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所謂談政治

感覺這幾年關心政治漸漸變成政治正確的事,不關心政治的人漸漸被打入「不會想」的順民之流。

十年之間風氣大變。

有些人不是不關心,只是排斥跟朋友談政治,這可以理解,畢竟談政治真的會傷感情;事實上,生活中也少有人談政治,頗尷尬。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談政治是種健康的活動、是公民的義務,害怕傷感情並非好理由。

事實上這幾年滿流行一句話:「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深受政治影響,如何能不牽扯到政治?」

生活之外,文學、歷史、藝術、校園等等,都可以替換。

論調是沒錯,問題是,跟該不該談政治無關,這回覆跟要求是合榫的嗎?


我覺得可以分成三種情形來講。

第一個情形是量的問題,提出要求的人只是希望某人不要一直講政治,很煩!  而某人卻以為說煩的人是想迴避政治的價值,是種駱駝心態,兩方認知沒接到軌。

第二個情形,雖然沒有人可以否認政治影響生活很多層面,甚至連生活中的常用語都受到政治形態的影響,比如 日據 / 日治;大陸 / 中國 / 內地;台語 / 閩南話。 所以怎能不牽扯到政治呢?

但這並不代表深受政治影響的人們不能迴避討論政治,此二者並不抵觸。

就好像世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錢,生活用語也難免會帶出金錢價值觀,比如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買不到靈魂等等,可世界上仍然有些嫌惡銅臭的人想迴避討論理財之道與經濟理論。


拆解到第二道防線基本上已不宜再談下去了,若真的很想鼓吹親朋好友談政治,就得強硬主張 ─ 生活中受到政治諸多影響,人們應有義務積極地討論政治。

講到這個就很嚴肅了,想避戰的會低頭啜飲飲料、滑手機,覺得不耐煩的會把飲料推到一邊,準備開戰。



個人認為討論政治是很重要的事,不過要說服別人去討論政治實在太麻煩。當然,如果他們能夠被「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深受政治影響,如何能不牽扯到政治?」這句話輕易地「點醒」是最好不過。

個人認為啦!  因為網路已漸漸成為社會輿論角力的主戰場,成為社會中堅的青壯年甚至老年人也都會關注網路動態,加上社群揪團的機動性越來越強,虛擬的我影響政治輿論的能力遠大於在生活中去催動別談論政治。

所以其實是沒有必要硬要跟不想聊政治的朋友聊政治,必要性不大。

何況,很多不想談政治的人不是因為不想談,而是怕傷感情,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是聊不聊政治的問題了,而是要不要主動在網路上跟他開戰的問題。




關於文化沒有本土化

http://udn.com/news/story/7549/846484#discuss

罵商家、罵單位、罵商人都很容易,但歸根究底,民眾自己才是一切禍源的來頭。

除了咖啡這個例子,這十年來台灣越見流行的賞櫻文化也是忽視本土文化的例子。

賞花是一個很值得培養的文化底蘊,而如果台灣人真的很重視「文化多元性」的話,為什麼要學日本人?

原住民會不會賞花我不知道,我知道華人傳統上賞梅、賞菊。

如果不想被「漢文化意識」牽著鼻子走,堅持要走出台灣人的路,個人認為比上述三種花好看的也不在少。

比如台灣櫟樹,好看、多變、富季節性。

全台灣各個觀光景點都在瘋植櫻花,怎麼大家不覺得這是種盲目的跟風?   沒主體性、不注重傳統及自然植被景觀。


關於花,最近才知道原來以前台灣人過媽媽節是送傳統上象徵母親的萱草,也就是金針花。但因為母親節是西方的觀念,所以也有人送康乃馨,形成中西二元並存的景況。

結果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原來台灣曾有過金針花、康乃馨並呈的媽媽節?

