD。



上述三者,只有花月佳期的流程設定可以避免祖父悖論的矛盾。

除此之外,有人提出平行時空的概念來迴避祖父悖論。


當事人跳到另一個平行時空的過去,就算他殺了他的祖父也不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存在與否。

但在這個假設裡只討論了BACK,沒有RETURN。


以上的四個假設都是採用「當下決定過去」的時間邏輯,另外還有另一種「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邏輯。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假設之流程是一次到位、循環因果的:受影響的A點到B點(沒有原本A點到B點這回事)→回到A點→重返B點→未來

不管當事人回到過去怎麼亂搞都不會影響歷史與未來。

這種時空概念《時空旅人之妻》應該是表現得最完整的。


「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容不下祖父悖論,因為未來必須尊重過往,所以祖父一旦死掉,未來不可能有他的孫子回去害死他,這樣的時空流程完全不可能存在。

再由前往後推想,當某個人下定決心要回到過去殺祖父,可是他人就好好活在當下,那麼回去殺祖父的那個未來可能性無論如何不可能存在。 

當下決定了未來,未來造就了當下,循環因果。

假如真的有人發神經想回去殺掉祖父的話,在時空邏輯的嚴格限制之下,當事人必定會失敗,比如殺錯人、祖父奇蹟復生,或是時光機失效、送錯時代等等。


廣義而言,祖父悖論不僅反映人物前後因果關係,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間邏輯中,當事人在回到過去之前所認知的世界是不容許改變的,不然不會達致SAME PAST。

所以在「未來為過去的完成」的時空邏輯之下,時光機器幾乎不可能存在,因為牽一髮動全身,何況如果發明了時光機人們一定會好奇常常利用時光機回到過去,這樣一來怎麼可能不會改變歷史?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陳文茜的荒腔走板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8/656680/%E8%A8%AA%E4%BE%AF%E5%B0%8E%E6%8C%A8%E8%BD%9F%E3%80%80%E9%99%B3%E6%96%87%E8%8C%9C%EF%BC%9A%E5%86%8D%E7%86%9F%E9%83%BD%E5%8F%AF%E8%83%BD%E5%BC%95%E4%B8%8D%E5%90%8C%E7%9C%8B%E6%B3%95


陳文茜自己說了:稱自己訪問侯孝賢時,是想呈現一位從小調皮、打架的孩子,有天仍可能成為大導演的方向。

基本上陳訪問侯導的荒腔走板,網路上列舉出來的那七點,我覺得真的就是如她所說:想要呈現一個壞小孩到發光發熱的反差過程。  很多人都說陳趨炎附勢甚至無節操,我也頗相信,除了白目之外,我相信她沒有理由去捋侯導虎鬚。

像陳所想強調的這種「蛻變過程」我覺得這幾年越來越流行,各周刊與書籍很愛強調成功人士「不乖」的那一面,試圖要暗示什麼。很早以前乖學生已成為一種略帶嘲諷的字詞,而反抗體制甚至使壞叛逆這年頭越來越夯。

很多社會賢達喜歡分享各種小時候的叛逆情事,感覺「檢討」自己的叛逆是種很不錯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定位,甚至漸漸產生一種想法:壞學生才好啊!

其實老一輩也會有種類似的迷思:人要窮苦才會創大事業,特愛以郭台銘為例。

我尊敬叛逆是種須要付出代價的資格,也認同衝撞體制的重要性,可是若過度標榜而跑偏了就會變得像陳女士那樣,硬要套入自以為是的解釋。



好吧!   其實我也滿愛看「流氓教授」、「混混變大老闆」之類的故事。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禮尚往來? 關於食神

