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於政治之忌諱已到了非常變態的地步,好像講到政治嘴巴會發臭一樣。
常常可以看到這樣說辭:我是中立的、我不碰政治、台灣不應該有藍綠、台灣的政黨都一樣爛、我投票都沒去投........
如果有人說自己是淺綠 / 藍,我對這種人有好感,直言不諱者更棒,比如直接說他就是看哪一黨不爽那樣 ─ 這種人並不等同於不講是非的人。
其實判斷一個人的色彩也不是依據他的政黨喜好自述,比如常常可以看到老師說他是中立的,結果評政時幾乎都偏向某一黨,那誰會相信?
當然有時候是比例分配的問題,比如那段時間就是某一黨比較欠罵,通常是執政黨,那當然會讓人覺得自己是支持在野黨的。
有些人怕被人誤會,常會在罵完某一黨後加個句尾,諸如:另外一黨也一樣爛啦! 我們只是在挑比較不爛的蘋果而已。
我覺得這樣有點做作,如果真的要罵,就提出例證說明。
這還算平常,有人是偏激的「無色黨」,把台灣的政治批得一文不值,幹嘛投票啦!全都去死死算了! 一副全台灣我看得最透徹的樣子,這種人有潛力取代以往的深藍深綠者,成為新世代政治偏激人士。
所以說,要抓好自己的評論比例,儘量一半罵藍、一半罵綠,雖然很煩,但在這個忌諱色彩的時代,這是必要的。
不然就是,先跟別人說自己是支持哪一黨的,然後用檢討的語氣攻擊支持的那一黨,人家會覺得你真講理,大義滅親來著。
我想說的重點在於,要讓自己看起來理性是需要技巧的,甚至有時候這種技巧變成一種防禦武器,因為人們普遍相信看起來理性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