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自以為多元實則趨向一元的時代

明明當代是個快速步向一元化的世界,但因為傳播科技的進步,個人可以接觸的文化比以往來得豐富許多,加上社會也讚揚多元多變的創新風氣,大家卻以為當代是個多元的時代。

可是仔細一想,身為中國人,正式服裝是什麼?  結婚典禮穿什麼?  房子是什麼風格?  流行音樂由什麼構成?  年輕世代喜歡學外語還是地方方言?  喜歡泡茶還是泡咖啡?  喜歡看西方舞台表演還是傳統戲曲?

不只中國人,大概除了飲食文化,全世界的民族都快速地西化、趨同。


以生物歧異度為例,現代社會就像一個沒有限制引進外來物種的國家。就國人來看,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物種當然會以為國家的物種歧異度很高。但以十年、百年的觀察尺度來看,這個國家的本土物種終會大量滅絕,被外來物種淘汰。

這是當地的不幸,也是世界的不幸。


同理,當代明明是很不幸的世代,拜地球村之賜,歷史上從未有如此趨同的時候,而身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尤其是此種不幸的代表。

除了非學不可的英文之外,很多人也希望另外學個第二外語做為興趣,但有多少人願意學更方便學習的地方方言呢?  大概都是外國語言。

這樣會導致很諷刺的結果,明明華人是搶救中國地方方言的最佳人選,大部份的華人卻選擇「搶救」遠在外國活得好好的語言。

而大家還以為學習外國語言是種邁向多元社會的好方法;是沒錯,但就長時間的尺度來看,其實學習地方方言比較緊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