如果沒有爛尾,食神在我心中的地位等同大話西遊。而且食神之後周式喜劇就不那麼好笑了,星爺的招牌在千禧年前夕開始黯淡,食神是由盛轉衰的最後經典。

一種「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的意念。

嚴格說,星爺並不算我這一代的傳奇,因為他發光發熱的時候我還很小。周杰倫、五月天的時代就很剛好,在千禧年前夕開始竄紅。


好比金庸的天龍八部,食神的成就不是最高的,但在某個較偏狹的領域裡,對金庸來說是武俠,對星爺來說是喜劇,食神是最後一次的登峰造極。

金庸比較幸運,天龍八部後以鹿鼎記這個最高峰收筆,星爺公認的最高經典卻是讓他血本無歸的大話西遊,星爺想多一點哲理與悲喜,觀眾卻不買帳。

韋小寶跟至尊寶都有很大的出格爭議,金庸是安閒封筆讓時間為他平反,星爺卻得面對電影轉型的失敗繼續在理想與生存之間掙扎,接著又受挫數次後終於催生了兼顧兩方的食神。其實得來不易。

對比起來,鹿鼎記是文末的問號,大話西遊是文中的驚嘆號,後續波折還未平。


個人覺得食神裡最令人感動的,一個是全戲重心的叉燒飯,另個則是雙刀火雞大老遠從香港跑去河南嵩山叫史蒂芬周幫她畫一箭雙心。沒有這兩者,食神的愛情只是「曾經有分真摯的情感」的隔夜泠飯。

以前以為一箭雙心這橋段不過是電影的過場與伏筆,用來接續擋子彈那一段與最後史蒂芬周給的答覆,後來漸漸發現這一段很有意思。


自知無望的雞姊所求不多,只是想留個曾經有緣的証明,希望史蒂芬周「至少」看在她為食神擋刀的份上;可是史蒂芬周的個性設定有點苛刻,連擋刀之義都用「非我所求、干我屁事」推得一乾二淨。

然後雞姊當然很怒啦!


我覺得只要心中想到「至少」這兩個字,就是怨恨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歡喜做、甘願受」的道理,決不會認為我做了多少事就要大家回報什麼。然而,只要心中想到「至少」就會開始不爽了。

所以說,只要付出,大家還是會希求一個最起碼的回報,依個人修養高度與付出成本而定。

關於修養,突然想到Patrick Dempsey演的兩部戲。

Dempsey在美麗蹺家人裡飾演有錢有名聲的第二男主角,為了女友,Dempsey大費周章跑到南方辦婚禮,也原諒了女友的謊言,結果最後面對女友的悔婚只說了一句:哇!原來這就是被甩的感覺!  然後默默離開。

有趣的是,《美》中被搶婚的Dempsey在新郎不是我 裡演搶婚的人,而兩劇中的新郎被搶婚時的反應不同,《新》中Dempsey被新郎狠狠揍了一拳,Dempsey也認栽:ya~  make sense      

《美》中飾演市長兒子的Dempsey賠了很多錢與母親的名聲,但觀眾心疼的自然不是身外物,講名利就俗了,人情才是最可貴的。

然而,辜負最可貴的情感有時比欠錢更可怕。

辜負別人的錢還好說,畢竟靈魂不可用金錢衡量。

但如果辜負的是心意呢?

試想,一個富豪為了一個女人傾家蕩產還被甩,那份怨恨有多大?   而倒過來想,若有人為了自己付出很多很多,除了感動之外也該有一點提防,在分手或拒絕的時候。


話頭講回食神,其實電影有呈現出史蒂芬周拒絕畫一箭雙心的原因,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劃清楚界綫。畫一箭雙心事小,但若原則沒有擺出來難保之後雞姊不會再進一步要求。

可是大家都會同情雞姊。  

由此可見,只要有付出,「道義」上收受方「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回報誠意,不然就是不近人情 / 不上道 / 沒血沒淚......

