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要鼓勵創造力嗎?

比起創意救台灣,我比較喜歡幽默救台灣這個口號。

我討厭大家說台灣人沒創意,因為我覺得沒有人能證明,就像大家無法證明英文比中文精確一樣,不過照此邏輯,我也可以理直氣壯地禁止別人批評法輪功,因為沒人能證明法輪大法不存在。

似乎大部份的時候,最大的限度只能做到收縮防禦。


有人說台灣人沒創意、沒視野,不懂做行銷、建立品牌,只能永遠幫人代工。

我好奇的是,老百姓想得到的,大老闆們難道想不到?  老闆想不到,重金請來的菁英會想不到?   台灣人沒創意,老闆不會請有創意的外國人來經營品牌嗎?

又有人說,台灣人不懂得堅持,不敢與眾不同,別人都在削價競爭,就不敢做高風險的品牌塑造。

實情是,去翻翻商業類雜誌,很多台灣企業會成功就是因為老闆敢與眾不同並付出堅持與代價,敢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我覺得台灣會困在代工業而走不出去遠非創意或是視野云云可以解釋。

我比較相信的是,台灣在很多地方輸西方人好幾個世代,甚至一兩百年不止,所以我在想,台灣人就算真的在創意上輸人一截,可能是因為我們在某些地方,比如文化底蘊或某些風氣差西方人太多而造成的結果。


我想說的是,有些東西是根本有些是末節。

古代人知道什麼是創造力嗎?   他們只知道多多充實自己,抒發高見與文采,然後有了老子、孫子、紅樓夢等震鑠古今的名著。

這些書在現代仍然是神作,而我們所謂的創造,也多只是依附於大作的小創意。

重視創造力不難,何況生於現在這個創意經濟當道的時代,問題是腦袋裡有什麼東西可供予創造?

而若社會過度聚焦於創造力這三個字,會不會忘了根本,汲汲營營地想去搞創意,而忽略了充實內涵?    到頭來搞不出大創意與經典。

反過來看,若台灣人極有內涵,要變出創意有什麼困難?   因為在追求經典時,自然會需要創發與靈感。

常有人說台灣人只會死讀書,所以空有眾多高科技人才卻只能作代工,可是科學才能不需要創造力嗎?  不少人是在外國學成歸國的,那些人沒有靈光的腦袋能夠在國外名校畢業?


我覺得有些事情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台灣讀書風氣極弱,大學教育也不如西方,媒體的視野與多元性更是不足,如此條件下卻大聲嚷嚷要創造力,會不會太急?

我覺得還是提倡多讀書比較重要吧!   (偏偏我也不是喜歡讀書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