所謂多元性,如果沒有對自我文化的矜持,往往被多元性害到,被外國的「元」幹掉,又變回一元,同時又降低全世界的文化歧異度。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鑽戒文化對想像力的扼殺

參考:
http://mrjamie.cc/2013/03/20/diamond/

結婚買鑽戒已成為約定俗成。


個人覺得很諷刺。

雖然鑽石的切割、透明度及顏色都很重要,不過切割與透明度一般人不懂,而鑽石的顏色通常都透明的,有顏色的極貴,所以大家講到鑽石普遍只會過問其克拉數與價錢。

這種「講究」跟喜歡掛超粗金項鍊的老人有多大差別嗎?

差別只在鑽石看起來比較夢幻,而金條整個很「實在」,非常 down to earth


寶石世界裡,光是常見聞名的就十幾種,且知名的寶石通常都會被附會一些特質與內涵,形成頗豐富的詮釋領域。

如果沒有鑽石,喜歡東方文化的人可以買古玉或水晶,想代表女方的內斂可以送琥珀、珍珠;想襯托女方的典雅可以選祖母組、青金石;想突顯女方的熱情可以考慮紅寶石。

有這麼多的講究這世界才算完整吧!  事實上以前的世界本來就是這麼精采,鑽石在定情物市場奠定霸權僅僅是上個世紀的事而已。

鑽石霸權逼使所有人苦哈哈地在商人炒作出來的高價市場裡討價還價。

以同樣的價錢,明明可以選擇更多樣貌且分量足的珠寶。


尚且,為什麼非戒指不可?

本來華人就沒有固定於某種形式的定情物,講究的大概就是一種以貴重物品許定終生的心意。

古代有夫妻將玉飾斷為兩截,各持一邊做為定情物。

想法非常地簡單,卻是戒指所做不到的生動寓義。

如果大眾捨棄戒指這個框架,定情物設計市場會有創意大爆炸;也或許不會,畢竟越是重要的事物越是仰頼經典,但至少定情物可以多出幾款經典式樣,而非一定就是戒指。
(戴戒指會阻礙手指血液流通,有時還會拔不下來。手環、耳墜子、項鍊、佩玉不都很棒嗎?甚至是刺青,刺了就是一輩子,或是後悔一輩子。許定終身之信誓之重恐怕莫此為甚

被鑽戒束縳住就如同情人節只能送紅玫瑰,徒然浪費了其他花朵的美麗以及選配花語的趣味,非常非常非常的呆板、無聊、沒心思。


說到花,最近才知道原來以前的媽媽節曾經雙花並茂,一種花是華人象徵母親的萱草,也就是金針花,一種是康乃馨。

到了現在,要不是看了介紹植物與文化的冷僻專書,壓根不知道曾經有過送金針花的媽媽節,明明才幾十年前的事而已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台灣喊多元化不知道喊多少年了,可惜現實往往現實,常常所謂的開放也不過就是迎進強勢國的文化而已,其他國家的文化在台灣著墨甚少。

個人覺得,開放以致多元的完美狀況必須建立在國人對自己文化認同感或依頼度很高的前提上才能達成,不然開放只會加速「被強勢文化同化」的窘境,世界更趨單調。

當然現在要說不開放也不可能。


常有論述說老一代的保守心態限制了多元化,個人覺得在很多情況下那些死守傳統、抵住開放大門的老人才是英雄,替世界維持文化歧異度。

反而,多少人想過鑽戒這種外來文化把世界搞得多無聊?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約會 戀愛究竟是什麼呢

http://www.dramaq.org/date/ep1.php

感謝 李綉菱大大推荐

約劇開頭很怪,也沒什麼吸引力,屬於倒吃甘蔗型的;中心主旨大致是 快樂未必等於愛情 這種不算少見的探討,厲害的是編劇可以用少少八個主要角色交織出:不會讓人特別感動,而是腦筋快速翻攪、感受十分莫名的一波波奇葩高潮。

編劇另有名作王牌大律師,品質有保証,而看完約劇後覺得,約劇根本不用靠王牌大律師背書,反倒覺得王劇只是主菜前的開胃菜而已。

另外,主題曲滿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