當然,回報也有個上限,假如雞姊要求的回報是接吻,恐怕也沒人會因此批判史蒂芬周,畢竟愛情自主現代人看得很重。

話雖如此,大家說得出的未必大家都做得到,心思容易鑽死胡同的人,或是付出非常重大的代價的人,喪失理性之下可能會過度上綱「回報的道義」,凌駕心意收受方的選擇自由。


所以,假設自己真的能為了某個人兩肋插刀,自己心中的「至少」會要求什麼?

雞姊只要求畫個一箭雙心留作紀念,很小很小的的自我滿足。

悲劇來自願望與現實的差距,而食神在這個橋段玩得很絕。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關於起名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76287


個人相信取名可以反映一個人或團體的個性與素養。

五月天這個團名就取得超級無敵好。

「哥哥的妹妹」、「強姦犯的辯護律師」這些名字只是脫口隨便講講,可能還帶著陷害別人的念頭,但這種名字的確馬上讓人想到總是眼角帶笑、幽默神經活跳跳的阿信。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埃及文字 可行的簡體字 繁簡並用

個人不覺得正體字是個適當的稱呼。名正言順四個字須應和現實,今天如果使用繁體字的是大陸十三億人口,正體字三個字當之無愧,偏偏現實完全相反。

稱呼正體字有自抬的意味,其實也應該,完全認同台灣人很驕傲地對外國人說自己使用的是正體字。

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甚至因而有點傲驕我都覺得是對的。
(所以很討厭台灣動不動就說中文不如英文精確,偏偏提出的理據往往吹彈可破,少有經得思辯的,這種自貶身價的歪風搞到最後變得好像我們的母語矮印歐語言一截......  

只是學術討論上用繁體字會比較好,畢竟對十三億簡體字使用者說繁體字是「正」體有點好笑。畢竟文字這種東西並不是誰比較像古體就可以自稱為「正」。



以前很好奇為什麼那些繁複無以復加的常用字可以傳下來,如邊、龜、鬱、鹽等等。

最近有了想法。


簡體字擁護者說漢字多是沿著由繁至簡的脈絡發展的,以前也如是想,後來發現「官方文字」的干擾此一因素就改觀了。

秦滅六國時就大輻地干擾這條「由繁至簡的脈絡」。那時六國使用的字幾乎都簡化了,迥異於苟延殘喘的周王朝與其接鄰的秦國所使用的「正體」─大篆。

如果不是秦滅六國,今天的繁體字會簡單得多,偏偏歷史周折讓漢字簡化的進程為之一挫。

不過後續故事大家也知道,畢竟大篆太繁,秦始皇召李斯做小篆,而後又有漢隸、楷書。

因為這樣,擁繁體字的人說漢字在定於楷體字後就沒什麼大變動,代表漢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沒必要再簡化。

我覺得應該這麼說:現代繁體字是官方文字的美觀需求與流行俗體字不斷纏鬥的結果。


稍微對埃及象形文有興趣的人都知道,埃及象形文分為聖書體、僧侶體、世俗體,世俗體跟僧侶體為簡化字,便於使用而普及於日常與商業,難寫的聖書體則用於碑銘。

漢字的發展其實差不多。

上面提到那些繁複到不行的常用字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早已簡化,現在很多日本人的簡化漢字很多傳自中國,而大陸的簡體字也並非學者的創發,而是擷取自民間的常用簡體字。

那些繁雜的繁體字會傳至現在,我想是因為官定文字的權威主宰了主體審美觀感,大家普遍認為繁體字是美而莊重的,所以在重要的場合如題匾、或書籍刊印時都會使用繁體字。

雖然這也是文字生命的展現,但絕不能說「繁體字」在實用與美觀上已達致一個平衡。

如果已達致平衡,古代人不會發明那麼多簡體字,而現代人平時寫字也沒有乖乖地寫龜、鬱、邊,或甚至不會寫。


以前的中國是讀書人的天下,而漢字做為官吏、讀書人的登門門檻當然比較沒有「親民」的必要。

但現在識字是公民的基礎必備能力,實在沒必要去維護那些繁複的常用字,既然大家平時不常用、也不方便書寫為何要列為官定文字?


