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替中文發聲的幽默大師

阿保老師年輕時曾去考過關東搞笑藝人大本營 吉本興業,雖沒被錄取,但光是這份自信就知道老師不簡單,也還好沒被錄取,不然我就遇不到個人覺得最會搞笑的老師了。

XXX
阿保常花很多時間閒聊,有次說到日本漫畫分兩種,通常,用假名 マンガ 標示是一般的漫畫,沒問題,若是用漢字 漫画 標示的可能就是成人漫畫。

這時有同學問:什麼是成人漫畫?

阿保鎮定回答:就是國家地理頻道報導的啊! 有些人沒有錢買衣服穿,衣服都穿少少。(底下已爆出笑聲

阿保一臉不忿斜睨發問者:竟然還問我什麼是成人漫畫,有沒有搞錯... (底下大笑

XXX
阿保:同學,聽說故宮的捷運線要到你們畢業才會蓋好。(底下哀嘆

阿保:你們很想搭嗎?  我可以幫你們! (意指死當

XXX
學校有人跳樓,阿保開示學生:同學,成績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你們對我有什麼不滿,拜託不要在我辦公室上吊嚇我,求求你們。

XXX
阿保的專業是發音,偶爾提及,有次問到:同學,為什麼鳳梨的鳳英文標音是feng?

底下默然。

阿保:因為鳳的發音的確是feng啊!  只是台灣國語唸成 fong lih

底下依然沉默,還在沉思消化。

阿保:同學,還是你們都唸成  ㄏㄨㄥˋ  ㄌㄧˊ  不會吧!  ( 底下狂笑

XXX
畢照時,某女同學跟系上美魔女老師合照,一陣風把畢業服下襬吹開,露出大腿。阿保見狀戟指大叫:同學 ~ ~  你這是故意的嗎?  心機很重喔!

XXX
阿保教文法通則,日文五母音あいうえお裡い、え(I 、E)兩者比較特別,動詞詞幹的尾巴若是い跟え,文法上會特別被歸類為上一段動詞跟下一段動詞。

為了便於記憶,阿保攤開五指橫擺,由大拇指開始,依序代表あいうえお,然後將代表い、え的食指與無名指蜷起,變成一個「文法小飛機」。

然後阿保開始耍幽默。

:同學,千萬不要告訴那些沒來上課的人這一招,等到考試考到這一題的時候千萬要把文法小飛機藏好,不要讓他們看到。然後心中暗爽: 嘿嘿! 偏不讓你看我的文法小飛機。(阿保還特意演了一段

狂笑。

其實對語音學有點認識的人要背這個規則不難,I 音跟E 音是口腔發音位置最前最高的元音,常會引起特別的變化。

但有了文法小飛機,X的根本背都不用背,一輩子忘不了。

XXX
阿保問人老了會喪失哪五力?   不外乎記憶力、體力、視力等等。

有人答美麗,阿保笑了。

:我早就沒有美麗了啦!

XXX
阿保感嘆:奇怪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罵幹恁老師!干我們什麼事?

繼而一想:通常罵人都會罵對方心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往好處想,老師在你們心目中跟爸爸媽媽一樣重要嗎?(底下表示並沒有


XXXXXXXXXXXXX
阿保應該可以算是日本通了吧!  就算是一些流行於年輕世代的東西老師也是頗有自信。

但阿保會批判日本。

有一次,阿保耗了大半堂的課開導我們,關於台日ㄈㄈ尺。

阿保說,異國戀不是不好,如果是真心相愛無何不妥,問題是,阿保舉例,有日本交換生明明就自承有女友了,但仍有人倒貼,最後懷孕也沒有好結果。

花了幾十分鐘當然不是只講一兩個故事而已,反正老師們是看到怕了,太多類似的例子,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理智未到,結局不善。

那堂課是難得的全場靜默,阿保最嚴肅的一次。因而印象很深。

但這仍算是一位資深老師當會有的語重心長,還不算什麼,我最佩服的是阿保替中文講話。


最近看關於歐洲拉丁文教育的書,發現英文教育跟中古歐洲的拉丁文教育很像,很愛貶低母語以抬高外語。

從小到大,英文老師自不用說,很多老師與長輩談到中文都說精確性低,說中不如英,但精確性是什麼東西?  定義呢?

英文一字多義的現象比中文常見,且為了英文的述語也常省略,其語氣詞也比中文少 (日文表達語氣的能力又比中文強),難道不會降低表達的精確性?

但整個教育環境如此,英文老師只會挑中文的毛病、不講英文的不足,好像非得証明英文比中文好,大家才會欣然學好一樣(何必搭上母語的臉面去反襯外語?);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長此以往,大家也都說中文精確性不如英文了。

從來沒有看過有哪個老師替中文講話,從小到大阿保老師是第一個。(或許曾有中文老師為中文發聲,我忘了,但在文法比較上做深刻反思的很確定只有阿保


阿保說:有一次,幾位老師在聊天,一位大陸學者聽到日文老師與英文老師在靠盃中文沒有過去式後,冷冷地反問:我不知道過去式除了考試可以用來得分之外,還有什麼用途?

阿保反省道:當他聽到日文與英文師在靠盃中文時,他雖貴為副系主任,也只能尷尬賠笑,但聽到那個大陸學者回嗆才猛覺何必呢!

我相信以阿保的識見,不需要那位大陸學者的警醒,阿保應該只是不想出頭,藉一個故事叫大家不要貶低中文。

阿保接著又說了一個理論,說中文是經濟語言,為了求方便會省掉很多不經濟的文法,過去式就是其一。(可是中文也有難搞的地方

雖然我不確定中文到底有沒有過去式( -了算不算呢?),但仔細想想,過去式的確是很不經濟的文法。因為當我們描述一個動作,若不是仍在進行或未來式,就一定是過去式,所以何必呢!

而中文有未來式與進行式,時態區隔已夠用了(日文也一樣,現在式與未來式同形,但他們自有辦法區隔),雖然有時候沒有過去式真的會造成一點麻煩,但影響真的很小。

相較之下,英文為了過去式而要背那麼多不規則動詞過去式 ,該說他們夠堅持還是我們中文夠精明呢?

不知道,見仁見智,但台灣人只會貶低自己的母語。


大家應該都聽過黑人教授很愛自己非洲出身,上課必穿家鄉傳統服飾以發揚自家文化諸如此類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認同這份精神。

那為什麼身為文化載體的母語大家只會貶低?   為什麼教育環境那麼愛提倡中不如英,且大家就這麼信了精確性差這種說法?   明明大家也常接觸英文,要挑英文的毛病並不算難,卻都不替中文反脣相譏、扳回一城,只放任中文被看輕?

超大的諷刺。

如果連對母語的認同感都十分低落、不為之感到驕傲(就算客觀地講,中文值得驕傲之處也很多),要怎麼教育後代愛護自家文化?


若說不認同所謂中文的普通話為我們的母語,對其沒有認同感,那台語與客語都是漢語支脈之一,跟普通話的文法幾乎無差,且詞彙量還遠遜(歷史因素,不像粤語被列為官方語言),如果看輕普通話,台語跟客語的地位又會好到哪去?

聽說法國人以前對法語自視甚高,且流於極端。而台灣是另一個極端,明明中文跟英文文法差距很大,硬要做比較可攻防之處甚多,誰優誰劣恐怕也只能打至僵局,可是大家就輕易地思想繳械了,就說中文不如英文了。

如果台灣人為著中文有一絲絲不服氣,精確性中不如英這種隨便的論調早被打至千瘡百孔。