雖然不喜歡大陸的簡體字,但我認為其中有不少字是可以取用的。

比如那些取用自古字的簡體字,像从、劦、网、龟(類似金文)、献。比從、協、網、龜、獻好多了。

再比如个 、辺、对、双、区、会、礼、庆、体、电、虫、齐、这等常用且熟習的簡體字字可以升格為正體字了,沒必要死守原貌。

其中的电,古字原為申,後來本字借代為干支之一,大家只好在上面加一個雨,而下面的申也產生形變成為現在的電。

既然下面的申產生形變,上面的雨就可以去掉單獨成字了,一來好寫,二來電在現代社會是極重要的東西,夠資格脫離雨字輩的行列。

還有蠶的蚕,前者實在太難寫,為之新創字有其必要,且蠶對中國人至關重要,封之為天虫並不過分。

至於鬱,我覺得用郁取代「應該」是可以的,因為鬱與郁的字義幾乎不重疊,當然,如果可以盡量用冷僻字或其他簡體字方案取代會比較好。



我相信大部份的台灣人看到那些簡體字出現在書刊上會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我認為繁簡的轉變之間需要過渡階段。

可以規定書刊、公文、公告等重要場合使用繁體字,但平時書寫、報告、作業開放簡體字 (學校沒必要特定教簡體字,略為告知學生可用簡體字的範限即可),如此一來,簡體字的日常使用與閱讀必定大大提高,而當大家看慣了簡體字自然就會慢慢破壞掉限定書刊用字的規定。(就算沒破壞掉也沒差


最近,有人開始提出「繁簡並用」的主張,我認為不可以。

繁簡這種折衷的方法絕對會大輻加快大陸簡體字正常化的速度,因為如果大家用習慣了簡體字,閱讀上也沒有任何困難,甚至不再認為繁體字比較漂亮,誰還要傻傻地使用繁體字?

雖然我認為繁體字應該簡化,但很多大陸的簡體字實在改得很差,無法接受那些難看的簡體字取代原來的繁體字。




AUTOMATA

Automata是未來人類發展出來的人工智慧晶片的名字。Automata自行成長到了第七天,人類的智能已無法理解它所說的話,懼怕之下,給了道指令叫Automata發明一個機制去限制人工智慧晶片的智能,完事後就把這第一代、無限制的人工智慧關掉。

用第七天做為AI與人類智能的黃金交叉點,可能是引喻自創世紀上帝第七天造人的故事,藉此襯出AI的大能力,短短七天!

上述AI前言電影僅用一位BOSS的嘴巴淺淺說出,不到五分鐘的背景介紹,卻是我覺得所有AI相關的電影中說得最好、最有史詩感的一部,也因為介紹很短,有簡潔之感。


第一次逛新建不久的板橋圖書館,突然有點感動,僅僅因為人類智能的高速發展,竟然創造出與大自然分庭抗禮的人工世界,人所接觸的事物與其內涵絕大部份都是由人類創造的,而人類建立的生態圈太過廣袤以致於人們漸漸視大自然為稀有。


有科學家建議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增進美學感受能力;也有很多藝術家推崇大自然為一切美感的源頭,可能是因為世界萬物的運作與生成倚靠著某些規律,如黃金比例與貝殼螺旋之間的關係。

如果真的創造出具備上帝大能的AUTOMATA,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大自然。

AUTOMATA可以自行設定最基礎的物理通則,以之建構一個新的大自然,並加入機率程式,然後時間調快。

把AUTOMATA裡演算出的數據接上電腦,用3D投影秀出祂演算出的新世界,在那裡面,所謂的美將被重新定義。

這個「世界」上就此擁有兩種世界,本來的世界以及演算出來的世界。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自大的中國人

儘管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這個議題十分尷尬,因為對中國的厭惡,很多人在自我認同上是很排斥中國兩個字,偏偏中港台三方又常被華人/唐人等字眼抓攏在一起。

反省與批判中國有助於台灣人進步,因為台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但過猶不及。

儘管滿清自大誤國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我總覺得清末以來檢討甚至貶損中國的風潮仍然方興未艾。看到有人以清末板蕩為例嚴批中華、諄諄告誡大家不要活在過往的自大時,我反而覺得他還活在清末民初的氛圍。

好比最近發現有鄉民說中國人這名字十分自大,遺笑大方之類,然後下面一堆人推。


其實自我賦名以偉大涵義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而視己民族活動的舞台為天下之中也是人之常情。

查了一下,中國人一詞為民初學者章太炎先生所提倡,而之所以叫中國人我想大概來自於中國這個延用兩千多年的華人活動領域之稱謂。

漢代始稱中原為中國。


雖然歐洲人沒有自稱為「中洲」,但歐洲人的居中本位意識卻創造出中東這個地理名詞。古歐洲人稱安那托利亞高原為近東、阿拉伯一帶為中東、遙遠難知的東方為遠東。

雖然也有西亞此一稱謂,但大家仍然習稱中東。


鄉民們說中國不夠格。但以中國文化之昌盛,應該配當此名吧!     全世界才幾個大文化區,中國就是其中一個古老的文化輻射中心。

儘管中國長久以來一直被外族侵略,在中原稱王立國甚至開新朝代的異族大概二三十幾個,然而,那些異族幾乎都很快被漢化,連續將中國意識傳續了兩千年左右,而身為中原異族的混血後代,難道為了近代國運不濟就否定掉用了兩千年左右的名字?

檢討也有個限度,不應該檢討到國族名稱。就算有個弱小部落講述其族名意思是「世界主宰」,也只能點頭示意表示尊重。


尚且,中國人並沒有強迫全世界叫 Chongwo  中國只是自己人的叫法,本來就不必感到不好意思。

反而,有個堂皇、自主又有意義的自我稱謂是很幸運的事。

舉例來說,大部份的族民是不知其義的,比如England源自古日耳曼民族盎格魯族,而盎格魯的名稱由來莫衷一是。

有些族名則依附地名,如台灣人。

而斯拉夫民族的Slav據說是因為斯拉夫這個民族以前常常淪為奴隸,所以Slav與slave兩字是同源的。

有些族民依據發現者,比如American與Columbia。那如果是姓 Smith或Johnson的英國人發現美洲怎麼辦?  不是很怪。

菲律賓也類同,發現菲律群島的歐洲人以西班牙皇太子的名字命名,然後就叫菲律賓人只好如此自稱了。

有些族名是冊封的,如越南是清嘉慶顛倒阮氏政權上呈的國民 ─ 南越而策准的。

加拿大的名字有點無厘頭,據說是歐洲發現者問當地土著當地名稱,土著回以canada 意為村莊,結果canada就成為加拿大人的自稱。

相比之下,中國是很好,又源遠流長的稱謂。

明明該令人羨慕的名稱竟然成為鄉民恥笑的張本,個人覺得很誇張。且生活中很多物事會冠上中國一詞,如中餐、中國家具、中國民俗、中國風、中史、中式建築、中醫......   難道要不斷在心裡翻白眼:憑什麼稱「中」?

認同中國人身分、以及認同上無法完全割掉中國人身分認同的人 (具體地說,嚴標己身為台灣人、卻站在自我反省的立場批判中國人一詞) 為了中國人這個民族稱謂感到羞愧,實在很無謂。


與此相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意識到好像每個人都認為中文精確性不如英文,從小到大幾乎每個老師都這麼說,挺中文的老師不超過五個吧!

老師如此,一般人更不用說。自身為例,幾乎沒看過有人為中文感到驕傲,反而看過有人講到中文大搖其頭。

而且大家的舉例,比如中文沒有時態、中文不分單複數、中文第三人稱不分性別等吹彈可破的理據只要大家像法國人那樣為母語感到驕傲,只要有一點點的不服氣,大家都學過英文,知己知彼,要為中文扳回一城並不困難。

結果卻是,中文沒有時態這個不實說法成為最常聽見的批判理由。

大家都知道要為自己文化感到驕傲,那為何常常用很多似是而非的理據貶低承載自己文化的中文?

若文化反省沒有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上,恐怕流於文化自卑。


其實語言比較十分困難,所謂精確度在語言學並不是嚴謹的說法,反而有「熵值」這回事,而很抱歉,中文熵值爆高,甚至常被說是世界第一。

我承認中文有遜於英文之處,英文有時也不如中文,如中文的文句修飾遠比英文密集。

現在方言復興之風漸起。而台語、客語都是中文的子支,文法與所謂中文的普通話大同小異,詞量還少於普通話;英文之所以精確,部份在於英文吸收了大量的辭彙,大英字典是全世界詞量最多的字典。

隨意自貶普通話,那台語、客語豈不更遜?

如果對台語、客語有愛戴之情,就不該隨便貶低中文。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嚴肅看待快樂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真的改變了很多事情,在捷運裡低頭族已成為日常風景,有時忽然有所感,都快忘了沒有智慧型手機時大家搭捷運在幹嘛了!

就是因為手機太猖狂,開始有人為文批評,形容為病毒,疾乎為病態,而且明明大家都是低頭族,看到這類批評還是不爭氣地笑了、按轉發。

大概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自嘲運動。


個人對智慧型手機的評價很高,因為自從它的誕生,無數歐吉桑、歐巴桑在沒事時有事可做,且大幅增進與親朋好友的互動,沒事常在分享沒營養的資訊,卻夾帶了他們隔絕已久的新世代用語與爛梗,降低他們與年輕人的代溝。

他們在用智慧型手機時臉上露出笑容的次數是以前無所消遣時的幾十倍。

所以,儘管低頭族被車撞、眼睛瞎掉的新聞時有所聞,還是要給智慧型手機打好高高分。


社論說手機使人冷落了身邊的風景與人情互動,但捫心自問,以前沒有手機時難道有好好欣賞身邊的風景?  人際互動受手機影響很多嗎?

尤其是都市人,以前搭捷運,沒事做的人就只能發呆,現在不同了,手機把大家拖出了無聊地獄,這樣不是很棒嗎?

當然發呆也是有它的價值,發呆時腦中的思考其益處不輸手機上的資訊泛濫。

之前也看過反省現代人發呆時間太少的文章,現在智慧型手機現世,發呆時間損之又損,對人類的心智會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影響?   搞不好已有科學家在研究了。

說到心智,快樂總是不受待見,當大家討論智慧型手機的利弊時,說到安全、健康、人際關係等面向大家就嚴肅了,而手機所帶來的消遣就好像一個在大人討論圈中提出蠢問題的小孩,不被嚴肅看待。

我覺得這樣不對。



與此相似的,當大家講到捷運秩序時,會講到日本,說他們車廂很安靜,然後開始反省台灣這個對照組。 (有人說在日本入車廂不能講話,但網路上也有查到反例,說不準

還是比較喜歡吵吵的台灣車廂,一是我不怕吵,二是覺得,安靜需要付成本,不能盡情聊天,不能大笑。  (倒也不是說要毫無節制地吵

一個車廂那麼多人,如果大家用正常音量就會吵了,反推之,如果要安靜,音量要多小?

想想看上班族,一天能夠好好聊天的場合除了中午吃飯就是回家的閒聊時光,結果上車就不能好好聊了,這不是很殘酷?

怕吵可以帶耳塞、聽音樂,憑什麼剝奪別人盡情聊天的權利?

一樣都是忍,似乎一動不如一靜。



討論這些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總而言之,應該嚴肅看待與快樂相關的一切權利。

老師會說: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壞學生」應該頂回去:那我不能好好聊天,他們有顧慮我的感受嗎?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變動的需求

聽了一年的老莊,最大的收穫是:怎麼會有老師談政治可以那麼霸氣又可愛,尤其當他公開挺洪秀柱又用分數利誘大家投她的時候。

誰鳥他,而他也知道,因為洪秀柱要選的時候大家已畢業了。



隱隱覺得,老莊思想儘管一直強調道的變動性,但在談玄說理的時候往往導向一個最高境界,偏偏境界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靜態的,而且是極受尊崇的靜態。

因而思考的變動性就降低了。

或許不是老莊思想有問題,畢竟任何學派總有其最高理想,重點是應該避免境界的束縛。



這幾年,或者說好久好久以前就常常在連續劇或電影中看到某類發人醒思的劇情,好比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失去才知道美好、困苦後頓悟人生的真諦。

諸如此類。

日常生活中也常見類似的反應,對以前的總結與反省而感嘆自己當初的決定。

這幾年流行「所有的經歷皆有收穫」論,但想說的與此不同,並非一味地去認同以往的一切經歷,而是,應該對過去的決定與現在的頓悟有客觀的評價。

好比說,有個富翁臨死前看破榮華,感嘆沒有把握最重要的東西,他很希望把這個了悟傳達給年輕的自己。   (超常見的劇情與寓言

假設說這個了悟真的傳給了富翁年輕時的自己,一個一貧如洗立志賺大錢的少年郎,對少年富翁來說,金錢難道是虛假榮華?


另個例子,當親人好友過世後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跟他們相處的日子。

或許很殘忍,可是當某個人每天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怎麼可能會珍惜?

尤其當那個人時時煩你,怎麼可能會為了某個「他有一天會不在,我會難過」的預設就真的珍惜當下。

有人或許做得到,但絕對很少。  且事實上,每天都不斷提醒自己世事的無常日子會有點陰慘,想像自己親人罹患某種病,心藏隨時會停止搏動,這樣一來日子絕對過得超珍惜的,但想要嗎?



平和地說,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試著去珍惜。只是,我反對某種隱隱然的人生觀,似乎人生就是有個目的,或說某個對人來說最重要、崇高的東西。

那是種思想的靜態。

人的想法時時在變,人生每個階段最重視的東西都不同,而其間的追求也會導致不同的人生與總結。

人應該求中庸,在人生每個蛻變的當下反思以前的過分之處當然是對的,但不應該用當下的了悟去否定掉以前所有的動心起念。

人生各個階段應該是對等的,臨死前的自己與年少輕狂的自己其實平起平坐,用當下的思想高度、價值觀與磨練出來的成熟去否定以前的自己是種「老人的自大」。

就好比說不會有人認為嬰兒為了吃而大哭大鬧很白痴,同樣的道理,評價以前的自己時,有全盤考慮當時的心思、環境的誘惑、應世的生澀、內心的躁動?

最重要的一點,每個時期的價值觀不同,難道以前的價值觀就不如當下的價值觀?  不如臨死前大澈大悟的價值觀?

再講得極端一點,就算人心裡真的有個絕對,比如仁愛,但如果生在非洲某個修羅場,每天都活在為了食物與人相鬥的環境,人心算什麼東西?

也就是說,就算人世間真的有所謂真理,它也必須向現實低頭。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陳澄波風波

最近因為主播不知道陳澄波為已被迫害致死而鬧出一波軒然大波,開始罵為什麼國民政府不把陳澄波列入歷史課本裡。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279


台灣常在靠盃歷史教育只會教學生背東西不重思辯,所說甚是,然而,社會漸漸出現「歷史不是背科」等過份的輿論。  

歷史怎麼可能不是背科。

今天社會賢達異口同聲靠盃國民黨政府把陳澄波的歷史磨滅 (那陳水扁那八年在幹嘛!  陳水扁還有修過歷史課本且延用至今) ,那被國民黨迫害過的名人可多了,既然那麼重視人民的史識水平,那應該先請社會大眾承認歷史教育的背功之重要性,然後順理成章地大幅擴充課本內容,詳述台灣近代史。

而且務必要學生背熟,不然,那些受害名人與迫害事件若沒成為大眾的常識之一,陳澄波風波恐怕會一直上演。


國民黨本來就會洗腦人民,誰都知道,常識中的常識,可是歷史課本並不是「歷史百科」這也是常識。

要拿陳澄波檢討白色恐怖我沒意見,但也應該先討論一下為什麼歷史課本要列入陳澄波吧!



之前也有檢討歷史課綱漏掉美軍轟炸台灣之歷史的文章,然後說國民黨刻意美化美軍。

也是一樣的問題,美軍轟炸台灣這件事有沒有必要擺入歷史課本?  

如果有必要,為什麼親日的民進黨政府在改過課綱後,昭告親日史觀的到來,明明美軍轟炸台灣這件事不需太多篇輻,少則一兩行,頂多四五行的篇輻,為什麼各家出版社的課本都不提?

個人覺得美軍轟炸台灣頂多一行字帶過就可,到底有什麼價值該被大輻介紹?


整個社會一天到晚在說國民黨洗腦,洗出台灣一堆順民。

試想,如果未來有學者要証明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一堆順民,那他一定得很辛苦地掩蓋掉新聞、網路、書籍上數不盡的謾罵與檢討,豈不是很好笑?

只要有個人祭出FB的歷史檔案,隨便抓就有一堆反例,更別提丟總統鞋子、聖十字、佔領立法院等事,每一個都是民主的創舉。

台灣在行動與輿論上都常常達到影響政策風向的程度,哪來的順?


對比國民黨,以上述美軍轟炸的史實為例,數以千計的人按讚、留言譴責,那該不該檢討為什麼美軍要轟炸台灣?  

當然是因為日本殖民。

那台灣有在探討日本殖民嗎?          少得可憐。

日本並不像德國,戰敗後就乖乖地檢討自己的國家,而是一個常常挑動受害國情緒的爛咖,越過了二十一世紀還是如此,撞翻我國漁船、法院駁回慰安婦告訴、首相否認二戰罪行、祭拜一級戰犯、購島......

結果台灣在幹嘛!   面對國民黨與中共,每個人都激憤得跟什麼一樣,結果日本的購島、去掉國立事件時那些常常把正義掛在嘴邊的正義人士、輿論名人在幹嘛!

他們只會罵不理性的大陸人、軟弱的馬政府,然後對日本一聲不吭!   這就是佔據台灣主體輿論的正義感。

某個知名退休媒體人,也是FB有名的公知,在購島時只會「檢討」大陸人卻對日本GE掂掂被靠盃,最後戰不下去丟了一句:每個人關注的正義不同。

這算什麼?


從小到大實在很少聽到別人罵日本,因而連提起日本惡行都是件尷尬的事,相反地,與台灣切身相關的中國、美國、韓國、東南亞人民卻常被人靠盃,是件正常不過的事。

很奇怪,美國人鴨霸被罵,那日本人迫害台灣人更嚴重為什麼沒人罵?   還會自動避開提起日本囂張的舉動,尤其在購島事件時讓人完全開眼。


稍微觀察一下就知道,在台灣不可能有人只檢討藍綠某一方而不被人公幹的,更別提那些中共同路人,可是那些對日本囂張舉動一字不提的「正義名人」們仍然可以一天到晚與正義為伍,言必稱良心、理性、正義、愛台灣。

照那些動輒說台灣人是外省政權奴才的人的標準,台灣人恐怕更奴日。

而那些常罵人奴才的愛台魔人,不少看到日本惡行與囂張行徑是可以做到罵都不罵的,所以那些被姦殺擄掠的台灣人活該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